当代食品科学与技术概论 第3版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王建林,李海燕
- 出 版 社: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7311052218
- 页数:355 页
上篇 基础知识(ABC) 3
第一章 概论 3
第一节 绪论 3
1.1 食物的有效性 4
1.2 经济学 4
1.3 关注健康,了解营养知识 4
1.4 宗教信仰 8
1.5 技术发展 8
1.6 情感和心理上的影响 9
第二节 食物感观上的特征 9
2.1 风味 9
2.2 风味和味道 9
2.3 味道的类型 11
第三节 食品的质构 12
第四节 食品的外观 12
第五节 食品的感官评价 12
第六节 客观地评价食品 13
第七节 食品安全 13
第八节 食品分类及其加工的基本要求 14
8.1 食品的分类 14
8.2 食品加工工艺的范围和分类 14
8.3 食品工业的特征 15
8.4 食品加工的基本要求 16
第九节 有关名词 18
9.1 有机食品 18
9.2 无公害食品 21
9.3 自然食品 21
9.4 生态食品 22
9.5 绿色食品 22
9.6 常规食品 23
9.7 转基因食品 23
复习题 25
第二章 食品的成分、来源、性质及其营养价值 26
第一节 水分 27
1.1 水分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 27
1.2 食品中含水量与加工、贮藏的关系 28
1.3 水的营养价值 28
第二节 矿物质 28
2.1 食品中的矿物质 28
2.2 食品中矿物质的营养价值 29
第三节 碳水化合物 29
3.1 单糖类 29
3.2 低聚糖类 30
3.3 多糖类 30
第四节 蛋白质 32
4.1 氨基酸 33
4.2 蛋白质的种类 34
4.3 蛋白质的重要性质 34
4.4 重要的植物蛋白质 38
第五节 脂质 39
5.1 脂质的分类 39
5.2 油脂(脂肪)的构成 39
5.3 油脂的重要性质 40
5.4 磷脂 41
第六节 维生素 41
6.1 脂溶性维生素 42
6.2 水溶性维生素 42
复习题 44
第三章 食品添加剂 45
第一节 引言 45
1.1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45
1.2 食品添加剂的要求 45
第二节 增稠剂 46
2.1 明胶 47
2.2 琼脂 47
2.3 海藻酸钠 47
2.4 果胶 48
2.5 β-环状糊精 48
第三节 乳化剂 49
3.1 食品乳化剂的特性 49
3.2 单甘酯 49
3.3 蔗糖脂肪酸酯 50
3.4 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 50
3.5 大豆磷脂 50
第四节 疏松剂 51
4.1 化学疏松剂 51
4.2 生物疏松剂 52
第五节 凝固剂 52
5.1 氯化钙 52
5.2 硫酸钙 53
5.3 葡萄糖酸-δ-内酯 53
第六节 水分保持剂 53
6.1 磷酸三钾 54
6.2 磷酸二氢钠 54
6.3 焦磷酸钠 54
6.4 三聚磷酸钠 55
第七节 色素 55
7.1 食用天然色素 55
7.2 食用合成色素 56
第八节 食用香料和香精 57
8.1 食用香料 57
8.2 食用香精 59
8.3 使用食用香料和香精应注意的问题 60
第九节 调味剂 61
9.1 咸味剂 61
9.2 甜味剂 61
9.3 鲜味剂 64
9.4 酸味剂 66
复习题 68
第四章 食品微生物及酶 69
第一节 食品中的微生物 69
1.1 鲜牛乳中的微生物 69
1.2 肉类中的微生物 69
1.3 鱼类中的微生物 70
1.4 禽蛋中的微生物 70
1.5 果蔬及其制品中的微生物 70
第二节 微生物的形态及繁殖方式 70
2.1 细菌 70
2.2 酵母菌 71
2.3 霉菌 71
第三节 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环境因素 71
3.1 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物理因素 72
3.2 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化学因素 76
第四节 酶 78
4.1 食品中的酶及其作用 78
4.2 酶的化学本质和作用特点 79
4.3 影响酶作用的环境因素 80
复习题 82
中篇 食品加工 85
第五章 稻米及其制品 85
第一节 强化米 86
第二节 增香米 86
第三节 方便米饭 86
3.1 脱水米饭(α化米) 86
3.2 罐头米饭 87
3.3 自热米饭 87
复习题 87
第六章 麦、面粉及其制品 88
第一节 小麦制品 88
1.1 面粉 88
1.2 面条 88
1.3 方便面 88
第二节 燕麦制品——速煮燕麦片 90
2.1 原料 90
2.2 生产工艺 91
复习题 92
第七章 淀粉及其制品 93
第一节 淀粉的来源和用途 93
第二节 薯类淀粉 94
2.1 薯类淀粉的种类 94
2.2 薯类淀粉的制法 94
第三节 玉米淀粉 96
3.1 玉米淀粉的生产流程 96
3.2 玉米浆的分离 97
3.3 玉米胚芽的分离 97
3.4 玉米淀粉的分离 98
3.5 玉米淀粉的清洗 98
3.6 脱水干燥 99
第四节 变性淀粉 99
4.1 糊精 99
4.2 α化淀粉 100
4.3 其他变性淀粉 100
复习题 101
第八章 新技术与新型食品 102
第一节 生物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02
1.1 生物技术的概念 102
1.2 生物技术的组成部分 102
1.3 发展生物技术的意义 102
1.4 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及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103
1.5 我国食品工业领域生物技术研究应用的现状 103
1.6 基因工程 103
1.7 细胞工程 105
1.8 发酵工程 107
1.9 酶工程 108
1.10 蛋白质工程 110
第二节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11
2.1 膜分离的概念 111
2.2 膜分离技术发展概况 111
2.3 我国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112
2.4 膜分离技术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优点 112
2.5 膜分离理论 112
2.6 膜材料 114
2.7 膜材料的物理化学稳定性 115
2.8 溶剂与添加剂 115
2.9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16
第三节 膨化食品和微胶囊食品 120
3.1 膨化食品 120
3.2 微胶囊食品 122
第四节 保健食品 125
4.1 概述 125
4.2 保健食品研究和发展的概况 127
4.3 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及其功能评价 128
4.4 保健食品的生产 132
复习题 136
第九章 豆类制品 137
第一节 豆类制品的原料及其营养价值 137
第二节 大豆制品 137
2.1 原料与辅料 137
2.2 豆浆与豆乳 141
2.3 豆腐类制品 141
2.4 大豆蛋白制品 143
复习题 144
第十章 植物油脂及其制品 145
第一节 油脂精炼 145
1.1 沉淀过滤 146
1.2 脱胶 146
1.3 脱酸 147
1.4 脱色 147
1.5 脱臭 147
1.6 冬化 147
第二节 食用硬化油 148
复习题 149
第十一章 果蔬制品 150
第一节 果蔬的种类 150
1.1 水果的种类 150
1.2 蔬菜的种类 150
第二节 果蔬加工保藏的一般方法及制品种类 151
2.1 果蔬加工保藏的一般方法 151
2.2 果蔬制品的种类 152
第三节 果蔬加工的预处理 152
第四节 速冻果蔬 153
4.1 速冻果蔬的原料及一般加工工艺 153
4.2 速冻青豌豆 154
4.3 速冻甜玉米 154
第五节 干制果蔬 155
5.1 果蔬脱水的一般方法 155
5.2 脱水果品 156
5.3 脱水蔬菜 157
第六节 果汁制品 159
6.1 果汁的种类 159
6.2 果汁的一般生产工艺 159
6.3 果汁粉的制法 163
复习题 163
第十二章 奶制品 164
第一节 牛奶的成分和性质 164
第二节 牛奶制品的种类 165
第三节 消毒市售奶的加工 166
3.1 净化 166
3.2 标准化和乳脂分离 167
3.3 均质 167
3.4 杀菌与灭菌 167
3.5 包装 168
3.6 其他市售奶 168
第四节 酸奶 169
复习题 170
第十三章 畜禽类肉制品 171
第一节 原料肉 171
第二节 肉的持水性 172
第三节 肉的成熟与嫩化 172
第四节 肠类制品 173
4.1 香肠 173
4.2 火腿肠 174
复习题 174
第十四章 禽蛋制品 175
第一节 鲜蛋的组成及品质 175
第二节 鲜蛋的贮藏与运输 176
第三节 蛋制品的加工 176
复习题 177
第十五章 水产制品 178
第一节 水产动物制品 178
1.1 干制品 178
1.2 鱼类罐头 181
1.3 水产动物油 182
第二节 水产植物制品 183
2.1 海藻的主要成分 183
2.2 海藻制品 186
复习题 189
第十六章 焙烤、膨化食品 190
第一节 焙烤食品 190
1.1 焙烤工艺的特点与范围 190
1.2 面包 192
第二节 膨化食品 192
2.1 膨化工艺的特点及范围 195
2.2 微波膨化食品 196
复习题 196
第十七章 糖果 197
第一节 糖果的种类和原料 197
1.1 糖果的种类 197
1.2 糖果的原料 197
第二节 巧克力 198
2.1 巧克力的性质 198
2.2 巧克力的制造 199
复习题 200
第十八章 微生物发酵食品 201
第一节 引言 201
第二节 酒类饮料 202
2.1 啤酒 202
2.2 葡萄酒 210
第三节 乳酸菌类饮料 212
3.1 乳酸饮料 212
3.2 乳酸菌饮料 212
复习题 212
第十九章 软饮料 213
第一节 概述 213
第二节 碳酸饮料 213
2.1 水处理 214
2.2 原料配方 215
2.3 碳酸化 217
2.4 灌装 217
第三节 冰淇淋 218
第四节 茶 219
4.1 绿茶的一般制法 219
4.2 珠茶的制法 220
4.3 红茶的制法 221
4.4 半发酵茶的制法 222
4.5 花茶的制法 223
4.6 茶精的制法 223
4.7 茶叶的保存 224
复习题 224
下篇 食品的保藏、运输和安全 227
第二十章 食品保藏中的品质变化与防止方法 227
第一节 概述 227
第二节 由生理作用引起的变化与防止方法 228
2.1 由呼吸作用引起的品质变化 228
2.2 由蒸发作用引起的品质变化 228
2.3 由后熟作用引起的品质变化 229
2.4 由生理障碍引起的品质变化 229
第三节 食品的褐变与防止方法 230
3.1 酶促褐变 230
3.2 非酶褐变 231
3.3 影响羰氨反应的因子及其防止方法 231
第四节 由微生物引起的变质与防止方法 232
4.1 微生物对食品的影响 232
4.2 食品腐败程度的检验 233
4.3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因子 234
第五节 脂质的变化与防止方法 234
5.1 脂肪的自动氧化和酸败 234
5.2 油脂酸败的测定 234
5.3 油脂和含油食品稳定性的测定法 235
5.4 油脂酸败的影响因素 235
5.5 抗氧化剂 237
第六节 淀粉的老化与防止方法 240
6.1 淀粉老化的机理 240
6.2 淀粉老化速度的影响因子及防止方法 241
复习题 243
第二十一章 食品的低温保藏法 244
第一节 低温处理食品的目的 244
第二节 低温的形成及冷媒 245
2.1 利用融化潜热制冷 245
2.2 利用蒸发潜热制冷 245
2.3 利用直接蒸发或升华制冷 245
2.4 冷媒制冷 246
第三节 食品的冻结及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246
3.1 食品的冻结现象 246
3.2 食品冻结速度及冻结条件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247
第四节 解冻 249
第五节 食品的冷藏 249
复习题 251
第二十二章 食品的气调保藏法 252
第一节 气调保藏的基本原理、种类及特点 252
1.1 气调保藏的基本原理 252
1.2 气调保藏的种类 252
1.3 气调保藏的特点 252
第二节 气体成分对食品保藏的影响及气调保藏的工艺条件 253
2.1 气体成分对食品保藏的影响 253
2.2 气调保藏的工艺条件 254
第三节 气调及气调保藏的方法 256
3.1 气调方法 256
3.2 气调保藏的方法 257
复习题 260
第二十三章 食品的加热杀菌保藏法 261
第一节 微生物的耐热性 261
第二节 影响加热杀菌的因子 261
2.1 加热的温度与时间 261
2.2 原始带菌量 262
2.3 干湿状态 262
2.4 pH值 262
2.5 基质成分 262
第三节 加热处理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影响 263
第四节 加热杀菌的方法 264
4.1 加压杀菌 264
4.2 常压杀菌 266
4.3 超高温短时杀菌 266
4.4 欧姆杀菌 268
4.5 微波杀菌 269
第五节 加热杀菌食品的保存性 271
复习题 271
第二十四章 非加热杀菌保藏法 272
第一节 食品的放射线辐照杀菌保藏法 272
1.1 放射线辐照对微生物的作用 272
1.2 放射线辐照杀菌的影响因子 273
1.3 放射线辐照对食品成分的影响 273
1.4 放射线辐照在食品保藏方面的应用 274
1.5 放射线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 274
第二节 超声波杀菌 275
2.1 超声对细菌的作用 275
2.2 超声对病毒的作用 276
第三节 放电杀菌 276
3.1 电化学效应 276
3.2 声学和力学效应 276
3.3 电磁效应 277
3.4 热学效应 277
第四节 高压杀菌 277
4.1 高压对食品成分的影响 277
4.2 高压对微生物的影响 278
4.3 影响高压杀菌的主要因素 278
4.4 高压杀菌的应用 279
4.5 高压杀菌装置 279
复习题 280
第二十五章 食品的包装 281
第一节 食品包装的目的 281
1.1 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变质 281
1.2 防止由生理生化作用引起的变质 281
1.3 防止物理作用引起的变质 281
第二节 食品包装材料 282
2.1 纸类包装材料 282
2.2 塑料包装材料 283
2.3 金属包装材料 285
2.4 玻璃包装材料 286
第三节 食品包装的定量方法 286
3.1 计数法 286
3.2 称量法 287
3.3 容积法 287
3.4 液位法 287
第四节 食品包装的方法 287
4.1 袋装 287
4.2 罐装 288
4.3 真空包装 290
4.4 充气包装 290
4.5 无菌包装 291
复习题 292
第二十六章 食品的运输 293
第一节 食品运输的环境条件 293
1.1 振动 293
1.2 温度 294
1.3 其他环境因素 294
第二节 食品的运输方式与运输工具 295
2.1 运输方式 295
2.2 运输工具 295
第三节 食品运输的途中管理 297
3.1 温度管理 297
3.2 通风 298
第四节 到达作业 298
第五节 食品运输的卫生要求 298
复习题 299
第二十七章 食品安全概论 300
第一节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区别 300
1.1 标准上的差异 300
1.2 运作方式的区别 300
1.3 标识使用不同 300
1.4 技术要求不同 300
1.5 质量目标不同 300
1.6 认证收费不同 301
第二节 食品加工中的危害因素分析 301
2.1 生物性危害 301
2.2 化学性危害 301
2.3 物理性危害 302
复习题 303
第二十八章 食品的腐败 304
第一节 引起食品腐败的原因 304
1.1 微生物 304
1.2 昆虫、啮齿动物 305
1.3 酶 305
1.4 温度 305
1.5 湿度 306
1.6 氧 306
1.7 光 306
1.8 时间 306
第二节 各类食品的腐败变质 307
2.1 牛奶 307
2.2 肉 307
2.3 鱼 308
2.4 植物性食品 308
第三节 食品腐败的危害及控制 309
3.1 食品腐败的危害 309
3.2 食品腐败的控制 309
复习题 311
第二十九章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312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312
1.1 环境的概念 312
1.2 环境污染的类型 312
第二节 农业污染与食品安全 313
2.1 农业环境外源污染 313
2.2 农业内源污染 314
复习题 314
第三十章 化学物质应用的安全性 315
第一节 农药残留 315
1.1 农药的概念 315
1.2 农药的分类 315
1.3 环境中农药的残留 316
1.4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 316
1.5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 317
1.6 农药的允许限量 317
第二节 兽药残留 318
2.1 兽药残留的概念 318
2.2 兽药残留的来源 318
2.3 兽药残留的危害 318
第三节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319
第四节 有毒元素 320
4.1 食品中化学元素的来源 320
4.2 食品中的化学元素的毒性和毒性机制 320
4.3 防止化学元素污染食品的措施 321
第五节 其他化学物质的安全性 322
5.1 植物生长调节剂 322
5.2 昆虫行为调节物质 322
复习题 322
第三十一章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323
第一节 真菌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323
1.1 黄曲霉毒素 323
1.2 赭曲霉毒素A 324
第二节 细菌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324
2.1 沙门菌属 324
2.2 大肠杆菌 325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 326
2.4 肉毒梭菌 327
2.5 其他细菌 328
第三节 病毒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329
3.1 肝炎病毒 329
3.2 轮状病毒 330
3.3 口蹄疫病毒 331
3.4 疯牛病病原 331
3.5 禽流感病毒 332
3.6 猪水疱病病毒 332
第四节 寄生虫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333
4.1 囊尾蚴 333
4.2 旋毛虫 334
4.3 龚地弓形虫 334
4.4 其他寄生虫 335
复习题 336
第三十二章 动植物中的天然有毒物质 337
第一节 动植物天然有毒物质的定义及种类 337
1.1 动植物天然有毒物质的定义 337
1.2 动植物天然有毒物质的种类 337
第二节 动植物天然有毒物质的中毒条件 340
2.1 食物过敏 340
2.2 食品成分不正常 340
2.3 遗传因素 340
2.4 食用量过大 340
复习题 340
第三十三章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341
第一节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341
1.1 外源基因的安全性 341
1.2 潜在致敏性 341
1.3 影响膳食营养平衡 342
1.4 影响人体肠道微生态环境 342
1.5 产生有毒物质 342
第二节 用于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技术 342
第三节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342
第四节 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与法规 342
4.1 转基因食品的管理 342
4.2 中国转基因食品的法规 343
复习题 344
第三十四章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345
第一节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概论 345
第二节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 346
2.1 计算机技术提高了食品安全检测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 346
2.2 计算机促进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346
2.3 计算机使食品安全检测更趋智能化 347
第三节 生物芯片检测技术 347
3.1 生物芯片的基本概念 347
3.2 生物芯片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347
第四节 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 349
4.1 概述 349
4.2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350
4.3 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350
复习题 351
附录 352
各类食品举例 352
一、抗癌食品 352
二、抗辐射食品 352
三、增强免疫力的食品 352
四、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的食品 352
五、稳定情绪的食品 352
六、有助于睡眠的食品 352
七、男性食品 353
八、女性食品 353
九、保护视力的食品 353
十、垃圾食品 353
参考文献 354
后记 355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Prometheus技术秘笈》百里燊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药剂学实验操作技术》刘芳,高森主编 2019
- 《林下养蜂技术》罗文华,黄勇,刘佳霖主编 2017
- 《脱硝运行技术1000问》朱国宇编 2019
- 《催化剂制备过程技术》韩勇责任编辑;(中国)张继光 2019
- 《国学经典诵读》(中国)严琼燕 2019
- 《思维导图 超好用英语单词书》(中国)王若琳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两京烟云》陈诗泳,赖秀俞责任编辑;(中国)千慧 2019
- 《HTML5从入门到精通 第3版》(中国)明日科技 2019
- 《MBA大师.2020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专用辅导教材 数学考点精讲》(中国)董璞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2版》刘万伦主编;王文秀,甘卫群,刘万伦编写人员 2019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下 第2版》施卫主编 2020
- 《大学化学实验》李爱勤,侯学会主编 2016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