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共有制论
共有制论

共有制论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共有制课题研究组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03513829
  • 页数:204 页
图书介绍:
《共有制论》目录

第一篇 共有制的由来 6

一、历史的必然 6

二、理论的指引 13

三、执着的实践 24

(一)转变观念 25

(二)迈出一步 26

(三)初结硕果 27

(四)继续扩展 30

(五)创“共有制” 32

第二篇 共有制的最初构想 37

一、共有制的十个主要点 37

(一)“淡化模式,强化理论”的思路 37

(二)共有制的十个要点 38

二、共有制的基本构想 40

(一)共有制是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对现今公有制模式的最佳选择 40

(二)共有制的特点和主要经济组织形式 45

(三)关于共有制的地位和作用 49

(一)理论界对共有制的评价 53

三、理论界对共有制的评价和关于共有制的界定问题 53

(二)关于共有制概念的界定问题 58

第三篇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所有制 60

一、问题的提出和马克思对问题的提法 60

(一)问题的提出 60

(二)马克思对问题的提法和研究方法 62

二、“社会所有制”和“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66

(一)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所有制”究竟是指什么 66

(二)为什么实现社会所有制也就是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 69

(三)“社会所有制”的前提条件 72

三、“过渡时期”及其所有制形式 75

(一)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问题 75

(二)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过渡时期”和这个时期的国家问题 77

(三)过渡时期的所有制形式 79

四、几个简短结论 84

第四篇 共有制是现阶段对“两种公有制”的积极“扬弃” 87

一、“两种公有制”模式及其形成 87

(一)何为“两种公有制”模式 87

(二)“两种公有制”模式的形成 88

(三)关于“全民所有制”的提法与“国有”、“公有”和“私有”的问题 99

二、共有制及其与传统公有制模式的关系 107

(一)“共有”一词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概念 107

(二)共有制的含义和特点 111

(三)共有制的定位问题 116

第五篇 共有制与市场经济 118

一、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是共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融合点 118

(一)世界潮流的大转折昭示了共有制的降生 118

(二)市场取向的改革思路确立了共有制的发展方向 120

二、共有制为市场经济培育了微观主体 123

(一)微观主体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 123

(二)人人为股东是万丰市场主体的独创性特征之一 126

(三)村社两级集体股互相渗透、联合运作、层层控股、是万丰市场主体的独创性特征之二 127

(四)共有制市场主体的运营效益喜人后劲可观 130

三、“股为基础,合作经营”是共有制经济的灵魂 133

(一)“股为基础,合作经营”使合作经济得到新的发展 133

(二)“股为基础,合作经营”使劳动者个人股金所有权得到确认 134

四、共有制经济在体制上的突破与创新 138

(一)大胆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跻身国际市场 139

(二)重新构筑产权主体,突破集体经济*的制度创新 140

五、共有制经济在分配制度上的突破与创新 141

(一)人均纯收入对三项指数的突破 142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共同富裕的创新 143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 145

第六篇 共有制的哲学思考 150

一、从实际出发:“名实观”·“模式观”·“水位观” 150

二、汇入历史的辩证进程:多样性与不平衡 159

三、对两极对立的超越:兼容与互补 167

四、探索主体性的实践道路 173

五、尊重第一驱动力的作用,开发社会生产的动力源 184

结束语:社会主义共有制在实践中 194

附件: 195

附件一万丰村经济联社章程 195

附件二深圳宝安万丰(集团)股份公司机构图 199

附件三“三来一补”简释 200

附件四万丰(集团)股份公司企业一览表 20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