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山西建设经济
山西建设经济

山西建设经济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俊洲,乌杰主编;建设经济编辑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805771936
  • 页数:908 页
图书介绍:内容有山西概况、山西建设发展综述及煤炭电子工业建设、轻纺工业建设等共19篇99章
《山西建设经济》目录

序………………………………………吴俊洲 1

第一编山西概况 1

第一章 自然地理环境 1

一、地理位置 1

二、地势和地貌 1

目 录 1

(三)系舟山 2

四、森 林 2

(六)中条山 2

(五)太岳山 2

(四)太行山 2

三、山 脉 2

(二)五台山 2

(一)恒 山 2

(三)中部盆地区 2

(二)西部高原山地区 2

(一)东部山地区 2

(七)五台山林区 3

(八)太行山林区 3

(六)吕梁山林区 3

五、气候特征 3

(九)雁北杨树丰产林实验区 3

(四)中条山林区 3

(三)太岳山林区 3

(二)关帝山林区 3

(一)管涔山林区 3

(五)黑茶山林区 3

六、地 震 4

第二章矿产资源 5

一、燃料矿产 5

(一)煤田的分布 5

(二)煤种和煤质 6

二、黑色金属矿产 6

(一)铁矿 6

(二)锰矿 6

(三)钛矿 6

六、非金属矿产 7

(一)熔剂用灰岩和冶金用白云岩 7

五、稀有和分散元素矿产 7

四、贵金属矿产 7

(二)冶金用石英岩和脉石英 7

(三)耐火粘土和铁钒土 7

三、有色金属矿产 7

(五)钴矿 7

(四)钼矿 7

(三)铅锌矿 7

(二)铝土矿 7

(一)铜矿 7

(九)建筑材料原料 8

(八)含钾沙页岩 8

(七)电石用灰岩 8

(六)磷矿 8

(四)硫铁矿 8

(五)芒硝、镁盐、盐 8

(四)漳卫河上游区 9

(九)晋西入黄支流区 9

(七)涑水河区 9

(六)汾河下游区 9

(五)汾河上中游区 9

(八)沁丹河上游区 9

(三)滹沱河上游区 9

(二)唐河上游区 9

(一)桑干河上游区 9

一、水资源分区 9

第三章水资源 9

二、地表水 10

(一)河川径流的特点 10

(二)主要河流 10

三、地下水 11

(一)极贫水区(缺饮用水源区) 11

(二)贫水区(缺灌溉水源区) 11

(三)较富水区(保苗区) 11

(四)富水区(保浇区) 11

(五)极富水区(水源地) 11

(五)河流含沙量大,水土流失严重 12

五、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2

(四)“三水”转化强烈 12

(一)开发利用现状 12

(二)开发利用特点 12

有量少 12

布不均衡 12

(二)水资源年际变化大,时、空分 12

(一)水资源贫乏,人均亩均占 12

四、水资源特点 12

(三)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12

第四章土地资源 13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 13

(一)山地、丘陵多,平原少 13

(二)黄土覆盖面大,土地类型多 13

(三)生态平衡失调 13

土地带 14

二、自然地理区划 14

(一)温带半干旱干草原——栗钙 14

(二)暖温带半湿润落叶阔叶林与森 15

林草原褐土地带 15

(三)暖温带半干旱森林草原与干草 17

原灰褐土地带 17

第五章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 18

一、行政区划 18

(八)忻州地区 19

(七)雁北地区 19

(五)晋城市 19

(六)朔州市 19

(三)阳泉市 19

(二)大同市 19

(一)太原市 19

(四)长治市 19

(九)晋中地区 20

(十)吕梁地区 20

(十一)临汾地区 20

(十二)运城地区 20

二、经济区划 20

(一)晋北经济区 20

(二)晋中经济区 20

(五)晋西经济区 21

(三)晋南经济区 21

(四)晋东南经济区 21

第六章人 口 22

一、人口变迁 22

(一)第一次生育高峰时期 22

(1950—1958年) 22

(二)人口增长低谷时期 22

(1959—1961年) 22

(三)劳动适龄人口的数量和构成 23

(二)人口的性别构成 23

二、人口构成 23

(一)人口的年龄构成 23

期(1974—1989年) 23

(四)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时 23

(1962—1973年) 23

(三)第二次生育高峰时期 23

(四)城镇待业人口状况 24

三、人口分布 24

(一)行政区分布 24

(二)自然区分布 24

(三)城乡分布 24

四、人口素质 25

(一)文化素质 25

(二)身体素质 25

一、农村经济 26

第七章 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26

二、工业经济 27

三、交通邮电事业 27

四、商业市场 27

五、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 28

六、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 28

第二编山西建设发展综述 29

第八章解放前的山西建设 29

一、1840—1911年的建设 29

二、1912—1936年的建设 30

(一)采煤业的建设 30

(一)沦陷区和阎锡山统治区建设 31

三、1937—1949年的建设 31

业的建设 31

(五)交通和其它建设 31

(三)军事工业的建设 31

(二)轻纺工业的建设 31

(四)冶炼工业、机械工业和电力工 31

(二)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建设 32

第九章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33

一、恢复与改组调整经济 33

二、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34

(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基本 35

(三)工业内部各行业的基本建设投 35

建设投资结构 35

资结构 35

资结构 35

(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基本建设投 35

三、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35

(四)分地、市的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36

四、基本建设投资效益 36

第十章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37

一、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37

二、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38

(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基本建设投 38

资结构 38

(二)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的基本 38

建设投资结构 38

(三)工业内部各行业基本建设投资 38

结构 38

(四)分地市的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38

(四)城市公用事业建设 39

(三)农林水利气象部门 39

(五)文教卫生部门 39

三、基本建设投资效益 39

(一)工业部门 39

(二)运输邮电部门 39

第十一章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40

一、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40

(一)1958—1960年为第一阶段 40

(二)1961—1962年为第二阶段 41

(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基本 42

结构 42

建设投资结构 42

(三)工业内部各行业基本建设投资 42

资结构 42

(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基本建设投 42

二、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42

(四)分地市的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43

三、基本建设投资效益 43

(一)工业部门 43

(二)运输邮电部门 45

(三)农林水利气象部门 45

(四)文教卫生部门 45

(五)城市公用事业的建设 45

第十二章三年调整时期 46

一、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46

(一)工业部门 46

建设投资结构 47

(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基本 47

(三)工业内部各行业的基本建设投 47

资结构 47

二、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47

(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基本建设投 47

(三)建筑安装、勘察设计、地质资源勘探、农林水利气象、商业粮食、物资金融、科学研究、文教卫生、城市建设及其它行业 47

(二)运输邮电部门 47

资结构 47

(四)分地、市的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48

三、基本建设投资效益 48

(一)工业部门 49

(二)运输邮电部门 50

(三)农林水利气象部门 50

(四)城市公用和其它事业 50

(一)工业部门 51

(二)运输邮电部门 51

一、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51

第十三章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 51

(三)农业、林业等部门 52

二、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52

(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基本建设投 52

资结构 52

(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基本 52

建设投资结构 52

(三)工业内部各行业的基本建设投 52

资结构 52

三、基本建设投资效益 53

(四)分地、市的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53

一、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55

(一)工业部门 55

第十四章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 55

(二)运输邮电部门 56

(三)建筑、地质、农业等部门 56

二、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56

(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基本建设投 56

资结构 56

(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基本 56

建设投资结构 56

(四)分地、市的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57

(三)工业内部各行业的基本建设投 57

资结构 57

三、基本建设投资效益 58

(一)工业部门 58

(二)运输邮电部门 59

(三)农林水利气象部门 59

(四)城市公用事业建设 59

第十五章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 60

一、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60

(一)工业部门 60

(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基本 61

资结构 61

(三)工业内部各行业的基本建设投 61

资结构 61

建设投资结构 61

二、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61

(三)建筑安装、勘察设计、地质资源勘探、农林水利气象、商业粮食物资金融、科学研究、文教卫生、城市建设及其它行业 61

(二)运输邮电部门 61

(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基本建设投 61

(四)分地、市的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62

三、基本建设投资效益 62

(一)工业部门 63

(二)运输邮电部门 64

(三)农林水利气象部门 65

(四)文化、教育、卫生部门 65

(五)城市公用事业建设 65

(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 66

增长快 66

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66

第十六章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 66

(二)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 67

增多 67

(三)更新改造措施投资不断增加 67

(四)利用外资引进技术项目 68

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68

(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8

(二)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 68

(三)全民所有制单位更新改造措施 69

投资结构 69

(一)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 70

效益 70

三、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70

(二)全民所有制单位更新改造措施 74

投资效益 74

第十七章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 75

前四年 75

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75

(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5

(二)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 75

(三)集体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 78

(四)城乡个人固定资产投资 78

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78

(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78

结构 79

(二)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 79

(三)全民所有制单位更新改造措施 80

投资结构 80

三、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80

(一)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 81

效益 81

(二)全民所有制单位更新改造措施 81

投资效益 81

(三)五十八个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 82

效益 82

第十八章山西四十年建设成就 84

一、1979—1989年山西省全社会固定 84

资产投资规模及其构成 84

(一)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与结构 85

与效益 85

二、1949—1989年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85

(二)基本建设投资效益 87

三、1979—1989年更新改造措施投资 87

规模与效益 87

(一)更新改造措施投资规模与结构 87

(二)更新改造措施投资效益 88

(三)利用外资引进技术 88

第三编煤炭电力工业建设 91

第十九章煤炭工业建设 91

一、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 91

(一)矿井建设 91

(三)煤矿铁路专用线建设 92

(二)选煤厂建设 92

(四)矿区输变电设施建设 93

二、“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 93

(一)矿井建设 94

(二)选煤厂建设 95

(三)煤矿铁路专用线建设 96

(四)矿区输变电设施建设 96

三、“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 97

(一)矿井建设 97

(二)选煤厂建设 98

(三)煤矿铁路专用线建设 98

四、“五五”时期至“七五”时期前四年 99

(四)矿区输变电设施建设 99

(一)矿井(露天)建设 100

(二)选煤厂及加工利用设施建设 102

(三)煤矿铁路专用线建设 103

(四)矿区输变电设施建设 104

第二十章地方煤炭工业建设 105

一、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 105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05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06

二、“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 106

(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106

(二)三年调整时期 108

(二)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 109

三、“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 109

(一)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 109

四、“五五”时期至“七五”时期前四年 110

(一)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 110

(二)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 112

(三)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前四年 115

第二十一章 电力工业建设 119

一、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 119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19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20

二、“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 122

(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122

三、“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 125

(一)火电建设 125

(二)三年调整时期 125

(二)水电建设 127

(三)输变电建设 128

四、“五五”时期至“七五”时期前四年 129

(一)火电建设 129

(二)水电建设 132

(三)输变电建设 132

第二十二章煤炭电力重点企业 134

建设 134

大同矿务局 134

阳泉矿务局 135

西山矿务局 136

汾西矿务局 137

潞安矿务局 138

晋城矿务局 138

轩岗矿务局 139

霍州矿务局 140

平朔煤炭工业公司 140

太原煤炭气化公司 141

神头第一发电厂 142

神头第二发电厂 143

大同第一热电厂 144

大同第二发电厂 144

太原第一热电厂 145

太原第二热电厂 146

漳泽发电厂 146

娘子关发电厂 147

霍州发电厂 148

侯马发电厂 149

永济热电厂 149

天桥水力发电厂 150

第四编冶金化学工业建设 151

第二十三章钢铁工业建设 151

一、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 151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51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52

二、“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 152

(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152

三、“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 153

(二)三年调整时期 153

四、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 154

五、“六五”时期和“七五”时期 155

(一)保证重点建设 155

(二)发展横向联合 155

(三)走技术改造的道路 156

(四)加强三废治理 156

六、40年建设的主要成就 156

第二十四章有色金属工业建设 158

一、有色金属工业建设历程 158

(一)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 158

(二)“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 158

(三)“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 159

前四年 160

(四)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 160

(五)“六五”时期和“七五”时期 160

(六)有色金属工业40年建设成就 162

二、铜工业建设 162

(一)铜采选工业建设 162

(二)铜冶炼、电解及加工工业建设 163

三、铝工业建设 164

(一)铝采矿和氧化铝工业建设 164

(二)铝电解及加工工业建设 164

四、黄金工业建设 166

(一)黄金矿采选工业建设 166

(二)有色金属副产金工业建设 166

(三)金红石矿山建设 167

(五)金属硅工业建设 167

(四)金属镁工业建设 167

五、碳素、铅、锌、金红石工业建设 167

(二)铅锌工业建设 167

(一)碳素工业建设 167

第二十五章化学工业建设 168

一、化学工业建设历程 168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到三年调 168

整时期 168

(二)“三五”时期至“五五”时期 169

(三)“六五”时期和“七五”时期前 170

四年 170

(一)化学肥料工业建设 171

二、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工业建设 171

(二)化学农药工业建设 173

三、其它化学工业建设 174

(一)化学矿开采工业建设 174

(二)无机化工原料工业建设 174

(三)有机化工原料工业建设 175

(四)合成材料工业建设 175

(五)精细化工工业建设 176

(六)橡胶加工工业建设 176

第二十六章冶金化工重点企业 177

建设 177

太原钢铁公司 177

临汾钢铁公司 178

长治钢铁公司 179

阳泉钢铁公司 180

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 181

山西铝厂 181

山西阳泉铝矾土矿 182

山西碳素厂 182

山西运城盐化局 183

山西化肥厂 184

太原化肥厂 185

山西焦化厂 186

山西省化工厂 187

太原化工厂 187

山西农药厂 188

太原制药厂 189

太原电石厂 190

第五编机械电子工业建设 191

第二十七章机械工业建设 191

一、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 191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1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2

二、“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 194

三、“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 195

四、“五五”时期和“六五”时期 195

(五)大抓骨干企业技术 196

(四)通过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 196

(三)对高耗能产品的技术改造 196

(二)为煤服务的技术改造 196

(一)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 196

五、第七个五年计划前四年 197

(一)能源机械工业建设 197

(二)输变电设备工业建设 197

(三)汽车与拖拉机工业建设 198

(四)重型、矿山机械工业建设 198

(五)液压基础件工业建设 198

(六)通用基础件工业建设 198

(七)农业机械工业建设 199

(八)机床工具工业建设 199

(九)仪器仪表工业建设 199

一、1954—1965年电子工业建设 200

第二十八章 电子工业建设 200

二、1966—1978年电子工业建设 201

三、1979—1989年电子工业建设 203

(一)大小三线企业的调整、搬迁 203

(二)电子企业的技术改造 204

第二十九章 国防工业建设 206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山西军工建设 206

(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206

(二)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206

(三)晋绥抗日根据地 206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207

新建 207

二、1950—1963年国防工业的改造与 207

(四)阎锡山统治区 207

(二)“一五”时期原有老厂的改扩建 208

(三)“一五”时期大型骨干项目的 209

建设 209

(四)“二五”时期民品项目建设 209

三、1964—1980年三线的国防工业建设 210

(一)宁武三厂的建设 210

(二)五四一总厂基地建设 210

(三)航天工业在山西的建设 212

(四)地方军工建设 212

四、“六五”时期和“七五”时期前四年 213

国防工业建设 213

(一)调整和整顿军工企业 213

(三)军民结合型企业的建设 214

(二)引进和建设先进的军品生产线 214

第三十章机械电子重点企业建设 219

大同机车工厂 219

太原机车车辆工厂 219

经纬纺织机械厂 220

太原重型机器厂 221

太原矿山机器厂 223

山西机器厂 224

榆次液压件厂 224

大同齿轮厂 225

长治锻压机床厂 225

运城拖拉机厂 226

山西省太行锯条厂 226

三益电子计算机公司 227

山西无线电厂 228

第六编轻纺工业建设 229

第三十一章纺织工业建设 229

一、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 229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229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230

二、“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 230

(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230

(二)三年调整时期 231

三、“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 231

四、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 233

五、“六五”时期和“七五”时期前四年 234

六、纺织工业的技术改造 235

(一)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 235

(二)提高设备装备和技术水平 236

七、纺织工业40年建设成就 236

第三十二章轻工业建设 238

一、轻工业建设历程 238

(一)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 238

(二)“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 239

(三)“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 239

(四)“五五”时期至“七五”时期前四年 240

二、食品工业建设 241

三、造纸工业建设 242

四、日用硅酸盐及电光源工业建设 243

五、日用化学工业建设 244

六、缝纫机、自行车、钟表工业建设 244

第三十三章二轻(手)工业建设 246

一、恢复时期至“五五”时期 246

二、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 248

三、第七个五年计划前四年 250

第三十四章纺织轻工重点企业 252

建设 252

山西纺织印染厂 252

山西晋华纺织厂 253

山西针织厂 253

山西锦纶厂 254

山西维尼纶厂 254

山西印染厂 254

山西涤纶厂 255

高平丝织印染厂 256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 256

大同糖厂 257

太原造纸厂 258

介休造纸厂 258

山西新华印刷厂 259

太原印刷厂 259

太原洗涤剂厂 260

长治洗衣机厂 260

一、水利建设的历程 261

第三十五章水利建设 261

第七编农林水利气象建设 261

二、水利建设成就 262

(一)水库建设 262

(二)自流灌区建设 263

(三)机电灌站建设 264

(四)治理水土流失和治涝改碱 264

(五)人畜吃水工程建设 265

三、水利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 265

(一)河流得到基本治理 265

(二)促进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265

(三)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 265

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265

一、农牧业建设历程 266

第三十六章农牧业建设 266

二、农业建设 267

(一)科技兴农体系建设 267

(二)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268

三、畜牧业建设 269

(一)国营种畜场建设 269

(二)畜禽疫病防治体系建设 270

(三)畜禽改良设施建设 270

(四)饲料生产和监测体系建设 270

企业建设 271

四、农垦事业建设 271

(一)农垦事业的发展 271

(六)畜牧业商品基地和牧工商 271

(五)草地建设 271

(二)农垦系统的建设 272

(三)重点农垦企业建设 272

五、农业机械化建设 272

(一)1950—1957年 272

(二)1958—1970年 273

(三)1971—1979年 273

(四)1980—1989年 273

第三十七章林业建设 274

一、林业建设历程 274

(一)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 274

(三)幼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 275

(二)速生丰产林建设 275

(一)国营林场建设 275

二、国营林业的建设 275

(三)“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 275

(二)“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 275

(四)“五五”时期至“七五”时期前四年 275

(四)木材生产和林产工业建设 276

(五)国营林业经济效益 276

三、森林经营局的建设 276

四、“三大绿化工程”的建设 278

(一)西山防护林建设 278

(二)太行山绿化和平原绿化 278

五、集体和个人造林的新发展 279

六、林产品加工建设 279

(二)主要建设项目 280

(一)1956—1960年建设成就 280

二、气象建设的发展阶段 280

第三十八章气象建设 280

(一)1949—1955年建设成就 280

一、气象建设的初创阶段 280

(二)主要建设项目 281

三、气象建设的调整阶段 282

(一)1961—1970年建设成就 282

(二)主要建设项目 282

四、气象建设的大发展阶段 282

(一)1971—1989年建设成就 282

(二)主要建设项目 282

(一)大气综合探测系统建设 283

五、气象部门40年建设成就 283

(二)气象通信系统建设 284

(三)天气预报系统建设 284

第八编交通邮电通信建设 285

第三十九章铁路建设 285

一、铁路建设进程 286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286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286

(三)“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 287

(四)“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 287

(五)“五五”时期至“七五”时期前四年 288

(一)石太线 289

二、旧线改造 289

(二)京包线 290

(三)南同蒲线 291

(四)北同蒲线 292

(五)太原枢纽 293

(六)大同枢纽 293

三、新线建设 293

(一)京原线 293

(二)太焦线 294

(三)邯长线 295

(四)侯西线 295

(五)大秦线 296

(六)侯月线 296

(十一)宁岢支线 297

(十)二峰山支线 297

(十二)太岚支线 297

(八)介西支线 297

(九)礼垣支线 297

(七)兰村支线 297

(十三)白荫支线 298

四、地方铁路建设 298

(一)盂县土铁路 298

(二)西安里线 298

(三)临汾窄轨铁路 298

(四)神河线 299

(五)阳涉线 299

(六)孝柳线 299

(八)沁沁线 300

(七)武墨线 300

第四十章公路建设 301

一、公路建设历程 301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301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302

(三)“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 303

(四)“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 303

(五)“五五”时期到“七五”时期前四年 304

二、干线公路状况 305

(一)南北走向东、中、西3条干线 305

(三)阳泉市 306

(一)太原市 306

(二)大同市 306

(二)东西横向5条公路 306

三、山西公路布局 306

(四)长治市 307

(五)晋城市 307

(六)朔州市 307

(七)雁北地区 307

(八)忻州地区 307

(九)吕梁地区 307

(十)晋中地区 307

(十一)临汾地区 307

(十二)运城地区 308

四、1989年底公路干线线路长度 308

一、民用航线的发展 309

第四十一章 民用航空建设 309

二、太原武宿飞机场建设 310

(一)1969—1973年 310

(二)1983—1987年 310

三、武宿机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310

(一)空中交通管制和通信导航 310

设备改造 310

(二)气象情况设施建设 310

(三)油库建设 310

(四)运输及服务设施建设 310

(五)机修设施建设 310

四、长治机场建设 310

(一)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 311

一、邮电建设发展历程 311

第四十二章 邮电通信建设 311

(二)“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 312

(三)“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 313

(四)“五五”时期至“七五”时期前四年 314

二、邮电通信建设成就 314

(一)邮电服务网点 314

(二)邮政服务网 314

(三)市内电话网 315

(四)长途通信网 315

(五)农村电话网 315

(六)行业专用通信网 315

(七)生产场地和职工住宅 315

(二)太原长途通信枢纽 316

三、邮电通信重点建设项目 316

(一)太原邮政枢纽 316

(三)大同邮电综合楼 317

(四)太原至大同明线迁改迁建工程 318

第九编商业金融部门建设 319

第四十三章国营商业设施建设 319

一、商品通用储存设施建设 319

二、石油接卸储存设施建设 320

三、肉类、蛋品加工冷藏设施建设 321

四、商业网点的建设 322

设施的建设 323

二、棉花收购、加工、接运、储备 323

建设 323

一、基本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管理体制 323

第四十四章供销合作商业设施 323

(一)棉花收购站与棉花加工厂建设 324

(二)棉花接运站的建设 324

(三)棉花储备库的建设 325

(四)絮棉加工厂的建设 325

(五)棉花加工机械及配件厂的建设 325

三、化肥仓库的建设 325

四、食盐仓库的建设 325

五、果品冷库建设 325

八、公用设施、教育设施和职工住宅 326

七、供销社商业网点的建设 326

六、综合仓库的建设 326

第四十五章粮食部门建设 327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327

(一)粮食仓库建设 327

(二)粮食工业建设 328

(三)油脂工业建设 328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328

(一)粮食仓库建设 328

(二)粮食工业建设 328

(三)油脂工业建设 328

四、“三五”时期至“五五”时期前三年 329

(二)调整时期的基本建设 329

(一)粮食仓库建设 329

(一)“大跃进”时期的基本建设 329

三、“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 329

(二)粮油工业建设 330

(三)粮食机械工业建设 330

五、改革开放的十年 330

(一)十年建设成就 330

(二)粮食仓库建设 330

(三)粮油工业建设 331

(四)饲料工业建设 331

(五)职工住宅建设 331

二、仓储设施建设 332

一、物资部门的建设历程 332

第四十六章物资部门建设 332

三、营业及办公用房的建设 333

四、山西省物资贸易中心的建设 334

第四十七章外贸部门建设 335

一、仓储设施建设 335

二、外贸冷库建设 335

三、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336

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337

五、外贸自属加工企业建设 337

第四十八章金融部门建设 338

一、金融部门基本建设的管理 338

(三)施工过程的管理 339

二、金融部门建设概况 339

(一)审批管理 339

(二)工程质量全面管理 339

三、各专业金融机构的建设 340

(一)工商银行系统的建设 340

(二)农业银行系统的建设 340

(三)农村信用社的建设 341

(四)中国银行系统的建设 342

(五)建设银行系统的建设 342

(六)保险公司系统的建设 342

第十编文教卫体部门建设 343

第四十九章教育部门建设 343

一、高等学校建设 343

(一)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 343

(二)“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 343

(四)“五五”时期至“七五”时期前四年 344

(三)“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 344

二、初等及中等学校建设 345

(一)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 346

(二)“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 346

(三)“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 346

(四)“五五”时期至“七五”时期前四年 346

三、特殊教育建设 347

四、重点高等学校建设 348

山西大学 348

山西师范大学 348

山西农业大学 349

太原工业大学 349

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350

山西矿业学院 351

太原机械学院 351

山西中医学院 352

山西财经学院 352

山西医学院 352

山西经济管理学院 353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353

第五十章科研、文化部门建设 355

一、科研部门建设 355

(一)科研部门建设历程 355

(二)山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建设 356

(三)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的建设 356

(四)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的建设 356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357

(五)山西省科学技术馆的建设 357

二、重点专业研究机构的建设 357

邮电部第七研究所 358

山西省电力试验研究所 358

山西省化工研究所 358

山西省医药研究所 358

山西省化学纤维研究所 359

山西省纺织科学研究所 359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359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359

山西省计量测试研究所 359

(二)剧场建设 360

(一)电影院建设 360

三、文化部门 建设 360

(三)图书馆建设 361

(四)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群众文化 362

活动中心)建设 362

(五)博物馆建设 362

(六)文物保护建设 362

四、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建设 362

(一)古建筑群维修 363

(二)重点风景名胜点的建设 363

(三)交通邮电与供排水等建设 363

(四)接待服务设施建设 364

(一)人民广播的初创阶段 365

(1949—1950年) 365

第五十一章广播电视出版部门 365

一、广播电视部门建设 365

建设 365

(二)广播事业的初建阶段 366

(1951—1957年) 366

(三)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阶段 366

(1958—1965年) 366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 366

(1966—1976年) 366

(五)广播电视事业改革发展时期 367

(1978—1989年) 367

二、电视台建设 368

(六)40年广播电视部门建设成就 368

三、出版部门建设 369

(一)图书出版部门建设 369

(二)图书发行部门 建设 369

(三)书刊印刷部门建设 370

第五十二章体育、卫生部门建设 371

一、体育部门的建设 371

(一)1950—1979年体育设施建设 371

(二)1980—1989年体育设施建设 372

(三)体育部门40年建设成就 374

山西老年网球馆 375

山西省自行车赛车场 375

山西省体育中心 375

二、重点体育设施建设 375

阳泉市体育馆 376

大同市体育馆 376

三、卫生部门建设 376

(一)建国后的前30年卫生部门建 377

设 377

(二)改革开放后的10年卫生部门 378

建设 378

(三)卫生部门40年建设成就 378

四、重点医疗机构建设 380

山西省人民医院 380

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380

山西省肿瘤医院 381

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381

山西煤炭中心医院 382

第十一编社会设施建设 383

第五十三章社会福利事业建设 383

一、优抚设施建设 383

二、纪念烈士建筑物建设 384

三、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384

四、殡葬设施建设 384

第五十四章旅游资源开发建设 385

一、山西旅游资源 385

(一)自然旅游资源 385

二、山西旅游区划 386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386

(二)人文旅游资源 386

第五十五章地震事业建设 388

一、地震部门建设 388

二、地震台网建设 388

(一)测震台网建设 388

(二)地震前兆观测台网建设 389

三、仪器设备配置 390

四、企业地震建设 390

第五十六章标准化事业建设 391

一、省地(市)县三级产品质量监督 391

检验网络的建设 391

二、标准情报网络的建设 391

三、省地(市)县质量检验机构的建设 392

一、人防工程建设的进程 393

第五十七章人防工程建设 393

二、人防工程的开发利用 394

三、通信警报设施建设 394

第十二编城镇乡村建设 395

第五十八章城镇布局 395

一、山西城镇发展概况 396

二、城镇体系的特点 396

(一)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 396

(二)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 396

(三)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 397

(四)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 397

三、主要城市的发展 397

(三)阳泉市 398

(一)太原市 398

(二)大同市 398

(四)长治市 399

(五)晋城市 399

(六)朔州市 399

(七)忻州市 399

(八)榆次市 399

(九)临汾市 399

(十)候马市 399

(十一)运城市 399

(十二)古交市 399

(十三)霍州市 399

(一)基本建设投资 400

一、城市设施建设的投资 400

第五十九章城市基础设施 400

(二)城市维护建设资金 401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401

(一)城市供水建设 401

(二)城市排水及污水处理工程建设 403

(三)城市道路建设 403

(四)城市桥梁建设 404

(五)城市公共交通建设 404

(六)城市煤气建设 405

(七)城市供热建设 405

(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405

(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建设 406

(九)城市防洪建设 406

(十一)城市人防建设 407

(十二)风景名胜区建设 407

三、县城基础设施建设 407

(一)县城供水建设 407

(二)县城排水和防洪建设 408

(三)县城道路建设 408

(四)县城煤气建设 408

(五)县城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建设 408

第六十章城市住宅建设与管理 409

一、40年城市住宅建设成就 409

二、城市房地产综合开发事业的兴起 409

三、城市房地产业管理 410

一、1949—1978年的村镇建设 412

第六十一章村镇建设 412

二、改革开放后的村镇建设 413

三、1984—1989年村镇住宅建设 414

与使用情况 414

第十三编计划物资管理 415

第六十二章投资计划管理 415

一、基本建设计划管理体制的演变 415

(一)1950—1957年的基本建设计 415

划管理 415

(二)1958—1978年的基本建设计 416

划管理 416

(三)改革、开放后的基本建设计 417

划管理 417

(二)基本建设计划的编制程序 420

二、基本建设计划管理办法 420

(一)基本建设计划的分级管理 420

(三)基本建设工作程序 421

(四)基本建设项目的决策管理 423

三、更新改造措施投资的发展变化 424

四、更新改造的范围、重点和原则 425

第六十三章基本建设物资管理 426

一、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 426

二、“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 427

三、“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 428

四、“五五”时期至“七五”时期前四年 429

(二)设备成套机构的发展 430

(一)设备成套机构的建立 430

一、设备成套供应机构沿革 430

第六十四章设备成套供应管理 430

(三)设备成套工作的恢复和加强 431

二、设备成套供应管理 431

(一)按成套项目需要,实行成套 431

预先订货 431

(二)按项目需要,实行年度订货 431

(三)调整供应目录,扩大服务领域 431

(四)派驻现场服务组 431

和承包制 432

(七)设备成套工作程序 432

(六)推行成套项目经济合同制 432

(五)开展设备招标投标 432

第十四编建设资金管理 433

第六十五章 资金管理体制 433

一、集中统一资金管理体制的创建 433

(一)集中统一投资资金管理的雏型 433

(二)集中统一资金管理的发展 434

二、资金管理体制在曲折中发展 434

(一)改进资金管理体制的尝试 434

(二)实施“投资大包干”管理体制中 434

存在的问题 434

(三)强化高度集中统一资金管理 435

体制 435

四、改革开放以来资金管理体制的变革 436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资金管理体制 436

一、资金预算管理体制 437

第六十六章资金预算管理 437

二、资金支出预算管理 438

(一)资金支出预算的编制 438

(二)资金支出预算的实施 438

三、年度资金支出决算的编审 440

(一)年度资金支出决算的编审程序 440

(二)编制资金支出决算前的准备 440

工作 440

(三)对资金支出决算的审查方法 440

二、资金拨款管理的基本原则 441

(一)按基本建设计划拨款 441

第六十七章资金拨款管理 441

一、资金拨款管理的建立和发展 441

(二)按基本建设程序拨款 442

(三)按基本建设预算拨款 442

(四)按工程进度拨款 443

三、自筹基本建设资金拨款管理 443

(一)必须纳入基本建设计划,严 443

禁搞计划外工程 443

转化,促使工程按期投产 444

(三)从单纯监督向热心服务转化, 444

(二)由行政管理型向经济管理型 444

促使降低工程成本 444

(四)认真贯彻“三保三压”方针, 444

确保重点工程用款 444

四、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管理 444

(一)加强机构建设,充实骨干力 444

先存后用 444

(三)自筹资金必须存入建设银行, 444

符合国家规定 444

(二)自筹基本建设资金来源必须 444

量,从组织上奠定了管理基础 444

发展阶段 445

(二)1979—1985年为迅猛发展阶 445

段 445

(一)1953—1978年为建立和缓慢 445

一、资金贷款的建立 445

第六十八章资金贷款管理 445

(三)1986—1989年为调整巩固阶 446

段 446

二、信用资金管理 446

(一)基本建设拨款改贷款 446

(二)基本建设贷款 446

(三)技术改造贷款 446

(四)委托信托贷款 448

(五)周转性短期贷款 448

(六)利用外资管理 448

(三)灵活调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 449

(二)开辟新的渠道,多方吸存资金 449

活领域筹集资金 449

三、组织存款业务 449

(一)扩大存款领域,向生产、生 449

第六十九章建筑业资金管理 450

一、施工企业资金管理 450

(一)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建立与 450

发展 450

(二)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改革 451

二、地质勘探单位资金管理 452

三、勘察设计单位的资金管理 453

一、人民银行投资性专项贷款管理 454

(一)专项贷款种类 454

第七十章专业银行资金管理 454

(二)贷款的管理程序 455

(三)贷款的期限和利率 455

(四)专项贷款的监督和考核 455

二、工商银行技术改造贷款管理 455

三、农业银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456

四、中国银行固定资产外汇贷款资金 457

管理 457

(一)固定资产外汇贷款资金管理 457

(二)人民币固定资产贷款管理 457

五、投资银行利用外资资金管理 458

(一)地质勘探机构的建立 459

二、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 459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山西地质勘探 459

第十五编地质勘探勘察设计 459

第七十一章地质勘探 459

(二)地质勘探部门的主要工作 460

三、“二五”时期至“五五”时期 460

四、“六五”时期至“七五”时期前四年 461

(一)地质勘探队伍成长壮大 461

(二)地质勘探部门的主要工作 461

(三)地质勘探的主要成果 462

五、40年地质勘探工作成就 462

(一)完成了巨大的实物工作量 462

资源 463

(三)初步探明了山西地下水资源量 463

(二)提交了大量地质报告和矿产 463

六、地质勘探重点单位 464

山西省地质矿产局 464

山西煤田地质局 465

冶金工业部第三地质勘查局 466

中国建材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西总队 467

第七十二章工程勘察设计 468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山西勘察设计 468

二、40年来勘察设计机构和职工 468

队伍的发展 468

三、勘察设计部门的主要成就 470

四、勘察设计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装备 470

五、勘察设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471

太原煤矿设计研究院 472

六、工程勘察设计重点单位 472

化工部第二设计院 473

水电部山西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473

山西省建筑设计院 474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475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475

山西省冶金设计院 475

山西省纺织工业设计院 476

太原市建筑设计院 476

山西省勘察研究院 477

(四)市政建设的测量 478

的变化 478

(一)专业测绘的兴起与测绘机构 478

二、1949—1974年的山西测绘事业 478

第七十三章测绘事业 478

(三)煤炭矿山测量的开端 478

(二)测绘机构的出现 478

(一)近代测绘的萌芽 478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山西测绘 478

(二)大地控制网的建立 479

(三)航测地形图的开展 479

(二)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和地 480

(一)山西省测绘局的创建与发展 480

图集的编绘 480

(四)地图编制工作的发展 480

三、山西省测绘局创建以来的测绘事业 480

(三)遥感技术应用 481

(四)完成了山西地名普查工作 481

(五)测绘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481

(六)测绘技术人才的培养 481

四、40年来的测绘成就 481

(一)壮大了测绘队伍 481

(二)加快了测绘现代化进程 482

(三)测绘成果向高精度、多品种 482

发展 482

(四)测绘科技硕果累累 482

建筑业 483

一、山西古代建筑史略 483

第七十四章新中国建立前的山西 483

第十六编建筑业的发展 483

二、山西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484

(一)木构架体系 484

(二)群体布局 484

(三)艺术形象 485

三、山西近代建筑概述 485

第七十五章建筑机构和施工队伍 487

一、建筑业发展历程 487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487

(二)“一五”、“二五”和三年调整时期 487

(三)“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 488

(四)“五五”、“六五”时期和“七五”时期前四年 488

(二)施工技术力量 489

二、全民所有制施工单位 489

(一)施工队伍状况 489

(三)建筑安装工作量 490

三、城镇集体所有制施工单位 490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490

(二)“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 490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490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90

四、农村建筑队 491

一、管理体制的演变 492

(一)管理机构的演变 492

和经营方式 492

第七十六章建筑业的管理体制 492

(二)管理制度的演变 493

二、经营方式与经济责任制 494

(一)经营方式 494

(二)经济责任制 495

三、施工组织设计与网络计划技术 495

(一)施工组织设计 495

(二)网络计划技术 496

第七十七章施工装备和施工技术 497

一、建筑施工装备 497

二、建筑施工技术 498

三、公路、桥梁施工技术 498

五、铁路、隧道施工技术 499

六、工业安装施工技术 499

四、电力建设施工技术 499

第七十八章 重点建筑施工企业 500

铁道部第三工程局 500

铁道部第十二工程局 501

铁道部第十七工程局 501

冶金工业部第十三冶金建设公司 501

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第二建设公司 502

山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 503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504

山西省电力建设总公司 504

山西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505

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 506

山西省公路局 506

中央大型煤矿施工企业 506

第十七编建筑材料工业 507

第七十九章 建筑材料工业的发展 507

力程 507

一、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 507

二、“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 508

三、“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 508

四、“五五”时期至“七五”时期前四年 509

第八十章水泥及水泥制品工业 510

一、大中型水泥工业的恢复与建设 510

(一)太原水泥厂的恢复与发展 510

(二)大同水泥厂的兴建与发展 511

(1970—1978年) 512

(二)小水泥工业的发展 512

(三)小水泥工业的改造 512

(1979—1985年) 512

(一)小水泥工业的兴起 512

二、小型水泥工业的发展 512

(1958—1969年) 512

(四)乡镇水泥工业 513

三、水泥制品工业的发展 513

(一)水泥管 514

(二)水泥电杆 514

(三)轨枕 514

(四)石棉水泥瓦 514

一、平板玻璃和玻璃纤维工业的发展 515

(二)小型玻璃企业的发展 515

(一)太原平板玻璃厂的建设 515

工业 515

第八十一章玻璃和建筑卫生陶瓷 515

(三)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制品工业 516

二、石英玻璃和玻璃钢工业的发展 517

(一)石英玻璃 517

(二)平型钢化玻璃 517

三、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发展 517

(一)建筑陶瓷 517

(二)卫生陶瓷 517

第八十二章墙体屋面装修材料 518

工业 518

一、砖、瓦工业的发展 518

(四)大理石 519

(三)石料 519

(一)石灰 519

二、灰、砂、石工业的发展 519

(二)粗砂 519

(五)花岗石 520

第八十三章新型建筑材料工业 521

一、墙体屋面材料 521

(一)粘土空心砖 521

(二)建筑砌块 521

(三)石膏空心隔墙板 521

二、保温隔声材料 521

(四)人造大理石板 522

(三)塑料建筑配件 522

(二)塑料门窗 522

(一)塑料管材 522

四、塑料建材 522

(六)建筑涂料 522

(五)水磨石 522

三、装修材料 522

(三)墙地砖 522

(二)玻璃玛赛克 522

(一)装饰石膏板 522

(三)膨胀蛭石及制品 522

(二)膨胀珍珠岩及制品 522

(一)矿渣棉及制品 522

六、玻璃钢、铝合金 523

(一)玻璃钢 523

(四)氯丁胶乳 523

(二)铝合金门窗及型材制品 523

五、防水嵌缝材料 523

(二)乳化氯丁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523

(一)塑料油膏 523

(四)塑料装修材料 523

(三)焦油塑料 523

第八十四章非金属矿和其它建材 524

工业 524

一、非金属矿工业的发展 524

(一)石膏 524

(二)石棉、云母 524

(四)其它非金属矿 525

二、其它建筑材料工业 525

(三)石英、长石 525

(一)铸石 526

(二)外加剂 526

(三)水暖器材 526

(四)油毡 526

第十八编地市县建设经济 527

第八十五章太原市 527

太原市南郊区 534

太原市北郊区 536

古交市 537

清徐县 538

阳曲县 540

娄烦县 541

第八十六章大同市 543

大同市南郊区 547

大同市新荣区 549

第八十七章 阳泉市 550

阳泉市郊区 554

平定县 555

盂 县 556

第八十八章长治市 558

长治市郊区 563

长治县 565

潞城县 566

屯留县 568

长子县 569

壶关县 570

平顺县 571

黎城县 572

武乡县 574

襄垣县 575

沁 县 577

沁源县 578

第八十九章朔州市 581

朔城区 585

平鲁区 586

山阴县 588

第九十章晋城市 590

晋城市郊区 595

沁水县 596

阳城县 598

高平县 600

陵川县 601

第九十一章雁北地区 603

阳高县 608

天镇县 609

广灵县 611

灵丘县 612

浑源县 614

应 县 615

左云县 616

右玉县 618

大同县 620

怀仁县 621

第九十二章忻州地区 623

忻州市 629

定襄县 630

五台县 631

原平县 633

代县 635

繁峙县 636

宁武县 637

静乐县 639

神池县 640

五寨县 641

岢岚县 642

河曲县 643

保德县 644

偏关县 645

第九十三章 吕梁地区 647

离石县 650

汾阳县 651

孝义县 653

文水县 655

兴县 656

临 县 657

柳林县 659

石楼县 660

岚县 661

方山县 662

中阳县 663

交口县 664

交城县 665

第九十四章晋中地区 667

榆次市 672

榆社县 674

左权县 676

和顺县 677

昔阳县 679

寿阳县 680

太谷县 682

祁县 683

平遥县 685

介休县 687

灵石县 689

第九十五章临汾地区 691

临汾市 695

侯马市 697

霍州市 698

曲沃县 700

翼城县 701

襄汾县 703

洪洞县 704

古县 705

安泽县 707

浮山县 708

吉 县 709

乡宁县 711

蒲 县 712

大宁县 713

永和县 714

隰县 715

汾西县 716

第九十六章运城地区 718

运城市 723

水济县 725

芮城县 726

临猗县 727

万荣县 728

新绛县 729

稷山县 731

河津县 732

闻喜县 733

夏县 735

绛 县 736

平陆县 737

垣曲县 739

第十九编建设经济资料 741

第九十七章建设经济统计资料 741

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主要经济指标 741

国民收入中消费和积累比例 742

国民收入积累额及构成 74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744

全社会竣工房屋面积 745

全社会竣工住宅面积 745

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 746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746

基本建设投资总额 747

国民经济各行业基本建设投资额 749

农轻重分的基本建设投资额 751

农轻重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 751

工业基本建设投资额 752

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额 754

运输邮电事业基本建设投资额 755

投资额 756

商业粮食物资金融事业基本建设 756

文教卫生事业基本建设投资额 757

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及交付使用率 758

施工和竣工项目个数及项目投产率 759

施工和竣工房屋建筑面积及竣工率 760

基本建设竣工房屋建筑面积 761

基本建设竣工房屋建筑面积单位造价 761

能源工业和运输邮电业基本建设 762

投资额 762

能源工业和运输邮电业新增固定资产 762

基本建设新增生产能力(或效益) 763

更新改造措施投资 765

更新改造措施新增固定资产 766

更新改造措施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767

更新改造措施施工房屋建筑面积 767

更新改造措施竣工房屋建筑面积 767

更新改造措施施工和建成项目个数 768

更新改造措施项目投产率 768

能源工业和运输邮电业更新改造投资 769

能源工业和运输邮电业新增固定资产 769

城镇集体投资项目个数 770

城镇集体投资额 770

城镇集体投资新增固定资产 770

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 771

农村私人固定资产投资 771

农村集体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 771

建筑施工企业个数和人数 772

全民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个数 772

及职工人数 772

全民所有制单位建筑业职工分类 773

城镇集体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个数 773

及职工人数 773

全民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总产值 773

全民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产值 774

全民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净产值 774

全民所有制建筑业主要经济指标 775

全民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技术装备 775

城镇集体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 776

固定资产和机械装备 776

建筑施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776

城镇集体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情况 776

第九十八章建设经济重要文献 777

一九七九年 777

山西省水利局关于调整划分水利基建 777

工程标准的报告 777

山西省基本建设勘察设计管理办法 777

山西省城市建设局关于城镇私人投资和私建 780

公助建设住宅的暂行规定 780

山西省基本建设委员会、山西省计划委员会、山西省财政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勘察设计单位企业化试点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780

委员会、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勘察 781

设计单位企业化试点的意见 781

附: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计划 781

一九八一年 783

山西省测绘局关于实行测绘任务登记制止 783

重复测绘的报告 783

山西省城市建设局、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 783

部关于加强我省城市防洪 783

工作的意见 783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保护输变电建设 784

工程的通告 784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各项建设 784

占地的通知 784

一九八二年 785

山西省育林基金、更改资金实施办法 785

规定 786

一九八三年 786

山西省太原市城市煤气供应管理暂行 786

一九八四年 788

山西省贯彻执行《国家建设征用土地 788

条例》的实施办法 788

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 791

山西省基本建设项目责任制试行规定 793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建筑业改革 795

的通知 795

山西省贯彻执行《村镇建房用地管理 795

条例》实施办法 795

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 797

暂行规定(试行) 799

山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