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生物基础知识
生物基础知识

生物基础知识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复旦大学生物系《生物基础知识》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9
  • ISBN:13119·737
  • 页数:502 页
图书介绍:
《生物基础知识》目录

细胞 2

一、原生质 2

1.蛋白质 2

2.核酸 3

3.碳水化合物 3

4.脂类 3

5.水 3

6.无机盐类 4

二、细胞的构造与机能 4

1.细胞膜 4

2.细胞质 7

3.细胞核 10

三、细胞的分裂 14

1.无丝分裂 14

2.有丝分裂 14

四、细胞的分化 17

植物 20

被子植物的生活 20

一、种子萌发 20

(一)种子的结构 21

(二)种子的生活力 22

(三)种子的萌发 23

(四)影响萌发的条件 25

(五)争取壮苗早发 27

二、营养生长 27

(一)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8

1.根系的结构特征 29

2.根系的生理功能 34

3.根系的生长活动 39

(二)苗的发育 41

1.茎尖生长 41

2.分枝和整枝 43

3.增蘖与控蘖 44

(三)茎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46

1.茎的结构 46

2.茎的生理功能 49

(四)叶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 52

1.叶的形态特征 52

2.光合作用 53

3.蒸腾作用 57

(五)营养器官的变态与繁殖 59

三、生殖生长 61

(一)花的形态与构造 62

1.花柄 62

2.花托 62

3.花被 62

4.雄蕊群 62

5.雌蕊群 63

(二)有性生殖过程 65

1.花粉粒的形成 65

2.胚囊的形成 68

3.开花与授粉 69

4.双受精 71

5.影响有性生殖的条件 72

(三)种子的形成 74

1.胚乳的形成 74

2.胚的发育 75

3.多胚现象 77

四、个体的生长发育 79

(一)生长和发育 79

(二)花的形态发生 80

1.油菜的花和花序分化 81

2.水稻的花和穗分化 83

(三)个体发育的规律性 86

1.光对个体发育的影响 86

2.温度对个体发育的影响 88

3.影响花形态分化的条件 88

(四)植物激素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89

1.生长激素 90

2.赤霉素 90

3.激动素 91

4.休眠素 91

(五)怎样解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 92

植物的类群 93

一、藻类植物 96

(一)藻类的一般特征 96

(二)藻类植物的分类 98

1.蓝藻门 98

2.绿藻门 99

3.褐藻门 102

4.红藻门 104

5.金藻门 104

(三)藻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105

二、苔藓和蕨类 107

(一)苔藓和蕨类在植物进化中的地位 107

(二)苔藓植物的基本特征 108

1.地线 108

2.葫芦藓 109

(三)蕨类植物的分类 111

1.松叶蕨纲 111

2.石松纲 113

3.木贼纲 114

4.真蕨纲 115

三、裸子植物 116

(一)裸子植物在植物进化中的地位 116

(二)松柏门植物的分类 117

四、被子植物 123

(一)双子叶植物纲 124

1.木兰科 124

2.毛茛科 124

3.十字花科 125

4.蓼科 125

5.?科 127

6.葫芦科 127

7.锦葵科 129

8.大戟科 130

9.蔷薇科 131

10.豆科 131

11.桑科 132

12.山毛榉科 132

13.伞形花科 132

14.菊科 134

15.茄科 135

16.唇形科 135

17.旋花科 136

(二)单子叶植物纲 138

1.禾本科 138

2.百合科 149

3.棕榈科 151

4.兰科 151

动物 161

动物体的构造 161

一、动物的组织 161

(一)上皮组织 161

(二)结缔组织 163

1.疏松结缔组织 163

2.致密结缔组织 165

3.网状结缔组织 165

4.软骨和骨组织 167

5.血液和淋巴 169

(三)肌肉组织 174

1.平滑肌 174

2.横纹肌 175

3.心肌 175

(四)神经组织 176

1.神经细胞 176

2.神经胶质细胞 178

二、动物的器官系统 178

(一)皮肤系统 180

1.皮肤的基本构造 180

2.皮肤衍生物 181

(二)肌肉系统 184

(三)骨胳系统 185

1.骨的种类 186

2.骨胳的区分 187

(四)消化系统 188

1.消化器官的构造和机能 189

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96

(五)呼吸系统 200

1.呼吸器官 200

2.呼吸作用 202

(六)循环系统 202

1.血液循环系统 203

2.淋巴系统 206

(七)排泄系统 206

1.排泄器官 207

2.尿的分泌及排出 209

(八)生殖系统 209

1.雄性生殖器官 209

2.雌性生殖器官 211

(九)神经系统 213

1.中央神经系统 213

2.周围神经系统 216

(十)感觉器官 220

1.嗅觉器官 220

2.听觉器官和平衡器 220

3.视觉器官 222

4.味觉器官 223

(十一)内分泌系统 224

1.内分泌的作用 224

2.主要内分泌腺及其机能 224

三、动物的繁殖和胚胎发育 227

(一)生殖细胞 228

(二)排卵和射精 230

(三)受精过程 231

(四)早期胚胎发育 232

(五)胎膜和胎盘 235

1.胎膜 235

2.胎盘 236

(六)妊娠与分娩 239

(七)胚后发育 239

动物的类群 240

一、原生动物门 241

1.变形虫纲 242

2.纤毛虫纲 242

3.孢子虫纲 243

4.鞭毛虫纲 245

二、海绵动物门 246

三、腔肠动物门 247

四、扁形动物门 249

1.吸虫纲 249

2.绦虫纲 252

五、线形动物门 253

六、环节动物门 257

1.多毛纲 257

2.寡毛纲 257

3.蛭纲 259

七、软体动物门 260

1.腹足纲 261

2.瓣鳃纲 261

3.头足纲 262

八、节肢动物门 262

1.甲壳纲 263

2.蛛形纲 264

3.多足纲 264

4.昆虫纲 265

九、棘皮动物门 276

十、脊索动物门 278

(一)原索动物亚门 278

(二)脊椎动物亚门 279

1.圆口纲 279

2.鱼纲 280

3.两栖纲 296

4.爬行纲 297

5.鸟纲 300

6.哺乳纲 321

微生物 326

怎样认识微生物 326

一、微生物是什么 326

二、识别微生物的主要根据 329

微生物的基本特征与常用常见菌 329

一、细菌 329

(一)细菌的基本特征 330

1.细菌的基本形态 330

2.细菌细胞的构造 332

3.细菌的繁殖方式 334

(二)常用常见的细菌 335

1.根瘤菌 335

2.磷细菌 336

3.钾细菌 337

4.自生固氮菌 337

5.杀螟杆菌和青虫菌 338

二、放线菌 339

(一)放线菌的基本特征 340

(二)常用常见的放线菌 341

1.“5406”放线菌 342

2.小金色放线菌 344

3.龟裂链霉菌 344

4.灰色链霉菌 345

三、真菌 345

(一)酵母菌 346

(二)霉菌 347

(三)常用常见的真菌 348

四、病毒 356

微生物的培养与灭菌 361

一、微生物营养的特点 361

二、微生物的基本营养 361

1.水分 362

2.碳源 362

3.氮源 363

4.无机盐类 363

5.生长因素 364

6.能源 364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364

四、培养基 365

(一)培养基的种类 365

1.天然培养基与合成培养基 365

2.液体培养基与固体培养基 366

(二)培养基的选择 368

1.根据微生物的种类来选择 368

2.根据生产的要求来选择 370

(三)培养基的设计 371

五、灭菌 373

微生物的生长与发酵 377

一、微生物长征繁殖的规律性 377

1.缓慢期 378

2.对数期 378

3.恒定期 379

4.衰亡期 379

二、微生物发酵 380

(一)什么是发酵 380

(二)发酵的类型 380

1.好气性发酵与厌气性发酵 380

2.固体发酵与液体发酵 380

(三)发酵的全过程 382

菌种保存与复壮 390

一、菌种保存 390

二、菌种复壮 391

1.纯化分离 392

2.寄主复壮 393

3.改变培养条件 394

4.控制传代次数 394

变异和遗传 399

一、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399

二、遗传的物质基础 400

三、染色体的化学性质 404

(一)DNA转化 405

(二)噬菌体(细菌病毒)感染 406

四、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 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 409

(一)分离规律 409

(二)独立分配规律 416

五、数量性状遗传 419

六、数量性状和选择 422

七、杂种优势 424

八、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427

九、细胞质遗传 431

十、基因和性状发育 433

十一、遗传的分子基础 433

十二、遗传的变异 438

生物的进化 443

一、两种宇宙观的斗争 443

(一)进化论与特创论 443

(二)进化的原因和动力 444

(三)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发展 454

二、生物进化的例证 459

(一)比较解剖学的例证 459

(二)胚胎学的例证与“生物发生律” 461

(三)古生物学的直接例证 464

(四)生理生化的例证和血清学方法 468

三、生命的起源及进化历程概观 470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471

(二)生命的起源 476

1.从碳元素到碳氢化合物及其他氢化物的形成 477

2.碳氢化合物到含氧含氮化合物及单体的“模拟”合成 479

3.由单体到多聚体及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 480

4.由多聚体到多聚体多分子体系 483

5.由多聚体多分子体系到蛋白体 483

(三)细胞的起源 484

(四)植物种系的进化 488

(五)动物种系的进化 494

(六)人类的起源 50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