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金融经济学
金融经济学

金融经济学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康霖主著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10559192
  • 页数:55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媒介篇、渗透篇、主导篇、本体篇和互换篇。介绍了商品劳务媒介,产融结合的作用机制,资本市场主导机制,金融企业的投入产出与业务发展等内容。
《金融经济学》目录

引论 3

1 经济、金融及其相互关系的新视角 3

1.1 经济的社会理念 3

1.1.1 人类的需要及其变化 3

1.1.2 经济概念的传统规范及其发展 5

1.1.3 什么是财富及其评价 7

1.1.4 财富与债权债务 9

1.2 金融的社会理念 10

1.2.1 社会成员的金融需要 10

1.2.2 金融概念的传统规范及其发展 11

1.2.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14

1.2.4 注重金融安全与反对金融霸权 15

1.3 经济与金融关系素描 17

1.3.1 经济决定金融 17

1.3.2 金融反作用于经济 18

1.3.3 经济与金融的融合 20

1.3.4 经济与金融的分解 21

1.4 金融学的研究与金融经济学的建立 22

1.4.1 金融学是否仅仅是应用经济学 22

1.4.2 金融学是否仅仅是部门经济学 23

1.4.3 金融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24

1.4.4 金融经济学的建立 27

2 金融作用于经济理论的一般概述 29

2.1 马克思关于金融作用于经济的理论 29

2.1.1 货币作用于商品价值论 29

2.1.2 货币作用于商品交易契约的关系论 30

2.1.3 货币资金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论 31

2.1.4 货币作为流通要素论 31

2.1.5 信用代替货币流通论 33

2.1.6 货币贬值导致国民收入再分配论 34

2.1.7 信用制度积累资本、变革经济组织形式论 35

2.1.8 利息分割、虚拟资本形成论 37

2.1.9 银行信用与股份制度论 38

2.2 西方经济学中金融作用于经济的经典理论 39

2.2.1 货币面纱论与货币非面纱论 39

2.2.2 货币中立论与货币非中立论 43

2.2.3 货币的非资产论与货币的资产论 48

2.2.4 庇古效应、凯恩斯效应和帕廷金效应 49

2.2.5 金融发展的阶段论和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论 52

2.2.6 实质货币余额不是财富而是债务论 54

2.2.7 货币与投资互补论 56

2.2.8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要素论 57

2.3 中国转制时期金融作用于经济的理论 59

2.3.1 宏观货币需求论 59

2.3.2 倒逼货币供给论 62

2.3.3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论 63

2.3.4 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结构论 64

2.3.5 外汇储备增大基础货币供给论 66

2.3.6 控制现金购买力论 68

2.3.7 “货币多--物价涨,物价涨--货币多”理论 70

2.3.8 制度性金融风险论 71

2.3.9 “债转股”论 72

2.3.10 经济货币化理论 74

媒介篇 79

3 商品劳务媒介 79

3.1 商品劳务媒介的理论基础 79

3.1.1 理论基础之一:为何需要货币 79

3.1.2 理论基础之二:货币流通边界由商品流通边界决定 86

3.2.1 货币形态演化路径的历史描述 88

3.2 货币媒介形态变迁与条件分析 88

3.2.2 货币媒介形态演化的条件分析 91

3.3 基于媒介效应的货币形态选择 107

3.3.1 货币形态媒介的效应 107

3.3.2 货币媒介形态选择的原则与标准 111

3.3.3 作为货币形态的币材、币种与供给主体的最终选择 117

4 储蓄与投资媒介 127

4.1 储蓄投资媒介的一般分析 127

4.1.1 储蓄--投资过程中的媒介形态 128

4.1.2 不同储蓄--投资媒介形态的特征分析 131

4.2 为何出现储蓄与投资的金融媒介 135

4.2.1 信息和交易成本与金融媒介的出现 135

4.2.2 风险和不确定性与金融媒介的出现 143

4.3 金融媒介形态变化的历史分析与条件分析 147

4.3.1 金融媒介形态变化的历史分析 147

4.3.2 金融媒介形态变迁的条件分析 151

4.4 储蓄投资媒介的主导形态选择 164

4.4.1 主导形态选择的含义与原则 164

4.4.2 主导形态选择的标准 165

4.4.3 媒介主导形态的选择 168

5.1 信息媒介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 177

5 信息媒介 177

5.1.1 经济金融化 178

5.1.2 金融信息化 180

5.2 金融业的信息 183

5.2.1 金融信息的特征 183

5.2.2 信息与金融机构的功能演变 188

5.2.3 金融信息资源的配置 190

5.3 金融信息媒介的运作 193

5.3.1 信息媒介的供给与需求 194

5.3.2 信息媒介与金融机构组成 195

5.3.3 信息媒介与市场机制 197

5.4 信息媒介的风险 201

5.4.1 信息媒介的市场体制性风险 201

5.4.2 信息媒介的道德风险 202

5.4.3 信息媒介的体系风险 203

6 清算媒介 206

6.1 作为清算媒介的金融机构 207

6.1.1 清算媒介的多样性 207

6.1.2 清算媒介与信用供给 209

6.1.3 清算媒介与规模经济 212

6.2 清算媒介发展演变的经济学分析 214

6.2.1 清算媒介与公共产品 214

6.2.2 影响清算媒介演变的几大因素 215

6.2.3 清算媒介的演化 218

6.3 清算媒介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及衡量 218

6.4 清算系统 221

6.4.1 清算系统的重要作用 222

6.4.2 清算系统的建设 222

6.5.1 清算系统的风险和风险管理 226

6.5 清算系统的风险 226

6.5.2 净额清算与全额清算的风险 227

6.6 对清算媒介主体的考察 229

6.6.1 中央银行 229

6.6.2 商业银行 230

6.6.3 对证券市场清算媒介的考察 232

6.7 对功能性清算媒介及清算系统的考察 234

6.7.1 新经济与清算媒介 234

6.7.2 功能性清算媒介与清算系统 234

7.1.1 金融资本论:马克思主义者的产融结合理论 239

7.1 产融结合的理论综述 239

渗透篇 239

7 产融结合的理论综述及历程总结 239

7.1.2 金融资本消失论 243

7.1.3 “金融霸权论” 244

7.1.4 银企关系论 245

7.2 产融结合的历史进程 246

7.2.1 萌芽阶段 246

7.2.2 形成阶段 247

7.2.3 深化阶段 248

7.2.4 迅猛发展阶段 248

8.1.1 产融结合中的效率目标 250

8 产融结合的作用机制 250

8.1 产融结合中的效率分析 250

8.1.2 效率目标的实现途径 253

8.2 产融结合可能的负效应 254

8.2.1 产融结合与垄断 254

8.2.2 产融结合与泡沫经济 256

8.3 产融结合与融资方式的变革 257

8.4 产融结合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261

9 国外产融结合的模式及效应评价 264

9.1.1 主银行制度的背景条件 265

9.1 日本的主银行制度 265

9.1.2 主银行体制下的融资结构 267

9.1.3 主银行制度下的企业治理结构 268

9.1.4 对主银行制度的简要评价 270

9.2 德国的全能银行制 273

9.2.1 全能银行制的背景条件 273

9.2.2 全能银行制下的融资结构 274

9.2.3 全能银行制下的企业治理结构 275

9.2.4 对全能银行制的简要评价 275

9.3.1 美国市场主导模式的背景条件 276

9.3 美国的市场主导模式 276

9.3.2 市场主导模式下的融资结构 278

9.3.3 市场主导模式下的企业治理结构 279

9.3.4 对市场主导模式的简要评价 280

10 中国产融结合的进程及评析 282

10.1 推进中国产融结合进程的重大现实意义 282

10.1.1 产融结合是系统调整存量结构的基本路径 282

10.1.2 产融结合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283

10.1.3 产融结合有利于实施“抓大放小”企业发展战略 283

10.2 中国产融结合过程中面临的约束 284

10.1.4 产融结合有利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 284

10.2.1 产权关系不明确 285

10.2.2 法律限制 286

10.2.3 行政障碍 286

10.2.4 融资垄断 286

10.2.5 其他因素 286

10.3 中国产融结合的现状 287

10.3.1 企业控股、参股金融机构 287

10.3.2 金融机构参股、控股企业 288

10.4.1 “债转股” 289

10.3.3 企业集团组建财务公司 289

10.4 中国产融结合中的几个误区 289

10.4.2 主办银行制 293

10.4.3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 299

主导篇 303

11 金融主导的理论基础 303

11.1 金融形态与金融主导 303

11.1.1 金融形态:理解金融主导的新视角 303

11.1.2 财富与金融形态 306

11.1.3 金融主导的含义 309

11.2 货币化金融形态 313

11.2.1 对货币的基本认识 313

11.2.2 货币化金融形态的特征 313

11.2.3 货币化金融形态中的金融主导 315

11.3 信用化金融形态 316

11.3.1 对信用的基本认识 316

11.3.2 信用化金融形态的特征 317

11.3.3 信用化金融形态中的金融主导 319

11.4.1 对证券化的基本认识 321

11.4 证券化金融形态 321

11.4.2 证券化金融形态的特征 322

11.4.3 证券化金融形态中的金融主导 324

11.5 虚拟化金融形态 326

11.5.1 对金融虚拟化的基本认识 326

11.5.2 虚拟化金融形态的特征 328

11.5.3 虚拟化金融形态中的金融主导 330

12 货币政策主导机制 334

12.1 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运行的特点 334

12.1.1 货币政策具有间接性特点 334

12.1.2 货币政策具有灵活性特点 335

12.1.3 货币政策具有不对称性特点 336

12.1.4 货币政策具有互动性特点 338

12.2 货币政策的主导机制 339

12.2.1 价格途径的主导机制 339

12.2.2 数量途径的主导机制 343

12.2.3 预期途径的主导机制 346

12.3 货币政策主导机制有效性的条件 351

12.3.1 有效性的外在条件 351

12.3.2 有效性的内在条件 362

13.1 资本市场主导机制的含义 371

13 资本市场主导机制 371

13.1.1 资本与资本市场的界定 372

13.1.2 资本意志的主导作用 374

13.1.3 市场化的主导机制 380

13.2 资本市场的主导机制 381

13.2.1 金融创新主导机制 382

13.2.2 风险投资主导机制 387

13.2.3 价格主导机制 392

13.2.4 治理结构主导机制 397

13.2.5 资本扩张主导机制 399

13.3 资本市场主导机制有效性的条件 405

13.3.1 资本市场有效性条件 405

13.3.2 主导机制有效性的具体条件 410

本体篇 419

14 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产业 419

14.1 金融业作为产业的形成 419

14.2 金融业作为产业的特点 420

14.2.1 先导产业 421

14.2.3 知识密集型产业 423

14.2.2 风险产业 423

14.3 金融业作为产业的正负效应 424

14.3.1 金融能使人急富和骤穷 424

14.3.2 金融作用于债权人与债务人的相互转化 424

14.3.3 金融通过商品价格升降,引起财富的再分配 425

14.3.4 金融能使资产负债迅速消长 427

14.3.5 金融能使人增强信心,也能使人“垂头丧气” 427

14.3.6 金融能导致经济成为泡沫 427

14.3.7 金融与道德风险密切关联 428

15.1 组织形式的选择 429

15.1.1 金融体系组织建设的两种基本形式 429

15 金融企业的组织形式与追求目标 429

15.1.2 金融机制网络的科学设置 430

15.1.3 持股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431

15.2 追求目标的权衡 433

15.2.1 追求利润最大化 433

15.2.2 追求资本的市场价值最优化 434

15.2.3 追求更高的效率 435

15.2.4 追求区域经济与金融的良性循环 436

15.2.5 追求现金流量的最佳组合 436

16.1.1 投入产出的特殊性 439

16 金融企业的投入产出与业务发展 439

16.1 投入产出的取舍 439

16.1.2 投入产出的趋同性 440

16.1.3 投入产出的规模 440

16.1.4 投入产出的测定 446

16.2 业务发展的趋向 447

16.2.1 分与合的历史背景 447

16.2.2 分与合的理论探讨 448

16.2.3 分与合的现实选择 452

17.1.1 涉猎领域的广泛竞争性 456

17 金融业的发展趋向 456

17.1 金融业运作机制的特性 456

17.1.2 作用对象的选择性 457

17.1.3 资产结构的多元性 457

17.1.4 经营运作的集中性 457

17.1.5 组织建设的系统性 458

17.2 知识经济时代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458

17.2.1 电子货币的兴起 459

17.2.2 网络银行的出现 460

17.3.1 问题的提出 461

17.3 基金的兴起能否取代商业银行 461

17.3.2 答案的选择 463

互换篇 473

18 资产互换 473

18.1 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的互换 473

18.1.1 互换的理论基础 475

18.1.2 互换的形式确立 476

18.1.3 互换的运作机制 477

18.1.4 互换的效应评价 477

18.2.1 互换的理论基础 478

18.2 一种金融资产与另一种金融资产的互换 478

18.2.2 互换的形式确立 480

18.2.3 互换的运作机制 481

18.2.4 互换的效应评价 483

18.3 金融不良资产与金融优良资产的互换 485

18.3.1 互换的理论基础 485

18.3.2 互换的形式确立 487

18.3.3 互换的运作机制 488

18.3.4 互换的效应评价 489

19 负债互换 491

19.1.1 互换的理论基础 492

19.1 借债互换 492

19.1.2 互换的形式确立 493

19.1.3 互换的运作机制 494

19.1.4 互换的效应评价 497

19.2 货币供给与债券发行的互换 498

19.2.1 互换的理论基础 498

19.2.2 互换的条件设定 501

19.2.3 互换的运作机制 501

19.2.4 互换的效应评价 502

19.3.1 互换的理论基础 504

19.3 银行资本与长期负债的互换 504

19.3.2 互换的条件设定 505

19.3.3 互换的运作机制 506

19.3.4 互换的效应评价 508

20 政策互换 509

20.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互换 509

20.1.1 互换的理论基础 509

20.1.2 互换的形式确立 515

20.1.3 互换的运作机制 517

20.1.4 互换的效应评价 521

20.2.1 互换的理论基础 525

20.2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互换 525

20.2.2 互换的条件设定 532

20.2.3 互换的运作机制 536

20.2.4 互换的效应评价 538

20.3 外币资金与本币资金的互换 541

20.3.1 互换的理论基础 541

20.3.2 互换的条件设定 548

20.3.3 互换的运作机制 553

20.3.4 互换的效应评价 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