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通信工程新技术实用手册  交换技术分册  上
通信工程新技术实用手册  交换技术分册  上

通信工程新技术实用手册 交换技术分册 上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本书编委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63506101
  • 页数:78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有13章,包括:“交换技术概论”、“电路交换技术”、“程控交换机实例”、“移动交换技术”、“七号信令”等。
《通信工程新技术实用手册 交换技术分册 上》目录

第一章 交换技术概论 1

第一节 交换的概念 1

一、交换的引入 1

二、交换点的基本功能 2

第二节 交换方式 2

一、电路交换 3

二、多速率电路交换 4

三、快速电路交换 4

四、分组交换 5

五、帧交换 8

六、快速分组交换 8

七、ATM交换 8

第三节 脉冲编码调制基本原理 10

一、时分多路复用原理 11

二、模拟信号的抽样和抽样定理 12

三、抽样信号的量化和编译码 12

四、传输码型 16

五、几个基本概念 19

六、32路PCM的帧结构 21

七、PCM的高次群 21

第四节 交换技术基础 21

一、话务基本理论 21

二、交换网络的内部阻塞 30

三、控制部件的呼叫处理能力--BHCA 34

四、可靠性设计 42

一、电路交换技术的发展 60

第五节 交换技术的发展 60

二、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 61

三、ATM交换技术的发展 63

第二章 电路交换技术 67

第一节 电路交换技术的发展与分类 67

一、电路交换技术的发展 67

二、电路交换技术的分类 68

第二节 电路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 69

一、电路交换呼叫接续过程 69

二、电路交换的基本功能 70

三、控制系统的结构 72

第三节 T型接线器和S型接线器 75

一、T型接线器 76

二、S型接线器 77

第四节 数字交换网络技术 78

一、TST交换网络 78

二、STS交换网络 81

三、其他类型的交换网络 81

四、串/并变换原理及应用 82

第五节 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 85

一、呼叫接续的处理过程 85

二、SDL图 88

三、输入处理 92

四、分析处理 97

五、任务执行和输出处理 100

第六节 程控交换机软件 101

一、程控交换机的运行软件 101

二、基本软件 103

三、程序的执行管理 107

四、故障处理 108

第三章 程控交换机实例 115

第一节 C C08数字交换机 115

一、C C08数字交换机系统性能及 115

二、C C08数字交换机硬件系统结构 117

三、管理和通信模块 120

四、交换模块 125

五、各种接口单元和接口电路 128

六、C C08数字交换机软件系统简介 140

第二节 TETEX-150交换机 145

一、总体介绍 145

二、用户级和用户处理机 155

三、选组级交换网络 161

第三节 S-1240型数字交换机简介 189

一、S-1240型数字交换机特点 189

二、各种终端模块 195

三、数字交换网络(DSN) 198

四、局内呼叫的接续过程 203

第四节 H20-20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 205

一、H20-20特点与技术参数 205

二、H20-20系统 206

三、H20-20的呼叫处理 211

第四章 移动交换技术 216

第一节 公用陆地移动网(PLMN) 216

一、网络结构 216

二、信道划分和波道指配 219

三、编号计划 220

第二节 移动交换基本技术 223

一、移动呼叫一般过程 223

二、漫游 226

三、切换 226

四、网络安全技术 228

第三节 移动交换信令 230

一、无线接口信令 231

二、基站接入信令 234

三、网络接口信令 238

第四节 移动交换系统 239

一、移动交换机结构和特点 239

二、移动呼叫处理 244

三、自动漫游实现技术 247

四、切换实现技术 249

五、移动交换机示例 254

第五章 七号信令 256

第一节 7号信令基本概念 256

一、分层协议结构 256

二、信令传送方式 260

三、7号信令网 260

四、7号信令消息格式 263

第二节 消息传递部分 266

一、信令链路功能 266

二、信令消息处理功能 270

三、信令网管理功能 272

一、消息格式 276

二、标题码分配 276

第三节 电话用户部分(TUP) 276

三、消息名 277

四、各种消息格式 279

五、信号传递程序 291

第四节 ISDN电话用户部分(ISOP) 297

一、ISUP的功能和支持的业务 297

二、ISUP信令消息和参数 298

三、ISUP信令消息应用示例 306

四、呼叫建立程序 307

第五节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311

一、概述 311

二、原语和参数 311

三、SCCP消息格式 315

四、SCCP消息类型编码及基本功能 317

五、SCCP消息参数 319

六、SCCP业务 323

七、SCCP管理 326

第六节 事务处理能力部分(TCAP) 328

一、事务处理能力的功能 328

二、成份子层 329

三、TC消息格式和编码 333

第六章 智能网技术 344

第一节 智能网概述 344

一、电信新业务的发展与智能网 344

二、什么是智能网 345

三、智能网的概念模型 348

四、智能网的国际标准 352

第二节 业务平面 354

一、智能网业务的类型 354

二、CS--1业务平面 356

三、CS--2的业务平面 366

第三节 总功能平面 375

一、概述 375

二、CS--1总功能平面 378

第二节 可编程交换平台技术 381

三、CS--2总功能平面 399

四、总业务逻辑(GSL)、SIB、BCP间的关系 439

第四节 分布功能平面与物理平面 441

一、功能实体与物理实体的关系 441

五、业务平面和总功能平面的映射 441

二、业务交换点 443

三、业务控制功能 451

四、业务数据功能(SDF) 460

五、专用资源功能(SRF) 461

六、业务管理系统(SMS) 462

七、业务创建环境(SCE) 466

第五节 智能网应用协议 469

一、INAP与No.7信令的关系 470

二、INAP的定义方法 471

第六节 宽带智能网的体系结构 473

一、宽带智能网的体系结构模型 473

二、体系结构中B-ISDN的功能实体 473

三、体系结构中IN的功能实体 475

四、体系结构中的物理实体 476

五、宽带体系结构实现多媒体业务举例 477

第七节 宽带智能网的基本呼叫状态模型 487

一、宽带智能网基本呼叫状态模型的位置 487

二、宽带智能网的基本呼叫状态模型(BCSM) 488

三、宽带智能网中BCSM的其他实现方案 503

第八节 宽带智能网主要功能实体 504

一、宽带智能网的业务交换功能 504

二、宽带智能网的业务控制功能 511

三、宽带智能网的特殊资源功能 513

四、宽带智能网的业务管理功能 517

五、宽带智能网的业务生成环境功能 520

第九节 智能网的发展趋势 524

一、智能网的几个发展阶段 524

二、智能网能力集2的功能及业务 527

三、未来的研究课题 531

第七章 分组交换技术 534

第一节 分组交换原理 534

一、分组交换的起源和早期历史 534

三、通信线路的资源共享 535

二、分组交换迅速发展的原因 535

四、交织传输 537

五、分组的形成 539

六、分组的传输 540

七、分组的交换 542

八、路由选择 544

九、流量控制 551

第二节 分组交换网 554

一、分组交换网的构成 554

二、分组传送业务和用户业务类别 562

三、网路编号 568

四、网内控制 569

五、终端接口 577

六、主要性能 579

七、计费原则 581

第三节 X.25 582

一、X.25建议概述 582

二、X.25的层次 583

三、X.25的物理层 583

四、X.25的数据链路层 584

五、X.25分组层 607

第四节 分组交换网设备 627

一、分组交换机 629

二、分组集中器 631

三、分组装拆设备 632

四、网络管理中心 633

五、分组式终端 635

六、非分组式终端 637

七、优质音频电路传输标准 639

八、数据通信测试 643

九、数据线路分析仪 644

第五节 分组交换网规划设计 645

一、网络结构 645

二、网络图 649

三、网络的连通性和可靠性 652

四、网络信息流量分析 654

五、网络时延分析 657

六、系统响应时间的分配和计算 658

七、中继线容量的分配和计算 661

八、系统可用性计算 663

九、网络设计 664

第六节 分组交换网实例 666

一、北方电信公司的分组交换网 666

二、SPRINT公司的分组交换网 675

第一节 帧中继技术概述 691

一、什么是帧中继 691

第八章 帧中继技术 691

二、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帧中继 692

三、帧中继业务 692

四、帧交换业务 695

五、帧中继常用的技术术语的说明 695

六、帧中继的参考模型 697

七、帧中继的基本功能 699

八、帧中继的带宽管理 701

九、帧中继的国际标准 702

十、帧中继的应用 704

第二节 帧中继协议 710

一、数据链路层帧方式接入协议(LAPF) 710

二、数据链路层核心协议 719

三、帧中继的寻址功能 722

四、帧方式的基本呼叫控制协议 723

第三节 帧中继用户接入及帧中继设备 732

一、帧中继用户接入 733

二、帧中继用户接入设备 737

三、帧中继交换机 739

二、组网技术 755

一、建立帧中继的必要考虑 755

第四节 帧中继的网络技术 755

三、帧中继网络技术平台的比较 760

四、网络服务质量 762

五、拥塞管理 766

六、帧中继的网络管理 768

七、计费方式 770

八、帧中继技术的发展 770

第五节 帧中继的测试 770

一、测试类型及内容 771

二、协议测试方式 773

三、测试工具 779

一、异步转移模式的定义和特点 783

第一节 ATM基础 783

第九章 ATM技术 783

二、ATM的信元结构 784

三、ATM协议参考模型 785

四、ATM层 788

五、ATM适配层 800

六、物理层 812

第二节 ATM交换 817

一、引言 817

二、交换要求 821

三、基本交换模块 823

四、ATM交换机构 850

第三节 ATM交换结构控制机理 872

一、缓冲策略 873

二、竞争消除 890

三、反压控制 902

四、选路方法 904

五、多播实现 907

六 队列管理 917

一、ATM通信网信令简介 927

第四节 ATM通信网信令 927

二、ATM通信网接入信令 929

三、ATM通信网局间信令 942

四、ATM通信网信令处理过程 956

第五节 ATM网络管理 957

一、ATM网络管理结构和功能 957

二、ATM网络管理协议 962

三、ATM网接口管理 968

四、ATM通信网总体管理 969

五、ATM网业务量控制管理 972

第六节 ATM交换设备 973

一、Alcatel公司的多业务网络平台AVANZA 974

二、Siemens/Newbridge公司的EWSXpress/MainstreetXpress系列产品 986

三、北方电讯公司的Magellan系列ATM交换设备 998

四、Ascend公司的ATM交换设备 1003

第十章 IP与ATM结合技术 1008

第一节 传统Internet技术及其面临的问题 1008

第二节 利用ATM构造宽带Internet骨干网 1010

第三节 ATM上的传统IP规范(Classical IP Over ATM) 1012

一、配置 1012

二、协议结构 1013

三、工作过程 1013

四、网络连接 1015

第四节 局域网仿真 1016

五、优缺点分析 1016

一、局域网仿真的配置结构 1018

二、局域网仿真的协议结构 1019

三、LANE的帧格式 1020

四、ATM仿真局域网中的连接 1021

五、局域网仿真的工作过程概述 1022

六、虚拟LAN的概念 1023

七、LANE的协议规程 1023

八、LANE的网络连接 1025

九、LANE的优缺点分析 1026

十、LANE与IPOA的比较 1026

第五节 ATM上的多协议规范(MPOA) 1028

一、MPOA的参考配置 1031

二、MPOA的逻辑组成部分 1031

三、MPOA的工作原理 1033

四、MPOA优缺点分析 1035

五、MPOA与其他相关协议的关系 1036

第六节 IP交换 1037

一、IP交换的组成 1037

二、流的分类 1037

三、IP交换的工作原理 1038

四、IP交换网的配置 1040

五、IP交换中所使用的协议 1041

六、IP交换的优缺点分析 1042

第七节 标记交换 1043

一、标记交换的原理 1043

二、标记交换的优缺点分析 1047

三、标记交换与IP交换的比较 1048

第八节 在ATM上支持IP协议总结 1050

一、重叠模型 1050

二、集成模型 1051

三、两种模型的比较 1052

四、技术的成熟度 1052

附录 局域网仿真技术规范 1053

1序言 1053

2 LAN仿真业务的描述 1057

3 LAN仿真业务规范 1069

4 LAN仿真帧格式 1080

5 初始化协议、程序和帧格式 1087

6 注册协议、程序和帧格式 1104

7 地址解析协议、程序和帧格式 1106

8 数据传输协议和程序 1113

9 Flush消息协议、程序和帧格式 1118

10 终止协议和程序 1121

11 ATM地址的使用 1122

12 附录 1125

第十一章 多协义标签交换(MPLS) 1145

第一节 概述 1145

一、MPLS的提出及其标准化工作 1145

二、MPLS工作原理 1147

三、MPLS的功能特征 1148

四、MPLS技术特点及优势 1149

五、MPLS的性能表示 1150

六、IPOA、MPOA、LANE、IP、Switching、ARIS、Tag Switching与MPLS的比较 1153

第二节 MPLS网络体系结构 1154

一、概述 1154

二、MPLS技术发展动力 1156

三、MPLS网络的基本运作机制 1159

四、MPLS基础 1161

五、第二层与第三层转发 1178

六、MPLS网络扩展性 1179

七、MPLS聚合与流合并 1179

八、MPLS环路处理 1183

九、MPLS与多路径路由 1187

十、MPLS的组播 1188

十一、层次化结构的MPLS网络运作 1188

十二、基于传统ATM技术的MPLS系统运作 1191

第三节 标记分发协议(LDP) 1192

十三、MPLS网络操作与管理 1192

一、概述 1193

二、LDP操作 1194

三、协议规范 1207

第四节 标签交换路径(LSP) 1242

一、标签交换路径概述 1242

二、LSP中倒数第二跳标签弹栈 1244

三、LSP建立的控制模式:有序与独立 1244

四、LSP路由选择 1245

五、LSP隧道 1246

六、BGP边界路由器间的LSP隧道 1248

七、基于约束的LSP 1249

八、利用RSVP建立隧道式LSP 1256

九、标签交换路径LSP的故障检测及保护 1258

十、LSP的快速重选路由 1262

十二、LSP的循环控制方法:螺线法 1264

十二、组播LSP 1272

第五节 MPLS的OoS机制 1272

一、综合业务模型 1274

二、Diff-serv 1276

三、MPLS与Diff-serv的结合 1285

第六节 LSP网络的管理及其在VPN上的应用 1313

一、概述 1313

二、相关的Cisco设备及其建立和配置 1314

三、配置网络管理系统 1316

四、基于MPLS的虚拟专用网(VPN) 1321

附录 英文缩略语索引 1334

第一节 概述 1342

第十二章 光交换技术 1342

第二节 光交换元件 1343

一、半导体光开关 1343

二、耦合波导开关 1343

三、硅衬底平面光波导开关 1344

四、波长转换器 1344

五、光存储器 1345

六、空间光调制器 1346

第三节 光交换网络结构 1346

一、空分光交换网络 1347

二、波分光交换网络 1348

三、时分光交换网络 1349

四、自由空间光交换网络 1352

五、混合型光交换网络 1353

第四节 多维交换系统 1354

一、多维光网络结构 1354

二、多维光交换网络应用 1356

第五节 光交换的应用 1357

一、光分插复用 1357

二、光互连 1358

第六节 通用MPLS(GMPLS)的提出 1359

一、MPLS的关键概念回顾 1359

二、GMPLS的基本问题 1360

三、GMPLS对控制平面信令的增强 1362

一、引言和背景 1364

第一节 软交换技术 1364

第十三章 可编程交换技术 1364

二、公共通信网络的演变 1365

三、软交换解决方案 1368

四、软交换的路由问题 1379

五、如何提供增值的PSTN业务 1379

六、如何提供新的数据业务 1380

七、第三方业务创建 1380

一、引言 1381

二、可编程承载信道处理平台 1382

三、高层业务和应用可编程软件平台 1399

四、可编程综合业务平台 141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