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诊断学基础  第2版
诊断学基础  第2版

诊断学基础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汉鹏主编;方廷宪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1
  • ISBN:7117001925
  • 页数:479 页
图书介绍:
《诊断学基础 第2版》目录

目 录 1

绪论 1

第一篇症状学 6

第一节发热 6

触诊 10 7

第二节咳嗽与咳痰 10

第三节呼吸困难 12

第四节胸痛 14

第五节心悸 16

第六节紫绀 17

第七节水肿 19

第八节恶心与呕吐 21

第九节腹痛 22

第十节腹泻 24

第十一节呕血 25

第十二节便血 27

第十三节昏迷 28

第二篇问诊 32

一、问诊的重要意义 32

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2

三、问诊的内容 33

四、各系统疾病的问诊要点 35

第一节视诊 38

第一章基本检查方法 38

第三篇检体诊断 38

第二节触诊 39

第三节叩诊 40

第四节听诊 41

第五节嗅诊 42

第二章一般检查 43

第一节全身状态检查 43

一、体温 43

二、呼吸、脉搏、血压 44

三、发育与营养 44

五、面容与表情 46

四、意识状态 46

六、音调与语态 47

七、体位与步态 47

第二节皮肤 50

(一)颜色 50

(二)湿度与出汗 50

(三)弹性 50

(四)皮疹 51

(五)皮肤脱屑 51

(六)出血 51

(七)蜘蛛痣 51

第三节淋巴结 52

(十一)毛发 52

(九)瘢痕及纹 52

(十)皮下气肿 52

(八)水肿 52

第三章头颈部检查 54

第一节头部 54

一、头颅 54

二、头部器官 54

(一)眼 54

(二)耳 57

(三)鼻 57

(四)口腔 58

三、颈部血管 61

二、颈部的姿势与运动 61

一、颈部的外形与分区 61

第二节颈部 61

四、甲状腺 62

五、气管 63

第四章胸部 63

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 63

第二节胸壁、胸廓及乳房 65

一、胸壁 65

二、胸廓 66

三、乳房 67

(三)呼吸形式的变化 68

(二)呼吸运动变化 68

视诊 68

(一)胸部外形变化 68

第三节肺部 68

触诊 69

(一)呼吸运动 69

(二)触觉语颤 70

(三)胸膜摩擦感 70

叩诊 71

(一)肺部叩诊的物理学基础 71

(二)肺部叩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71

(四)正常肺部境界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72

(三)正常肺部叩诊音及其生理变异 72

(五)肺部病理性叩诊音及其临床意义 73

听诊 74

(一)肺部听诊音的发生机理 74

(二)正常呼吸音 75

(三)病理性呼吸音 75

(四)罗音 78

(五)听觉语音 80

(六)胸膜摩擦音 81

肺气肿 82

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82

支气管哮喘 82

肺实变 83

胸腔积液 83

气胸 85

液气胸 86

肺不张 86

肺空洞 87

胸膜增厚及粘连 87

第五节心脏 89

视诊 89

(一)心前区隆起 89

(二)心尖搏动 89

(三)心前区其它部位的搏动 90

(一)心前区搏动 91

(二)震颤 91

(三)心包摩擦感 91

触诊 91

叩诊 92

(一)心浊音界 92

(二)正常心界 92

(三)心界的各部组成 93

(四)心脏浊音界的改变 93

听诊 94

(一)心率和心律 95

甲、各瓣膜听诊区 95

乙、听诊内容 95

(二)正常心音 96

(三)心音的改变 98

(四)心脏杂音 101

(五)心包摩擦音 106

第六节血管 106

视诊 106

(五)脉波的形状 108

(四)强弱或大小 108

(三)紧张度 108

(二)节律 108

(一)速率 108

(六)动脉壁的情况 109

听诊 109

动脉血压的测量 110

第七节循环系统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111

二尖瓣狭窄 111

二尖瓣关闭不全 112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12

心包积液 113

主动脉瓣狭窄 113

联合瓣膜病变 113

心功能不全 114

第五章腹部 116

第一节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117

第二节视诊 117

(一)腹部外形 118

(二)呼吸运动 118

(三)腹壁静脉 118

(六)其它 119

(五)腹部皮肤 119

(四)蠕动波 119

第三节触诊 120

(一)腹壁紧张度 120

(二)压痛及反跳痛 120

(三)腹部肿块 121

(四)波动感 122

(五)肝脏触诊 122

(六)胆囊触诊 123

(七)脾脏触诊 124

(八)肾脏触诊 125

第四节叩诊 126

(九)膀胱触诊 126

(一)肝脏及胆囊叩诊 127

(二)脾脏叩诊 127

(三)胃泡鼓音区 127

(四)肾脏叩诊 127

(五)膀胱叩诊 127

(六)腹水的叩诊 128

第五节听诊 128

(一)肠鸣音 128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 129

第六节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129

(四)搔弹音 129

(三)心血管音 129

(二)振水音 129

门静脉性肝硬变 130

急性腹膜炎 131

急性阑尾炎 132

肠梗阻 132

腹部肿块 133

第六章脊柱、四肢和关节检查 134

第一节脊柱 134

一、脊柱弯曲度 134

一、形态异常 135

第二节四肢 135

二、脊柱活动度 135

三、脊椎压痛、叩痛、传导痛 135

二、运动障碍和运动异常 136

第三节关节 137

一、形态异常 138

二、运动异常 138

第七章生殖器、肛门和直肠检查 139

第一节男性生殖器 139

第二节女性生殖器 141

第三节肛门及直肠 141

第八章神经系统 142

(二)视神经 143

第一节颅神经 143

(一)嗅神经 143

(三)动眼、滑车和外展神经 144

(四)三叉神经 145

(五)面神经 146

(六)听神经 147

(七)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 147

(八)副神经 148

(九)舌下神经 148

(十)延髓麻痹与假性延髓麻痹 148

一、感觉的种类及其检查方法 149

第二节感觉功能 149

二、感觉障碍的表现 150

三、感觉障碍的类型及定位诊断 150

第三节运动功能 155

一、运动功能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155

二、运动障碍的类型 158

三、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 159

第四节神经反射 159

一、浅层反射 160

二、深层反射 160

三、病理反射 162

第五节植物神经 165

第六节神经系统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166

多发性神经炎 166

急性脊髓炎 166

结核性脑膜炎 166

脑血栓形成 167

第四篇诊断方法和病历编写 168

第一章诊断步骤和思维方法 168

一、病情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168

二、作出初步诊断 170

(一)建立诊断时的注意点 170

(三)误诊原因分析 171

(二)初步诊断的要求 171

第二章病历编写 172

一、病历编写的重要意义 172

二、病历编写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173

三、完整病历的格式及内容 173

四、住院期间的病历记录 176

五、再次住院病历 177

六、病历举例 177

(二)动作电位 188

(一)静息膜电位 188

一、心电产生原理 188

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 188

第一章心电图诊断 188

第五篇心电图与超声诊断 188

(三)除极与复极过程的电偶学说 189

(四)容积导电的概念 190

(五)除极与复极过程中细胞外电位的变化 192

二、心电向量综合的概念 193

三、心电图导联 194

(一)标准导联 194

(二)单极肢体导联与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194

(三)胸导联 194

(四)其他少用的导联 195

(一)P波的形成 196

四、心脏传导系统与心电图各波的形成 196

(二)ORS波群的形成 197

(三)T波的形成 199

五、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 199

(一)导联轴 199

(二)心电向量环 200

(三)心电向量环在各导联轴上的投影 201

(一)测定方法 202

(二)临床意义 202

六、心电轴 202

第二节正常心电图 203

一、心电图的测量法 203

(一)心电图记录纸的组成 203

(二)心率的计算 203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测量法 204

二、心电图各部分的正常值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205

第三节心房与心室增大 209

一、心房增大 209

二、心室增大 210

第四节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213

一、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213

二、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214

三、心电图负荷试验 215

(一)运动试验 215

1.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 215

2.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217

(二)饱餐试验 218

(三)葡萄糖负荷试验 218

(四)药物筛选试验 218

第五节心肌梗塞 218

一、急性心肌梗塞的基本图形 218

三、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 220

二、心肌梗塞心电图的演变及分期 220

第六节其他常见心脏疾病的心电图表现 222

一、心包炎 222

二、心肌疾病 223

三、肺原性心脏病 223

(一)急性肺原性心脏病 223

(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223

第七节药物作用与电解质紊乱的心电图表现 224

一、药物作用的心电图表现 224

二、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影响 225

第八节心律失常 227

一、心肌的生理特性 227

二、心律失常分类 228

三、常见的心律失常 229

(一)激动起源异常 229

1.窦性心律失常 229

2.过早搏动 229

3.阵发性心动过速 231

4.扑动与颤动 232

(二)激动传导异常 234

1.房室传导阻滞 234

2.室内传导阻滞 236

(1)左束支传导阻滞 236

(2)右束支传导阻滞 237

3.预激综合征 239

第九节心电图的阅读分析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239

一、心电图的阅读分析方法 239

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239

第二章超声诊断 240

第一节超声的物理特性及其诊断基础 240

第二节人体组织反射波的命名 242

第三节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244

(一)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244

(二)脾脏探查 247

(三)胆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247

(四)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248

(六)各浆膜腔积液的超声诊断 249

(七)颅脑疾病的超声诊断 249

(五)腹部包块的超声诊断 249

(八)子宫探查 250

(九)心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251

1.正常超声心动图 251

2.介绍几种异常超声心动图 253

第四节超声诊断特点及影响超声诊断因素 255

第一节血液常规检查 256

一、血红蛋白测定 256

第一章血液检查 256

第六篇实验诊断 256

二、红细胞计数 257

三、红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259

四、白细胞计数 260

五、白细胞分类 261

六、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264

七、白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265

第二节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265

第三节贫血性疾病的其他检查 266

一、网织红细胞计数 266

二、红细胞比积测定 266

(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267

(一)范登白氏反应及尿胆原试验 267

三、红细胞平均常数的计算 267

四、溶血性贫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267

(三)酸溶血试验 268

(四)热抵抗试验 268

(五)抗人球蛋白试验 268

第四节红细胞沉降率检查 268

第五节血型鉴定和配血 269

一、ABO血型系统 269

二、Rh血型系统 270

二、血细胞的发育规律和形态特点 271

一、标本采取法和送验注意事项 271

第二章骨髓细胞学检查 271

三、骨髓细胞学检查步骤 275

四、常用的血细胞化学染色 276

(一)过氧化酶染色 276

(二)硷性磷酸酶染色 276

(三)铁末染色 277

五、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点 277

(一)增生性贫血 277

(二)增生不良性贫血 277

(五)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78

(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78

(四)白血病 278

第三章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 279

一、止血与凝血机理概述 279

二、止血与凝血障碍的原因 280

三、常用的出血、凝血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281

(一)血小板计数 281

(二)出血时间测定 282

(三)凝血时间测定 282

(四)血块退缩试验 283

(五)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283

(七)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简称三P试验 284

(六)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又称束臂试验 284

第四章尿液检查 285

第一节标本的收集与保存 286

第二节一般性状检查 286

第三节化学检查 288

一、尿蛋白质检查 288

二、尿糖检查 290

三、尿酮体检查 291

四、尿淀粉酶检查 292

五、乳糜尿检查 292

第四节显微镜检查 292

一、十二小时尿沉渣计数 297

第五节尿液沉渣计数 297

第五章肾功能试验 298

第一节肾脏的主要功能 298

二、一小时尿沉渣计数 298

第二节临床常用的肾功能试验 299

(一)浓缩-稀释试验 299

(二)酚红排泄试验 299

(三)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300

(四)血浆非蛋白氮和尿素氮的测定 301

(五)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 301

(三)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的测定 302

(五)肾小球滤过比例 302

(四)菊粉清除试验 302

(一)对氨马尿酸清除试验 302

(二)肾小管对氨马尿酸最大排泌量 302

第三节其他肾功能试验 302

第四节肾功能试验的评价和选择 303

第六章妊娠诊断试验 303

一、胶乳凝集抑制试验 303

二、雄青蛙(雄蟾蜍)试验 304

(一)一般性状检查 305

一、粪便常规检查 305

第二节粪便检查内容 305

第七章粪便检查 305

第一节标本采集 305

(二)显微镜检查 307

二、虫卵特殊检查 310

(一)集卵法 310

(二)血吸虫毛蚴孵化法 310

三、隐血试验 310

一、一般性状检查 311

二、化学检查 311

(一)游离盐酸和总酸度测定 311

第一节胃液检查 311

第八章 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311

(二)乳酸定性检查 312

三、显微镜检查 312

第二节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312

一、一般性状检查 312

二、显微镜检查 313

三、细菌学检查 314

第九章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314

第一节蛋白质代谢功能试验 314

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定量测定 314

二、血清蛋白电泳 315

四、血液凝血因子(Ⅰ、Ⅱ、Ⅴ、Ⅶ)检查 316

三、血清胶体稳定性试验 316

第三节胆红素代谢功能试验 317

一、血清黄疸指数测定 317

第二节脂肪代谢功能试验 317

二、血清胆红素测定 318

三、尿液尿胆原及胆红素定性试验 319

第四节染料排泄功能试验 320

一、溴磺酞钠滞留试验 320

二、靛青绿滞留试验 320

第五节酶的检查 321

一、血清转氨酶测定 321

三、血清γ-谷氨酰转酞酶测定 322

二、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 322

四、血清单胺氧化酶测定 323

第六节肝功能试验的评价和选择应用 323

第七节肝脏病的免疫学检查 324

一、乙型肝炎的免疫学检查 324

二、原发性肝癌的免疫学检查——血清甲种胎儿蛋白的测定 324

第十章痰液检查 325

一、标本采集 325

二、一般性状检查 325

第十一章脑脊液检查 326

三、显微镜检查 326

二、脑脊液检查内容 327

(一)一般性状检查 327

(二)化学检查 327

一、适应证及标本采集 327

(三)显微镜检查 328

(四)细菌学检查 329

三、常见脑和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329

第十二章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330

一、一般性状检查 330

二、化学检查 330

四、细菌学检查 331

三、显微镜检查 331

第七篇X线诊断 332

第一章总论 332

第一节 X线的产生和特性 332

一、X线的发现 332

二、X线的产生和X线机的基本结构 332

三、X线的特性 333

四、X线的防护 333

第二节X线诊断的应用原理 333

一、透视检查 334

第三节X线检查方法 334

一、自然对比 334

二、人工对比 334

二、摄影检查 335

三、X线造影检查 336

第四节 X线诊断原则和步骤 338

一、X线诊断原则 338

二、X线诊断步骤 338

三、如何看待X线诊断报告 339

第五节X线诊断学的进展 339

第二章呼吸系统 340

三、体层摄影 341

四、支气管造影 341

一、透视 341

二、摄片 341

第一节检查方法 341

第二节胸部的正常X线表现 342

一、胸廓 342

二、纵隔 343

三、横膈 343

四、肺部 344

(一)肺叶与胸膜 344

(二)支气管与肺段 344

(四)肺门与淋巴结 345

(三)肺野与肺纹理 345

一、支气管改变 346

第三节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346

二、肺部改变 348

三、胸膜改变 350

四、肺门改变 352

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病的X线诊断 353

一、慢性支气管炎 353

二、支气管扩张症 353

三、肺炎 354

(一)大叶性肺炎 354

(四)支原体肺炎 356

(二)支气管肺炎 356

(三)间质性肺炎 356

(五)过敏性肺炎 357

(六)葡萄球菌肺炎 357

四、肺脓肿 357

五、肺结核 358

六、矽肺 362

七、肺包虫病 364

八、肺肿瘤 365

九、纵隔原发肿瘤 367

三、记波摄影 368

二、摄片 368

四、心血管造影 368

第三章循环系统 368

一、透视 368

第一节检查方法 368

第二节心脏、大血管的正常X线表现 369

一、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 369

二、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搏动 370

三、影响心脏、大血管外形的生理因素 371

第三节心脏、大血管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372

一、心脏增大 372

二、主动脉的改变 374

三、心脏、大血管的异常搏动 375

四、肺血管的改变 375

第四节循环系统常见病的X线诊断 376

一、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376

(一)二尖瓣狭窄 376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377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77

二、高血压性心脏病 377

五、心包疾病 378

(一)心包积液 378

三、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378

四、心肌病 378

(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379

六、先天性心脏病 379

(一)心房间隔缺损 379

(二)心室间隔缺损 379

(三)动脉导管未闭 380

(四)肺动脉狭窄 381

(五)法洛氏四联症 381

第四章骨、关节系统 382

三、造影检查 383

一、长骨的发育及其X线表现 383

第二节骨、关节的正常X线表现 383

第一节检查方法 383

二、摄片 383

一、透视 383

二、四肢关节 384

三、脊柱 385

四、常见的正常变异 385

第三节骨、关节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386

一、骨骼的改变 386

二、关节的改变 387

第四节骨、关节常见病的X线诊断 388

一、骨折与关节脱位 388

三、软组织的改变 388

二、骨、关节的化脓性感染 392

(一)化脓性骨髓炎 392

(二)化脓性关节炎 393

三、骨、关节结核 394

(一)骨骺、干骺端结核 394

(二)短骨骨干结核 394

(三)关节结核 394

四、佝偻病 395

(四)脊椎结核 395

五、骨缺血性坏死 396

六、骨肿瘤 396

(一)良性骨肿瘤 397

(二)恶性骨肿瘤 397

七、常见慢性关节病 399

(一)退行性骨关节病 399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 399

八、大骨节病 400

一、普通X线检查 401

二、造影检查 401

第五章消化系统 401

第一节检查方法 401

第二节胃肠道正常X线表现 402

一、食管 402

二、胃 402

三、十二指肠 403

四、空肠和回肠 403

五、结肠 403

第三节 胃肠道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404

一、形态改变 404

一、食管静脉曲张 405

二、食管癌 405

二、功能改变 405

第四节胃肠道常见病的X线诊断 405

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406

四、胃癌 407

五、肠结核 408

六、结肠癌 409

七、常见胃肠道急腹症 410

(一)胃肠道穿孔 410

(二)肠梗阻 410

(三)肠套迭 410

一、检查方法 411

第五节胆道疾病的X线诊断 411

二、胆道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412

三、胆道系统常见病的X线诊断 413

(一)胆囊炎 413

(二)胆石症 413

第六章泌尿系统 413

第一节检查方法 414

一、腹部平片 414

二、静脉尿路造影 414

三、逆行性肾盂造影 414

四、膀胱造影 414

第二节泌尿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415

一、肾脏 415

五、尿道造影 415

七、肾动脉造影 415

六、腹膜后充气造影 415

二、输尿管 416

三、膀胱 416

四、尿道 416

第三节泌尿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416

一、密度的改变 416

二、肾脏大小、轮廓和位置的改变 416

一、泌尿道结石 417

第四节泌尿系统常见病的X线诊断 417

六、排泄功能改变 417

五、梗阻性改变 417

四、充盈缺损 417

三、破坏性改变 417

二、泌尿道结核 418

三、泌尿道肿瘤 419

(一)肾实质肿瘤 419

(二)肾盂肿瘤 419

(三)膀胱肿瘤 419

三、子宫输卵管造影 420

二、摄片 420

一、透视 420

第一节检查方法 420

第七章妇产科 420

四、先天性多囊肾 420

第二节妇科X线诊断 421

一、子宫发育畸形 421

二、子宫、输卵管结核 421

三、输卵管积液 422

第三节产科X线诊断 422

一、妊娠 422

二、胎儿的位置和体态 422

三、多胎 422

二、节育环的形态 423

一、节育环的位置 423

五、死胎 423

第四节节育环的X线检查 423

四、胎儿畸形 423

第八章鼻窦和乳突 424

第一节鼻窦 424

一、检查方法 424

二、鼻窦的正常X线表现 424

三、鼻窦常见病的X线诊断 425

(一)鼻窦炎 425

(二)鼻窦肿瘤 425

二、乳突的正常X线表现 426

一、检查方法 426

第二节乳突 426

三、乳突常见病的X线诊断 427

(一)急性乳突炎 427

(二)慢性乳突炎 427

(三)胆脂瘤 427

第九章中枢神经系统 428

第一节检查方法 428

一、平片检查 428

二、脑血管造影 428

三、脑室造影和气脑造影 428

一、头颅平片 429

四、椎管造影 429

第二节正常X线表现 429

二、颈动脉造影 430

三、脑室造影与气脑造影 431

第三节神经系统常见病的X线诊断 433

一、颅内肿瘤 433

(一)颅内压增高征 433

(一)动脉瘤 434

(三)血管闭塞 434

(二)血管畸形 434

三、脑血管疾病 434

二、颅脑损伤 434

(二)颅内肿瘤定位征 434

四、脊髓疾病 435

(一)椎管内肿瘤 435

(二)脊蛛网膜粘连 435

附录一临床常用诊疗技术 436

一、皮内注射 436

二、皮下注射 438

三、肌肉注射 438

四、静脉穿刺与注射、输液 439

五、洗胃 440

七、导尿术 441

六、鼻饲 441

八、灌肠术 442

九、输血 443

十、胸腔穿刺术 444

十一、腹腔穿刺术 445

十二、腰椎穿刺术 446

十三、骨髓穿刺术 447

十四、心包穿刺术 448

十五、淋巴结穿刺术 449

十六、静脉压测定 449

十七、循环时间测验 450

十八、中心静脉压测定 451

十九、胃液抽取术 452

二十、十二指肠液引流术 452

二十一、三腔管 453

二十二、肝脏穿刺抽脓术 454

二十三、乙状结肠镜检查术 455

二十四、基础代谢率测定 456

二十五、放射性同位素检查 457

二十六、脑电阻图 460

二十七、心音图 461

二十八、肺功能检查 464

附录二临床检验正常值 46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