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长秋等编著
  • 出 版 社: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810203320
  • 页数:377 页
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七年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制度在全国的建立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

二、全国大陆的统一 5

三、地方各级政权的建立和对外关系的初步开展 8

四、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11

五、稳定市场物价,统一全国财经 13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及各项社会改革 18

一、恢复国民经济的行动纲领 18

二、抗美援朝战争 19

三、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27

四、镇压反革命运动 31

五、调整工商业和开展“三反”、“五反” 35

六、整风整党运动 44

七、对旧中国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改造 47

八、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5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54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54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57

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强化 62

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69

五、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4

六、个体手工业和其他个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84

七、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9

八、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98

第二章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10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04

一、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 104

二、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07

三、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15

四、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17

五、整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121

六、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125

第二节 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和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131

二、“大跃进”运动 135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 140

四、开始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倾错误。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 145

五、庐山会议和反“右倾” 150

六、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155

二、七千人大会。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165

第三节 调整国民经济和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提出。各方面工作条例的制定 169

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 170

四、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73

五、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胜利完成 179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87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国大动乱一、从批判《海瑞罢官》到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187

二、红卫兵狂潮和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198

三、夺权斗争。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

一、“斗、批、改”和国民经济新“跃进” 209

第二节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被粉碎 209

二、林彪集团的夺权阴谋及反革命政变计划被粉碎 218

三、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中共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 225

第三节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 233

一、“批林批孔”和“组阁”风波 233

二、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240

三、“反击右倾翻案风”。天安门事件 248

四、毛泽东逝世。粉碎“四人帮” 254

第四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年第一节 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一、全国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 259

二、中共十一大和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261

三、各条战线取得初步成绩及经济建设中新的失误 265

四、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开展 269

第二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工作重点开始转移 272

二、全面平反冤假错案。四项基本原则的完整提出 276

三、新八字方针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280

四、经济体制的初步改革 288

五、政治体制的初步改革 293

六、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 297

一、中共十二大和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301

第三节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301

二、整党建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08

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317

四、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 324

第四节 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前进一、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332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的发展 341

三、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改革及发展 351

四、“一国两制”构想的实施。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61

五、中共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368

后记 37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