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再改革的途径选择:农业产业化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贤昌主编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43819740
- 页数:272 页
第一章 中国农业的现状和农村再改革的途径选择 1
第一节 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2
二、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4
三、中国农业发展要求新的突破 10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村再改革的必然选择 17
一、中国农业的发展需要建立新的利益驱动机制 17
二、农业产业化是建立新的利益驱动机制的可贵探索 19
三、农业产业化的意义和作用 24
第三节 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经验 26
一、发达国家率先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26
二、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经验 28
三、跨国经营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2
第二章 农业产业化的科学内涵和对策 34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依据 34
一、依据之一: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 34
二、依据之二: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 37
三、依据之三:邓小平中国农村“两个飞跃”理论 39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的科学内涵 42
一、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 42
二、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农户 43
三、农业产业化的形式是企业化 45
第三节 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47
一、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 47
二、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实现服务社会化 50
三、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农业产业化 53
四、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让农民享有流通自主权 55
五、加强农业产业化的产业引导 58
第三章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一体化 60
第一节 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基本要求:选准龙头企业 60
一、什么是龙头企业? 60
二、选择和培植龙头企业的标准 62
三、选准龙头企业重在实效 65
一、总结历史教训,借鉴国际经验,恢复合作经济的本来面貌 66
第二节 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最佳组织形式:合作经济 66
二、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同发展合作经济紧密结合 69
三、重点建设合作制龙头企业 71
第三节 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核心:利益一体化 74
一、建立和完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 74
二、寻求“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共同点,建立稳固的利益共同体 76
第四节 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重要环节:实施名牌战略 79
一、实施名牌战略是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内在要求 79
二、实施名牌战略的初步效应 80
三、实施名牌战略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 84
第四章 农业制度创新与农业产业化 87
第一节 第一次农业制度创新:土地改革 88
一、土地改革的实质是土地所有权的再分配 88
二、土地改革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推动 89
三、土地改革后的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 92
第二节 第二次农业制度创新: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6
一、中国改革从建立农村家庭责任制起步 96
二、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 98
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小城镇建设蓬勃发展 101
第三节 第三次农业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 104
一、中国农业制度第三次创新是市场农业的需要 104
二、中国农业第三次制度创新是农业成为盈利产业的需要 106
三、中国农业第三次制度创新是全面建立农村经济创新机制的需要 108
第五章 农业产业化与乡镇企业的重新崛起 113
第一节 中国乡镇企业的崛起是农业产业化的强大物质基础 114
一、农业产业化与乡镇企业的天然联系 114
二、农业产业化为乡镇企业重新崛起提供了机遇 116
三、乡镇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客观必然性 117
第二节 中国乡镇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120
一、乡镇企业面临的挑战 120
二、乡镇企业重新崛起的对策 124
第三节 乡镇企业的产权问题和股份合作制改革 128
一、乡镇企业改革要牢牢抓住产权问题 128
二、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好的选择 129
第六章 农业产业化与城乡一体化 134
一、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135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135
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现代化的需要 137
三、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点是城市化 138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与发展小城镇的关系 140
一、农业产业化要求小城镇有一个大发展 140
二、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 141
三、实行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强大动力 144
一、小城镇的开发和建设将与农业产业化更相适应 146
第三节 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前景展望 146
二、中国小城镇建设的类型和基本走向 150
第七章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科技进步 153
第一节 发展农业科技促进农业产业化 154
一、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实现 154
二、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高效、低耗农业的实现 155
三、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农产品向商品化、市场化发展 157
四、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形成综合经营的产业化格局 158
一、农业科技投入现状和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的途径 159
第二节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与农村科技体制改革 159
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科技体制改革 166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171
一、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171
二、科技进步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175
三、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 175
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持续农业的发展 178
第八章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资金投入 183
第一节 我国农业资金投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84
一、农业资金投入的现状 184
二、农业资金投入不足造成的后果是严峻的 187
三、农业投资比重下滑的成因 190
第二节 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投资对策 193
一、建立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193
二、建立健全农业金融体系,进一步发挥和完善农业信贷功能 198
三、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外资投向农业领域 200
四、构造激励保护机制,引导农户投资 201
一、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业投入的重要方式 203
第三节 实施信贷集约化,推进农业产业化 203
二、实施信贷集约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 205
三、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切入点 207
四、树立现代农业观念,改进信贷服务方式 209
第四节 借鉴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经验,规范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212
一、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回顾 212
二、农村合作基金会在改革中产生和存在的问题 213
三、借鉴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经验,完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214
一、对农业实行保护是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要求 217
第九章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保护 217
第一节 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必要性 217
二、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必须建立健全农业保护机制 220
三、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要求对农业实行保护 222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措施 225
一、农产品价格支持 225
二、农业信贷和税收优惠政策 227
三、普遍采用贸易保护手段 228
一、我国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战略目标 230
四、支持建立农业风险保障体系 230
第三节 建立农业保护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 230
二、建立农业保护机制和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 238
三、加大农业保护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 244
第十章 农业产业化与扶贫攻坚计划 248
第一节 决不能把贫困留给21世纪 249
一、贫困、贫困线和贫困地区 249
二、社会主义要消灭贫困 253
三、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254
一、走农业产业化道路,转变扶贫方式 256
第二节 走农业产业化扶贫的道路 256
二、走农业产业化道路,突出扶贫重点 259
三、走农业产业化道路,落实扶贫任务 260
第三节 中国农业的脆弱性与防止返贫的对策 262
一、中国农业的特点及其脆弱性 262
二、防止返贫应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266
主要参考书目 269
后记 271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体育公共服务改革 理想之美与现实之殇》齐超 2019
- 《中国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资源与环境安全战略研究中心,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编著 2019
-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探析》李瀛心,吴价宝著 1997
- 《改革进程中的刑事诉讼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 基于警察的视角》谢波 2019
- 《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管理方法技术与服务创新丛书 俄罗斯档案事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徐胡乡责编;肖秋会 2019
- 《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2015年)》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编 2016
- 《高中课程与高考改革 走向多样化》冯生尧主编;崔允潡总主编 2018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上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钢琴谱》聂耳编 2019
- 《湖南考古辑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