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历史经验、理论创新与体制转变
历史经验、理论创新与体制转变

历史经验、理论创新与体制转变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葛扬著(南京大学商学院)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5533256
  • 页数:359 页
图书介绍:中国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东方大国,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特殊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辛的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毛泽东领导的从1956年到1976年十年“文革”结束这20年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阶段。前一阶段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后一阶段则大胆探索,进行理论创新,实行改革开放,提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根本上实行体制转变。本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从实践和理论的双重视角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本书的宗旨是反思历史,把握现实,展望未来。
《历史经验、理论创新与体制转变》目录

导言 1

第一章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探索 8

一、革命与建设 9

1.革命与建设并举 9

2.从革命与建设并举到 继续革命 的歧途 17

二、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 23

1.历史经验与建国方略 24

2.由照搬苏联式到探索中国式 28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持久性方针 32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36

1.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们自觉认识的过程性 37

2.社会主义是必然走向自由的历史过程 46

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作用 51

1.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与经济建设的群众运动 51

2.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与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 58

五、 以阶级斗争为纲 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5

1.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及其特点 66

2.阶级分析的偏差及其实践中的失误 69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到历史唯物论 74

第二章 社会主义矛盾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80

一、社会主义矛盾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点 80

1.社会主义矛盾理论形成的历史轨迹 81

2.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87

二、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 94

1.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95

2.毛泽东:从社会主义矛盾论到阶级斗争论 97

3.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矛盾论到社会主义改革论 103

三、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 108

1.阶段论与矛盾论的辩证联系 108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12

3.初级阶段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8

1.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 123

四、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论 123

2.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128

第三章 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历史评价 135

一、计划经济理论及实践的分析 136

1.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经济理论 136

2.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实践 140

3.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及其分析 148

二、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152

1.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形成的历史合理性 152

2.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建立及其形式 156

3.毛泽东的计划经济思想 160

1.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历史作用 166

三、对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客观评价 166

2.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历史局限性 170

3.对阻碍我国经济建设的计划经济模式诸外因素的分析 175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必然选择 182

一、 逻辑反演 与历史进步 182

1.《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盲目性的批判 183

2.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发展 187

3.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轨迹 191

二、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 196

1.市场经济的形成及其规定性 196

2.市场经济的工具属性和社会属性 200

3.社会主义经济与市场经济逻辑关联 204

三、邓小平的市场经济思想 208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哲学基础 208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15

3.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219

4.公平、效率的统一与共同富裕 224

第五章 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辩证法 229

一、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历史辩证法 229

1.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所有制问题的辩证逻辑及对公有制度的设想 230

2.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理论及其实践 236

1.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成 242

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理论与实践 242

2.对我国传统公有制的历史唯物主义评析 248

3.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想模式与我国传统公有制结构及其形式的选择 253

三、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与实践 259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及其实现形式 259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理论 265

3.中介方法--改革方法论 270

第六章 社会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 282

一、社会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 282

1.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观的主旨 282

2.社会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289

3.社会全面发展是中国社会走向新世纪的战略选择 293

二、社会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300

1.经济持续发展 300

2.政治稳定、社会安定 308

3.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316

三、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要求:可持续发展 323

1.可持续发展--一种新的发展理论 323

2.社会文明的新形态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 330

3.社会文明的新形态Ⅱ:精神文明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结合 336

结束语 343

主要参考文献 348

主要人名索引 355

后记 35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