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都市计画概要
都市计画概要

都市计画概要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丁明诚编著
  • 出 版 社:詹氏书局
  • 出版年份:1996
  • ISBN:9577050573
  • 页数:559 页
图书介绍:
《都市计画概要》目录

自序 1

第一章 都市计画概论 3

第一节 都市计画之基本概念 3

一、都市计画的定义 3

二、都市计画的目的 3

三、都市计画的功能 5

四、都市计画的特质 5

五、都市计画的内容 7

六、实施都市计画的工具 8

七、都市计画宪章 9

第二节 都市计画分类 12

一、都市计画的种类 12

二、从形式来分 13

三、从计画内容来分 13

四、依制定程序来分 14

第三节 应拟定都市计画地区 14

第四节 都市计画拟定机构及主管机关 15

一、都市计画审议机构 15

二、都市计画委员会职掌 15

三、各级都市计画委员会组成 16

四、都市计画主管机关 17

五、台湾地区都市计画行政体系 18

第五节 当今都市发展与计画之趋势 18

一、前言 18

二、传统的都市计画范畴的规划及其过程 20

三、未来的新都市计画 21

第二章 规划观念和都市规划程序 23

第一节 规划的意义 23

第二节 系统规划(systematic planning)的意义及程序 23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规划理念 24

第四节 都市规划程序 27

第五节 目前都市规划程序上的缺失 29

一、民众的参与 29

二、目标与政策之研拟 29

三、替选方案之拟定 29

四、替选方案之评估 29

五、分期分区发展与财务计画 30

第六节 现代都市规划的趋势 30

一、都市计画与社会福利更息息相关 30

二、都市计画将更重整体环境设计与维护 30

三、精密分析预测工具出现都市计画将愈趋数量分析化 30

四、都市计画与都市行政打成一片 30

第三章 都市计画制定程序 31

第一节 拟定都市计画的步骤 31

一、调查 31

二、分析 33

三、计画目标 33

四、制订纲要计画 34

五、完成法定程序 34

第二节 我国现行的都市计画制度 34

一、计画目标 35

二、计画步骤与内涵 35

第三节 都市计画制定流程 38

第四节 主要计画与细部计画核定流程 40

第四章 都市计画的实施 43

第一节 都市计画实施的必要性 43

第二节 都市计画实施的基础 43

一、法制的依据 43

二、行政组织 44

三、实施的工具 44

第三节 都市计画实施后的通盘检讨 46

一、前言 46

二、通盘检讨之行政程序 46

三、通盘检讨之目的 46

四、通盘检讨之功能 49

五、通盘检讨规划原则 49

六、通盘检讨之作业程序 49

七、通盘检讨土地使用分区之检讨标准 50

八、通盘检讨公共设施用地检讨标准 53

九、结论 55

第五章 邻里单元 57

第一节 传统邻里型态及特征 57

一、同质性的社会组织 57

二、封闭性的生活空间 57

三、单纯的集居机能 58

四、静态的都市成长 58

第二节 传统邻里的解体及其原因 58

一、通讯设备的发明 59

二、交通工具的普遍使用 59

三、产业结构的趋向专业化 59

四、人们变换居住处所趋于频繁 59

五、价值观念的改变 59

第三节 邻里单元思想的形成及演变 60

第四节 邻里单元的意义与功能 69

一、邻里单元构想的争论 69

二、邻里单元的意义及功能 70

三、建立邻里单元的益处 71

第五节 邻里单元观念在台湾之引用情形 71

一、中兴新村之邻里单元观念 72

二、新竹县竹东镇都市计画之邻里单元观念 72

三、林口新镇之邻里单元观念 73

第七节 结论 82

第六章 都市 85

第一节 都市的起源与发展 85

一、早期的城市 85

二、都市发展的阶段 86

三、工业化后都市成长的因素 86

第二节 都市的定义 87

第三节 都市的重要性 88

第四节 都市的机能 89

第五节 都市化 89

一、都市化的意义 89

二、都市化之过程 90

三、都市化迅速的原因 90

四、都市化的特征 91

五、都市化所造成的问题 91

六、台湾地区的都市化 92

第六节 都市的扩展模式 93

第七节 都市成长的理论 94

一、中心地理论 95

二、经济基础理论 96

三、人文生态探究法 97

四、沟通理论 98

第八节 都市问题 99

一、前言 99

二、都市发展政策问题 99

三、交通运输问题 100

四、居住环境问题 103

五、贫穷问题 107

六、犯罪问题 108

七、结论 108

第七章 都会区发展之分析 111

第一节 都市发展背景之认识 111

一、自然环境 111

二、经济环境 112

三、社会环境 114

第二节 都会区形成原因及特征 115

一、都会区的意义 115

二、都会区的形成 116

三、台湾都会区的形成与西方国家之差异 116

四、台湾地区的都市体系与都会区域 118

五、都会区之特征 119

第三节 都会区发展模式理论 119

一、林奇五种都会发展模式 119

二、都会区发展模式策略 121

第四节 台北都会区之发展策略 123

一、台北都会区之发展型态 123

二、台北都会区空间结构之影响因素 124

三、台北都会区建设之基本方向 125

第五节 都会区发展的问题 126

一、都会区的问题 126

二、都会区域行政组织的模式 128

第六节 台北都会区之问题及其处理方式 130

一、台北都会区之社会经济问题 130

二、台北都会区问题之解决方法 131

第七节 都会区发展建议 132

一、建立都会区计画体制 132

二、调整现行计画体制 132

三、建立都会区及县建设推行机构 134

四、加强都会区发展管制 134

五、建立都会区内捷运系统 134

六、建立都会区发展诱导策略 134

七、建立都会区发展租税或减税政策 134

八、加强新市镇建设策略 135

第八章 土地使用计画 137

第一节 土地使用计画之意义与目的 137

一、土地使用计画之意义 137

二、土地使用计画的目的 137

第二节 士地使用型态的构成 137

一、土地使用机能 138

二、土地使用规模 138

三、土地使用密度 138

四、土地使用区位 139

第三节 土地使用计画之影响因素与系统 140

一、影响土地使用之因素 140

二、土地使用计画影响系统 141

第四节 都市土地使用计画之准备工作 144

第五节 士地使用计画的要件 145

一、空间规模的估计 145

二、种类及密度管制 145

三、区位配置的准则 146

第六节 土地使用计画研究项目 147

一、目标的说明 147

二、现况与未来需要 148

三、计画替选案与政策意义 148

第七节 土地使用技术研究的一般程序 149

一、创始的基本工作 149

二、将来土地需要的估计 150

三、士地使用计画的设计 151

第八节 土地使用设计计画 151

一、土地使用设计计画的制定 151

二、区位需求、区位适宜性分析(区位条件)及空间需求 152

第九节 如何制定合理的土地使用计画 155

一、土地使用计画的目的 155

二、规划土地使用计画的合理过程和内容 155

三、现行士地使用计画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 160

四、结语 170

第九章 土地使用分区管制 171

第一节 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之历史发展沿革 171

第二节 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之观念 175

一、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之意义 175

二、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之目的 175

三、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之内容 176

四、土地使用强度 177

五、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之功能 180

六、士地使用分区管制与土地使用计画之关系 180

七、土地使用分区管制在制度本身所产生之问题 181

第三节 台湾都市土地使用分区管制现况 183

一、本省采用土地使用分区管制发展之沿革 183

二、台北市实施积率以及土地使用分区管制规则理由 184

三、实施都市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之必要条件 185

四、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之检讨 185

第四节 创新的土地使用管制观念及方式 191

一、浮动分区管制 191

二、计画单元整体开发 191

三、优惠管制 191

四、环境影响式管制 192

五、奖励式分区管制 192

六、发展权移转 192

七、冲击分区管制 193

八、绩效分区管制 195

九、资源保育之绩效管制标准 195

十、结语 197

第十章 台北市现行有关都市土地使用强度管制法规 199

第一节 概述 199

第二节 相关法规种类 199

第三节 相关法规内容之比较 200

一、人口密度 200

二、建蔽率 201

三、容积率 203

四、基地条件之限制 204

五、高度 205

六、日照、采光、通风及私密性 207

七、奖励规定 208

八、公共设施用地 210

第十一章 交通运输计画 215

第一节 运输与交通 215

一、名词定义 215

二、都市交通的种类 215

三、都市旅客运输系统 216

四、都市交通特性 216

五、交通计画基本原则 216

六、运输规划的意义与目的 216

七、运输规划程序 217

第二节 旅次分析 219

一、旅次分析 219

二、影响旅次之因素 220

三、旅次分析之目的 221

四、旅次产生模数种类 221

五、旅次分布模式 222

六、运具分派 227

七、交通量分派 228

第三节 道路系统规划与设计 229

一、都市交通路网 229

第四节 都市道路系统规划与设计 233

一、道路系统的建立 233

二、道路定线计画 234

三、路宽及车道数 239

四、步道系统的设计 240

第十二章 从都市计画观点论都市运输规划的方法与程序 243

第一节 都市计画与都市运输规划之关系 243

第二节 都市运输与土地使用之关系 243

第三节 都市运输规划之方法与程序 245

第四节 都市运输与土地使用之整合规划 248

第五节 结语 250

第十三章 交通拥挤问题及其对策 253

第一节 都市地区交通拥挤 253

一、拥挤之成因及其造成的问题 253

二、拥挤之衡量 256

第二节 拥挤问题之解决方案 258

一、解决方案 258

二、方案评估准则 259

三、方案初步评估 260

四、评估结果 263

五、结语 267

第三节 运输系统管理 267

一、TSM之意义及其背景 268

二、TSM之分析过程 269

三、TSM的标的、目标 269

四、TSM之策略 271

五、个案实例 275

六、结语 277

第十四章 都市汽车交通问题及其对策 279

第一节 都市发展与交通的转变 279

第二节 汽车进步的背景 279

第三节 汽道化所带来的影响 280

第四节 如何减少汽车 282

第五节 小客车迅速成长之课题与对策 285

一、汽车大量增加所带来之问题 285

二、避免汽车迅速成长之基本对策 286

第十五章 大众捷运系统 289

第一节 大众捷运系统之意义 289

一、大众运输与大众捷运系统 289

二、大众捷运系统之分类 289

三、捷运系统的选择 290

第二节 美国大众捷运系统实例探讨 290

一、华府都会区捷运系统 291

二、金山湾区捷运系统 292

第三节 台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的展望 293

一、「台北都会区大众运输系统规划」之计画缘由 293

二、台北都会区大众运输系统规划之计画宗旨 294

三、台北都会区大众运输系统之规划程序 294

四、台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的需要性 294

五、台北都会大众捷运系统计画之拟议 295

第四节 大众捷运系统的效益 302

一、使用者效益 302

二、社会效益 302

三、国家效益 303

第五节 建议与结语 303

一、建议 303

二、结语 304

第十六章 大众捷运系统之接运系统规划设计 305

第一节 大众捷运之接运系统规划 305

一、大众捷运之接运系统规划程序 305

二、规划目标与目的 305

三、资料之蒐集 307

第二节 接运系统之特性与分配 308

一、接运系统之种类 308

二、次运具分配 310

第三节 接运系统实质设施之设计 311

一、设计之需求条件 311

二、设计之基本原则 311

三、步行 312

四、脚踏车 312

五、公车 312

第四节 可行方案之评估与选择 319

第五节 方案之实施 320

第六节 结论及建议 320

第十七章 运输设施对土地使用影响之研究 323

第一节 运输设施与士地使用之关系 323

一、土地使用之涵意 323

二、运输设施之涵意 325

三、运输设施与土地使用之关系 326

第二节 运输设施对土地使用之影响 327

一、运输设施对都市型态之影响 327

二、运输设施对地价之影响 328

三、运输设施对土地使用之影响 330

四、运输设施带来之不良影响 331

第三节 运输设施与土地使用之配合发展 332

第四节 结语与建议 332

一、结语 332

二、建议 333

第十八章 公共设施计画 335

第一节 公共设施计画之内涵 335

一、公共设施之意义 335

二、公共设施之功能 335

三、公共设施计画之目的 335

四、公共设施计画之规划原则 336

第二节 公共设施计画的合理性 338

第三节 公共设施之分类 339

第四节 公共设施需求的探讨 341

一、生活习惯 341

二、国民所得 341

三、休闲时间 341

四、距离和可及性 342

五、人口组成 342

第五节 公共设施的标准 342

一、公共设施设置标准之拟定 342

二、我国目前法定的公共设施设置标准 343

第六节 公共设施用地取得问题 344

一、公共设施用地之重要性 344

二、公共设施保留地之定义与种类 345

三、公共设施保留地保留期限之沿革 346

四、公共设施保留地取得方式 347

五、兴建公共保留地之财源 347

六、台湾地区都市计画公共设施用地之兴辟情形及所需经费现况 347

七、形成目前公共设施保留地问题之症结主因 348

八、目前政府已采取之重要措施 350

九、解决公共设施保留地问题之基本途径 350

第十九章 公园 357

第一节 公围系统之架构 357

一、公园之演变与定义 357

二、民众对公园之要求 358

三、公园是一种游憩利用之土地资源 359

四、公园提供之游憩体验 361

五、台湾地区各类公园之概况 362

六、台湾地区风景游憩区之土地使用分区与管制之法令 364

第二节 公园绿地 366

一、公园绿地之价值 366

二、公园绿地之种类 366

三、公园绿地系统 367

四、关于绿地系统的分类 370

五、绿地系统规划的一般模式 374

六、都市公园面积之估计 375

七、公园设计之步骤 376

第三节 国家公园 378

一、国家公园之意义 378

二、国家公园之价值 379

三、国家公园之功能 382

四、国家公园之配置原则 383

五、国家公园资源保育之观念 384

第四节 台湾地区国家公园法令与管理体制探讨 385

一、就法令观点看国家公园法及其相关法令 386

二、就管理体系观点看国家公园之体制 390

三、国家公园发展课题之解决方案及评估 392

四、结论与建议 395

第二十章 分期分区发展计画与财务计画 397

第一节 前言 397

第二节 分期分区发展计画的内涵及特性 398

一、分期分区发展计画的意义 398

二、分期分区发展计画的功能 398

三、分期分区发展计画与综合计画之关系 399

四、我国现行有关分期分区发展计画法规之规定 399

第三节 分期分区发展计画之规划程序 400

一、分期分区发展优先次序之制定原则 400

二、分期分区发展计画之规划程序 401

第四节 分期分区发展计画实施情况之检讨 405

一、不实施分期分区发展计画之可能弊端 405

二、未付诸实施分期分区发展计画之原因所在 406

三、分期分区发展计画实施之检讨 406

四、解决分期分区发展计画缺失之另循修正方向 407

第五节 财务计画之重要性 408

一、财务计画研拟之依据 409

二、财务计画研拟的内容 409

第二十一章 都市更新 411

第一节 都市更新的内涵 411

一、都市更新的动机 411

二、都市更新的意义 412

三、都市更新的目的 412

四、都市更新的内容与方式 413

第二节 都市更新的型态 418

一、由有机体观点分类 418

二、由都市发展观点分类 419

三、由更新对象观点分类 419

第三节 各国都市更新发展概况 419

一、各国都市更新作法 420

二、各国都市更新有关法令 423

第四节 台湾地区都市更新发展概况 429

一、都市更新有关法令 429

二、都市更新实施过程 431

三、都市更新工作之程序及相关事务内容 434

第五节 我国都市更新的检讨与建议 436

一、都市更新问题检讨 436

二、都市更新计画实施方式的检讨 441

三、建议 454

第二十二章 区域计画 457

第一节 区域计画的内涵 457

一、台湾地区区域计画之演进概况 457

二、区域计书的意义 459

三、区域计画的目的 459

四、区域计画的计画目标与发展策略 459

五、区域计画的性质与功能 462

六、区域计画的内容 464

七、区域计画的观念与种类 465

第二节 区域计画的规划内涵之检讨 467

一、应拟订区域计画地区 467

二、区域计画主管机关 467

三、区域计画拟定机关 467

四、区域计画的审议程序 468

五、区域计画的推动实施 469

六、区域计画的实施机构 469

七、区域计画的研拟依据 470

八、区域计画之拟定程序 470

九、区域计画拟定程序之综合检讨 471

第三节 区域计画与上下位计画之关系 472

一、区域计画与上位计画(台湾地区综合开发计画)之关系 472

二、区域计画与下位计画之关系 475

三、区域计画与上下位计画关系之检讨与建议 475

四、其他建议 478

第四节 区域计画之问题与建议 478

一、规划方面之问题 478

二、审议方面之问题 479

三、实施方面之问题 480

四、区域计画之改进建识 481

第二十三章 人口研究 485

第一节 人口爆炸现象及其所带来的问题 485

一、人口爆炸发生于落后地区 485

二、人口爆炸的并发症 485

第二节 台湾地区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487

一、台湾所面临的人口问题 487

二、人口问题的因应对策 488

第三节 各种人口预测方法 489

第四节 结论 508

附录一 台湾地区已实施都市计画之处数及面积统计表 509

附录二 雅典宪章 510

A总则 510

B都市的现状——危机与对策 510

C结论 513

附录三 通盘检讨注意事项分类摘要表 515

附录四 台湾地区(第一期)都市计画公共设施用地面积统计表 516

附录五 未实施容积管制地区综合设计鼓励办法 517

附录六 都市计画名词解释 519

附录七 研究所入学试题 549

一、文化大学实业计画研究所工学组都市计画科入学试题 549

二、中兴大学都市计画研究所都市计画科入学试题 551

三、淡江大学建筑研究所规划组都市计画科入学试题 554

参考书目 55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