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大同论
大同论

大同论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树斌著
  • 出 版 社:香港:亚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9625390413
  • 页数:376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春耕时节下一篇:风流债
《大同论》目录
标签:

第一节 大同社会的概论 1

一、什么是大同社会 1

总论 1

二、人类社会趋向世界大同的根源 4

第二节 社会形态学的概论 7

一、社会形态学的研究对象 7

二、社会形态学的逻辑起点 7

三、社会形态学的体系 9

卷一,大同社会的哲学 13

导言 本体论与认识论 13

一、哲学不仅仅是世界观的学问,而是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 13

二、历史观不属于哲学的范畴,而是哲学属于历史观的范畴 14

第一节 不可知论 18

一、哲学的首要问题是世界可知否的问题 18

上部 本体论 18

第一章 本原 18

第一篇 本质 18

二、唯心论与唯物论都是不可知论 20

第二节 可知论 24

一、可知论的基础是五行学说 24

二、可知论的最高层次是气本质学说 25

第二章 结构 34

第一节 阴性意识 34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认定灵魂转世 34

二、生命是灵魂与肉体的统一 36

三、灵魂的特征 38

四、灵魂的存在形式 41

第二节 阳性意识 48

一、思维与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48

二、思想意识不属于政治范畴 52

第二篇 规律 60

第三章 动力规律 60

第一节 源泉 60

一、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60

二、事物发展的源泉是绝对相对的统一 65

第二节 动力 67

一、只有“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统一,才能完整表述事物发展的全貌 67

二、事物发展的动力规律是分合规律,而不是对立统一规律 69

一、形而上学也是正确的哲学方法 77

第四章 秩序规律 77

第一节 途径 77

二、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 78

第二节 秩序 81

一、事物发展秩序的规律是循环规律 81

二、认识循环规律的深层原因和意义 83

下部 认识论 87

第三篇 认识 87

第五章 人性 87

第一节 自觉 87

一、人性是抽象人性与具体人性的统一 87

二、认识论的出发点是人,而不是物 90

一、人的本质是追求自由 94

第二节 自由 94

二、追求自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97

第六章 真理 102

第一节 无阶级性 102

一、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102

二、真理并没有阶级性 103

第二节 含谬误性 106

一、真理中包含着谬误因素 106

二、认识真理中包含着谬误因素的意义 107

第一节 实践证明 110

一、证明真理的标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10

第七章 阳性证明 110

第四篇 证明 110

二、实践不是证明真理的标准,而是证明真理的一条重要途径 111

第二节 逻辑证明 114

一、逻辑推理也是证明真理的一条重要途径 114

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关系,而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116

第八章 阴性证明 121

第一节 功能证明 121

一、特异功能可以证明真理 121

二、气功是开发特异功能的主要途径 125

第二节 推卦证明 131

一、用《易经》推卦也能证明真理 131

二、用《易经》推卦能够证明真理的原因 138

导言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146

一、生产力是人们满足需要的劳动能力 146

卷二、大同社会的经济 146

二、理论经济学的对象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 151

上部 生产关系 158

第一篇 所有制 158

第一章 特征 158

第一节 劳动力所有制 158

一、劳动力所有制是所有制关系的首要关系 158

二、大同社会的劳动力所有制是劳动力的劳动者所有制 160

第二节 劳动产品所有制 163

一、生产关系的基础不仅仅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163

二、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劳动产品所有制 165

第一节 劳资同有制 167

一、价值是由劳动和资本共同创造的 167

第二章 形式 167

二、大同社会劳动产品的所有制是劳资同有制 171

第二节 企业自主制 174

一、企业自主制的依据 174

二、企业自主制的内容 174

第二篇 分配 179

第三章 分配的内涵 179

第一节 利润 179

一、生产关系中的分配不是指工资的分配,而是指利润的分配 179

二、利润是划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标志 183

第二节 利润率 186

一、经济效益是“效用与费用的关系” 186

二、评价经济效益的基本指标是资金利润率 187

一、“按需分配”是不可能实现的 191

第一节 空想方式 191

第四章 分配的方式 191

二、“按需分配”的信仰危机 194

第二节 现实方式 195

一、大同社会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统一。 195

二、认识劳资同分的“按效分配”制的意义 196

下部 生产力 199

第三篇 交换 199

第五章 产品 199

第一节 社会化 199

一、社会化生产方式是大同社会的基础 199

二、交换属于生产力的范畴 204

一、社会分工与劳动力所有权是存在商品关系的根本原因 208

第二节 商品化 208

二、大同社会的经济也是拜物观经济 211

第六章 市场 217

第一节 价值 217

一、价值规律是社会化生产力的自然支配规律 217

二、价值规律也是大同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223

第二节 价格 229

一、市场竞争是大同社会价格形成的基础 229

二、改革价格体系的中心环节是取消统购统销制度 233

第四篇 生产 239

第七章 要素 239

第一节 劳动力 239

一、劳动力是生产力发展的首要条件 239

二、自由择业制是大同社会劳动就业的主渠道 242

一、资本是一切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247

第二节 资本 247

二、全面开放资金市场是一切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249

第八章 再生产 252

第一节 劳动力再生产 252

一、社会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必然造成人口过剩 252

二、马尔萨斯两个级数的理论说明控制人口增长已经成为避免人类毁灭性大劫难的当务之急 254

第二节 资本再生产 261

一、积累率是指积累在利润中所占的比重,而不是指在净产值中所占的比重 261

二、社会总资本不是两大部类,而是三大部类,亦即三大产业 264

导言 国家与改革 269

一、政治学是国家与革命或改革的统一 269

卷三,大同社会的政治 269

二、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可以通过改革的途径直接进入大同社会 272

上部 国家 280

第一篇 集团 280

第一章 阶层 280

第一节 非阶级性 280

一、随着地主阶级、富农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的消灭,农民阶级与无产阶级也就“同归于尽” 280

二、知识分子不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是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 283

第二节 非对抗性 287

一、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同归于尽”后,人民内部已经不存在阶级斗争 287

二、人类社会向大同社会过渡的方式是“和平演进”方式,而不是暴力革命方式 289

第二章 团体 293

第一节 群众化 293

一、大同社会的社会团体是人民群众自己的组织,而不是阶级的组织 293

二、大同社会的社会团体没有法定的执政与非执政之分 296

一、大同社会的社会团体制度是多元化制度 298

第二节 多元化 298

二、社会团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大同社会军队的非政治化 300

第二篇 政权 302

第三章 国体 302

第一节 本质 302

一、大同社会国家的本质是人民民主参政 302

二、民主是目的,参政是手段 304

第二节 职能 307

一、大同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 307

二、大同社会国家的主要职能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08

一、议行合一的政权形式是落后的政权体制 311

第四章 政体 311

第一节 政权形式 311

二、大同社会的政权体制是分权制衡制 314

第二节 构权形式 317

一、必须废除间接选举制 317

二、大同社会的构权方式是竞争性直接选举制 319

下部 改革 322

第三篇 客体 322

第五章 体制 322

第一节 旧体制 322

一、只有改革集权体制,才能进入大同社会 322

二、三大领域的集权体制,只有同步改革,才能协调发展 329

一、民主化的经济体制 332

第二节 新体制 332

二、民主化的政治体制 334

三、民主化的思想文化体制 338

第六章 特征 344

第一节 必然性 344

一、要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认识社会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344

二、只有认识改革的客观必然性,才能坚定改革的信心 346

第二节 优越性 350

一、新体制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 350

二、新体制可以理顺各种政治关系 351

三、新体制可以繁荣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生活 352

一、社会改革的性质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354

第一节 性质 354

第七章 人民 354

第四篇 主体 354

二、必须用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处理社会改革中发生的一切重大问题 355

第二节 目的 357

一、社会改革的目的是还权于民 357

二、必须按照还权于民的要求来制定决策、组织队伍、宣传群众 358

第八章 人才 361

第一节 地位 361

一、人才是社会改革的领导力量 361

二、人才群体是社会改革的先锋队 362

第二节 环境 370

一、必须创造一个开放性的人才环境 370

二、必须创造一个竞争性的人才环境 371

三、必须创造一个流动性的人才环境 37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