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学德育新课程的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
中学德育新课程的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

中学德育新课程的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翠著
  • 出 版 社: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51708319
  • 页数:283 页
图书介绍:本书研究和探讨中学德育新课程的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问题,包括中学德育课程概说、中学德育课程的基本维度、中学德育课程的现实运行、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未来趋势、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策略、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艺术、中学德育课程的学习指导、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师发展等内容。
《中学德育新课程的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目录

上篇 课程理论研究 3

第一章 中学德育课程概说 3

第一节 中学德育课程的厘定 3

一、什么是“德育课程” 3

二、德育课程特征的解读 5

第二节 中学德育课程的价值思考 11

一、中学德育课程的地位凸显其价值 11

二、中学德育课程的功能彰显其价值 14

第三节 中学德育课程的历史嬗变 19

一、新中国成立前德育课程的发展 20

二、新中国成立后德育课程的发展 24

第二章 中学德育课程的基本维度 28

第一节 中学德育课程理念 28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理念 28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理念 30

第二节 中学德育课程目标 37

一、中学德育课程目标的内涵 37

二、中学德育课程目标的功能 39

三、中学德育课程目标的分类 40

四、中学德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43

第三节 中学德育课程标准 44

一、课程标准的含义 44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46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46

第四节 中学德育课程结构 47

一、中学德育课程结构的含义 47

二、中学德育课程结构的确立 47

三、中学德育课程结构的调整 48

第三章 中学德育课程的现实运行 52

第一节 中学德育课程的实施 52

一、中学德育课程实施的含义 52

二、中学德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 53

三、中学德育课程实施的制约因素 54

第二节 中学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6

一、中学德育课程资源的内涵 56

二、中学德育课程资源的分类 57

三、中学德育课程资源的特点 60

四、中学德育课程资源的管理 61

五、中学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6

第三节 中学德育课程的评价 71

一、中学德育课程的发展性教师评价 71

二、中学德育课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 75

三、中学德育课程的发展性教学评价 79

第四章 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未来趋势 85

第一节 审理现实:中学德育课程的实然境遇 85

一、德育的设置脱离实际 86

二、德育内容相对滞后 86

三、德育方法单一、途径封闭 86

四、德育评价方式重理论而轻践行 87

第二节 观照当代:中学德育课程的实然使命 88

一、建构和谐的道德关系构架 88

二、树立德育科学发展观 89

三、构建人本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模式 90

四、直面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91

下篇 教学实践研究 95

第五章 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过程研究 95

第一节 教学过程的一般概述 95

一、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质 95

二、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过程的特点 97

三、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过程的矛盾 99

四、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权利 100

五、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文化 104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 105

一、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 105

二、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过程的新形式 109

三、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过程的补充形式 116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120

一、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内涵 120

二、教学过程有效性的标准 121

三、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实现 122

第六章 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124

第一节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殊同 124

一、教学模式概述 124

二、教学方法概述 128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130

第二节 常规教学模式的客观审理 130

一、传授-接受教学模式 131

二、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134

三、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136

四、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138

五、目标-导控教学模式 139

第三节 现代教学模式的有效探索 141

一、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141

二、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148

三、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153

第七章 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 159

第一节 课堂创建策略 159

一、创建主体性的课堂教学形态 159

二、创建人本性的课堂教学形态 161

三、创建生活性的课堂教学形态 164

四、创建生态性的课堂教学形态 166

五、创建快乐性的课堂教学形态 168

第二节 课堂调控策略 169

一、课堂调控目标的确定策略 169

二、课堂调控内容的选择策略 172

三、课堂调控的实施策略 178

第三节 课堂互动策略 184

一、课堂互动的内涵 184

二、课堂教学互动的内容 186

三、课堂教学互动的形态与形式 187

四、课堂教学互动的实现 190

第八章 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艺术研究 192

第一节 教学准备的艺术 192

一、确立学习主体的艺术 192

二、分析教科书的艺术 200

三、选用教学方法的艺术 205

四、教案编写的艺术 208

第二节 教学活动的艺术 212

一、课堂导入的艺术 212

二、课堂提问的艺术 216

三、课堂举例的艺术 220

四、课堂板书的艺术 222

五、运用课堂语言的艺术 224

第三节 运用教学媒体的艺术 229

一、设计教学媒体的艺术 229

二、运用教学媒体的艺术 235

三、教学媒体的反思艺术 240

第九章 中学德育课程的学习指导研究 243

第一节 中学德育课程学习指导的内涵 243

一、学习指导的含义 243

二、学习指导的目标 244

三、学习指导的意义 245

第二节 中学德育课程学习指导的内容选择 246

一、对学生的学习准备进行指导 246

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 251

三、对学生的持续学习进行指导 254

第三节 中学德育课程学习指导的要求把握 257

一、把握学习指导的整体性要求 257

二、把握学习指导的适应性要求 258

三、把握学习指导的统一性要求 259

第十章 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师发展研究 261

第一节 中学德育课程教师素质的时代定位 261

一、基本概念的厘定 261

二、特点分析 262

三、中学德育课程教师素质的时代意义 263

四、时代对中学德育课教师的素质要求 265

第二节 中学德育课程教师素质的时代发展 275

一、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中学德育课程教师素质提高的前提 275

二、加强自身修养是中学德育课教师素质提高的关键 276

三、大力开展继续教育是提高中学德育课教师素质的保证 278

四、保证高校师范生的质量是提高中学德育课教师素质的根本 280

参考文献 28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