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跨世纪的中国人口  山东卷
跨世纪的中国人口  山东卷

跨世纪的中国人口 山东卷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跨世纪的中国人口》(山东卷)编委会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0371672X
  • 页数:365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领导鸡汤下一篇:人口社会学导论
《跨世纪的中国人口 山东卷》目录

第一章 人口发展的回顾 1

一、1990年人口现状与特征 4

(一)人口总量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4

(二)人口密度高,总量分布不平衡 6

(三)人口自然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地区之间差异较大 7

(四)人口的年龄构成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过渡 7

(五)婚姻关系稳定,家庭户规模缩小 8

(六)育龄妇女生育水平下降,生育模式向 晚、稀、少 转化 8

(七)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9

(八)在业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产业结构开始变化 11

(九)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迅速,民族成份大量增加 11

(十)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省际迁移流向发生逆转 13

二、人口总量的变化 13

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16

第二章 人口性别年龄构成 20

一、人口的性别构成 20

(一)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20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23

(三)分年龄人口的性别构成 25

(四)性别构成的区域特征 27

二、人口的年龄构成 30

(一)人口年龄构成类型 30

(二)人口年龄构成的地区与城乡差异 32

(三)人口年龄构成的特点 35

(四)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变化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38

(五)人口年龄金字塔的演变 39

(一)老年人口总量和区域分布 44

第三章 老年人口与人口老龄化 44

一、老年人口的现状 44

(二)老年人口的年龄构成 45

(三)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 46

(四)老年人口的婚姻状况 46

(五)老年人口的家庭状况 47

(六)老年人口的再就业状况 48

(七)不在业老年人口状况 50

二、人口老龄化的形成及其特点 51

(一)人口老龄化的形成 51

(二)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52

三、未来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54

(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54

(二)未来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56

四、老年人口的养老方式与社会保障 57

(一)目前老年人口的养老方式 57

(二)目前养老方式所面临的问题 58

(三)改革养老方式与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59

第四章 婚姻与家庭 61

一、人口婚姻状况及其特点 61

(一)人口婚姻状况 61

(二)不同人口婚姻状况的比较 63

(三)人口平均初婚年龄的比较 69

(四)早婚人口的特点及变化 73

二、人口的家庭状况 75

(一)宏观人口家庭状况 75

(二)微观人口家庭状况 81

三、婚姻、家庭与社会经济 83

(一)婚姻与社会经济 83

(二)家庭与社会经济 85

第五章 人口文化素质 89

一、人口文化素质发展概况 89

(一)人口文化素质的变化特点 89

(二)提高人口文化素质面临的问题 95

二、人口文化素质与教育 98

(一)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100

(二)学生在校状况 102

(三)学业完成情况 103

(一)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 107

三、人口文化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 107

(二)人口文化素质与社会发展 110

四、本世纪末人口文化素质的发展前景 112

(一)人口总体文化素质预测 112

(二)未来劳动力文化素质预测 114

第六章 生育水平与人口控制 115

一、生育水平现状及变化趋势 115

(一)人口出生水平的变化 115

(二)妇女生育水平的变化 117

二、影响妇女生育水平的因素 122

(一)生育政策的影响 122

(二)婚姻对生育的影响 124

(三)社会经济发展对生育的影响 125

(四)妇女文化素质对生育的影响 126

(五)妇女的职业对生育的影响 127

(六)各种因素对生育水平的综合影响 129

三、人口控制的效果及难点 129

(一)人口控制工作卓有成效 130

(二)人口控制工作的社会经济效益 131

(三)人口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132

第七章 死亡水平与平均预期寿命 136

一、人口死亡率 136

(一)死亡率的变化 136

(二)死亡率的差异 142

(三)死亡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 145

二、婴儿死亡率 146

(一)婴儿死亡率的变化 147

(二)婴儿死亡率的差异特征 147

(三)两次普查的婴儿死亡率可靠性考察 149

三、平均预期寿命 152

(一)1990年平均预期寿命的调整 153

(二)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 153

(三)平均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 154

第八章 人口分布与城镇化 155

一、人口分布 155

(一)人口总量分布 155

(二)人口密度分布 161

(三)人口分布与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合理性评价 165

(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68

二、人口城镇化 171

(一)人口城镇化水平的评价 171

(二)人口城镇化的进程和特点 174

(三)影响人口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因素 179

(四)城镇人口发展与乡镇经济发展 181

(五)城乡人口与农业、非农业人口 188

(六)人口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195

第九章 人口迁移与流动 199

一、人口迁移概况 199

(一)省际人口迁移 199

(二)省内人口迁移 203

二、1985-1990年人口迁移状况 204

(一)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省内迁移 204

(二)人口迁移流向多样化 204

(三)迁移人口的地区分布 206

(四)迁移人口的构成特征 209

(五)人口迁移的动因及变化趋势 216

三、1982年以来流动人口的变化特征 219

(一)流动人口的数量及特征 219

(二)流动人口增长的原因 221

(三)流动人口的变化趋势 222

四、人口迁移、流动与社会经济的相关性 223

(一)社会经济对人口迁移、流动的决定作用 223

(二)人口迁移、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24

(三)人口迁移、流动中需加以把握的问题 227

第十章 少数民族人口 230

一、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 230

(一)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变化 230

(二)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 232

(一)民族成份构成 235

二、少数民族人口构成 235

(二)年龄构成 236

(三)性别构成 238

三、在业人口状况 240

(一)在业人口比重的变化 240

(二)行业构成 241

(三)职业构成 244

四、婚姻、家庭、生育 244

(一)婚姻状况 244

(二)家庭状况 248

(三)生育状况 250

五、人口文化素质 251

(一)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现状 251

(二)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的变化 254

第十一章 劳动力资源构成与配置 256

一、劳动力资源构成 256

(一)劳动适龄人口总量的变化 256

(二)劳动适龄人口的构成 258

二、在业人口状况 262

(一)在业人口的数量变化 262

(二)在业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262

(三)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 263

(四)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 266

(五)各行业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268

(六)各职业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269

(七)在业人口在行业和职业间的分配状况 270

(八)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 275

(一)不在业人口的构成及变化 276

三、不在业人口状况 276

(二)不在业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280

(三)不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 282

(四)市镇待业人口状况 283

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86

(一)劳动力资源的就业配置现状 286

(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途径 289

第十二章 人口与资源环境 294

一、人口与资源 294

(一)人口与土地资源 294

(二)人口与森林资源 296

(三)人口与矿产资源 298

(四)人口与淡水资源 299

(五)人口与海洋资源 301

(六)人口与能源 304

(七)人口与粮食 307

二、人口与环境 311

(一)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11

(二)环境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成就 312

(三)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6

三、人口、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 320

(一)加强人口调控,促进协调发展 321

(二)建设跨世纪工程,拓展生存空间 322

(三)强化资源管理,搞好综合利用 327

(四)加强环境建设,开发环境效益 330

一、人口与消费 333

(一)人口与消费的发展历程 333

第十三章 人口与消费 333

(二)人口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335

(三)未来人口与消费的变化趋势 339

二、人口与积累 340

(一)人口与积累发展的历史回顾 341

(二)劳动力对积累的影响 343

(三)未来人口与积累的发展变化趋势 344

三、人口的分母效应 345

(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分母效应 345

(二)人口分母效应的理论分析 348

第十四章 人口前景展望 349

一、人口发展方程的建模原理和参数选择 349

(一)人口发展方程的建模原理 349

(二)原始数据和预测参数的选择 350

二、未来人口发展趋势 351

(一)几种设想下未来人口总量变动趋势 351

(二)四种方案人口总量变化的可行性探讨 352

(三)人口不过亿的控制环境与潜力 353

三、未来人口构成的变化特点 356

(一)年龄性别构成 356

(二)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前景 359

(三)未来人口发展中的问题 360

四、未来人口发展战略对策的选择 361

(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力争在一亿人口以内实现零增长 361

(二)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优化人口质量 362

(三)提高人口区域分布整体优化水平 363

(四)加速人口城镇化进程,促进人口流动 364

(五)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36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