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阴虚证治
阴虚证治

阴虚证治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田维君,魏桂芝编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39009950
  • 页数:345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中药学下一篇:免疫性血管疾病学
《阴虚证治》目录
标签:阴虚 编著

第一章阴及阴虚概念 1

一、阴虚则热 (3 1

目 录 1

上篇阴虚理论 1

第二章阴虚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3

一、秦汉时代阴虚学说的萌芽 3

二、隋唐宋代阴虚学说的发展 11

三、金元时期阴虚学说渐趋成熟 13

(一)刘完素补阴泄阳说 13

(二)朱丹溪“阴常不足”与“相火论” 14

四、明清时代阴虚学说日趋完臻 14

(一)张介宾“真阴论” 14

(二)绮石“阴虚之证统于肺论” 16

(三)喻昌“秋燥伤阴论” 17

(四)叶天士“滋养胃阴论” 18

(五)吴瑭“清热养阴论” 18

(六)唐容川“脾阴论” 19

第一节外来性致病因素 22

一、六淫 22

第三章阴虚的病因 22

二、外伤 24

第二节内伤性致病因素 25

一、精神因素 25

二、饮食所伤 26

三、房室、劳逸 27

第三节其它致病因素 28

一、误汗 28

二、误下 29

三、误利 29

四、误补 29

第四章阴虚主要病机 31

第一节阴虚的基本病机 31

三、阴血失常 32

二、阳虚损阴 32

四、津液失常 33

五、阴液亡失 34

第二节“内邪”伤阴病机 35

一、阴虚风动 35

二、津伤化燥 35

三、虚火内生 36

第三节五脏阴虚病机 36

一、心阴失调 37

二、肝阴失调 37

三、脾阴失调 38

四、肺阴失调 39

五、肾阴失调 39

第四节脏腑阴虚相关病机 42

一、心阴不足与它脏腑相关病机 42

三、脾阴不足与它脏腑相关病机 43

二、肝阴不足与它脏腑相关病机 43

四、肺阴不足与它脏腑相关病机 44

五、肾阴不足与它脏腑相关病机 45

第五章阴虚养阴及其常用治则 46

第一节温热伤津保津 46

一、保肺胃之阴津 47

二、勿过汗伤津 47

三、清热保津 48

四、急下存阴与增液行舟 49

五、壮水增液 49

六、补液与保津 50

第二节杂病阴虚养阴 50

第三节阴虚治疗原则 52

一、养阴宜分补五脏 52

五、补阴补阳并举 53

四、补阴补阳不可倒置 53

三、虚则补其母 53

二、并补运用 53

六、兼顾气血 54

七、补之峻缓 54

第四节养阴禁忌 55

第六章阴虚常用治法 57

第一节滋阴解表法 57

第二节滋阴退热法 58

第三节滋阴降火法 59

第四节滋阴凉血法 59

第五节养阴通络法 60

第六节养阴利湿法 60

第七节滋阴润燥法 60

第八节滋阴润肠法 61

第十一节滋阴潜阳法 62

第十节养阴疏肝法 62

第九节养阴柔肝法 62

第十二节滋阴熄风法 63

第十三节滋阴润肺法 63

第十四节滋养胃阴法 64

第十五节滋养脾阴法 64

第十六节滋养心阴法 64

第十七节滋养肝阴法 65

第十八节滋养肾阴法 66

第十九节清养肺胃法 66

第二十节滋养肺肾法 67

第二十一节滋养肝肾法 67

第二十二节交通心肾法 68

中篇阴虚证治 69

第七章外感病阴虚证治 69

第一节阴虚感冒 69

第二节风温 70

第三节春温 76

第四节暑温 78

第五节湿温 81

第六节阴虚中暑 83

第七节秋燥 84

第八节阴虚菌痢 89

第九节麻后伤阴 90

第十节阴虚白喉 93

第十一节?痧伤阴 95

第十二节百日咳 98

第十三节小儿夏季热 99

第八章心系阴虚证治 101

第一节心阴虚证 101

第二节心悸 103

第三节不寐 105

第四节善忘 108

第五节心痛 111

第六节心痹 113

第七节心水 115

第八节狂证 116

第九节癫证 118

第十节痫证 119

第十一节亡阴 120

第十二节痴呆 122

第十三节阴虚百合病 124

第十四节盗汗 125

第十五节绝汗 127

第十六节阴虚晕厥 128

第十七节舌衄 129

第十八节心肾不交 131

第九章肝系阴虚证治 133

第一节肝阴虚证 133

第二节眩晕 134

第三节头痛 137

第四节阴虚中风(类中) 139

第五节肝郁 141

第六节痉证 143

第七节瘈疭 145

第八节颤证 146

第九节胁痛 147

第十节阴虚痹证 148

第十一节虚痿 150

第十二节阴虚臌胀 152

第十三节肝胆虚热证 156

第十四节肝肾阴虚证 157

第十五节慢性绿风内障 159

第十六节阴虚目赤 161

第十七节目睛干涩 161

第十八节胬肉攀睛 163

第十九节视惑证 164

第一节脾阴虚证 166

第十章脾系阴虚证治 166

第二节阴虚下陷证 171

第三节虚热胃痛 172

第四节呕吐 174

第五节呃逆 175

第六节嘈杂 176

第七节阴虚痞满 177

第八节阴虚吐血 178

第九节泄泻伤阴证 179

第十节津亏噎膈证 181

第十一节肉痿 182

第十二节便血 183

第十三节津亏便秘 185

第十四节复发性口疮 186

第十五节脾胃阴虚证 188

第十六节脾肺阴虚证 189

第一节肺阴虚证 191

第十一章肺系阴虚证治 191

第二节咳嗽 193

第三节咳血 194

第四节哮病 196

第五节喘证 198

第六节痨瘵 200

第七节虚热肺痿 204

第八节肺胀 205

第九节鼻燥 206

第十节慢性咽炎 207

第十一节肺胃阴虚证 209

第十二节肺肾阴虚证 210

第十二章肾系阴虚证治 212

第一节肾精虚证 212

第三节腰痛 214

第二节肾阴虚证 214

第四节骨痿 217

第五节消渴 218

第六节阴虚水肿 225

第七节淋证 227

第八节癃闭 232

第九节遗尿 235

第十节阴虚尿浊 236

第十一节尿血 236

第十二节阳痿 238

第十三节遗精 240

第十四节早泄 242

第十五节强中病 243

第十六节血精 244

第十七节耳鸣、耳聋 246

第十八节虚火牙痛 248

第一节月经失调 250

第十三章女科阴虚证治 250

第二节痛经 257

第三节倒经 258

第四节经闭 260

第五节崩漏 262

第六节经行头痛 263

第七节经行不寐 266

第八节经行发热 267

第九节经行口疮 268

第十节经行音哑 270

第十一节经行便血 273

第十二节经行眩晕 274

第十三节经行抽搐 275

第十四节经行腰痛 276

第十五节经断前后诸证 277

第十六节经断复行 278

第十七节黄带 279

第十八节赤带 280

第十九节赤白带下 281

第二十节阴虚恶阻 283

第二十一节子烦 284

第二十二节子瘖 285

第二十三节子咳 286

第二十四节子眩 287

第二十五节子痫 288

第二十六节子淋 290

第二十七节妊娠尿血 290

第二十八节胎漏 292

第二十九节阴虚滑胎 293

第三十节产后血崩 294

第三十一节产后发痉 295

第三十二节恶露不绝 296

第三十三节产后腰痛 297

第三十四节产后盗汗 298

第三十五节产后大便难 299

第三十六节阴虚产后小便频数 300

第三十七节不孕症 301

第三十八节妇人脏躁 303

第三十九节交接出血 304

第四十节阴虚阴痛 305

第四十一节阴吹 306

第四十二节阴痒 307

第四十三节女阴白斑 308

第十四章儿科阴虚证治 310

第一节阴虚雪口 311

第二节小儿咳嗽 312

第三节小儿肺炎 313

第四节小儿呕吐 314

第五节夜啼 316

第六节慢惊风 316

第七节疳积证 318

下篇阴虚保健 321

第十五章顺应自然 321

第十六章精神调摄 323

第一节恬淡虚无,养心疑神 323

第二节省思少虑,安养精神 324

第十七章节欲保精 326

第十八章健脑养生 328

第十九章饮食调理 335

第一节饮料养生 335

第二节常用生津饮料方选 336

第三节节制饮食 336

第四节五味调配宜得当 337

第五节常用养阴药粥 337

第二十章滋阴保健药物与方剂 340

第一节常用滋阴养血药物 340

第二节养阴延寿方选 34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