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王守仁评传
王守仁评传

王守仁评传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祥浩著;匡亚明主编;时惠荣,张永桃,陈振等副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305030023
  • 页数:556 页
图书介绍:王守仁是我国明代最重要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本书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了王守仁思想的各个侧面,肯定了他在思想史上的积极作用。作者又对王学的发生、发展及其分化、衰落和影响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和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王学盛衰的原因和学术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本书语言通畅易懂,说理深入浅出,所引资料丰富翔实,为作者近年一部力作。
《王守仁评传》目录
标签:主编 评传

第一章 王守仁的生平经历 1

一、诗书家世 1

二、少年志趣 6

三、学海求宗 12

四、龙场悟道 17

五、两都讲学 22

六、巡抚南赣 29

七、擒获叛藩 34

八、居越讲学 41

九、起征思田 46

十、身后际遇 51

第二章 王学的形成和发展 57

一、救治当世学术流弊的需要 57

二、屡经坎坷的痛苦体悟 66

三、王学形成的理论渊源 80

(一)王学与孟学 81

(二)王学与陆学 84

(三)王学与禅宗 88

四、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92

第三章 人生论 101

一、人生真谛 101

二、不计毁誉 106

三、为善最乐 112

四、超俗即俗 116

五、出处之道 121

六、生死之道 127

七、狂者胸次 131

第四章 修身论 137

一、存天理去人欲 137

二、求仁 142

三、无我 145

四、修孝 148

五、立诚 153

六、去傲 157

七、改过 161

八、内圣外王 165

第五章 立政论 170

一、民为邦本 171

二、正君国定 175

三、为政以德 180

四、勤政守职 184

五、因时致治 188

六、任贤使能 191

七、民族自治 197

八、大同理想 201

第六章 兵略论 206

一、用兵以安民为本 206

二、兵以粮饷为先 211

三、御外必先治内 216

四、起用民兵 221

五、便宜行事 227

六、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231

七、行法以振威 235

八、将才素质 241

九、用兵谋略 244

(一)速决速胜 245

(二)攻敌攻心 246

(三)使用反间 249

(四)兵不厌诈 251

(五)利用形势 252

第七章 教学论 255

一、教论 256

(一)教以明伦 256

(二)童蒙教育 259

(三)家庭教育 263

(四)学校教育 267

(五)社会教育 270

(六)教育方法 274

二、学论 285

(一)学为圣人 285

(二)学以明心 289

(三)学贵自得 292

(四)学要专精 296

(五)学必立志 299

(六)师友之道 302

第八章 知行合一论 307

一、立言宗旨 308

二、知行本体 312

三、知行相即 317

四、知行并进 323

五、几种批评意见 327

第九章 致良知论 334

一、良知说 335

(一)良知的特征 335

(二)良知即天理 339

(三)良知是准则 342

(四)良知是主宰 345

(五)良知是至善 348

(六)良知是睿智 351

(七)良知即自觉 354

(八)良知是自信 356

二、致良知论 359

(一)致的涵义 359

(二)惟精与惟一合一 364

(三)下学与上达合一 367

(四)博文与约礼合一 369

(五)格物与诚意合一 372

(六)穷理与居敬合一 375

(七)明善与诚身合一 378

(八)亲民与明明德合一 380

(九)事上磨练与不动心合一 383

(十)道问学与尊德性合一 387

三、致良知与《大学》古本 390

四、儒佛之辨 396

第十章 心本体论 402

一、心为天地之主 402

二、心即理 408

三、心外无物 414

四、心无动静 421

五、心有体用 425

六、“朱子晚年定论”说 429

第十一章 王门四句教 435

一、天泉证道 435

二、四句教首句释义 442

三、四句教后三句释义 448

四、四句教的逻辑结构 452

第十二章 王学的分化衰落和影响 458

一、王学的分化 460

(一)浙中王门 460

(二)江右王门 467

(三)泰州学派 474

二、王学的衰落 482

(一)顾宪成高景逸对王学的批评 482

(二)张杨园对王学的排击 487

(三)陆稼书对王学的辩驳 491

(四)张武承对王学的质疑 496

(五)诸儒对王学的批判 501

(六)王学衰落的原因 507

三、王学在后世的影响 516

(一)在近代国内的影响 516

(二)在国外的影响 528

索引 534

人名索引 534

词语索引 549

附录 553

主要参考书目 553

后记 5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