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中国财政发展报告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810492896
- 页数:519 页
序言 1
1 总论 1
1.1 引言 1
1.2 研究方法 2
1.3 中国经济运行情况中的突出问题 4
1.3.1 当前国民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4
1.3.2 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轨迹 8
1.3.3 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10
1.3.4 改革的趋势 11
1.3.5 宏观经济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路 18
1.4 中国财政运行情况中的突出问题和政策建议 21
1.4.1 税收负担水平 21
1.4.2 税制结构模式 22
1.4.3 涉外税收优惠 24
1.4.4 费改税 25
1.4.5 行政支出 27
1.4.6 教育支出 29
1.4.7 公共福利支出 31
1.4.8 国债 33
1.4.9 外债 35
1.4.10 分税制 36
1.4.11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41
1.5 中国宏观财政政策选择 44
1.5.1 广义财政政策与狭义财政政策 44
1.5.2 宏观财政政策的微观效应和制度效应 45
1.5.3 对中国当前宏观经济问题的基本看法 46
1.5.4 政策建议:迂回的宏观财政政策 49
1.5.5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51
1.6 结语 56
2 经济运行分析 58
2.1 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58
2.1.3 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加快 59
表2-1 GDP增长季度对比表(季度累计同比) 59
2.1.2 工业生产速度缓慢回升,产销逐步提高 59
2.1.1 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 59
表2-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对比表(当月同比) 60
图2-1 1998年1~11月工业生产增幅示意图 60
2.1.4 市场物价持续走低,市场消费平稳增长 60
2.1.5 财政收入增速放慢,财政支出不断扩大 61
表2-5 零售物价指数环比表(以上月为100) 61
表2-6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环比表(以上月为100) 61
表2-3 零售物价指数月度对比表(以上年同期为100) 61
表2-4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月度对比表(以上年同期为100) 61
表2-9 M2月度对比表(余额同比) 62
表2-8 M1月度对比表(余额同比) 62
表2-7 M0月度对比表(余额同比) 62
2.1.6 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信贷规模增速加快 62
2.1.7 进出口贸易增幅不断下降,外贸形势严峻 63
图2-2 1998年前11个月外贸出口总额增幅示意图 63
2.2.1 GDP增长的行业情况 64
2.2 1998年中国经济的变动轨迹与GDP增长的分析 64
2.1.8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64
2.2.2 GDP增长有有利因素 66
2.2.3 影响GDP增长的不利因素 67
2.3 宏观经济变量分析 69
2.3.1 投资力度加大,增幅逐渐提高 69
2.3.2 市场消费不足,在低水平形成饱和状态 70
2.3.3 储蓄过度增长,影响经济发展 72
2.3.4 外贸形势较严峻,外汇基本保持稳定 73
2.4 社会经济运行分析 75
2.4.1 通货和信贷 75
2.4.2 物价和市场 76
图2-3 1998年1月份以来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变动幅度 77
2.4.3 国企改革攻坚战 77
2.4.4 失业形势严峻,加大再就业工程实施力度 79
2.4.5 产业结构调整 80
2.5 中国重大经济政策与经济改革问题分析 81
2.5.1 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轨迹 81
2.5.2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83
2.5.3 针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主要对策及效应分析 87
2.6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政策效应分析 89
2.6.1 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宏观经济的首要问题 89
2.6.2 公众预期看淡是抵消货币政策效应的最主要因素 90
2.6.3 财政政策积极有效,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92
2.6.4 经济发展中长期问题的切入点和持续增长的空间 94
2.7 银行、国企、政府及其他重大改革的政策分析 96
2.7.1 1998年金融体制的重大改革 96
2.7.2 政府机构改革 97
2.7.3 职工医疗保险改革 97
2.7.4 再就业工程 98
2.8.1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考 99
2.8 当前农村经济的突出问题及改革分析 99
2.8.2 农民收入减少问题 101
2.9.1 经济增长的环境分析 103
2.9. 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运行预测 103
2.9.2 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107
2.9.3 经济改革的趋势预测 108
2.10.1 防止盲目追求速度,避免出现大幅经济波动 117
2.10 1999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路 117
2.10.4 防止投资体制复归,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8
2.10.2 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保证投资质量 118
2.10.5 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与协调 118
2.10.3 防止财政状况恶化,积极发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 118
2.10.8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各项改革的进度 119
2.10.7 注意经济的当年增长与长期增长相结合 119
2.10.6 注意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 119
2.10.12 人民币保持不贬值 120
2.10.11 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120
2.10.9 全面启动经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管齐下,扩大内需 120
2.10.10 加快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120
2.11.1 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造成的后果 121
2.11 1998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运行对财政的近期及长远影响分析 121
2.11.3 以公共需要为导向,积极改革财政支出结构 122
2.11.2 长远的财政政策考虑 122
2.11.4 规范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体制 123
3.1 财政收入增长 124
3 财政收入分析 124
3.1.1 财政收入总量 124
图3-1 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变化 125
表3-1 中央地方财政收入 126
图3-2 财政收入增长率和GDP增长率 127
3.1.2 财政收入结构 128
表3-2 财政收入形式 128
表3-3 财政分部门收入 129
表3-4 财政分所有制收入 130
3.1.3 1998年财政收入预算及其执行 131
表3-5 1998年中国财政预算 132
3.1.4 1999年财政收入预测和政策建议 134
3.2.1 宏观税收负担 136
3.2 宏观税收负担 136
表3-6 税收收入、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GDP 138
3.2.2 税收负担变化原因 140
表3-7 部门财政收入/部门增加值 140
3.2.3 税收负担变化的经济影响 143
3.2.4 税收负担的国际比较 144
图3-3 主要国家税收负担 145
图3-4 主要国家平均财政负担率 146
表3-8 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财政收入/GDP 146
3.2.5 税负政策选择 147
3.2.6 实现税负政策的措施 149
3.3 税制结构模式 150
3.3.1 税制结构及其变化特点 151
图3-5 1996年主要税种比重 151
3.3.2 税制结构变化的原因 152
图3-6 中国税制结构的变化 153
3.3.3 税制结构的国际比较 154
表3-9 中国税制结构 155
图3-7 主要国家税制结构(1995) 156
3.3.4 税制结构的模式类型 157
表3-11 主要国家税制结构(含社会保险税) 157
表3-10 主要国家税制结构(不含社会保险税) 157
3.3.5 税制结构模式选择 159
3.4.1 进出口贸易税收政策 165
3.4 进出口贸易税收 165
3.4.2 进出口贸易税收政策调整 167
表3-12 中国四次大幅度降低关税情况 167
3.4.3 进出口贸易税收政策调整的经济影响 169
3.4.4 进出口贸易税收的国际比较和借鉴 177
表3-13 各国平均关税变动趋势 178
表3-14 各国进口税收占进口额百分比 178
3.4.5 进一步完善进出口贸易税收政策探讨 181
表3-15 中国进出口总额和关税 182
表3-16 中国关税负担率 184
3.5.1 涉外税收和涉外税收优惠 189
3.5 涉外税收优惠 189
3.5.2 涉外税收优惠政策 190
3.5.3 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导向 194
3.5.4 涉外税收优惠发展特点 196
3.5.5 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评价 197
3.5.6 中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发展趋势 200
3.6.1 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203
3.6 税制体系改革 203
3.6.2 新税制改革主要内容 204
3.6.3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 206
3.7 以税代费研究 218
3.7.1 政府收费分类 218
3.7.2 收费制度利弊分析 222
3.7.3 清费改税的意义 225
3.7.4 费改税基本思路 228
4.1 财政支出总量分析 235
4 财政支出分析 235
4.1.1 支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35
表4-1 政府职能分类 236
4.1.2 支出总量的历史和现状 239
表4-2 财政支出比重与人均GDP增长率比较 240
图4-1 预算支出增长率 242
表4-3 中央和地方预算外支出 243
表4-4 1996年的中国非税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 246
表4-5 制度外收入占总支出的比重 248
表4-6 中国财政支出总规模 249
4.1.3 支出规模的国际比较 251
表4-7 各种贷款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251
表4-8 一些国家政府消费占GNP比重 253
表4-9 部分OECD国家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比重 254
表4-10 1965年、1972年和1986年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比重 255
表4-11 中国GDP指数值 258
4.1.4 九五 后三年支出总量预测 258
表4-12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国有经济单位) 259
表4-13 年末总人口数 260
表4-14 中国各年人均GDP基尼系数 261
表4-15 财政支出规模预测 262
4.1.5 支出控制的对策 263
表4-16 近年来历次治乱减负情况 267
4.2.1 政府职能范围与行政支出总量分析 272
4.2 行政管理支出分析 272
表4-17 行政支出与GDP对比 273
表4-18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基本情况 274
表4-19 行政支出占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比重 275
表4-20 1991~1996年中国行政管理支出弹性 275
表4-2 1980~1996年行政支出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对比 276
4.2.2 政府职能结构与行政支出结构分析 280
表4-21 1986~1996年行政管理部门人均经费变动情况 281
表4-22 1986~1996年个人经费各主要组成部分增速变动情况 282
表4-23 1996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支出及相关指标 285
4.2.3 九五 时期行政支出发展趋势预测 287
4.2.4 行政支出的国际比较 289
4.2.5 政府效率与行政改革 292
4.3.1 国民素质与国家教育制度 295
4.3 教育支出分析 295
4.3.2 教育支出总量分析 300
表4-24 中国教育经费、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及增长情况 301
表4-25 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及财政支出的比重 303
表4-26 1991~1996年生均财政性教育投入及扣除物价因素后的生均财政性教育投入 303
表4-27 分地区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情况 304
表4-28 1995年东、中西部有关教育状况指标比较 304
4.3.3 教育支出结构分析 305
表4-29 1991~1996年全国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按来源区分 306
表4-30 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的三级教育配置 307
表4-31 地方所属学校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 307
4.3.4 教育支出的国际比较 308
表4-32 1980~1991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百分比 309
表4-33 部分国家各级教育所占日常经费百分比 310
表4-34 中国在校生人均教育事业费与部分国家比较 311
表4-35 人均GNP水平与三级教育生均经费比例 311
4.3.5 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312
4.4 公共福利支出分析 316
4.4.1 公共福利制度 316
4.4.2 公共福利支出总量分析 322
表4-36 预算内公共福利支出总量比较 322
表4-37 公共福利的资金来源情况 324
4.4.3 福利支出结构分析 324
4.4.4 公共福利支出的国际比较 325
表4-38 预算内福利支出结构 325
表4-39 整个社会福利支出结构 325
表4-40 部分国家1986年福利资金来源 327
表4-41 部分国家政府用于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328
4.4.5 公共福利的增进和改善 328
表4-43 职工工资与离退休人员费用情况分析 331
表4-42 中国在职和离退休人数 331
表4-44 1991~1995年城市商品住宅销售情况 332
4.5 当前重大财政支出政策 333
4.5.1 精简机构与财政支出 333
4.5.2 科教兴国与财政支出 338
4.5.3 启动经济与财政支出 342
5.1.1 内债数量变化情况 349
5 国债分析 349
5.1 内债分析 349
表5-1 1981~1997年中国国内债务发行规模 350
5.1.2 内债数量的影响因素 352
表5-2 中国国债还本付息支出 353
表5-4 发展中国家国债依存度 355
表5-3 高收入国家国债依存度 355
表5-6 中国国债负担率 356
表5-5 中国国债依存度 356
5.1.3 内债数量的趋势预测 357
表5-7 国债发行量预测模型选取数据 358
5.1.4 内债结构变化情况 359
表5-9 内债发行额预测 359
表5-8 模型拟合值与实际值 359
表5-10 中国国债期限结构 360
5.1.5 内债结构的影响因素 362
5.1.6 内债结构的趋势预测 364
表5-12 中国物价指数(以上年为100) 365
表5-11 银行主要存贷款项目利率表 365
5.2 外债分析 367
5.2.1 举借外债的变化情况 367
表5-13 中国外债期限结构 368
表5-14 中国外债来源结构(占外债余额的比例) 369
5.2.2 举借外债的影响因素 369
表5-15 利用外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及外贸出口中的地位 371
表5-17 中国外债负担指标 372
表5-16 资金缺口与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372
表5-18 不同类型国家负债率指标 373
表5-19 不同类型国家偿债率指标 373
5.2.3 外债规模的趋势预测 374
表5-20 外债余额及预测结果 374
5.3 国债政策分析 376
表5-21 外债多元回归模型数据 376
5.3.1 国债政策的功能 376
5.3.2 中国国债市场的演进 380
5.3.3 国债市场政策的变化与展望 383
6 财政体制分析 402
6.1 财政体制的历史回顾和现状 403
6.1.1 财政体制的主要类型 403
6.1.2 传统财政体制的主要弊端 405
表6-1 1988~1992年中国中央与地方收入分享合同 406
6.2 分税制财政体制 408
6.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收支结构分析 410
6.3.1 中央与地方政府收支比重分析 410
表6-2 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411
表6-3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与预算外支出中各占的百分比 412
6.3.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收支结构的国际比较 412
表6-4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比例的国际比较 413
表6-5 中央政府财政支出构成国际比较(占中央财政支出的百分比) 414
6.4 中央政府的财政地位 414
6.4.1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支出范围的划分依据 414
6.4.2 世界各国中央政府的财政地位 415
6.4.3 中国中央政府的财政地位 416
6.5 基数法:中国财政体制的一大特点 417
表6-7 东、中、西部人均GDP 419
表6-6 1978~1994年东、中、西部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动情况 419
6.6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419
6.6.1 转移支付的概念和类型 419
6.6.2 中国历史上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和特点 420
6.6.3 中国现阶段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424
6.7 分税制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 427
7.1 宏观财政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433
7 宏观财政政策分析 433
7.1.1 经济学意义上的宏观、中观与微观 433
图7-1 微观经济分析框架 434
7.1.2 传统宏观经济分析理论的重大逻辑缺陷 434
7.1.4 宏观财政政策的微观效应 435
7.1.3 广义财政政策与狭义财政政策 435
7.1.6 宏观财政政策手段 437
7.1.5 宏观财政政策的制度效应 437
7.1.7 财政政策的规范性与实证性 438
7.2.1 关于总需求不足 440
7.2 对中国当前宏观经济问题的基本看法 440
表7-1 经济增长、物价水平与往年平均水平的比较 440
7.2.2 需求与前些年相比相对不足的原因探讨 442
7.3 实施宏观财政政策的制约因素 445
7.4 政策建议:迂回的宏观财政政策 447
7.4.1 谨慎使用逆向调节的财政政策 447
7.4.2 寻求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迂回途径 448
7.5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449
7.5.1 1997年以前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协调配合特点的分析 450
7.5.2 1997年以来财政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应的对比分析及协调配合问题 455
7.5.3 关于中国财政货币政策长期协调配合问题的探讨 463
7.6 国际收支与财政政策 471
7.6.1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财政政策 471
7.6.2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财政税收政策措施 472
7.6.3 中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及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475
表7-3 1994~1998年6月中国国际贸易情况表 476
表7-2 1992~1997年国际收支总览表 476
7.6.4 调节国际收支的财政税收政策措施 479
8.1 财政宏观计量经济建模说明 484
8 中国财政计量模型 484
8.1.1 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485
8.1.2 计量经济模型所面临的问题 487
8.1.3 中国财政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设计 490
8.2 中国财政宏观计量经济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493
8.2.1 财政收入宏观计量经济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493
8.2.2 财政支出宏观计量经济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497
8.2.3 预算外财政收支宏观计量经济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500
8.2.4 债务收支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宏观计量经济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501
8.2.5 经济增长及其构成因素宏观计量经济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502
表8-1 1998~1999年中国财政及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505
8.3 中国财政及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505
8.4 中国财政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506
8.4.1 财政收入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506
8.4.2 财政支出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509
8.4.3 预算外财政收支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511
8.4.4 债务收支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512
8.4.5 经济增长及其构成因素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运行结果分析 514
参考文献 516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2版》刘万伦主编;王文秀,甘卫群,刘万伦编写人员 2019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东方杂志 第110册 第25卷 第一至四号 1928年1月-1928年2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编 2012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东方杂志 第94册 第22卷 第四至七号 1925年2月-1925年4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编 2012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东方杂志 第13册 第四年 第一至三期 1907年3月-1907年5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编 2012
- 《高等数学试题与详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数学教学团队 2019
- 《东方杂志 第69册 第18卷 第五至八号 1921年3月-1921年4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编 2012
- 《东方杂志 第109册 第24卷 第二十一至二十四号 1927年11月-1927年12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编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