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疾病基础学
疾病基础学

疾病基础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雪蕉主编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34105226
  • 页数:179 页
图书介绍:乡村医士培训教材:本书包括:疾病概论、生物性病因、机体免疫性和免疫学基础等5篇。
《疾病基础学》目录

目 录 1

前言 1

编写说明 1

绪言 1

第一篇 疾病概论 3

第一章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3

第一节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3

一、健康 3

二、疾病 4

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4

一、外界致病因素 4

二、机体内部因素 5

第三节 自然因素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5

一、机体的屏障 7

第一节机体屏障和致病因素蔓延 7

第二章疾病发展过程的共同规律 7

二、致病因素的蔓延 8

第二节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 8

第三节疾病过程中的损害和抗损害反应 9

第三章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10

一、潜伏期 10

二、前驱期 10

三、症状明显期 10

四、转归期 10

第二篇 生物性病因 12

第四章细菌 13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3

一、细菌的大小和基本形态 13

二、细菌的结构 14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16

第二节细菌的生长繁殖和变异 16

三、细菌的形态检查法 16

二、细菌的变异 18

第三节细菌的分布 19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19

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20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 21

一、细菌的致病因素 21

二、传染概述 22

第五节常见的致病菌 23

一、病原性球菌 23

二、肠道杆菌 25

三、弧菌……………………………………………………………(27 ) 28

四、分枝杆菌 28

五、厌氧性细菌 29

六、其他细菌 30

一、病毒的基本性状 33

第五章病毒 33

第一节病毒概论 33

二、病毒的致病性与抗病毒免疫 35

第二节常见病毒 36

一、呼吸道病毒 36

二、肠道病毒 37

三、肝炎病毒 38

四、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40

五、其他病毒 40

第六章其他微生物 43

一、立克次体 43

二、螺旋体 44

三、真菌 45

四、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 46

一、基本概念 47

二、寄生虫感染人体的途径 47

第七章人体寄生虫 47

第一节寄生虫概述 47

三、宿主与寄生虫的相互关系 48

四、寄生虫感染的防制原则 48

五、寄生虫学范围 49

第二节常见人体寄生虫 49

一、蛔虫 49

二、钩虫 50

三、丝虫 51

四、血吸虫(日本血吸虫) 53

五、痢疾阿米巴 55

六、疟原虫 56

七、其他寄生虫 59

第八章免疫系统 61

一、免疫器官 61

第三篇 机体免疫性和免疫学基础 61

二、免疫细胞 62

第九章抗原 64

一、抗原的概念 64

二、构成抗原物质的条件 64

三、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65

四、佐剂 65

一、天然防御机能的概念和特点 67

二、天然防御机能的构成 67

第一节天然防御机能 67

第十章机体的免疫机能 67

第二节获得性免疫 68

一、获得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 68

二、免疫应答的概念和过程 68

三、体液免疫应答 69

四、细胞免疫应答 71

第十一章免疫病理 74

第一节变态反应的组织损伤机理 74

第四篇 基本病理过程 74

一、Ⅰ型变态反应 75

二、Ⅱ型变态反应 76

三、Ⅲ型变态反应 77

四、Ⅳ型变态反应 78

第二节免疫缺陷病 79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79

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80

第三节自身免疫性疾病 80

一、概述 80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和举例 81

第十二章遗传与疾病 82

第一节遗传物质 82

第二节遗传性疾病 83

一、单基因遗传病 83

二、多基因遗传病 84

三、染色体病 85

四、遗传病的预防原则 86

第十三章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 87

第一节局部充血 87

一、动脉性充血 87

二、静脉性充血 88

第二节血栓形成 89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 89

二、血栓的结局 90

一、栓子运行的途径 91

二、栓塞的类型及后果 91

三、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91

第三节栓塞 91

第四节缺血与梗死 92

一、原因 92

二、病变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 92

第五节出血 93

一、水肿的发生机理和原因 94

第六节水肿 94

二、几种常见水肿的发生机理 95

三、水肿的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96

第十四章组织的损伤与适应、修复 97

第一节变性 97

一、混浊肿胀与水变性 97

二、脂肪变性 97

三、玻璃样变性 98

四、纤维素样变性 99

五、粘液样变性 99

第二节坏死 99

一、坏死的基本病变 99

二、坏死类型 100

三、坏死对机体的影响 100

二、萎缩 101

一、肥大与增生 101

四、坏死的结局 101

第三节适应 101

三、化生 102

第四节组织修复 102

一、再生 102

二、肉芽组织 102

三、创伤愈合 103

四、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 103

第二节炎症的局部基本病变 106

一、变质 106

第十五章炎症 106

第一节炎症的原因 106

二、渗出 107

三、增生 110

第三节炎症的形态学类型 110

一、急性炎症 110

一、炎症的局部征候 112

第四节炎症的局部征候和全身反应 112

二、慢性炎症 112

二、炎症的全身反应 113

第五节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113

一、炎症的经过 113

二、炎症的结局 114

第十六章肿瘤 115

第一节肿瘤的概念 115

第二节肿瘤的形态结构与生长特征 115

一、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115

二、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117

三、肿瘤的复发 119

第三节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19

第四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120

第五节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120

一、肿瘤的命名 120

二、肿瘤的分类 121

第六节肿瘤的病因 123

一、外界致癌因素 123

二、机体内在因素 124

第七节肿瘤的早期诊断 124

一、开展防癌普查 124

二、病理检查 125

第十七章发热 126

第一节发热的原因与发生机理 126

一、传染性发热 126

二、非传染性发热 126

第二节发热时机体的变化 127

一、发热各期热代谢的变化 127

二、发热时机体的物质代谢变化 128

三、发热时机体的机能变化 128

第三节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128

二、按休克时血液动力学特点分类 130

一、按休克的病因分类 130

第十八章休克 130

第一节休克的原因和分类……………………………………………(130 ) 130

第二节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发病机理 131

一、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131

二、休克时微循环障碍的发展过程 131

第三节休克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133

一、代谢变化 133

二、重要器官的功能变化 133

第十九章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134

第一节水、钠代谢紊乱 134

一、脱水 134

二、水中毒 137

第二节钾代谢紊乱 137

一、体液的缓冲作用 139

三、肾的调节作用 139

二、肺的调节作用 139

第一节酸碱平衡的调节 139

第二十章酸碱平衡紊乱 139

第二节检测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140

一、酸碱度(pH) 140

二、二氧化碳分压PCO2 140

三、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141

四、标准碳酸氢盐(SB) 141

第三节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141

第五篇 疾病基础学的临床应用 145

第二十一章疾病基础学在诊断上的应用 145

第一节生物病因检查 145

一、微生物学检查原则 145

二、寄生虫学检查原则 146

第二节免疫学诊断 146

一、抗原抗体反应(血清学反应) 146

三、尸体剖验 149

二、脱落细胞学检查 149

二、细胞免疫测定法 149

第三节病理学诊断 149

一、活体组织检查 149

第二十二章免疫学防治 151

一、人工自动免疫在预防上的应用 151

二、人工被动免疫在治疗上的应用 152

第二十三章消毒灭菌法 154

一、消毒与灭菌的含义 154

二、物理消毒灭菌 154

三、化学消毒灭菌 155

四、生物因素的抑菌和杀菌 156

实验指导 158

实验一细菌的形态检查 158

实验二细菌的培养与代谢产物检查 159

实验三细菌的分布检查 161

实验五常见病毒及其他微生物 162

实验四常见病原菌 162

实验六人体寄生虫(一) 163

实验七人体寄生虫(二) 164

实验八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65

实验九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 166

实验十炎症 166

实验十一肿瘤(一) 166

实验十二肿瘤(二) 167

实验十三免疫诊断和防治 167

实验十四消毒灭菌法 169

教学大纲 171

前言 171

教学时间分配 171

教学内容和要求 1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