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细菌学检验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哲元等主编
- 出 版 社:长春市:长春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06045627
- 页数:686 页
第1章细菌的分类命名与鉴定 1
目 录 1
目 录 1
一、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1
上 篇 1
上 篇 1
一、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1
第1章细菌的分类命名与鉴定 1
三、细菌的命名与国际细菌命名规则 2
三、细菌的命名与国际细菌命名规则 2
二、细菌的等级分类法 2
二、细菌的等级分类法 2
四、淘汰不规范的细菌名称与国际接轨 4
四、淘汰不规范的细菌名称与国际接轨 4
五、细菌鉴定 5
五、细菌鉴定 5
六、临床细菌检验工作人员守则 7
六、临床细菌检验工作人员守则 7
第2章感染,机会感染与条件致病菌 9
第2章感染,机会感染与条件致病菌 9
第3章医院内感染与医院内感染的实验室检验 14
第3章医院内感染与医院内感染的实验室检验 14
一、医院内感染率 14
二、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与传播 14
二、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与传播 14
一、医院内感染率 14
三、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 16
三、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 16
四、在医院内感染监控中细菌学检验的作用 18
四、在医院内感染监控中细菌学检验的作用 18
第4章假菌血症及细菌分型 24
一、假菌血症 24
第4章假菌血症及细菌分型 24
一、假菌血症 24
二、细菌分型技术 26
二、细菌分型技术 26
三、加强管理,减少或杜绝实验室感染的发生 29
三、加强管理,减少或杜绝实验室感染的发生 29
前的予处理 30
前的予处理 30
一、细菌检验标本进到实验室前的质控内容及培养 30
第5章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 30
第5章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 30
一、细菌检验标本进到实验室前的质控内容及培养 30
二、细菌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 34
二、细菌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 34
三、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 38
三、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 38
四、临床常见细菌的药物选择 46
四、临床常见细菌的药物选择 46
五、开展临床细菌检验质控的体会 55
五、开展临床细菌检验质控的体会 55
第6章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 61
第6章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 61
一、细菌的新陈代谢 61
一、细菌的新陈代谢 61
二、细菌对糖醇苷类代谢试验 63
二、细菌对糖醇苷类代谢试验 63
三、氧化—发酵(O—F试验) 67
三、氧化—发酵(O—F试验) 67
四、V—P(Voges-proskauer)试验 68
四、V—P(Voges-proskauer)试验 68
五、甲基红(MR)试验 70
五、甲基红(MR)试验 70
六、七叶苷水解试验 71
六、七叶苷水解试验 71
七、β-半乳糖苷酶试验 72
七、β-半乳糖苷酶试验 72
九、葡萄糖酸盐氧化试验 74
八、淀粉水解试验 74
八、淀粉水解试验 74
九、葡萄糖酸盐氧化试验 74
一、靛基质(吲哚)试验 76
第7章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试验 76
一、靛基质(吲哚)试验 76
第7章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试验 76
二、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78
二、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78
三、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 81
三、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 81
四、尿素酶试验 82
四、尿素酶试验 82
五、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83
五、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83
六、硫化氢试验 85
六、硫化氢试验 85
七、明胶液化试验 86
七、明胶液化试验 86
八、凝固血清液化试验 87
八、凝固血清液化试验 87
一、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88
第8章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 88
一、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88
第8章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 88
二、丙二酸盐利用试验 89
二、丙二酸盐利用试验 89
三、醋酸钠利用试验 90
三、醋酸钠利用试验 90
四、马尿酸水解试验 91
四、马尿酸水解试验 91
五、有机酸盐利用试验 92
五、有机酸盐利用试验 92
六、乙酰胺利用试验 94
七、唯一碳源试验 94
七、唯一碳源试验 94
六、乙酰胺利用试验 94
八、唯一氮源试验 96
八、唯一氮源试验 96
第9章酶类试验及溶菌抑菌试验 97
一、脂酶试验 97
一、脂酶试验 97
第9章酶类试验及溶菌抑菌试验 97
二、卵磷脂酶试验 98
二、卵磷脂酶试验 98
四、DNA酶试验(DNase) 99
三、磷酸酶试验 99
四、DNA酶试验(DNase) 99
三、磷酸酶试验 99
五、凝固酶试验 100
五、凝固酶试验 100
六、链激酶试验 102
七、氧化酶试验 102
六、链激酶试验 102
七、氧化酶试验 102
八、触酶试验(过氧化氢酶) 103
八、触酶试验(过氧化氢酶) 103
九、胆汁溶菌试验 105
九、胆汁溶菌试验 105
十一、硝酸盐还原试验 106
十一、硝酸盐还原试验 106
十、CAMP试验 106
十、CAMP试验 106
第10章抑菌试验及其它 110
一、氰化钾(KCN)试验 110
一、氰化钾(KCN)试验 110
第10章抑菌试验及其它 110
二、Optochin(乙基氢化羟基奎宁)试验 111
二、Optochin(乙基氢化羟基奎宁)试验 111
四、O/129抑制试验 112
三、杆菌肽敏感试验 112
四、O/129抑制试验 112
三、杆菌肽敏感试验 112
五、细菌动力试验(TTC半固体) 113
五、细菌动力试验(TTC半固体) 113
六、烟酸试验 114
六、烟酸试验 114
第11章细菌的形态学检查与细菌染色法 116
一、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法 116
一、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法 116
第11章细菌的形态学检查与细菌染色法 116
二、细菌染色方法 118
二、细菌染色方法 118
一、细菌的培养 126
第12章细菌的生长代谢与培养 126
一、细菌的培养 126
第12章细菌的生长代谢与培养 126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130
三、微生物的生长 130
三、微生物的生长 130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130
四、细菌的代谢 132
四、细菌的代谢 132
五、与经济有关的代谢产物 135
五、与经济有关的代谢产物 135
一、培养基 139
第13章培养基的制备 139
一、培养基 139
第13章培养基的制备 139
二、培养基的基本成分 140
二、培养基的基本成分 140
第14章常用基础培养基的制备 152
第14章常用基础培养基的制备 152
一、牛肉浸液 152
一、牛肉浸液 152
三、肝浸液 153
二、肉膏汤 153
二、肉膏汤 153
三、肝浸液 153
四、心肌浸液 154
五、心肌消化液 154
五、心肌消化液 154
四、心肌浸液 154
六、血块消化液 156
七、牛心牛脑浸液 156
七、牛心牛脑浸液 156
六、血块消化液 156
八、营养琼脂(普通琼脂) 157
八、营养琼脂(普通琼脂) 157
九、蛋白胨水 158
九、蛋白胨水 158
一、血液琼脂(血平板) 159
第15章营养培养基 159
第15章营养培养基 159
一、血液琼脂(血平板) 159
二、巧克力琼脂平板 160
二、巧克力琼脂平板 160
三、血清斜面培养基(吕氏血清斜面) 161
三、血清斜面培养基(吕氏血清斜面) 161
四、鸡蛋斜面培养基 161
四、鸡蛋斜面培养基 161
五、百日咳鲍特氏菌培养基 162
五、百日咳鲍特氏菌培养基 162
六、马丁(Matin)氏肉汤 163
六、马丁(Matin)氏肉汤 163
七、血清葡萄糖胰?琼脂 164
八、胆碲铜紫琼脂平板 164
八、胆碲铜紫琼脂平板 164
七、血清葡萄糖胰?琼脂 164
九、酸性液体培养基 165
九、酸性液体培养基 165
十、钩端螺旋体培养基——柯索夫(Korthof)氏培养基 166
十、钩端螺旋体培养基——柯索夫(Korthof)氏培养基 166
十二、需氧菌用明胶培养基 167
十一、保存菌种用半固体培养基 167
十二、需氧菌用明胶培养基 167
十一、保存菌种用半固体培养基 167
第16章增菌培养基与细菌保存液 168
一、兔血肉汤增菌培养基 168
二、血培养用增菌肉汤 168
二、血培养用增菌肉汤 168
一、兔血肉汤增菌培养基 168
第16章增菌培养基与细菌保存液 168
三、硫酸镁肉汤 169
三、硫酸镁肉汤 169
四、胆盐肉膏汤——伤寒沙门氏菌增菌用 170
四、胆盐肉膏汤——伤寒沙门氏菌增菌用 170
五、革兰氏阴性杆菌增菌液 171
五、革兰氏阴性杆菌增菌液 171
七、四硫磺酸盐(TT)增菌液 172
六、亚硒酸盐(SF)增菌液 172
七、四硫磺酸盐(TT)增菌液 172
六、亚硒酸盐(SF)增菌液 172
九、碱性胨水 173
九、碱性胨水 173
八、副溶血弧菌的增菌液——高盐胨水 173
八、副溶血弧菌的增菌液——高盐胨水 173
十、氯化镁孔雀绿(MM)增菌液 174
十、氯化镁孔雀绿(MM)增菌液 174
十一、对氨基苯甲酸甘油盐水保存液 175
十一、对氨基苯甲酸甘油盐水保存液 175
十二、彭亨氏和伊氏粪便保存液 175
十二、彭亨氏和伊氏粪便保存液 175
十四、Carv-Blair半固体保存培养基 176
十三、文—腊氏保存液 176
十四、Carv-Blair半固体保存培养基 176
十三、文—腊氏保存液 176
十五、运送标本培养基 177
十五、运送标本培养基 177
第17章选择培养基 178
一、麦康凯(Macconkey)琼脂培养基 178
第17章选择培养基 178
一、麦康凯(Macconkey)琼脂培养基 178
三、远藤氏(Endo)培养基 179
二、伊红——美兰(EMB)培养基 179
三、远藤氏(Endo)培养基 179
二、伊红——美兰(EMB)培养基 179
四、SS琼脂培养基 180
四、SS琼脂培养基 180
五、中国兰培养基 182
五、中国兰培养基 182
六、Hektoenenteric(HE)琼脂培养基 183
六、Hektoenenteric(HE)琼脂培养基 183
八、庆大霉素碱性胆盐琼脂培养基 184
七、分离培养霍乱弧菌用碱性胆盐琼脂培养基 184
七、分离培养霍乱弧菌用碱性胆盐琼脂培养基 184
八、庆大霉素碱性胆盐琼脂培养基 184
九、高盐琼脂培养基 185
九、高盐琼脂培养基 185
十、高盐卵黄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用 186
十一、高盐甘露醇琼脂培养基 186
十一、高盐甘露醇琼脂培养基 186
十、高盐卵黄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用 186
十二、巧克力双抗琼脂(VP平板) 187
十二、巧克力双抗琼脂(VP平板) 187
十四、结核分枝杆菌用酸性液体培养基 188
十三、罗氏培养基 188
十四、结核分枝杆菌用酸性液体培养基 188
十三、罗氏培养基 188
十五、分离培养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山梨醇琼脂培养基 189
十五、分离培养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山梨醇琼脂培养基 189
十六、双糖铁尿素培养基 190
十六、双糖铁尿素培养基 190
十七、双糖铁培养基(克氏双糖铁培养基KIA) 191
十七、双糖铁培养基(克氏双糖铁培养基KIA) 191
第18章革兰氏阴性杆菌新编码鉴定系列培养基的 193
制备方法 193
一、β-半乳糖苷酶(ONPG)试验培养基 193
二、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培养基 193
二、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培养基 193
一、β-半乳糖苷酶(ONPG)试验培养基 193
制备方法 193
第18章革兰氏阴性杆菌新编码鉴定系列培养基的 193
四、西蒙氏枸橼酸盐培养基 194
三、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 194
四、西蒙氏枸橼酸盐培养基 194
三、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 194
五、硫化氢产生试验用培养基 195
七、尿素酶试验用培养基 195
五、硫化氢产生试验用培养基 195
六、检查吲哚丙酮酸(IPA)及吲哚用SIM培养基 195
七、尿素酶试验用培养基 195
六、检查吲哚丙酮酸(IPA)及吲哚用SIM培养基 195
九、明胶试验用培养基 196
八、V—P半固体培养基 196
九、明胶试验用培养基 196
八、V—P半固体培养基 196
十、糖、醇(葡萄糖、甘露醇、肌醇山梨醇、鼠李糖、蔗糖、密二糖、苦杏仁苷、阶拉伯糖)培养基 197
十一、试剂 197
十一、试剂 197
十、糖、醇(葡萄糖、甘露醇、肌醇山梨醇、鼠李糖、蔗糖、密二糖、苦杏仁苷、阶拉伯糖)培养基 197
一、从标本中培养分离细菌的原则 199
第19章临床标本中细菌学检验 199
一、从标本中培养分离细菌的原则 199
第19章临床标本中细菌学检验 199
二、血液及骨髓的细菌学检验 200
二、血液及骨髓的细菌学检验 200
三、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05
三、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05
四、眼、耳、喉及鼻咽试标本的细菌学检查 209
四、眼、耳、喉及鼻咽试标本的细菌学检查 209
五、痰液及支气管分泌物的细菌学检验 213
五、痰液及支气管分泌物的细菌学检验 213
六、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26
六、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26
七、粪便的细菌学检验 231
七、粪便的细菌学检验 231
八、胆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42
八、胆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42
九、脓液及感染分泌液的细菌学检验 245
九、脓液及感染分泌液的细菌学检验 245
细菌学检验 248
十、穿刺液(胸水、腹水、心包液及关节液等标本)的 248
十、穿刺液(胸水、腹水、心包液及关节液等标本)的 248
细菌学检验 248
十一、生殖道分泌物的细菌学检验 249
十一、生殖道分泌物的细菌学检验 249
一、概述 252
第20章细菌编码鉴定法及质量控制 252
一、概述 252
二、细菌鉴定的常用方法 252
第20章细菌编码鉴定法及质量控制 252
二、细菌鉴定的常用方法 252
三、细菌编码鉴定的原理 257
三、细菌编码鉴定的原理 257
四、细菌生化编码质量的鉴定控制 263
四、细菌生化编码质量的鉴定控制 263
五、注意事项 269
五、注意事项 269
一、PCR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操作 270
毒检测中的应用 270
第21章PCR在医学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和病 270
毒检测中的应用 270
一、PCR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操作 270
第21章PCR在医学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和病 270
二、淋球菌PCR检测 272
二、淋球菌PCR检测 272
三、结核分枝杆菌的PCR检测 274
三、结核分枝杆菌的PCR检测 274
四、用PCR检测幽门螺杆菌 276
四、用PCR检测幽门螺杆菌 276
五、肺炎支原体的PCR检测 277
五、肺炎支原体的PCR检测 277
六、用PCR检测衣原体DNA 278
六、用PCR检测衣原体DNA 278
下 篇 280
第1章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280
一、定义 280
二、分类 280
二、分类 280
一、定义 280
第1章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280
下 篇 280
三、生物学特性 281
三、生物学特性 281
四、葡萄球菌属鉴定 282
四、葡萄球菌属鉴定 282
五、流行病学与致病力 289
五、流行病学与致病力 289
六、微球菌属的鉴定 293
六、微球菌属的鉴定 293
七、气球菌属Aerococcus 295
七、气球菌属Aerococcus 295
一、分类与命名 297
第2章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297
一、分类与命名 297
第2章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297
二、链球菌属的生物学特性 299
二、链球菌属的生物学特性 299
三、鉴定 300
三、鉴定 300
四、化脓性(溶血)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303
四、化脓性(溶血)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303
五、生态学与致病性 304
五、生态学与致病性 304
七、链球菌的血清学分型方法 308
六、药物敏感试验 308
六、药物敏感试验 308
七、链球菌的血清学分型方法 308
一、分类与命名 313
第3章奈瑟氏菌属Neisseria 313
二、生物学特性 313
一、分类与命名 313
第3章奈瑟氏菌属Neisseria 313
二、生物学特性 313
三、奈瑟氏菌属的鉴定 315
三、奈瑟氏菌属的鉴定 315
四、奈瑟氏菌属的鉴定流程 321
五、致病性与药物敏感试验 321
四、奈瑟氏菌属的鉴定流程 321
五、致病性与药物敏感试验 321
六、奈瑟氏菌科首属鉴定 322
六、奈瑟氏菌科首属鉴定 322
七、试验方法 323
七、试验方法 323
一、分类与命名 325
第4章摩拉氏菌属Moraxella 325
第4章摩拉氏菌属Moraxella 325
一、分类与命名 325
二、生物学特性 326
二、生物学特性 326
三、鉴定 327
三、鉴定 327
五、试验方法 331
四、药物敏感性 331
四、药物敏感性 331
五、试验方法 331
一、分类与命名 333
第5章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333
第5章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333
一、分类与命名 333
二、生物学特性 334
二、生物学特性 334
三、常规鉴定 335
三、常规鉴定 335
四、致病性与药敏试验 336
四、致病性与药敏试验 336
第6章金氏杆菌属Kingella 337
二、生物学特性 337
一、分类与命名 337
第6章金氏杆菌属Kingella 337
一、分类与命名 337
二、生物学特性 337
三、金氏杆菌属的鉴定 338
三、金氏杆菌属的鉴定 338
四、致病性与药物敏感试验 340
四、致病性与药物敏感试验 340
一、命名与分类 341
一、命名与分类 341
第7章嗜血杆菌属Hemophilus 341
二、生物学特性 341
二、生物学特性 341
第7章嗜血杆菌属Hemophilus 341
三、常规鉴定 345
三、常规鉴定 345
四、致病性与药物敏感试验 347
四、致病性与药物敏感试验 347
五、常规试验方法 349
五、常规试验方法 349
一、肠杆菌科的特性 351
第8章肠杆菌科的常见菌属鉴定 351
二、致病性 351
第8章肠杆菌科的常见菌属鉴定 351
一、肠杆菌科的特性 351
二、致病性 351
三、肠杆菌科的鉴定 354
三、肠杆菌科的鉴定 354
一、欧文氏菌属 Erwina 423
第9章肠杆菌科少见菌属的鉴定 423
一、欧文氏菌属 Erwina 423
第9章肠杆菌科少见菌属的鉴定 423
二、肥杆菌属 Obesumbacterium 426
二、肥杆菌属 Obesumbacterium 426
三、布戴约维采菌属 Budvicia 429
三、布戴约维采菌属 Budvicia 429
四、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 430
四、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 430
五、克吕沃氏菌属 Kluyvera 436
五、克吕沃氏菌属 Kluyvera 436
六、拉恩氏菌属 Rahnella 437
六、拉恩氏菌属 Rahnella 437
七、塔特姆菌属 Tatumella 438
七、塔特姆菌属 Tatumella 438
八、西地西菌属 Cedecea 439
八、西地西菌属 Cedecea 439
九、布丘氏菌属 Buttiauxella 441
九、布丘氏菌属 Buttiauxella 441
十、米勒氏菌属 Moellerella 442
十、米勒氏菌属 Moellerella 442
十一、科泽氏菌属 Koserella 443
十一、科泽氏菌属 Koserella 443
十二、勒克氏菌属Leclercia 444
十二、勒克氏菌属Leclercia 444
十三、勒米诺氏菌属Leminorella 445
十三、勒米诺氏菌属Leminorella 445
十四、布拉格菌属Pragia 446
十四、布拉格菌属Pragia 446
第10章肠杆菌科细菌鉴定方法 447
第10章肠杆菌科细菌鉴定方法 447
第11章非发酵菌 462
第11章非发酵菌 462
一、总论 462
一、总论 462
二、非发酵菌各论 470
二、非发酵菌各论 470
二、生物学特性 513
一、分类 513
二、生物学特性 513
第12章弧菌属Vibrio 513
一、分类 513
第12章弧菌属Vibrio 513
四、霍乱实验室工作规则 515
三、鉴定 515
四、霍乱实验室工作规则 515
三、鉴定 515
五、标本的采集 516
五、标本的采集 516
六、标本的送检 517
七、弧菌属的分类 517
七、弧菌属的分类 517
六、标本的送检 517
第13章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 533
一、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533
第13章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 533
一、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533
二、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 537
二、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 537
第14章巴斯德氏菌属Pasteurella 541
一、生物学特性 541
第14章巴斯德氏菌属Pasteurella 541
一、生物学特性 541
二、属内细菌重点介绍 542
二、属内细菌重点介绍 542
三、巴斯德氏菌属的鉴定 545
三、巴斯德氏菌属的鉴定 545
四、生态学、致病性与药敏 546
四、生态学、致病性与药敏 546
一、生物学性状 547
一、生物学性状 547
第15章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 547
第15章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 547
二、放线杆菌的鉴定 548
二、放线杆菌的鉴定 548
三、生态学、致病性与药敏 550
三、生态学、致病性与药敏 550
第16章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551
一、生物学性状 551
一、生物学性状 551
第16章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551
二、鉴定 553
二、鉴定 553
第17章军团菌属Legionella 554
第17章军团菌属Legionella 554
二、军团菌的检验与鉴定 558
二、军团菌的检验与鉴定 558
一、生物学性状 559
一、生物学性状 559
三、生态学、致病性 562
三、生态学、致病性 562
五、患者血清抗体检验 563
四、军团菌病的治疗 563
五、患者血清抗体检验 563
四、军团菌病的治疗 563
第18章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 565
第18章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 565
一、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 566
一、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 566
二、鉴定 569
二、鉴定 569
三、致病性与药物敏感试验 577
三、致病性与药物敏感试验 577
四、非结核分枝杆菌Nomtuberculosis mycobalfteric 578
四、非结核分枝杆菌Nomtuberculosis mycobalfteric 578
六、鉴定分枝杆菌属用的生化试验方法 580
六、鉴定分枝杆菌属用的生化试验方法 580
五、无致病性的非典型菌 580
五、无致病性的非典型菌 580
七、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程序 586
七、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程序 586
八、麻疯分枝杆菌M·leprae 587
八、麻疯分枝杆菌M·leprae 587
第19章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589
第19章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589
第20章李斯特氏菌属Listeria 600
一、生物学特性 600
第20章李斯特氏菌属Listeria 600
一、生物学特性 600
二、生态学与致病性 602
二、生态学与致病性 602
三、细菌学鉴定 603
三、细菌学鉴定 603
第21章丹毒丝菌属Erysipelothrix 604
第21章丹毒丝菌属Erysipelothrix 604
第22章芽胞杆菌属Bacillus 607
第22章芽胞杆菌属Bacillus 607
一、炭疽芽胞杆菌 608
一、炭疽芽胞杆菌 608
二、蜡样芽胞杆菌 611
二、蜡样芽胞杆菌 611
三、类炭疽牙胞杆菌 612
三、类炭疽牙胞杆菌 612
第23章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 613
第23章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 613
一、气性坏疽病原菌群 614
一、气性坏疽病原菌群 614
二、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C·tetani 617
二、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C·tetani 617
三、肉毒梭状芽胞杆菌 C·botulinum 619
三、肉毒梭状芽胞杆菌 C·botulinum 619
四、艰难梭状芽胞杆菌 C·difficile 620
四、艰难梭状芽胞杆菌 C·difficile 620
第24章厌氧菌Anaerobic 625
一、厌氧菌的分类 625
一、厌氧菌的分类 625
第24章厌氧菌Anaerobic 625
二、生态学 632
二、生态学 632
三、厌氧菌感染的特点 633
四、临床标本中常见厌氧菌的分离百分率 633
四、临床标本中常见厌氧菌的分离百分率 633
三、厌氧菌感染的特点 633
五、厌氧菌的生物学特性 634
五、厌氧菌的生物学特性 634
六、厌氧菌的临床检验 635
六、厌氧菌的临床检验 635
第25章链杆菌属Streptobacillus 659
第25章链杆菌属Streptobacillus 659
第26章加德纳尔氏菌属Gardnerella 662
第26章加德纳尔氏菌属Gardnerella 662
第27章奴卡氏菌属Nocardia 665
第27章奴卡氏菌属Nocardia 665
第28章与医学有关的酵母菌 667
一、分类与定义 667
第28章与医学有关的酵母菌 667
一、分类与定义 667
二、临床常见菌种 670
三、常见致病酵母的鉴定 670
三、常见致病酵母的鉴定 670
二、临床常见菌种 670
第29章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 679
第29章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 679
主要参考资料 684
主要参考资料 684
作者单位 686
作者单位 686
- 《微生物培养与显微检验》李晶主编 2018
- 《间充质干细胞基础与临床》韩忠朝著 2015
- 《动物抗菌药物与细菌耐药性》王桂琴主编 2019
-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 朱古亭》方剑乔总主编 2019
- 《新编临床药物使用规范》孙国栋,解华主编 2017
- 《人体寄生虫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供基础 临床 预防 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第2版》诸欣平,苏川 2018
- 《牙髓病学 生物学与临床视角》(意)多米尼科·里库奇,(巴西)小约瑟·斯奎拉编;陈刚,殷欣,苏阳责编;刘贺,汪林译 2020
- 《药物学基础与临床应用》李敏主编 2018
- 《生物化学 本科临床 英文版》张晓伟 2018
- 《细菌蛋白分泌系统研究方法与操作规程》(法)劳雷·詹来特,埃里克·卡斯卡莱斯编者;褚怡,崔改泵责编郑福英,宫晓炜,陈启伟,刘永生译者 2019
- 《出版社微信公众号传播力观察报告》刘婷婷著 2018
- 《长春市基础教育学校办学特色探索》王广洲主编 2019
- 《长春市基础教育名优校长办学经验集萃 下》王广洲主编 2019
- 《长春市基础教育名优校长办学经验集萃 上》王广洲主编 2019
-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分章练习冲刺模拟试卷 中级2013中大网校中国法制出版社指定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辅导用书》李旸,赵波著 2013
- 《这本书 Book 01》黄俊郎文画 2004
- 《摄影师的朝圣》(日)野町和嘉著;邱永辉译 2012
- 《周作人自编集 鲁迅的青年时代》周作人著 2013
- 《秦始皇 日中文对照版》童强,李燕喜著 2012
- 《法和经济学 第6版》(美)罗伯特·考特,(美)托马斯·尤伦著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