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公平与效率新论
公平与效率新论

公平与效率新论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志鹏著
  • 出 版 社: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6541602
  • 页数:293 页
图书介绍:
《公平与效率新论》目录
标签:新论 效率

前言 1

上篇 公平与效率总论 3

第一章 公平论 3

第一节 公平的涵义 4

一、公平问题的历史源头 4

二、公平的语源学流变 6

三、公平的类别 9

第二节 公平的价值 27

一、至高无上的价值定位 28

二、公平是一面理想旗帜 29

三、公平是新社会的制度标识 30

四、公平是人文价值的集中体现 31

五、涵盖可持续价值的现代公平 32

第三节 公平的标准 33

一、公平标准的多义性与统一性 33

二、公平标准的层次性和具体性 34

三、公平标准的比较性和相对性 42

第四节 公平的性质 45

一、公平的历史性与阶级性 46

二、公平的“滞后性”与“超前性” 50

三、公平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53

四、公平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56

第五节 关于“人生而平等”的界说 57

一、“人生而平等”的若干“根据” 57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回答 59

第二章 效率论 63

第一节 效率的涵义 64

第二节 效率的性质 66

第三节 劳动生产率与效率 67

第四节 效率的动力 70

一、合理的经济制度是决定生产率提高的关键 71

二、对经营管理者和生产劳动者的激励机制是提高效率的主要驱动力 72

三、时间意识和成本意识是提高效率的主导意识 73

四、竞赛和竞争是发展经济的强大的动力 73

五、高新科技的不断创新是创造效率奇迹的“内生动力” 74

第五节 效率与效益 75

一、效率的原初定义中缺乏明确的“社会正当需要”观念 76

二、利益主体真正关心的是经济效益 76

三、经济效益不完全反映经济效率 76

四、“综观经济效益”是对“经济效率”的深化和发展 78

第六节 效率的实现 81

一、分工、市场与效率 82

二、知识、信息与效率 83

三、科学技术与效率 85

四、全要素投入与效率 86

五、边际收益递减与效率 87

第七节 效率的价值 89

一、效率——市场的工具价值之主要方面 89

二、效率优先是经济本位的逻辑延伸 90

三、追求经济效益是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91

四、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效率追求效果最大化的模式适合于一切经济活动领域 93

五、效率的“最大化”模式也适合于对人产生正效果的一切社会行为 93

六、效率是人对自身本质的提升 96

第三章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99

第一节 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性展示 100

一、效率与公平的非简单对应关系 102

二、效率与公平在阶级社会呈对抗状态 103

三、效率与公平在价值归属上的对立 106

四、效率与公平相冲突的真伪问题 110

一、效率优先说——效率决定、包含公平 112

第二节 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性诸论 112

二、公平优先说——公平决定、包含效率 114

三、制度公平说——制度决定效率和公平 116

四、帕累托最优说——效率与公平的理想统一 123

五、“本原一体说”——效益与公平本质是一致的 124

六、生产方式说——公平与效率统一于生产方式 126

七、利益基点说——效率与公平统一于利益 127

八、知识经济说——效率与公平的新统一 127

九、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 128

一、公平与效率是两个“最大化”的契合 131

第三节 公平与效率的相关性新解 131

二、公平与效率相损相成论 136

三、公平与效率的相关性动态规律 139

第四节 大效率与大公平的统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142

一、可持续发展的效益是对效率的限制和创新 143

二、可持续发展使公平获得超人文、超社会性的大提升 146

三、可持续发展建立在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新价值观基础上 146

四、可持续发展的原型价值蕴涵于人类轴心文化 148

第五节 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制度的价值核心 149

一、效率与公平是对经济基本问题认识高度自觉化的反映 150

二、效率与公平是现代化关注的焦点 151

三、协调效率与公平,才能实现人类的整体目标 152

第六节 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 154

一、为多数人还是为少数人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价值取向 154

二、效率以牺牲公平为代价向着与公平协调发展的方向发展 156

三、社会补偿是达到社会公平的必要手段 157

四、法治使公平有法可依,使效率有章可循 160

五、可持续发展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扩展到国际和代际 162

第四章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公平与效率的革命 167

下篇 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与效率 167

第一节 以牺牲公平为代价的资本主义高效率是不可持久的 169

一、资本主义公平与效率始终在恶性循环中运动 169

二、资本主义靠不断的高效率支撑其生命 171

三、社会基本矛盾决定资本主义有一个发展极限 17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由计划转向市场的历史必然性 177

一、从公平与效率方面反思苏联剧变的根源 178

二、中国社会主义公平优于苏联,决定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必然性 182

第三节 公平与效率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地位 186

一、公平与效率是评价社会经济制度优劣的两大基本尺度 186

二、长期保持高效率机制,计划不如市场 189

三、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效率和高公平重建政府的合法性基础 191

第四节 社会主义公平是对资本主义机会均等、规则公正的扬弃 193

一、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与商品交换带来的不平等 193

二、机会均等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等级特权 194

三、机会均等不是起点公平 195

四、机会均等是抽象平等 197

五、机会均等与马太效应 199

六、市场不能造就公平交易和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 199

七、规则公正的虚伪性 201

一、平均主义源远流长 203

第五节 克服平均主义与避免两极分化 203

二、平均主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206

三、公平分配与平等分配辨析 207

四、克服对社会主义的误解 210

五、国企改革中的偏差可能助长贫富差距拉大 212

第六节 制度创新决定社会主义的命运 214

一、公平与效率高度统一是检验制度创新成败的标准 214

二、以公有制实现社会公平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216

三、分配制度的创新是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重要保证 220

四、弘扬市场精神是制度创新的应有之义 222

第七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的实现形式 223

一、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更新 224

二、加快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发展 225

三、不断调整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保持其合理的“势位差” 226

四、大力克服等价交换原则的泛化和畸变 227

第五章 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公平与效率 228

第一节 改革以来我国公平与效率的基本状况 228

一、实现“分享增长”,使收入分配保持公平 229

二、改革的性质和方式决定效率与公平的总体状况 235

三、改革比较注意调整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的公平度 236

四、分配不公的表现形式和计算差异 239

五、贫富悬殊还是两极分化 244

第二节 效率低下和分配不公的原因 245

一、产权不明晰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寻租猖獗、分配严重不公 245

二、计划决策机制高度集权的遗风,仍有损于效率和公平 248

三、新旧体制并存而产生的漏洞,给暴富者提供机会 249

四、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滋生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腐败效应 253

五、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原因 253

六、宏观调控乏力使灰色、黑色收入膨胀 254

七、政策倾斜失度影响合理利益格局的形成 256

八、倒U形曲线规律: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贫富差距迅速拉大 259

第三节 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根据和保证 26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基本国情依据 264

二、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是根本制度保证 264

三、历史唯物主义是基本的理论根据 265

四、保持“必要的张力”是重要的方法保证 266

五、合理分担税负是必要的物质保证 267

第一节 邓小平发展了社会主义公平效率观 271

一、恢复生产决定分配的基本原理 271

第六章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公平效率观 271

二、社会主义公平效率观的精辟概括 273

三、大公平效率观的重要发展 277

第二节 邓小平公平效率观的方法论问题 280

一、多数人原则 280

二、发展原则 283

三、补偿原则 285

四、法治原则 287

五、开放原则 288

主要参考文献 291

后记 2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