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跨世纪的中国人口  陕西卷
跨世纪的中国人口  陕西卷

跨世纪的中国人口 陕西卷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跨世纪的中国人口》(陕西卷)编委会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0371672X
  • 页数:514 页
图书介绍:
《跨世纪的中国人口 陕西卷》目录

第一章 人口发展的回顾 1

一、人口现状与特征 5

(一)人口增长率高,人口规模不断增大 6

(二)人口地区分布差异扩大,密度提高 6

(三)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生育率普遍较高 7

(四)人口年龄构成已发生变化,但人口总量仍具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8

(五)人口性别比偏高,出生婴儿性别比出现一定的失衡 9

(六)人口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总体水平仍然偏低 9

(七)婚姻关系稳定,家庭规模缩小 10

(八)人口就业率高,第一产业在业人口民开始转移 12

(九)人口死亡率降低,平均预期寿命提高 12

(十)人口流动量迅速增长,流入量大于流出量 13

(一)古代人口总量变化概况 14

二、人口总量的变化 14

(二)近代人口总量的变化 16

(三)建国后人口总量的变化 17

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26

(一)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一般规律 26

(二)民国以前人口再生产类型 27

(三)建国后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28

第二章 人口年龄、性别构成 32

一、人口年龄构成 32

(一)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 32

(二)人口年龄构成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42

(三)人口年龄构成的地区差异与城乡差异 45

(一)人口特别构成变化及其特点 49

二、人口性别构成 49

(二)分年龄的人口性别构成与性别比 51

(三)人口性别构成的地区差异与城乡差异 53

三、人口老龄化 55

(一)老龄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56

(二)老年人口的婚姻与家庭 65

(三)老年人口再就业 72

(四)老年人口供养方式与社会经济保障 82

第三章 人口文化素质 88

一、人口文化构成 88

(一)人口文化素质现状 88

(二)人口文化素质差异 92

(一)教育事业迅猛发展 96

二、文化素质与教育 96

(二)存在问题不可忽视 98

三、文化素质与人口控制 101

(一)妇女文化素质与总和生育率 101

(二)妇女文化程度与孩次构成及孩次生育率 102

(三)生育率在农村与城镇妇女之间的差别 105

(四)提高妇女文化素质是人口控制工作的战略措施 106

四、文化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 106

(一)人口文化素质与劳动生产率 107

(二)人口文化素质与科技进步 109

(三)人口文化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 110

(四)专业技术人员的分布差异与经济发展 112

(五)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途径 113

第四章 婚姻与家庭 116

一、人口婚姻状况及其特点 116

(一)婚龄人口迅速增长 117

(二)人口婚姻状况发生明显变化 118

(三)从婚姻状况分析中看到的问题 131

二、家庭规模与家庭类型 132

(一)家庭规模 132

(二)家庭类型 136

(三)家庭变化的原因分析 139

三、婚姻、家庭与生育 140

(一)婚姻状况是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 141

(二)家庭对生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47

(三)婚姻、生育对家庭的双重影响 150

四、婚姻家庭变化与社会经济 152

(一)婚姻家庭变化的原因分析 153

(二)婚姻家庭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58

(一)人口出生率的变化情况及地区差异 166

第五章 生育水平与人口控制 166

一、生育水平现状及变化趋势 166

(二)总和生育率的变化及地区差异 169

(三)妇女生育模式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170

(四)孩次生育率和孩次率 176

(五)妇女终身生育率与平均生育子女数 179

二、影响妇女生育水平的因素 181

(一)育龄妇女的年龄结构与一般生育率 181

(二)多胎生育与妇女总和生育率 182

(三)早婚早育与妇女生育水平 182

(四)政策因素对生育的影响 183

(五)经济因素与生育水平 184

(六)城镇化程度与生育水平 184

(七)文化水平在生育转变中的特殊作用 186

(八)职业对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的影响 187

三、人口控制的效果与难点 188

(一)人口控制的效果 188

(二)人口控制工作的难点 191

第六章 死亡水平与预期寿命 194

一、死亡率变化 196

(一)粗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196

(二)人口死亡率的年龄性别差异 199

(三)婴幼儿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206

二、死亡率的地区差异 209

(一)粗死亡率的地区差异 209

(二)死亡率下降速度的地区差异 210

三、影响死亡率的因素 211

(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变化 213

四、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213

(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 215

(三)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地区差异 217

(四)年龄别死亡率变化对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 217

五、小结 220

第七章 人口分布与城镇化 225

一、人口的分布 225

(一)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变化 226

(二)影响人口分布及变化的原因 235

(三)未来人口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 242

二、人口城镇化 246

(一)建国以来城镇化发展的回顾 247

(二)第三次人口普查到第四次人口普查期间市镇人口的变动特征 250

(三)人口城镇化预测 254

(四)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258

第八章 人口迁移和流动 262

一、人口迁移状况 263

(一)省际人口迁移 263

(二)省内人口迁移 276

二、人口流动状况 284

(一)流动人口的流量 285

(二)流入人口 287

(三)流出人口 291

(四)11城市流动人口 294

(五)86县流动人口 297

(六)人口流动形成的原因 299

(七)人口流动的特点 303

三、人口迁移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 306

(一)对人口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影响 306

(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07

(三)对人口城市化和城乡人口结构的影响 310

(四)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10

第九章 少数民族人口 314

一、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与分布 314

(一)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及变化 314

(二)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 318

二、少数民族人口年龄、性别构成 321

(一)年龄构成 321

(二)性别构成 323

(一)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程度状况 326

三、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 326

(二)文盲半文盲人口 327

四、少数民族人口生育状况 330

(一)出生率 330

(二)生育状况 331

(三)生育孩次与活产情况 332

(四)少数民族妇女生育率较低的原因 334

第十章 劳动力资源构成与配置 337

一、劳动力资源构成 337

(一)劳动力资源总量及变动 338

(二)劳动力资源性别、年龄构成 339

(三)劳动力资源文化构成 341

(四)劳动力资源地区和城乡分布 343

二、在业人口状况 345

(一)总人口的在业程度 346

(二)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 350

(三)在业人口的产业结构 357

(四)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 358

三、不在业人口状况 366

(一)不在业人口的数量及构成变化 366

(二)不在业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369

(三)不在业人口的文化构成 370

(四)市镇待业人口状况 371

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373

(一)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374

(二)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措施及对策 376

第十一章 人口与资源、环境 380

一、人口与自然资源、环境总特征 380

(二)人口、劳动力资源和技术人才的分布与自然资源的分布相背离 381

(一)资源分布和人口特征明显分为三个区域 381

(三)水资源较缺乏,土地、生物资源数量不小但质量不高,人均占有量逐年迅速下降 382

(四)人口增长过快促使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382

二、人口与矿产、能源资源 383

(一)矿产资源 383

(二)能源资源 386

三、人口与谈水资源 391

(一)谈水资源贫乏且分布不均 391

(二)人均水资源量递减,水资源危机已经显露 392

(三)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受多因素限制 394

(四)用水供需矛盾尖锐 395

(五)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397

四、人口与耕地、粮食 400

(一)人口增长迅速,耕地不断减少,人均占有粮食缓慢提高 401

(二)三个自然地域的人口、耕地、粮食 403

(三)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的直接后果 408

(四)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人口与耕地的矛盾 410

五、人口与森林、草地 412

(一)人口与森林、草地变迁 412

(二)森林覆盖率较高,分布不均,蓄积量少 414

(三)森林质量差林业发展潜力大 417

(四)果类与林特产资源 418

(五)草地资源面积广质量差 419

(六)植被种草、积极优化生态环境 421

六、人口与环境 422

(一)生态环境的变化 422

(二)分区生态环境概述 426

一、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 432

第十二章 人口与消费 432

(一)40年人口消费状况的变化 433

(二)1990年人口消费的总量水平 437

(三)人口消费结构分析 441

(四)各地、市人口消费水平 453

二、消费水平与国民收入的增长及其分配 454

(一)人口与国民收入及其积累 455

(二)劳动力人口的变动与积累 464

三、总人口的分母效应与小康目标 471

(一)人口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472

(二)总人口的分母效应与小康目标 480

第十三章 人口发展与展望 489

一、预测的基础数据分析与选择 489

(一)生育率数据及选择 489

(二)死亡率数据及选择 493

(三)人口年龄构成数据和时点校正 495

二、未来总人口发展预测分析 496

(一)人口自然变动趋势的预测和分析 496

(二)迁移人口分析和估计 499

(三)总人口的预测和分析 501

三、未来人口主要构成的预测和分析 502

(一)性别、年龄构成 502

(二)劳动力资源构成 506

(三)育龄妇女的构成 507

(四)负担系数 509

四、人口持续发展的前景 510

(一)人口中期发展前景 510

(二)人口持续发展的背景和展望 51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