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  专题文化卷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  专题文化卷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 专题文化卷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4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碧波,董国尧主编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207033257
  • 页数:1728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 专题文化卷》目录

目 录 1

第一章 原始文化 1

第一节 华北地区原始文化 1

一、在朦胧中的探索——旧石器时代早、中期的文化 2

二、智慧的黎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 8

三、文化、文明的缔造——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晚期的文化 26

第二节 东北地区原始文化 56

一、旧石器时代文化 56

二、新石器时代较早阶段文化 65

三、红山文化——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89

第三节 西北地区原始文化 105

一、概述 106

生产与生活 126

三、葬俗 137

四、陶器的造型与装饰 142

五、舞蹈与音乐 153

六、雕塑与绘画 155

第二章 哲学思想(附伦理道德) 162

第一节 中国北方民族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162

一、无限的旋转的流动的宇宙观 162

二、“天族”与“天”哲学范畴的创立 176

三、朴素的流动的辩证思维 185

第二节 蒙古族的哲学思想 192

一、蒙古族哲学思想的萌芽 192

二、蒙古族哲学思想的形成 199

三、蒙古族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206

第三节 回族的哲学思想 214

一、元代回族的哲学思想 214

二、明代回族的哲学思想 215

三、明末至清代回族的哲学思想 221

一、努尔哈赤的天命哲学 226

第四节 满族的哲学思想 226

二、玄烨的理学思想 232

三、弘历的天人合一与神道思想 237

四、载湉突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尝试 242

附:伦理道德 250

一、价值观念 250

二、婚姻、家庭伦理 253

三、社会、政治的伦理道德 257

第三章 宗教 262

第一节 原始宗教 263

一、自然崇拜 264

二、神灵崇拜 270

三、图腾崇拜 274

四、祖先崇拜 280

五、余论 283

第二节 宗教与北方民族政治 285

一、北方民族统治者的宗教意识 286

二、北方民族统治者对宗教的利用 293

三、余论 303

第三节 宗教与北方民族艺术 304

一、论宗教艺术 304

二、建筑 308

三、雕塑 320

四、绘画 324

五、余论 326

第四章 神话 328

第一节 北方神话释读 328

一、讲神的故事与传神之谕 328

二、以句子为元单位的神话和以词语为元单位的神话 333

第二节 中国北方神话模式 337

一、“昆仑”神话诸说钩沉 337

二、昆仑神话:汉语、原始阿尔泰语文化交融的结晶 343

三、北方民族神话的三分世界结构 361

第三节 中国北方民族创世神话 397

一、中国北方创世神话探源 398

二、动物神创世神话 403

三、人格神创世神话 409

第四节 中国北方族源神话 420

一、氏族起源神话 420

二、民族起源神话 425

第五章 习俗(上) 452

第一节 北方民族的服饰 452

一、北方主要民族服饰的概貌 452

二、北方民族服饰对汉族服饰的影响 479

三、汉服对北方民族服饰的影响 488

第二节 北方民族的发式 496

一、北方各民族发式的概况 496

二、北方民族发式与汉族发式的相互影响 522

第三节 北方民族的饮食 527

一、渔猎民族饮食文化类型 527

二、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类型 531

三、农耕民族饮食文化类型 554

第四节 北方民族的居住 564

一、非定居式住所 565

二、农耕民族定居式住所 576

三、游牧民族定居式住所 583

第五节 北方民族的交通工具 592

一、雪地交通工具 592

二、水上交通工具 595

三、陆路交通工具 606

第六章 习俗(下) 629

第六节 北方民族的婚俗 629

一、原始婚姻状态的遗风 629

二、反映父权制代替母权制社会的婚姻遗风 641

三、维护父权制社会权威的几种婚姻遗风 647

四、国家间和民族间的政治联姻——“和亲” 666

五、北方民族的婚姻仪式 671

第七节 北方民族的葬俗 684

一、北方民族的葬式 684

二、北方民族的葬俗 707

三、北方民族的丧礼 731

四、北方民族的帝陵 741

第七章 语言和文字 751

第一节 语言概述 754

一、阿尔泰语系 755

二、汉藏语系 772

三、印欧语系 773

四、未定或未明系属的语言 776

第二节 语言分述 781

一、域内尚通行的语言 781

二、已消亡的语言 801

第三节 尚在通行的北方民族文字 806

一、使用回鹘字母的文字 806

二、使用阿拉伯字母的文字 814

三、谚文(朝鲜文) 817

第四节 已消亡的北方民族古文字 818

一、受汉字影响创制的古文字 818

二、受腓尼基文字影响创制的古文字 826

第八章 文学 844

第一节 诗歌谣谚 845

第二节 英雄史诗 859

一、西北地区的史诗 860

二、北方地区的史诗 864

三、东北地区的史诗 869

第三节 叙事长诗 874

一、西北地区的叙事长诗 875

二、北方地区的叙事长诗 881

三、东北地区的叙事长诗 887

第四节 传说故事 891

一、人物传说 892

二、习俗传说 895

三、民间故事 896

第五节 戏曲 901

一、歌舞小戏 901

二、科白类剧——参军戏 905

三、诸宫调与金元戏曲 909

四、金代戏剧 911

五、金元北曲——元杂剧 921

六、徽班与京剧 925

一、唐以前小说艺术在北方的传播 926

第六节 小说 926

二、辽金时期小说话本的传播 928

三、金代的讲唱文学——诸宫调 930

四、蒙古族的史传文学 933

五、满族的小说创作 937

第九章 史学 941

第一节 修史机构、职官与门类 941

一、修史局、著作局及其所属史官 941

二、起居、记注诸机构及其所属史官 942

三、国史院、国史馆、史馆及其所属史官 944

四、明史馆、实录馆、四库全书馆等及其所属史官 947

五、主要修史门类 950

第二节 著名史家和重要史著 958

一、北魏史学家及史学著作 958

二、辽代史学家及史学著作 963

三、金代史学家及史学著作 968

四、元代、元以后史学家及史学著作 972

五、清代史学家及史学著作 984

六、维吾尔族史学家及史学著作 991

第三节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学特点 995

一、各民族史学发展的不平衡性与渐进性 995

二、“以史为鉴”的修史宗旨 997

三、“彰善瘅恶”的修史准则 999

四、重“德运”、“正统”之争的修史观念 1000

五、“直笔”史德与“讳恶”禁限并存 1005

第十章 音乐歌舞 1010

第一节 北方地区的音乐歌舞 1010

一、匈奴族的音乐歌舞 1010

二、鲜卑族的音乐歌舞 1015

三、契丹族的音乐歌舞 1022

四、蒙古族的音乐歌舞 1027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音乐歌舞 1036

一、音乐歌舞特色 1036

二、原始民族音乐歌舞 1038

三、先秦至隋唐时期的音乐歌舞 1043

四、宋金时期女真族的音乐歌舞 1049

五、明清以降满族及其他民族的音乐歌舞 1057

第三节 西北地区的音乐歌舞 1066

一、汉朝及其以前的音乐歌舞 1067

二、晋唐时期的音乐歌舞 1073

三、宋元明清的音乐歌舞 1084

第十一章 美术 1096

一、匈奴族的手工艺术 1097

第一节 匈奴族的美术 1097

二、和林格尔壁画 1101

第二节 鲜卑族的美术 1104

一、魏晋时期的壁画 1104

二、魏晋时期壁画艺术的价值 1105

三、十六国时期的绘画 1108

四、北魏的石窟艺术 1109

第三节 突厥族的美术 1112

一、库车之绘画遗品 1113

二、突厥的工艺美术 1115

一、辽金时期契丹族、女真族的画家 1118

第四节 契丹族与女真族的美术 1118

二、辽金时期绘画艺术特色 1121

三、辽金壁画遗存 1128

四、辽金时期的雕塑与石刻 1132

第五节 蒙古族的美术 1136

一、宗教美术 1136

二、工艺美术 1140

三、元代壁画与书法篆刻 1151

四、著名画家与创作 1154

一、满族的绘画特征 1157

第六节 满族的美术 1157

二、满族的纪实性绘画艺术 1162

三、边塞风光图 1165

四、满族宫廷中的西方画风 1166

第十二章 岩画艺术(附前苏学者对黑龙江左岸岩画的研究) 1171

第一节 发现与分布 1171

第二节 区域特征 1179

第三节 环境选择与作画功能 1194

第四节 技术与风格 1201

第五节 题材分类与岩画内容 1208

第六节 年代探寻与作画者族属推测 1222

第七节 北方岩画与当地传统文化的关系 1231

结语 1235

附:前苏学者对黑龙江左岸岩画的研究 1245

一、前苏境岩画的考察 1245

二、旧石器时代 1255

三、新石器与早期金属器时代 1263

四、早期铁器时代——中世纪 1278

第十三章 石窟文化 1287

第一节 石窟文化的特征 1288

一、石窟特征 1289

二、佛教特征 1292

三、民族特征 1297

四、民俗特征 1299

五、艺术特征 1304

六、地域特征 1311

七、时代特征 1311

第二节 石窟文化的分布状况 1311

一、古代西域 1313

二、河西四郡 1316

三、关陇地区 1318

四、河东地区 1323

五、黄河流域 1325

七、辽西漠南 1330

六、邺城故地 1330

八、岭南巴蜀 1331

九、长江下游 1334

第三节 石窟文化的历史演变 1336

一、五胡十六国的石窟文化 1341

二、北朝的石窟文化 1345

三、隋唐的石窟文化 1350

四、宋辽金西夏的石窟文化 1355

第四节 石窟文化与民族文化 1362

一、历史的必然 1363

二、佛教的浸蚀 1364

三、民族的心态 1365

四、地理因素 1366

五、文化的冲动 1367

第十四章 医术 1369

第一节 经验与神学医学阶段的北方民族医学 1370

一、各种卫生观念的形成 1370

二、医药知识与技能的获得 1375

第二节 从经验、神学的医学向理论医学的过渡 1381

一、对疾病的认识与诊疗技术的进步 1382

二、药物知识的积累 1385

三、保健认识的深入 1388

四、北方民族医学的区域特征 1390

一、医学理论的建构 1396

第三节 北方民族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396

二、药物学体系的完成 1401

三、医术的传播与著名医家、著述 1404

第十五章 科学技术 1412

第一节 畜牧驯养 1412

一、牲畜的远缘杂交 1412

二、优良种羊 1414

三、优良种猪 1415

四、驯驼 1416

一、保墒技术 1418

第二节 农业技术 1418

二、代田法 1419

三、区田法 1419

四、开发砂田 1420

五、水果裁培 1422

六、坎儿井的发明 1423

第三节 建筑技术 1425

一、元上都 1425

二、“斡耳朵” 1427

三、元大都 1428

四、辽人建塔建阁技术 1429

五、桥梁建造 1432

第四节 纺织技术 1435

一、棉纱织品 1435

二、毛织品 1438

第五节 数学、天文历法和地理学 1440

一、数学 1440

二、天文历法 1444

三、地理学 1449

附:镀锡技术 1452

一、宇文恺 1453

第六节 著名科学家 1453

二、耶律楚材 1456

三、鲁明善 1457

四、忽思慧 1459

五、图理琛 1461

六、年希尧 1463

七、唐英 1464

第十六章 军事文化 1467

第一节 先秦时期北方民族的军事文化 1468

一、战争的起源与北方民族的战神崇拜 1468

二、民族格局与军事态势 1469

三、军事文化的交融与影响 1473

第二节 秦汉时期匈奴族的军事文化 1478

一、军事组织 1479

二、兵器装备 1482

三、军事训练 1485

四、匈奴族的军事作战方法 1486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的军事文化 1489

一、北方民族的骑兵及相关问题 1489

二、北方民族政权的军事体制 1490

三、鲜卑族的府兵制 1492

第四节 隋唐时期北方民族的军事文化 1495

一、突厥族的军事文化 1496

二、回纥与黠戛斯的军事文化 1498

三、渤海国的兴起与靺鞨的军事文化 1500

第五节 契丹、女真与西夏的军事文化 1502

一、契丹族与辽 1502

二、党项族与西夏 1505

三、女真族与金 1509

第六节 元代蒙古族的军事文化 1513

第七节 明清时期满族的军事文化 1531

结语 1536

一、牧猎教育文化形成的原因 1540

第一节 牧猎教育文化 1540

第十七章 教育文化 1540

二、牧猎教育文化的内容 1544

三、游牧渔猎教育文化的形式 1562

第二节 牧猎、农耕混合型教育文化 1567

一、历史背景 1567

二、混合型教育文化的政策与观念 1572

三、混合型教育文化的内容 1579

四、混合型教育文化的形式 1581

第三节 农耕教育文化 1597

一、农耕教育文化形成的原因 1598

二、农耕教育文化的政策与观念 1602

三、农耕教育文化的内容 1608

四、农耕教育文化的形式 1613

第十八章 体育文化 1620

第一节 骑射 1624

第二节 赛马 1638

第三节 马球 1644

第四节 角抵 1650

第五节 冰雪运动 1663

第六节 棋类、拳术等体育活动 1671

结语 170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