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变革中的财政经济
变革中的财政经济

变革中的财政经济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茂云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1706301
  • 页数:493 页
图书介绍:
《变革中的财政经济》目录

第一章 财政调控 1

一、财经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1

(一)财经调控的必要性 1

(二)财经调控的基本方式 11

(三)财经调控的一般原则 15

(四)财政调控的目标 17

(五)财政调控的手段及其运用 22

(六)财政调控与其它调控手段的协调 26

二、为什么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34

(一)什么是财政政策? 34

(二)为什么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34

(三)货币政策怎么啦? 37

(四)反周期调节如何进行? 38

(五)扩大国债发行可行吗? 39

(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注意的问题 40

三、财政调控亦需税收政策牵引 42

(一)财政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税收问题,除了“收钱”,税收政策还有别的妙用 42

(二)当前税收政策应注意处理好六大关系 42

(三)该收的得收,该减的得减 44

(四)税收政策是国家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4

四、如何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45

(一)逼出的思路 45

(二)大胆的实践 46

(三)可观的效益 48

(四)有益的启示 50

五、近期财政政策取向 52

(一)财政政策并非一启就灵 52

(二)近期财政政策取向 55

(三)大规模财政投资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57

(一)金融调控的背景 59

第二章 金融调控 59

一、金融调控的实践及取得的主要经验 59

(二)金融调控的措施和实践 60

(三)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要任务的宏观调控目标基本实现 61

(四)金融调控的主要经验 62

二、促进货币政策作用充分发挥 64

(一)什么叫货币政策? 64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64

(三)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不等于紧缩“银根” 66

(四)货币政策不能“包治百病” 67

三、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 67

(一)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67

(二)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69

(三)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金融体制 69

(四)改革金融服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69

四、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 70

第三章 结构调整 76

一、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76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意义 76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目标和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81

(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84

二、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86

(一)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必要性 86

(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辩证关系 89

(三)经济结构调整应坚持六个结合,六个为主 92

三、培育和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 97

(一)什么叫新的经济增长点? 97

(二)选择和确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标准 98

(三)培育和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原则 100

(一)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征和投资效应 101

四、基础设施:推动经济增长的投资热点 101

(二)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意义 102

(三)当前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保障 104

(四)加大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 105

(五)基础设施的投资应以效益为中心 108

第四章 体制改革 109

一、投资融资体制改革 109

(一)现行投融资体制存在的弊端 109

(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投融资体制 112

二、财税体制改革 117

(一)财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估价 117

(二)现行财税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22

(三)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主要内容 127

(四)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政策选择 129

(五)财税体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136

(一)既生税,何生费? 138

三、清费立税:“费改税” 138

(二)“费改税”的必要性 140

(三)“费改税”的可行性 144

(四)“费改税”的误区 145

(五)如何清费立税? 147

(六)桥归桥,路归路 148

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150

(一)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50

(二)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三大难点 152

(三)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原则 156

(四)如何顺利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159

五、调整粮食种植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62

(一)对地方粮食生产与流通的基本估价 163

(二)地方粮食生产与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165

(三)抓住深化粮食改革的有利时机 169

第五章 制度创新 173

一、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出制度 173

(一)当前财政支出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73

(二)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出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176

(三)如何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制度 176

二、建立适宜的政府采购制度 181

(一)何谓政府采购制度 181

(二)建立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必要性 183

(三)建立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误区 187

(四)建立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若干原则 188

(五)建立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重点 189

三、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95

(一)现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95

(二)现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几个问题 197

(三)新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框架 198

四、建立稽查特派员制度 202

(一)现行国有企业管理与监督的现状必须改革 203

(二)建立稽察特派员制度的必要性 204

(三)稽察特派员制度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制度创新 206

(四)稽察特派员制度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制度保证 208

五、建立会计委派制度 209

(一)会计委派制度是会计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 210

(二)建立会计管理新的运行机制 212

六、建立地方综合财政预算制度 215

(一)建立地方综合财政预算必须澄清一些理论观点 215

(二)建立地方综合财政预算是改革的需要和发展的必然 217

(三)建立地方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是实行社会收费统一管理 219

(四)建立地方综合财政预算管理要有明确的思路 221

一、转换财政职能重构地方财政 225

(一)财政职能转换给地方财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25

第六章 职能转换 225

(二)转换财政职能,探索建立稳固平衡的地方财政 231

二、转换控购职能探索管理新路 238

(一)控购管理功不可没 238

(二)控购管理不仅是经济任务而且是政治任务 240

(三)正确处理控制与服务的关系 242

(四)控购工作必须实行科学的分类管理 244

三、转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 247

(一)国有资产经营者的选拔及监督机制的建立 247

(二)国有资产的流动与流失 249

(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方法 250

第七章 观念更新 252

一、梯级财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52

(一)梯级财源概说 252

(二)建设梯级财源的客观依据 254

(三)建设梯级财源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57

二、科技兴财的探索与研究 261

(一)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 262

(二)实践与理论的主要创新 266

(三)困挠与机遇并存下的出路 270

三、实施效益财政问题研究 273

(一)关于县市、乡镇效益财政建设问题 273

(二)关于地方财源建设问题 275

(三)关于提高支农资金效益问题 276

(四)关于控制行政支出过快增长问题 277

四、源于实践的思考 280

(一)更新观念是实施效益财政的前提 280

(二)转变发展方式是实施效益财政的关键 282

(三)创立工作新机制是实施效益财政的保障 285

五、优化财源结构增强财源后劲 287

(一)对财源结构的基本分析 288

(二)对财源现状的基本估价 291

(三)优化财源结构的对策 298

六、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 306

(一)财政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 306

(二)财政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上机遇与困难并存 309

(三)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 311

七、振兴地方国有工业企业的财政对策 315

(一)地方国有工业企业的基本现状 315

(二)目前地方国有工业企业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318

(三)振兴地方国有工业企业的财政对策 323

第八章 财政管理 329

一、加强世界银行贷款的债务管理 329

(一)世界银行贷款的基本特点 329

(二)世界银行贷款及其债务与地方财政的关系 331

(三)世界银行贷款债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34

(四)加强世界银行贷款债务管理的建议与措施 337

二、加强转贷国债管理 340

(一)莫用传统观念看国债 341

(二)转贷国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344

(三)增强信心,积极筹措转贷国债 345

(四)如何管好转贷国债 347

(五)加强转贷国债管理的建议 348

三、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351

(一)重新认识预算外资金及其管理的重要性 351

(二)加大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的力度 354

(三)内陆地区如何提高预算外资金使用效益 358

(四)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六部曲” 366

四、加强财政监管防范财政风险 372

(一)重要前提:更新观念 373

(二)有效途径:转变监督的方式方法 375

(三)成败关键:队伍建设 377

(四)基本准绳:严格把握政策 379

(五)重要保障:创立工作新机制 380

五、强化会计监督防范金融风险 382

(一)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 382

(二)把稳“钱袋子” 383

(三)改革金融企业财会制度 383

(四)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 386

第九章 经济发展 387

一、制定行之有效的财政政策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 387

(一)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387

(二)制定行之有效的财政政策,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 388

(三)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390

二、乡镇企业撑起财政一片绿阴 393

(一)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394

(二)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396

(三)乡镇企业发展要走好四个路子 398

(四)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财政对策 399

三、加强支柱产业建设的财政对策 401

(一)加强支柱产业建设是财政跨世纪发展阶段的战略任务 402

(二)对制约支柱产业发展和财力增长的因素分析 404

(三)支柱产业建设的目标和重点 410

(四)加强支柱产业建设的财政对策 414

四、第三产业:一个战略性课题 417

(一)发展第三产业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依托 417

(二)担起经济增长重任 419

(三)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三大原因 420

(四)前景广阔的经济增长点 421

(五)下岗职工请往三产去 422

五、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财税对策 423

(一)转变理财观念是大发展的前提 423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是大发展的关键 425

(三)强化措施,放宽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428

(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 431

六、加快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财政对策 434

(一)加快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迫切性 435

(二)利用外商投资的现状与问题 437

(三)引进外资严重滞后的因素分析 441

(四)加快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财政对策 443

第十章 社会保障 447

一、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及其改革取向 447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和内容 448

(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450

(三)我国社会保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52

(四)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向 457

(一)为什么说社会保障制度与财政息息相关 460

二、社会保障制度与财政息息相关 460

(二)我国社会保障财政管理业务体系包括内容 463

三、财政如何支持再就业工程 465

(一)财政支持再就业工程的意义 465

(二)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若干思考 468

(三)财政支持再就业工程的措施 473

四、财政要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 477

(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群龙无首 477

(二)财政部门参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名正言顺 481

(三)社会保障基金纳入财政管理各执己见 484

(四)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任重道远 485

五、目前财政还应参与的几项重大社会保障工作 487

(一)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87

(二)搞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489

(三)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490

后记 4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