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刑法学概论
刑法学概论

刑法学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洪海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7271·007
  • 页数:435 页
图书介绍:
《刑法学概论》目录

第一章刑法的本质和任务 1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和特点 1

一、刑法的概念 1

目 录 1

二、刑法的特点 2

三、刑法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3

第二节刑法的本质 6

一、奴隶制刑法的本质 6

二、封建制刑法的本质 7

三、资本主义刑法的本质 8

四、社会主义刑法的本质 10

一、规定刑法任务的根据 11

第三节刑法的任务 11

二、我国刑法的任务 13

第二章 刑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6

第一节刑法的指导思想 16

一、奴隶制刑法的指导思想 16

二、封建制刑法的指导思想 16

三、资产阶级刑法的指导思想 17

四、我国刑法的指导思想 18

第二节刑法的基本原则 22

一、罪刑法定原则 22

二、罪刑相适应原则 25

三、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28

四、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30

第三章刑事立法的发展 32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刑事立法的发展 32

一、奴隶制社会的刑事立法 32

二、封建制社会的刑事立法 34

第二节 中国近代及国民党政府时期刑事立法的发展一、中国近代刑事立法的发展 35

二、国民党政府时期刑事立法的发展 36

第三节我国民立革命根据地的刑事立法 37

一、一般概况 37

二、民主革命根据地时期刑事立法的特点 38

一、建国后的法规沿革 39

第四节建国后的刑事立法 3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诞生 40

第五节外国刑事立法的发展 41

一、奴隶制时期的刑事立法 41

二、封建制时期的刑事立法 43

三、资产阶级的刑事立法 44

第四章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47

第一节刑法的体系 47

一、刑法体系的根据 47

二、刑法体系的一般概述 48

第二节刑法的解释 51

一、从解释的效力上分类 51

二、从解释的方法上分类 52

第五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53

第一节刑法效力范围的概念 53

一、什么是刑法的效力范围 53

二、刑法效力范围的原则 53

第二节刑法的空间效力 55

一、对地域的效力 55

二、对人的效力 57

第三节刑法的时间效力 61

一、刑法的生效和效力终止的时间 61

二、刑法的溯及既往效力 63

一、剥削阶级国家的犯罪概念 66

第一节剥削阶级国家的犯罪概念及其特征 66

第六章 犯罪的概念及其原因 66

二、剥削阶级国家的犯罪特征 67

第二节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及其特征 69

一、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69

二、我国刑法中犯罪的基本特征 70

第三节犯罪的原因 73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犯罪原因 73

二、我国的犯罪原因 78

第七章 犯罪构成 82

第一节犯罪构成的概念和意义 82

一、资产阶级的犯罪构成理论 82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概念 83

三、犯罪构成的意义 85

第二节犯罪构成的要件 86

一、犯罪客体 86

二、犯罪客观方面 86

三、犯罪主体 86

四、犯罪主观方面 87

第三节犯罪构成与类推 88

一、类推的概念 88

二、类推的条件和限制 90

第一节犯罪客体的概念和意义 93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及其内容 93

第八章犯罪客体 93

二、犯罪客体在法律条文中的主要表现 95

三、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 96

第二节犯罪客体的种类 97

一、一般客体 97

二、同类客体 97

三、直接客体 99

第三节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100

一、犯罪对象的概念 100

二、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 101

三、犯罪对象与犯罪工具 102

一、什么是犯罪客观方面 103

第一节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 103

第九章犯罪客观方面 103

二、犯罪客观方面是犯罪的主要外部特征 104

第二节犯罪的行为 104

一、犯罪行为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104

二、作为 106

三、不作为 106

第三节犯罪的结果 107

一、犯罪结果的概念 107

二、我国刑法对犯罪结果的几种表述 108

第四节因果关系 109

一、因果关系的一般概述 109

二、我国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112

第五节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119

一、犯罪的时间 119

二、犯罪的地点 120

三、犯罪的方法 120

第十章犯罪主体 122

第一节犯罪主体的概念和种类 122

一、犯罪主体的概念 122

二、犯罪主体的种类 124

第二节刑事责任年龄 126

一、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及其根据 126

二、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127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 128

第三节刑事资任能力 128

二、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 129

第十一章 犯罪主观方面 133

第一节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133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及其内容 133

二、犯罪是主客观方面的统一 134

第二节犯罪的故意 135

一、犯罪的故意概述 135

二、直接故意 137

三、间接故意 138

四、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异同 139

一、犯罪的过失概述 140

第三节犯罪的过失 140

二、疏忽大意的过失 141

三、过于自信的过失 143

四、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 144

异同……………………………… 146

第四节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146

一、犯罪的目的 146

二、犯罪的动机 147

第五节刑法上的意外事件 148

一、意外事件的概念 148

二、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区别 149

一、法律上的错误 150

第六节刑法上的错误 150

二、事实上的错误 152

第十二章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155

第一节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155

一、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违法阻却理论 155

二、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排除社会危害性理论 156

第二节正当防卫 157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 157

二、正当防卫的条件 158

第三节紧急避险 162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 162

二、紧急避险的条件 163

一、故意犯罪阶段概述 166

第十三章 故意犯罪的阶段 166

第一节故意犯罪的阶段概述 166

二、故意犯罪阶段的划分理论 167

第二节犯罪的预备 169

一、犯罪预备的概念 169

二、对犯罪预备行为的处罚 170

第三节犯罪的未遂 171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及其特征 171

二、犯罪未遂的种类 173

第四节犯罪的中止 174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 174

二、犯罪中止的条件 175

第十四章 共同犯罪 178

第一节 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特征 178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意义 178

二、共同犯罪的特征 179

第二节共同犯罪的形式 182

一、简单共犯和复杂共犯 182

二、事先无通谋的共犯和事先有通谋的共犯 182

三、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犯罪集团) 184

四、犯罪团伙问题 185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188

一、主犯 188

二、从犯 189

三、胁从犯 190

四、教唆犯 190

五、间接正犯问题 192

第十五章 刑罚的概念和目的 195

第一节刑罚的概念和目的 195

一、刑罚的概念 195

二、刑罚的特点 198

第二节刑罚的目的 199

一、我国刑罚的目的 199

二、资产阶级的刑罚理论 201

一、刑罚的体系概述 203

第十六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203

第一节刑罚的体系 203

二、我国刑罚体系的特点 204

第二节刑罚的种类 206

一、主刑 206

二、附加刑 214

第十七章 荆罚的具体运用 218

第一节最刑的概念和原则 218

一、量刑的概念 218

二、量刑的一般原则 218

第二节量刑的情节 220

一、法定情节 220

二、审理情节 222

第三节累犯和自首 224

一、累犯 224

二、自首 225

第十八章数罪并罚 228

第一节数罪并罚的概念 228

一、数罪并罚的概念 228

二、数罪的特征 229

第二节数罪并罚的原则和方法 230

一、数罪并罚的原则 230

二、数罪并罚的方法 231

二、连续犯 234

第三节不适用数罪并罚的几种情况 234

一、惯犯 234

三、持续犯 235

四、结合犯 236

五、牵连犯 236

六、想象的犯罪竟合 237

第十九章 缓刑、减刑和假释 238

第一节缓刑 238

一、缓刑的概念 238

二、缓刑的条件 240

三、缓刑的考验期 241

四、区别对缓刑的几种不同情况 242

第二节减刑 243

一、减刑的概念 243

二、减刑的条件 244

三、减刑后刑期的计算 246

第三节假释 246

一、假释的概念 246

二、假释的条件 248

三、假释的考验期及其撤销 248

第二十章 时效和赦免 250

第一节时效 250

一、时效的概念 250

二、时效的期限 251

一、赦免的概念及种类 252

第二节赦免 252

二、我国对赦免的实践 253

第二十一章 罪荆论概述 255

第一节刑法分则的结构 255

一、刑法分其的体系 255

二、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的关系 257

第二节罪状、罪名和法定刑 258

一、罪名 258

二、罪名 259

三、法定刑 260

一、镇压反革命运动 262

第二十二章反革命罪 262

第一节 我国同反革命罪作斗争的历史 262

二、肃清反革命运动 263

三、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 264

第二节反革命罪的概念和特征 265

一、反革命罪的概念 265

二、反革命罪的特征 266

第三节反革命罪的种类 269

一、背叛祖国罪 269

二、阴谋颠覆政府罪、阴谋分裂国家罪 270

三、策动叛变罪、策动叛乱罪 271

四、持械聚众叛乱罪 272

五、聚众劫狱罪、组织越狱罪 273

六、间谍罪、资敌罪 274

七、组织、领导反革命集团罪、 276

积极参加反革命集团罪 276

八、反革命破坏罪 277

九、反革命杀人罪、反革命伤人罪 278

十、反革命宣传煽动罪 279

第二十三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282

第一节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282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 282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特征 282

一、放火罪 285

第二节用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285

二、失火罪 287

三、决水罪 288

四、爆炸罪 290

五、投毒罪 291

第三节危害交通安全的犯罪 293

一、破坏交通工具罪 293

二、破坏交通设备罪 295

第四节有关枪支、弹药的犯罪 298

一、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 298

弹药或爆炸物罪 298

二、盗窃、抢夺枪支、弹药或爆炸物罪 300

第五节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的犯罪 302

一、交通肇事罪 302

二、重大责任事故罪 304

第二十四章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 308

第一节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概述 308

一、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的概念 308

二、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的特征 309

第二节违反海关、财政金融、工商管理法规的犯罪一、走私罪 311

二、投机倒把罪 314

第三节伪造货币、票证的犯罪 317

一、伪造、倒卖计划供应票证罪 317

二、伪造、贩运伪造的国家货币罪 319

三、伪造有价证券罪 321

四、伪造车、船、邮、税、货票罪 323

第五节破坏集体生产与自然资源的犯罪 324

一、破坏集体生产罪 324

二、盗伐、滥伐林木罪 326

三、非法狩猎罪 328

第二十五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332

第一节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力罪概述 332

一、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力罪的概念 332

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特征 333

一、故意杀人罪 335

第二节侵犯他人生命的犯罪 335

二、过失杀人罪 338

第三节侵犯他人健康的犯罪 340

一、故意伤害罪 340

二、过失致人重伤罪 344

第四节侵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犯罪 345

一、强奸妇女罪 345

二、奸淫幼女罪 349

三、强迫妇女卖淫罪 350

第五节侵犯他人人格、名誉的犯罪 351

一、侮辱罪 351

二、诽谤罪 352

第六节假借国家机关权力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民主权力的犯罪一、刑讯逼供罪 354

二、诬告陷害罪 356

三、报复陷害罪 358

四、伪证罪 362

第二十六章侵犯财产罪 365

第一节侵犯财产罪概述 365

一、侵犯财产罪的概念 365

二、侵犯财产罪的特征 366

第二节抢劫罪、抢夺罪 368

一、抢劫罪 368

二、抢夺罪 371

一、盗窃罪 372

第二节盗窃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 372

二、诈骗罪 374

三、敲诈勒索罪 376

第四节贪污罪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 378

一、贪污罪 378

二、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 381

第二十七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383

第一节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概述 383

一、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 383

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特征 384

一、招摇撞骗罪 386

第二节妨害国家规关活动的犯罪 386

二、脱逃罪 388

三、窝藏、包庇罪 389

四、窝赃、销赃罪 391

第三节破坏公共秩序和社会治安管理的犯罪 393

一、流氓罪 393

二、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罪 396

三、制作、贩卖淫书、淫画罪 398

四、传授犯罪方法罪 400

第二十八章 妨害婚姻家庭罪 403

第一节妨害婚姻家庭罪概述 403

一、妨害婚姻家庭罪的概念 403

二、妨害婚姻家庭罪的特征 404

一、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405

第二节妨害婚姻的犯罪 405

二、重婚罪 407

三、破坏军人婚姻罪 408

第三节妨害家庭的犯罪 409

一、虐待罪 409

二、遗弃罪 411

第二十九章渎职罪 414

第一节渎职罪概述 414

一、渎职罪的概念 414

二、渎职罪的特征 414

一、贿赂罪 416

第二节一般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罪 416

二、泄露国家机密罪 419

三、玩忽职守罪 421

第三节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罪 422

一、徇私枉法罪 422

二、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 424

附录一: 42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 426

附录二: 42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 428

附录三: 43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 4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