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华文明史  第8卷  明代
中华文明史  第8卷  明代

中华文明史 第8卷 明代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祖武,齐吉祥,巩俊侠,吕涛,乔卫平,李文珊,李自修;李建渝,张春富,张瑞安,张安奇
  • 出 版 社: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43420538
  • 页数:9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专门为初中学生即将面临的中考提供指导的复习材料。本册为语文知识。
《中华文明史 第8卷 明代》目录

目 录 1

前言 1

卷首语 1

第一章君主极权政治的最后形成 1

第一节君主极权政治的确立 2

一、统一战争的胜利 2

二、“政皆独断”的官制改革 6

三、大封诸子为王 13

第二节君主极权政治的进一步完善 16

一、内阁的建立 16

二、迁都北京 20

三、边疆的开发与建设 25

第三节地主阶级内部的改革自救 32

一、政治危机日趋加剧 32

二、地主阶级的改革自救 37

第四节政治格局的新变化 42

一、“市民运动”的兴起 42

二、“东林党”和“复社” 45

三、“改朝换代”的明末农民大起义 50

第二章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57

第一节农业生产的进步 58

一、农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 58

二、从单一经营到多种经营的历史性转变 64

三、赋役制度的变化 69

第二节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74

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与技术的改良 74

二、官府手工业中人身束缚的逐步松弛 84

三、若干部门中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86

一、交通线路的进一步开辟 90

第三节商业经济的繁荣 90

二、商业性市镇的兴起 92

三、商业资本的扩张 95

四、国内贸易的新发展 98

五、海外贸易的开拓 102

六、以银为主的货币制度的形成 107

第四节经济观念的变化 111

一、工商皆本观念的深化 111

二、消费观念的变化 113

第三章 自然科学和技术的长足进步 117

第一节农业科学技术的普遍发展 117

一、水利灌溉和农具的改进 117

二、几项新出现的耕作栽培技术 122

三、新作物的引进、传播和良种繁育技术 124

四、植棉和大田作物无性繁殖技术 127

五、园艺、畜牧兽医和水产养殖技术的新进展 130

第二节 《农政全书》和其他农学著作 137

一、徐光启及其农学思想 137

二、《农政全书》的成就 140

三、其他农学著作 142

第三节手工业技术的极大提高 145

一、金属技术的巨大发展 145

二、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制瓷业的杰出成就 154

三、棉织技术的全面推广和丝织技术的继续发展 160

四、机械技术的改进 166

五、印刷和火药技术的空前进步 170

第四节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176

二、天文仪器和司天台 179

一、《大统历》的颁用 179

第五节从低谷走向过渡时期的天文学 179

三、天象观测 181

四、回回天文学 183

五、天文知识在航海中的应用 185

六、天文学开始复苏 186

七、西方天文知识的传入 187

八、《崇祯历书》的编纂 189

九、明末的恒星观测 190

第六节数学 191

一、实用数学与珠算的普及 191

二、数学理论研究的衰退 195

三、西方数学的传入 198

一、郑和对域外地理的巨大贡献 201

第七节蔚然称盛的地理学 201

二、承先启后的地图 205

三、蔚然成风的地方志 209

四、重在实用的地理著作和王士性的“游记” 210

五、防治黄河与自然地理的进展 213

第八节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216

第九节其他自然科学 220

一、救荒植物的研究和《救荒本草》 220

二、物理学成就 223

三、化学及化学工艺 225

第四章空前发展的中医药学 231

第一节杰出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 231

一、生平及其学术成就 231

二、《本草纲目》 233

一、人痘接种术的发明、传播及其意义 238

第二节人痘接种术和职业病的防治 238

二、对职业病的认识及其防治措施 240

第三节富有创见的传染病学说 241

第四节临床医学的新发展 243

一、诊断学的成就与病案格式的建立 243

二、内科纠偏学风与八纲辨证的明确提出 244

三、外科、骨伤科理论和手术的发展 247

四、妇、儿、口齿和眼科 249

五、针灸推拿和气功养生 251

第五节医药著作的大量编撰 254

一、药物方剂类医著和集大成的《普济方》 254

二、古籍整理和研究 258

三、医学全书和丛书 259

四、医学普及读物和医案、医史著作 260

一、帕竹王朝藏医学的南北学派 261

第六节少数民族医药 261

二、蒙医药学学派的形成 262

三、维吾尔族医学简况 263

第七节中外医药交流 263

一、中朝医药交流 264

二、中日医药交流 264

三、中国与东南亚及欧洲国家的医药交流 265

第五章明代建筑的伟大成就 268

第一节城市与宫殿 268

一、宏伟的都城 268

二、壮丽的宫殿建筑 274

三、大规模的筑城高潮 279

第二节宏丽多姿的礼制建筑 282

一、太庙和社稷坛 282

二、天坛 285

三、孔庙 289

一、明皇陵和孝陵 290

第三节统一规划修筑的帝陵 290

二、明十三陵 292

第四节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 296

一、世界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 296

二、海防卫城 301

第五节瑰丽多彩的宗教建筑 304

第六节住宅与园林 309

一、住宅建筑 309

二、园林 311

第七节建筑技术与艺术成就 315

第一节朱元璋的法律思想与明初立法 319

一、礼法结合的法律思想 319

第六章完备而系统的法律制度 319

二、《大明律》的立法宗旨 321

第二节律典内容的调整 325

一、监察体制与吏治 325

二、广泛调整民事法律关系 329

三、加强对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 332

四、严刑惩治大逆犯上的犯罪行为 335

第三节专制政治对司法制度的影响 341

一、司法机关 341

二、诉讼制度 342

三、审判制度 343

四、“卫”、“厂”干预司法 344

第七章传统军事文明的极盛时代 347

第一节军事制度高度专制主义化 347

一、高度集权的军事领导体制 347

二、卫所制及其演变 351

三、军事后勤体制 354

第二节古代火器的全盛时代 356

一、火器制造的空前繁荣 356

二、冷兵器的消长 365

三、战车与战船 367

第三节军队编制与军事训练 370

一、军队的编制与装备变化 370

二、军事教育与军事训练 374

第四节边防与海防 377

一、国际环境与国防政策 377

二、北部边防与长城的重建 377

三、海防 380

一、战斗队形与战斗面貌的变化 382

第五节作战样式的新发展 382

二、城塞攻防和野战、水战战法的变化 383

三、战斗指挥的变化 385

四、车营战法 386

五、戚继光的阵法与指挥艺术 387

第六节古代兵学的又一高峰 388

一、兵书作者队伍的扩大 389

二、兵书的数量、种类和特点 390

三、兵书要籍简介 390

第八章理学教育的僵化与转型 395

第一节由盛转衰的理学教育 395

一、与专制主义相适应的文教政策 395

二、官学教育制度 398

三、特殊教育 404

四、私学与社会教化 407

一、科举考试制度 408

第二节 日趋僵化的科举制度 408

二、考官与考生 413

三、八股文与科场舞弊 414

第三节书院教育的兴盛与嬗变 415

一、明中叶书院的勃兴 415

二、著名书院及讲学风气的嬗变 418

第四节心学教育思想的形成与传播 422

一、心学教育思想的产生 422

二、心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及特色 424

三、明末进步教育思潮对心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426

第九章文字图书的新进展 428

第一节卓有成就的音韵学研究 429

一、古音学的发展 429

二、等韵学的变革 430

三、韵书的新创造 433

第二节新型字典的编纂和“六书”研究 436

一、字典编纂的新成就 436

二、“六书”研究的新高潮 439

第三节训诂学的进展 440

一、“雅学”续作与《通雅》 440

二、方言俗语研究的复兴 443

第四节图书的搜集与典藏 445

一、重藏不重管的官府藏书 445

二、藏书家辈出和天一阁藏书楼 446

三、较为开明的书院藏书 449

四、官修与私家修目录 449

第五节 《永乐大典》和史、志、丛书的编撰 451

一、规模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 451

二、史、志与丛书的编纂 453

第六节图书刊刻的蓬勃发展 454

一、官刻书的盛行 455

二、刊刻精良的私家刻本 455

三、分布广泛的坊刻本 456

四、日趋完善的印刷装帧技术 458

五、编、刻、售三位一体书业专行的出现 459

第七节西学译书与图书外传 460

第十章心学的广泛传播和对理学、心学的批评或修正 462

第一节明初朱学统治的加强 463

一、三部《大全》的编纂 463

二、宋濂、方孝孺的理学思想 464

三、曹端的“理驭气”说与“孔颜乐处” 466

四、薛瑄与“河东之学” 467

五、吴与弼与“崇仁之学” 470

一、陈献章的“江门之学”和湛若水对“江门之学”的发展与修正 472

第二节王守仁(阳明)心学的崛起和广泛传播 472

二、王守仁的心学体系 475

三、王守仁心学的思想影响及其分化 482

第三节泰州学派与李贽的“异端”思想 484

一、王艮和泰州学派 484

二、泰州后学何心隐 488

三、李贽的“异端”思想 489

第四节罗钦顺、王廷相等对理学和心学的批评 495

一、罗钦顺开批评王学之端 495

二、王廷相的“元气”论和“知行兼举”说的理论贡献 497

三、黄绾由信奉王学转向批评王学 503

四、吴廷翰的气本论和对“知行合一”说的批评 506

五、吕坤的“独见之言”和批判精神 509

第五节陈建和《学蔀通辨》 512

一、对朱、陆之学“早异晚同”说的诘辩 512

二、对陆王心学“阳儒阴释”的批评 514

一、东林学派的形成及其特征 515

第六节顾宪成、高攀龙与东林学派 515

二、顾宪成的“理是主宰”和“道性善”说 516

三、高攀龙的理学思想和务实致用学说 520

第七节 明末两大师刘宗周和黄道周 524

一、刘宗周的思想矛盾和“慎独”、“敬诚”之说 524

二、黄道周复杂而矛盾的思想学说 529

第八节实学思潮的兴起 534

一、经世传统是其重要渊源 534

二、明中期的实学思想 535

三、明后期实学思潮的兴起 536

第一节实录和其他官修史书 538

一、浩繁的实录 538

第十一章史学走向社会深层 538

二、皇朝典制史《大明会典》 541

三、《元史》的修撰 542

第二节方志和稗史 545

一、方志的兴盛 545

二、稗史的增多 547

第三节经济史著作 548

一、治河、漕运与水利之史 548

二、农政、盐政与荒政之史 551

第四节史学的通俗形式和历史教育 553

一、史学的通俗形式 553

二、历史教育的特点 554

第五节晚明史学的崛起 556

一、王世贞的史学成就 556

二、李贽历史评论的批判精神 559

三、王圻和《续文献通考》 561

四、焦竑和谈迁 565

第十二章多元融合和民间化过程中的宗教 568

第一节宗法宗教祀典的后期发展与完备 568

一、郊祀 569

二、社稷、日月、先农、先蚕和高禖 570

三、神祗坛和天上之神与地上之神 571

四、历代帝王、圣贤、功臣之祀 571

五、宗庙 572

六、丧礼与丧服之制 573

第二节三教融合中的佛教 573

一、宗教政策及管理制度 574

二、宗喀巴的宗教改革 577

三、禅宗两大派系及其代表人物 579

四、其它诸宗 583

五、明末佛教四大家 584

第三节道教的世俗化与符箓派的荣盛 588

一、王室与道教 588

二、两大教派及其思想 591

三、《正统道藏》与《万历续道藏》 593

第四节基督教的再次传入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595

一、传教士想方设法进入中国 595

二、天主教的儒学化 597

三、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冲突 599

四、明末传教事业的再度兴盛 600

第五节伊斯兰教的新发展和儒化倾向 601

一、明王朝与伊斯兰教 601

二、经堂教育的兴起 604

三、汉文译著的出现 605

一、民间宗教的兴旺与白莲教的演变 607

第六节民间宗教的活跃与发展 607

二、罗教及其衍支东西大乘教与老官斋教 608

三、黄天教和弘阳教 610

四、三一教及其特点 612

五、明代民间宗教的共性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614

第十三章丰富多彩的世俗化文学 616

第一节小说的繁荣 617

一、章回小说的产生和演变 617

二、《三国演义》和历史演义小说 618

三、《水浒传》和英雄传奇小说 621

四、《西游记》和神魔小说 625

五、《金瓶梅》和世情小说 628

六、公案小说和时事小说 630

七、“三言”和“二拍”等拟话本 631

八、笔记小说 634

第二节戏曲的复兴 635

一、明初戏曲禁令和“教化剧” 635

二、三大传奇 637

三、沈璟和吴江派 639

四、汤显祖和“临川四梦” 640

五、明后期传奇名著迭出 644

六、徐渭的《四声猿》和其它杂剧 648

第三节诗文的演变 650

一、明初的诗文作家 650

二、台阁体和茶陵派 653

三、前后七子复古派 654

四、唐宋派和归有光 657

五、李贽、公安派和竟陵派 660

六、明末诗文作家 662

第四节明代的散曲 663

第十四章戏曲艺术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667

第一节异彩纷呈的戏曲声腔 668

一、北曲南词诸腔并陈 668

二、北曲的衰落与南曲的变革 671

第二节集大成的传奇体制 675

一、杂剧体制的突破 676

二、传奇体制的形成 677

三、演出实践打破传奇常规 679

第三节繁盛的戏曲演出 680

一、姿彩各异的演出活动 680

二、综合诸艺的舞台艺术 684

第四节活跃的戏曲理论与批评 689

一、多样化的“曲论”问世 689

二、“隋”的旗帜与“本色当行”理论 691

第十五章品种繁盛的音乐艺术 696

第一节俗曲和冯梦龙的《山歌》 696

第二节说唱词话——鼓词和弹词 700

第三节乐器与合奏音乐 704

一、外来乐器唢呐和扬琴 704

二、合奏音乐的繁盛发展 705

第四节琵琶音乐和《楚汉》 712

第五节七弦琴音乐、琴论和《神奇秘谱》 714

第六节朱载堉及其“新法密率”的伟大贡献 718

第十六章民间舞蹈的发展与“舞学”的首创 722

第一节宫廷礼仪舞蹈和戏曲、家伎舞蹈 722

一、明代的雅乐和宴乐 722

二、明传奇中的舞蹈 724

三、家伎舞蹈的余波 728

一、汉族和中原地区的民间舞蹈 731

第二节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民间舞蹈 731

二、边疆和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 737

第三节朱载堉的“舞学”和“拟古舞谱” 740

一、朱载堉的“舞学” 740

二、朱载堉的“拟古舞谱” 742

第十七章流派纷呈的书画和绚丽的工艺美术 749

第一节画派纷呈、名家辈出 750

一、宫廷绘画 750

二、“浙派”与戴进、吴伟 753

三、江南的文人、士大夫画家 755

四、“吴门画派”与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757

五、“松江画派”与“画中九友” 762

六、“白阳青藤”的写意花鸟画和陈洪绶等的人物画 763

一、寺庙壁画遗迹 768

第二节壁画和繁盛的版画艺术 768

二、各派的版画艺术 770

三、深受民间欢迎的木版年画 773

第三节世俗化趋势的雕塑艺术 775

一、宗教造像中的生活气息 775

二、造型程式化的仪卫性雕刻 777

三、华美精致的建筑装饰雕刻 778

第四节抒发个性的书法和篆刻艺术 780

一、初期的草书与“台阁体” 781

二、独具文人特色的“吴中三家” 782

三、晚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 783

四、文人画家参与篆刻 784

第五节丰富多样的书画论著 786

一、品评、鉴赏书画的论著大量出现 786

二、王履的《重为华山图序》 789

三、莫是龙和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790

第六节完美成熟的工艺美术 791

一、青花瓷的顶峰和釉上彩的创烧 791

二、绚丽如霞的“云锦”和简朴大方的松江棉布 799

三、漆器、雕漆工艺和《髹饰录》 800

四、金银花丝工艺、宣德炉和景泰蓝 802

五、独树一帜的“明式家具” 804

六、琳琅满目的玉雕和嘉定竹雕 805

第十八章竞相发展的民间体育活动 807

第一节民间武术的蓬勃发展 807

一、民间武术发展的几个阶段 807

二、拳法门类的大量出现及其发展 808

三、刀术的丰富与发展 811

四、击剑活动与古佚剑诀、剑法的搜寻 814

五、竞相争雄的诸家枪法 816

六、各臻妙际的棍法 818

七、“十八般武艺”之说与杂形兵器武术的发展 820

八、兴盛的少林武术 822

第二节军队的武术活动与唐顺之等人的武术成就 823

一、军队的武术训练 823

二、唐顺之、俞大猷、戚继光等人的武术成就 826

第三节球类活动的发展变化 828

第四节骑射与角抵活动 831

第五节导引养生术的继承与发展 833

一、高濂著《遵生八笺》 833

二、周履靖的《赤凤髓》 834

三、《类修要诀》与《养生导引法》 835

四、袁黄的《静坐要诀》、《摄生三要》与陈继儒的《养生肤语》 836

一、象棋活动 837

第六节盛行的棋类与投壶等活动 837

二、围棋活动 838

三、投壶与秋千活动 840

第十九章物质生活与风俗习尚 843

第一节衣着风尚与服饰 843

一、帝后文武官员的服饰 845

二、庶民的服饰与衣着风尚 850

三、服饰的时代印记 852

第二节饮食文化与社会生活 854

一、宫廷生活与饮食 855

二、王公贵胄与缙绅士大夫的饮食习尚 860

三、地方及民间年节饮食风尚 862

第三节明人的行止与舟车 868

一、宫廷的车舆 869

二、王公贵戚与官宦的舟车 870

三、民人的行止习尚与禁忌 871

第四节婚嫁丧葬制度与习俗 874

一、帝后的婚丧礼仪 874

二、宗室婚丧规制 877

三、品官与庶人百姓的婚丧风仪 879

第五节年节与游艺娱乐活动 881

一、帝后与仕宦贵戚的年节娱乐 882

二、民间的年节游艺娱乐风尚 885

第六节畸形的社会现象 890

第二十章少数民族及其文化 893

第一节蒙古族的分布与文化 893

一、蒙古族的分布 893

二、蒙古族文化 895

一、女真族的分布和努尔哈赤统一各部 898

第二节女真——满族及其文化 898

二、女真——满族文化 901

第三节维吾尔族、回族文化 904

一、维吾尔族文化 904

二、回族的文化贡献 905

第四节藏族与西蕃文化 907

一、政教合一和宗喀巴的宗教改革 907

二、西蕃文化 908

第五节南方各族及其文化 910

一、白族文化 911

二、“罗罗”文化 912

三、“么些”文化 914

四、“百夷”文化 916

五、“僮族”文化 917

六、“东番”文化 918

第一节郑和开拓的海外新世界 920

第二十一章中外文化关系的新时期 920

第二节明和伊斯兰文化 924

第三节与朝鲜、越南的文化交流 928

一、中朝文化关系 928

二、中越文化关系 932

第四节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934

一、佛教僧侣和中日文化 934

二、日本的朱子学与汉籍和训 935

三、日本趣味与寄语和歌 937

四、陈元赟和日本文化 939

五、朱舜水和水户学派 940

第五节南洋华侨和文化移植 940

第六节葡萄牙、意大利、墨西哥和中国文化 944

一、从利玛窦来华到卜弥格出使罗马 944

二、通向美洲的太平洋丝绸之路 94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