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文献分类学
文献分类学

文献分类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俞君立,陈树年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307034247
  • 页数:384 页
图书介绍:
《文献分类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文献分类的意义 1

一 文献分类的含义 1

前言 1

二 文献分类的作用 5

第二节 文献分类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任务和方法 7

一、文献分类学的研究对象 7

二、文献分类学的研究内容 9

三、文献分类学的研究任务 9

四、文献分类学的研究方法 11

第二章 文献分类法的基本原理 13

第一节 文献分类法的概念逻辑原理 13

一 概念逻辑概述 13

二 概念逻辑原理在文献分类法中的应用 15

一 科学分类概述 17

第二节 文献分类法的科学分类原理 17

二 科学分类原理在文献分类法中的应用 19

三 文献分类与科学分类的区别 20

第三节 文献分类法的文献分类标准原理 23

一 文献分类标准的含义 23

二 文献分类标准的选择与运用次序 24

第三章 体系分类法 32

第一节 体系分类法主表的结构 32

一 基本部类 32

二 基本大类 34

三 简表 36

四 详表 36

五 主表中类目之间的关系 36

一 标记符号的意义 44

二 标记符号的性能 44

第二节 体系分类法的标记符号 44

三 标记符号的种类 47

四 标记制度的基本类型 47

五 几种特殊的标记方法 50

第三节 体系分类法的复分表 54

一 复分表的意义与类型 54

二 复分表的性质与标识符 59

第四节 体系分类法的类目注释与索引 63

一 类目注释系统 63

二 类目索引 66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68

第一节 分面分类法的分面类表 68

一 分面类表中的分面分析法 69

二 分面类表中的分面引用次序与分面排列次序 69

一 分面标记制 71

第二节 分面分类法的标记制度 71

二 回溯标记制 72

第三节 分面分类法与体系分类法的特点 72

一 体系分类法的特点 72

二 分面分类法的特点 73

第五章 网络信息分类法 75

第一节 网络信息、网络用户、网络技术环境的特点 75

一 网络信息的特点 75

二 网络信息用户的特点 76

三 网络信息技术环境的特点 78

第二节 网络信息分类法与传统文献分类法的比较 78

一 网络信息分类法与传统文献分类法的比较 78

二 传统文献分类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 82

第三节 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功能 84

一 满足对互联网上各种类型信息组织的需要 84

二 满足对互联网上各个知识领域信息组织的需要 84

六 面向最终用户 85

五 能对搜索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过渡 85

七 能与主题检索相互配合 85

四 充分揭示信息知识内容的相关性 85

三 具有科学、实用、能满足各类用户浏览查询的动态分类体系 85

八 有丰富的信息输出 86

第四节 网络信息分类法的编制 86

一 知识分类体系的构建 86

二 类目的划分与设置 89

三 类目交叉关系的处理 91

四 类目与信息的排列 92

五 类目注释和说明 93

六 用户界面 94

第五节 网络信息的分类组织和著录 96

一 网络信息的分类标引 96

二 网站信息的著录 98

第六节 网络信息分类组织与主题组织的关系 100

一 信息的分类查询和主题查询是最基本的查询需要 101

二 分类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103

第七节 网络信息的自动分类问题 105

一 网络信息与传统文献的差异 106

二 自动分类的类型和程序 107

三 网络信息自动分类中的若干问题 110

第六章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概述 114

第一节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发展历程和展望 114

一 《中图法》的编制背景 114

二 《中图法》在修订中发展 115

四 《中图法》的组织与管理 116

三 《中图法》版本系列的形成 116

五 《中图法》发展展望 117

第二节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编制原则与体系结构 118

一 《中图法》的编制原则与基本功能 118

二 《中图法》的体系结构及其编制技术 119

第三节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标记系统 128

一 《中图法》的标记符号和编号方法 128

二 《中图法》的辅助标记符号 129

第四节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组配技术和复分表 130

三 《中图法》标记符号的排列 130

一 《中图法》的通用复分表 131

二 《中图法》的专类复分表 135

三 《中图法》的类目仿分 136

四 《中图法》分类号中“0”的使用 138

五 《中图法》的冒号组配 139

第五节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索引 140

一 《中图法》索引的功能 140

二 《中图法》索引的结构 141

四 《中图法》索引的编制 142

三 《中图法》索引的参照 142

五 《中图法》索引的使用 144

第六节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修订技术 144

一 《中图法》版本修订的周期 145

二 《中图法》修订的准备 145

三 《中图法》修订的原则 146

四 《中图法》修订的主要技术 147

一 电子分类法的发展 149

第七章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电子版及其使用 149

第一节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电子版的功能设计与数据格式 149

二 《中图法》电子版的功能设计 150

三 《中图法》电子版的机读数据格式 151

第二节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电子版的使用 157

一 系统的界面 157

二 系统的设置 162

三 窗口的布局、调整、切换和互动 162

四 检索功能与检索方法 164

五 用户评注与管理 169

六 与编目系统的接口 172

第三节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电子版的评价与意义 173

一 《中图法》电子版的特点 173

二 《中图法》电子版的不足与改进 175

三 《中图法》电子版的意义 176

第一节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用于机读数据标引和检索存在的问题 179

第八章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用于机读数据的标引和检索 179

二 分类标记制度方面的问题 180

三 标引规则方面的问题 180

一 分类法编制结构方面的问题 180

第二节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用于机读数据标引的思路和方法 182

一 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182

二 机读数据标引的方法 183

第三节 机读数据标引规则对检索功能的影响 191

一 传统分类标引规则难以适应机读数据检索的要求 191

二 增强机读数据分类检索的功能 192

第九章 中国现行的其他文献分类法简介 194

第一节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194

一 《人大法》的发展历程 194

二 《人大法》的体系结构 195

三 《人大法》的标记系统 197

四 《人大法》的复分表 197

一 《科图法》的发展历程 198

第二节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198

二 《科图法》的体系结构 199

三 《科图法》的标记系统 200

四 《科图法》的复分表 201

第三节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 201

一 《资料法》的发展历程 201

二 《资料法》的体系结构 202

三 《资料法》的标记系统 204

四 《资料法》的复分表 205

第四节 《中国档案分类法》 206

一 《中档法》的发展历程 206

二 《中档法》的体系结构 207

三 《中档法》的标记系统 209

四 《中档法》的复分表 211

第一节 外国文献分类法及其理论的引进与研究 212

一 外国文献分类法及其理论的引进 212

第十章 我国近代文献分类法的发展 212

二 我国对外国文献分类法的研究 216

第二节 我国文献分类法的编制实践 219

一 文献分类法编制概况 219

二 最有影响的四部文献分类法 224

第三节 文献分类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226

一 关于文献分类基本理论的研究 227

二 关于文献分类方法的研究 230

三 关于书次号码的研究 231

第四节 历史经验 232

第十一章 外国主要文献分类法概述 235

第一节 《杜威十进分类法》 235

一 DDC的发展历程 235

二 DDC的体系结构 238

三 DDC的标记符号与标记制度 240

四 DDC的类目注释系统 241

五 DDC的复分表 245

六 DDC的索引 247

第二节 《国际十进分类法》 248

一 UDC的发展历程 248

二 UDC的体系结构 249

三 UDC的标记制度 251

四 UDC的辅助符号 252

第三节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 258

一 LCC的发展历程 258

二 LCC的体系结构 262

三 LCC的标记系统 264

四 LCC的类目复分方法 267

第四节 《冒号分类法》 273

一 CC的发展历程 273

二 CC的类表结构 274

三 CC的分面标记制与相的标记制 279

四 CC的复分表 281

一 BC2的发展历程 283

第五节 《布利斯书目分类法》 283

二 BC2的体系结构 284

三 BC2的标记制度 288

四 BC2的复分表 289

第十二章 文献分类标引工作的管理 291

第一节 选用文献分类法与确定文献分类法使用本 291

一 选用文献分类法 291

二 确定文献分类法使用本的意义 292

三 确定文献分类法使用本的方法 292

第二节 分类标引方式与分类标引工作的程序 294

一 分类标引方式 294

二 分类标引工作的程序 296

第三节 文献分类标引工作的质量管理 298

一 文献分类标引工作的质量标准 298

二 保证文献分类标引工作质量的措施 299

一 文献分类基本规则的含义 303

二 文献分类基本规则的内容 303

第一节 文献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 303

第十三章 文献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与方法 303

第二节 单主题文献与多主题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305

一 单主题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305

二 多主题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307

第三节 各种类型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310

一 多卷书与丛书的分类标引方法 310

二 工具书的分类标引方法 312

三 中文古籍的分类标引方法 314

四 期刊与报纸的分类标引方法 315

五 非书资料的分类标引方法 315

六 技术标准与专利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316

第四节 各种学科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317

一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类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317

二 哲学类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319

三 社会科学类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322

四 自然科学类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340

五 综合性科学与综合性知识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348

六 新学科、新主题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350

第十四章 同类书书次号 352

第一节 书次号的意义和类型 352

一 书次号的含义和作用 352

二 书次号的类型 353

第二节 书次号的编制方法 353

一 著者号编制法 353

二 种次号编制法 355

三 书次号中的各种区分号 356

四 文献分类法中明确规定的同类书排列方法 358

第三节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简介 359

一 《通用表》的指导思想、编制目的及使用范围 359

二 《通用表》的编制规则及体系结构 359

三 《通用表》的取号方法 360

第十五章 图书改编的理论与方法 361

第一节 图书改编的本质 361

一 图书改编活动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背景 361

二 图书改编活动的基本因素及其联系 363

第二节 图书改编的原则 365

一 制定图书改编原则的意义与要求 365

二 图书改编原则的内容 367

第三节 图书改编的方法体系 371

一 哲学方法 372

二 一般科学方法 372

三 图书改编的专门方法 375

第四节 图书改编的基本过程 377

一 准备工作阶段 378

二 制定图书改编方案阶段 379

三 图书改编方案实施与总结阶段 380

主要参考文献 38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