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创建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
创建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

创建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声雄,徐韵发主编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210026991
  • 页数:338 页
图书介绍:近年来,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已遍及各地企业、院校、商店、机关和社区,自从江泽民同志今年五月份在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以来,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更是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和关注。 本书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扣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关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内容,系统精要地论述了西方学习型社会的理论,并且紧密结合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上作了精辟阐述。这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本学习型社会理论系统化、本土化的力作,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本书对贯彻十六大精神,开展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提供了知识和智力支持。本书内容包括学习型社会的牲征,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学习型社会的组织与传统组织的比较,具体创建的方案设计及策略思想等方面。
《创建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目录

上篇 创建理论篇 5

第一章 学习型社会概念的提出 5

一、党的十六大把创建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5

二、学习型社会是时代的产物 8

(一)面时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成了振兴中华的核心问题 9

(二)变革的时代,惟有学习才能适 9

(三)以10倍的速度变化的时代,要求学习速度大于变化速度 10

(四)“居危思进”的时代更需要学 11

(五)以学习力取胜的时代,学习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养料 12

三、朗格朗的终身教育与赫钦斯的《学习型社会》 13

(一)保罗 朗格朗与终身教育思潮 13

(二)赫钦斯与《学习型社会》 21

第二章 学习型社会的特征 28

一、从终身教育的视角,学习型社会有六大学习特征 28

(一)全过程学习特征 28

(五)个性创意特征 29

(四)相对意义特征 29

(三)生活方式特征 29

(二)全方位学习特征 29

(六)即时学习特征 30

二、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学习型社会有六大文化特征 30

(一)学习力文化 30

(二)快乐生活文化 30

(三)创新文化 31

(四)反思文化 31

(五)共享文化 32

(六)速度文化 32

三、发达国家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特点 33

(一)新加坡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特点 33

(二)瑞典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特点 35

(三)美国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特点 38

(四)英国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特点 41

(五)日本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特点 44

(一)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根据本国国情,选定适合自己国家的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载体 47

四、发达国家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比较分析与思考 47

(二)发达国家以能使广大国民“活出生命意义”为根本宗旨 48

(三)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建立立法保障机制,确保创建学习型社会持续有效地实施 49

第三章 学习型社会的基石——学习型组织 51

一、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社会的关系 51

二、学习型组织在管理上的地位 54

(一)学习型组织的要点 57

(二)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57

三、学习型组织的含义 57

(三)学习型组织的技术 59

(四)学习型组织的行为准则 61

(五)学习型组织的评估标准 62

第四章 学习型组织与传统组织的比较 64

一、世界500强中两类组织的效益比较 64

(一)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作用 65

(二)管理重心与创造力 67

二、两类组织的学习比较 69

(二)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强调持久的、终身的学习 70

(一)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强调自主学习 70

(三)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强调“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71

(四)学习型组织强调“双环学习” 71

(五)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会学习 73

(六)学习型组织强调学后要有新行为 73

(七)学习型组织强调组织学 74

三、两类组织的管理比较 75

中篇 创建策略篇 81

第一章 抓住“变革”与“创新”两个核心环节 81

一、以变革为主题创建学习型组织 81

(一)变革是学习型组织永恒的主题 81

(二)将变革作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主旋律 83

二、在创新中发展学习型组织 89

(一)创新是学习型组织发展的灵魂 89

(二)将学习目标指向创新 91

第二章 创建的三个关键问题 94

(一)什么是生态学观点 95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需要改变思维方式——树立生态学变革观 95

(二)运用生态学变革观指导创建工作 96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应该由谁领导——由三种人组成的领导群 98

(一)领导群的新概念 98

(二)组成领导群的三种人 99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要应对十项挑战——值得重视的“五三一策略” 101

(一)创建面临的十项挑战 101

(二)值得关注的“五三一策略” 104

第三章 方案设计及策略思想 106

一、方案的基本框架 106

(一)关于指导思想 106

(二)关于现状分析 107

(三)关于学习原则 108

二、创建的切入定位 110

(一)从组织发展战略切入定 110

(二)确立全方位的学习流程 111

(三)突出阶段性创建重点 112

(四)营造创新的空间 113

三、创建的策略思想 114

(一)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队而不是个人 114

(二)辨识组织的学习智障 114

(三)与开创性的学习结合起来 114

(四)找出杠杆点,提出杠杆解 114

(五)找到适合的起跑点 115

第四章 建设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117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117

二、创建学习型企业必须同步建设相匹配的、有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 119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119

(二)企业文化的五大组成要素 122

(三)企业文化的作用 128

(四)学习型企业文化特色的主要体现 130

(五)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操作思路 135

第五章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学习管理架构 140

(一)信息化的哲学观——从二元世界到三元世界 141

一、什么是信息化 141

(二)信息化的系统动力学观 143

(三)信息化的企业机构观 145

二、学习型组织和企业信息化的结合部 146

(一)建立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体制模型 147

(二)建立团队协作关系 149

三、在企业信息化的实践中发挥学习型组织的作用 150

(一)学习型组织是信息化的开路先锋 152

(二)业务流程再造工程——学习型组织的同盟军 153

(三)用共同愿景来帮助建立企业的ERP和cSCW系统 158

(四)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161

四、一个采用学习型组织实现过程信息化的案例 162

第六章 高度重视学习型组织的时间管理 164

一、学习型组织的时间观 165

(一)不再与时间为敌 165

(三)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效益 166

(二)给学习与反思留下时间 166

二、学习型组织的时间管理 167

(一)创造时间 168

(二)行动中反思 169

(三)合理把握自己的生物钟 171

下篇 创建方法篇 177

第一章 按照六大特征审视自己的组织 177

(一)组织运营流程方面的精简 178

一、精简的特征 178

(二)组织结构方面的精简 179

二、扁平化的特征 181

(一)扁平化必须根除“恐龙症” 181

(二)扁平化必须“以基层为主” 182

三、有弹性的特征 183

(一)有弹性的组织具有柔性、适应性 183

(二)如何增强组织的弹性 184

四、不断自我创造的特征 185

(二)不断自我创造的对策 186

(一)不断自我创造的意义 186

五、善于学习的特征 187

(一)善于学习的五方面含义 187

(二)传统型组织与学习型组织学习特征的区别 189

六、自主管理的特征 190

(一)自主管理的效能 190

(二)上海宝钢自主管理经验 192

第二章 开展五项修炼 195

一、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197

(一)自我超越是个人成长的学习修炼 197

(二)自我超越需要良好的组织环境 199

二、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200

(一)什么是心智模式 200

(二)怎样改善心智模式 200

三、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202

(一)共同愿景的三要素 203

(二)怎样建立共同愿景 203

四、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 204

(一)团队学习的关键是深度汇谈 205

(二)团队学习的智障是“习惯性防卫” 206

(三)团队学习的目标是形成“向上发展型共识” 206

五、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207

(一)系统思考是从根本上改变思考问题的方法 207

(二)系统思考的原理:结构影响行为 208

(三)系统思考与其他四项修炼的关系 210

第三章 领导者要当好“三个角色” 213

一、设计师 214

(一)设计师的重要作用 214

(二)设计内容 216

二、仆人 219

(一)当共同愿景的仆人 219

(二)选择好愿景,才能成为真正的仆人 219

三、教练 220

(一)什么是教练 220

(二)教练的作用 221

(四)教练的四种能力 222

(三)教练的核心原理 222

(五)教练的教练内容 223

(六)教练与传统管理者的特色区别 225

第四章 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 226

一、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是时代的呼唤 226

(一)新时代对各级领导班子提出新挑战 226

(二)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初获成果 229

二、怎样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 232

(一)形成共识,班子成员齐投入 233

(二)愿景导向,不断超越明方向 234

(三)围绕中心,学以致用求实效 235

(四)把握灵魂,创新变革迎挑战 236

(五)建立制度,持之以恒促成果 237

一、什么是组织学习的三大系统 239

(一)组织学习的三大要素 239

第五章 设计与建立组织学习的三大系统 239

(二)建立组织学习三大系统的作用 241

二、设计与建立组织学习三大系统的举措 242

(一)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组织学习系统 242

(二)以反思为基础的组织学习系统 244

(三)以共享为基础的组织学习系统 246

第六章 全面开发与提升员工的学习力 248

一、学习力的组成要素及其系统分析 248

(一)学习力的三要素 249

(二)学习力的两个子系统 251

二、员工学习力对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252

(一)市场竞争说到底是学习力的竞争 252

(二)怎样鉴定领导的学习力 255

三、开发员工学习力的操作思路与案例 256

(一)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257

(二)科学有效地挤兑学习时间 258

(三)重视内源、外源学习并设立信息主管 261

(四)选择紧扣实际的现代学习内容 263

(五)定期召开领导干部“述学”报告会和员工学习成果汇报会 265

(六)要重视运用学习策略,开展研究性学习 266

(七)建立激励机制 267

第七章 以创建高效的学习型团队为基础 268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为何要以学习型团队为基础 269

(一)团队是实现组织扁平化运作的最好途径 269

(二)团队是最佳学习单位 269

(三)团队是所有组织改进业绩的关键 270

(二)团队的类型 271

二、把握团队建设的基本要素,培育高效的学习型团队 271

(一)什么是团队 271

(三)团队的基本要素 272

三、抓住学习型团队基本特征,努力做好创建工作 275

(一)内部结构特 275

(二)外部环境特征 276

(三)文化特征 277

(一)权力的七个基石 278

四、努力提高素质,当好学习型团队领导 278

(二)学习型团队领导的六项职责 279

(三)学习型团队领导的素质要求 281

五、加强团队学习修炼,不断追求团队高绩效 282

(一)抓好团队学习的几个环节 282

(二)检验团队学习的三条标准 284

第八章 以掌握系统思考的“十一项秘诀”为基本功 285

一、今日的问题来自昨天的解——系统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 286

二、愈用力推,系统反弹力量愈大——非系统的“补偿性回馈” 287

三、渐糟之前先渐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 288

四、显而易见的解往往无效——“刻舟求剑”式的非系统思考结果 289

五、对策可能比问题更糟——舍本逐末的解决方案 290

六、欲速则不达——组织的系统有其自身规律 290

七、因与果在时空上并不紧密相连——“归罪于外”与系统思考有悖 291

八、寻找小而有效的高杠杆解——最省力的解 292

九、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动态流程思考 293

十、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管理中的系统整体 294

十一、没有绝对的内外——内外是相互转化的 295

第九章 以消除组织的“七大智障”为抓手 297

一、“七大智障”现象 299

(一)局限思考 299

(二)归罪于外 300

(三)缺乏整体思考的主动积极性 300

(四)专注个别事件 301

(五)煮青蛙的故事 301

(六)从经验中学习的错觉 302

(七)管理团体的迷思 303

二、重塑组织文化,消除“七大智障” 304

第十章 创建学习型家庭 309

一、什么是学习型家庭 310

(一)学习型家庭的六大特征 310

(二)创建学习型家庭,家长要坚持“十要十不要” 313

(一)莱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创建学习型家庭方案 315

二、创建学习型家庭方案 315

(二)上海市延吉新村街道创建学习型家庭方案 317

三、学习型家庭评估方案 319

(一)上海市青浦区学习型家庭评估方案 319

(二)上海市闵行区华坪小学“五个一”星级评估方案 321

第十一章 使用正确的理念和方法进行评估 322

一、评估依据 324

三、关于评估报告 325

二、评估程序 325

第十二章 中国创建学习型城市选例 328

一、国内已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城市一览 329

二、创建学习型城市选例 329

选例一:上海市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六大目标 329

选例二:大连市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四个强调 331

选例三:青岛市创建学习型城市强化三方面工作 332

选例四:常州市创建学习型城市,精心组织创新工程 332

参考文献 336

后记 33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