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小学自然知识手册
小学自然知识手册

小学自然知识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继光编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2
  • ISBN:7118·756
  • 页数:279 页
图书介绍:
《小学自然知识手册》目录

目 录第一章天体和宇宙 1

一、无限的宇宙 1

(一)什么是宇宙 1

(二)宇宙天体(1.恒星2.行星3.卫星) 1

(三)银河系和河外星系(1.银河系 2.河外星系和总星系) 3

(四)星座、星相和星等(1.星座2.星相和星等) 4

(五)四季星空(1.春季星空2.夏季星空3.秋季星空4.冬季星空) 6

二、太阳和太阳系 14

(一)太阳的概况(1.太阳2.太阳的构造3.太阳的光和热4.太阳的活动) 14

(二)太阳系(1.九大行星2.小行星3.彗星4.流星和陨星) 18

三、地球 26

(一)地球的概况(1.地球的大小和形状2.地球的经纬度3.地球的圈层结构) 26

(二)地球运动与昼夜和四季的形成(1.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2.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 29

(三)时间和历法(1.时间2.历法) 31

(四)二十四节气 32

四、月球 33

(一)月球的概况(1.月球的大小及引力2.月球表面情况3.月球的运动) 33

(二)月亮的圆缺 34

(三三)日食和月食(1.地球和月亮的影子2.日食3.月食4.观测日食和月食的意义) 36

五、人造地球卫星 38

第二章地壳和矿 41

一、地壳概况 41

(一)地壳的组成 41

(二)岩石的种类(1.火成岩2.沉积岩3.变质岩) 41

(三)地壳的变动 45

(四)火山和地震(1.火山2.地震) 46

二、矿 49

(一)煤(1.煤的形成2.煤的性质3.煤的干馏4.煤的开采) 49

(二)石油(1.石油的成因2.石油的性质3.石油的开采4.石油的加工) 51

(三)铁(1.铁的性质2.铁的种类) 54

(四)钢(1.钢的性质2.钢的种类3.炼钢的方法4.钢铁的防锈) 55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 60

一、大气的概况 60

(一)大气的组成 60

(二)低层大气的成分及性质(1.氧气2.二氧化碳3.氮气) 60

(三)大气层的垂直成分(1.对流层2.平流层3.中间层4.热层5.散逸层) 64

二、气温、气压和风 65

(一)太阳辐射(1.气温2.气温的日变化) 65

(二)气压和风 66

三、大气中的水 69

(一)水气凝结 69

(二)水气凝结物(1.露和霜2.云和雾) 69

(三)大气降水(1.雨2.雪 3.冰雹) 72

四、气象观测 74

(一)气温 74

(二)湿度 74

(三)气压 75

(四)风 76

(五)雨 76

(六)云 76

(七)气象观测记录 78

一、自然界中的水 79

(一)水的存在 79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79

(二)水与生命 80

二、水的性质 81

(一)水的组成 81

(二)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83

(三)水的形状与表面张力 83

(四)水的颜色 85

(五)水的反常膨胀 86

三、水能溶解许多物质 86

(一)溶质、溶剂和溶液 87

(二)悬浊液、乳浊液和胶体溶液(1.悬浊液2.乳浊液3.胶体溶液) 87

(四)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88

(三)溶解度 88

四、水的净化 90

(一)水的来源及其杂质(1.雨雪降水2.地下水3.地面水) 90

(二)水的净化(1.沉淀过滤法2.沉凝沉淀3.消毒法4.硬水的软化) 90

(三)水的污染和防治 92

五、水的三态 93

(一)熔解和凝固 93

(二)汽化和凝结 94

(三)升华和凝华 94

(四)水的三态 94

(五)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95

(一)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97

(二)细胞的结构 97

一、细胞 97

第五章植物 97

二、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98

(一)种子和幼苗(1.种子2.幼苗) 99

(二)植物的营养器官(1.植物的根2.植物的茎3.植物的叶) 102

(三)植物的繁殖器官(1.植物的花2.植物的果实3.花的颜色4.果实的色、香、味) 124

三、植物的运动和休眠 133

(一)植物的运动(1.向性运动2.感性运动) 133

(二)植物的体眠 135

四、植物界 135

(一)藻类植物 136

(二)菌类植物(1.细菌2.放线菌3.真菌) 137

(三)苔藓植物(1.葫芦藓2.地钱) 141

(四)蕨类植物 143

(五)种子植物(1.裸子植物2.被子植物) 144

(六)植物的分类 147

第六章 动物 149

一、无脊椎动物 150

(一)原生动物 150

(二)腔肠动物(1.水螅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150

(三)扁形动物(1.猪绦虫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153

(四)线形动物(1.蛔虫2.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154

(五)环节动物(1.蚯蚓2.水蛭3.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156

(六)软体动物(1.河蚌2.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158

(七)节肢动物(1.昆虫类的概述2.蚕3.节肢动物的主要类群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159

二、脊椎动物 166

(一)鱼类(1.鱼类的形态特点2.鱼类的主要结构和生理特点3.我国的鱼类资源) 166

(二)两栖类(1.青蛙2.青蛙的发育变态) 172

(三)爬行类 175

(四)鸟类(1.鸟类的形态2.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3.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鸟类4.鸟类的迁徒5.益鸟与害鸟6.野鸟与家禽) 176

(五)哺乳类(1.形态特点2.生活习性) 182

三、动物的休眠 185

(一)冬眠 185

(二)夏眠 186

第七章人体与卫生 187

一、骨骼和肌肉 187

(一)骨髓(1.人体骨骼概述2.骨的构造3.骨的成分) 187

(二)肌肉(1.肌肉概述2.肌肉间的协作3.骨骼和肌肉的运动) 190

二、消化 192

(一)食物的成分及作用(1.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2.水3.无机盐 4.维生素) 192

(二)消化系统的构造和机能(1.口腔2.胃3.小肠 4.大肠5.消化和吸收) 194

(一)呼吸系统(1.鼻2.咽喉3.气管和支气管4.肺) 198

三、呼吸 198

(二)气体交换和呼吸运动(1.气体交换2.呼吸运动的原理) 200

四、循环 202

(一)血液(1.血浆 2.血球3.血小板4.输血和血型) 202

(二)心脏和血管(1.心脏2.血管) 204

(三)血液循环的途径 205

(四)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 205

五、排泄 206

(一)泌尿(1.肾脏2.尿的形成3.尿的排除) 206

(二)皮肤(1.皮肤的构造和机能2.皮肤的锻炼) 208

六、神经 209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1.脑2.脊髓) 209

(二)神经系统的作用 210

(一)眼(1.眼球的构造2.视觉的形成3.近视和远视) 212

七、感觉 212

(二)耳(1.耳的构造2.听觉的形成) 214

(三)其它感觉器官(1.鼻2.舌) 215

第八章力和运动 216

一、力的概念 216

(一)力的作用效果 216

(二)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 216

二、重量和比重 217

(一)重量 217

(二)比重 218

三、压强 219

(一)压力与压强 219

(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对容器壁的压强2.渡体内部的压强3.连通器4.液压机) 220

(三)浮力(1.浮力2.阿基米德定律3.物体的浮沉) 224

四、大气压强 226

(一)大气压强的测定 226

(二)虹吸管 227

(三)水泵 228

五、摩擦力 229

(一)静摩擦 229

(二)滑动摩擦 230

(三)滚动摩擦 230

(四)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230

六、弹力 231

(一)什么是弹力 231

(二)胡克定律 231

(一)机械运动 232

七、运动和力 232

(二)匀速直线运动 233

(三)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2.即时速度) 233

(四)惯性和惯性定律 234

(五)运动和力 235

第九章简单机械 236

一、杠杆 236

(一)杠杆的平衡条件 236

(二)杠杆的种类及用途 237

二、轮轴和滑轮 238

(一)轮轴 238

(二)滑轮(1.定滑轮2.动滑轮3.滑轮组) 239

(一)功和功的原理(1.功2.功的原理) 241

三、斜面和螺旋 241

(二)斜面和螺旋(1.斜面2.螺旋) 242

四、机械传动 244

(一)皮带传动 244

(二)齿轮传动 245

(三)链传动 246

五、动力机 246

(一)蒸汽机 246

(二)内燃机(1.吸气冲程2.压缩冲程3.做功冲程4.排气冲程) 247

(三)喷气发动机 (1.空气喷气发动机2.火箭喷气发动机) 248

第十章声、光、热、电 251

一、声学知识 251

(一)声音的发生 251

(二)传声的原理 251

(三)声波的反射和折射…………………(253 )(四)超声波和次声波 253

(一)光源 255

二、光学知识 255

(二)光的传播 256

(三)光的反射和折射 257

(四)透镜 257

(五)色散 259

(六)物体的颜色 259

(七)红外线、紫外线和伦琴射线(1.红外线2.紫外线 3.伦琴射线) 260

(八)红外线、紫外线和伦琴射线的用途 261

三、热学知识 262

(一)物体的热胀冷缩 262

(二)产生热膨胀的原因 263

(三)热传递(1.传导2.对流3.辐射) 264

四、分子论的初步认识 266

(四)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266

(一)物质的结构 267

(二)分子的大小和质量 267

(三)分子的空隙 268

(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力 268

(五)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69

(六)分子论的主要内容 270

(七)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分子(1.气体2.固体3.液体) 270

五、电和磁 271

(一)电(1.摩擦起电2.导体和绝缘体3.雷电4.电流5.电路) 271

(二)磁(1.磁性2.电磁3.电磁感应) 275

(三)无线电 277

(四)有线广播 27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