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领略传统学术的魅力  大学生的国学修养
领略传统学术的魅力  大学生的国学修养

领略传统学术的魅力 大学生的国学修养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羊春秋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810316192
  • 页数:391 页
图书介绍:
《领略传统学术的魅力 大学生的国学修养》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传统学术的内涵及其覆盖面 1

目 录 1

第二节传统学术与素质教育 4

第三节对待传统学术我们走了“之”字路 18

第四节当代大学生怎样把握传统学术 27

第二章中国封建社会学术界的主导思想 41

第一节儒家的开山孔丘及其《论语》《春秋》 43

第二节孔子手订《六经》是一宗历史疑案 53

第三节汉代“独尊儒术”的负面影响 59

(一)开利禄之途,启争端之衅 60

(二)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阻碍科学的发展 65

(三)衡量是非善恶,一以儒家为准 67

第四节儒学的演变与革新 70

变革儒家 71

(一)西汉的贾谊、董仲舒、刘向以阴阳家之说 71

(二)东汉的王充、王符、仲长统以墨家的精神 75

改造儒学 75

(三)魏、晋的何晏、王弼以老庄的思想 83

解释儒学 83

(四)隋、唐间陆德明、颜师古、孔颖达以传统的儒学注经授业 86

(五)宋、明理学家多以佛学说经,而又自命 88

儒家的正统 88

(六)清代的朴学大师以训诂名物发掘 92

儒学的义理 92

第三章儒家的思想宝库 96

第一节 《诗经》的面面观 97

(一)《诗》的采集和分类 98

(二)《诗》的历史价值和科学分类 99

(三)《诗》的不同研究角度和侧面 103

第二节 《尚书》的真伪与价值 108

(一)《尚书》的来源问题 109

(二)《尚书》的内容举要 111

(三)《尚书》的史料价值 112

第三节 《周易》的本来面目 113

(一)《周易》作于何人?何时? 113

(二)《周易》所反映的社会各层面 115

(三)儒家《周易》与帛书《周易》 119

第四节 《三礼》的重新评价 121

(一)《礼运》是儒家光辉的政治理想 122

(二)《学记》是儒家光辉的教育思想 123

(三)《乐记》是儒家精辟的音乐理论 125

(四)《儒行》是儒家品德修养的全面总结 126

第五节 《三传》的比较与价值 129

(一)《三传》的作者及其各自的特色 129

(二)《左》《国》的关系及《公》《谷》的优劣 133

(三)《左传》的真正价值 135

第四章五千年的辉煌史 138

第一节 《史》《汉》的比较 141

(一)《史》《汉》的作者 141

(二)《史》《汉》的内容及其编撰过程 143

(三)《史》《汉》的主导倾向及其异同 146

第二节 《通鉴》的述评 158

(一)《通鉴》的作者及其成书的过程 158

(二)《通鉴》的编著目的及其史学思想 161

(三)《通鉴》的姊妹篇 163

第三节 《三通》的创获 165

(一)杜佑和他的《通典》 165

(二)郑樵和他的《通志》 167

(三)马端临和他的《文献通考》 170

第四节史评、史考的代表作 172

(一)王鸣盛和他的《十七史商榷》 173

(二)钱大昕和他的《廿二史考异) 174

(三)赵翼和他的《廿二史札记》 175

第五节史学理论的建立 178

(一)刘知几和他的《史通》 178

(二)章学诚和他的《文史通义》 181

第五章百家争鸣的时代辉煌 184

第一节诸子争鸣的时代背景 185

第二节道家的主要代表及其学说 187

(一)老子和他的《道德经》 187

(二)庄周和他的《庄子》 191

(三)列御寇和他的《列子》 193

第三节代表平民利益的墨家学说 195

(一)墨翟和他的学派 195

(二)墨家学说的主要内容 198

(三)《墨子》中保存了大量的古史资料 200

第四节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 201

(一)商鞅和他的《商君书》 202

(二)韩非和他的《韩非子》 206

(三)研究法家的现实意义 209

第五节虚实奇正、变化莫测的兵家 211

(一)孙武和他的《孙子兵法》 211

(二)吴起和他的《吴子》 215

(三)孙膑和他的《孙膑兵法》 218

第六章璀璨夺目的文学画廊 222

第一节古代集部的分目与当今文学的分类 222

第二节历代诗歌述略 227

(一)诗的体制和流派 228

(二)词的体制和流派 245

(三)曲的体制和流派 256

第三节历代散文概说 261

(一)散文的主要形式 263

(二)散文的重要流派 267

第四节历代小说简论 273

(一)小说的类别 274

(二)小说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282

第五节历代戏剧一瞥 291

(一)宋、金时代的主要剧种 292

(二)元人杂剧的兴起 296

(三)元、明之际的南戏复兴 300

(四)传奇主盟剧坛的时代 304

第七章传统学术的基本功 309

第一节文字学启蒙 310

(一)“六书”简说 311

(二)我国文字的演变过程 314

(三)研究文字的重要书籍 318

第二节训诂学发凡 322

(一)训诂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方法 324

(二)训诂学中的常用术语 326

(三)训诂学发展史上的两座丰碑 331

(一)音韵学的三大系统 336

第三节音韵学基础 336

(二)古音韵学的名词释义 343

(三)音韵学在诗、词、曲中的应用 349

第八章传统学术的指南针 356

第一节目录学常识 356

(一)我国书籍演进的轨迹 357

(二)我国图书分类的演进概况 359

(三)我国目录学理论的重大发展 362

第二节校勘学浅谈 365

(一)校勘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366

(二)校勘的基本条件和主要对象 369

(三)校勘的常用方法和辨伪的基本准则 374

第三节版本学初步 378

(一)书本的演进史 379

(二)善本的标准和鉴别的方法 381

(三)历代版本的主要特点 38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