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  以辽河油田欢26断块为例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  以辽河油田欢26断块为例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 以辽河油田欢26断块为例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魏斌,郑浚茂编著(清华大学)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116036776
  • 页数:145 页
图书介绍: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 以辽河油田欢26断块为例》目录

目录 1

绪论 1

一 高含水期采油是我国油田重要开发阶段 1

二 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的关键是认清剩余油分布 1

三 本书介绍的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和成果 2

第一章剩余油研究方法 4

第一节剩余油研究方法综述 4

一 按油藏地质规模分类的剩余油研究方法 4

二 按研究内容分类的剩余油研究方法 6

第二节 国内外确定剩余油的技术 8

一单井剩余油饱和度测量 8

三物质平衡方法 9

二井间测量 9

第三节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综合分析流程 10

第二章研究区的油田地质基础 12

第一节 欢26断块地质概况 12

一 工区地理及沟造位置 12

二地层划分与岩性组台 12

三 开发现状 14

第二节层序地层划分 14

一 高分辩率层序地层学 15

二 欢26块的层序地层格架 16

第三节沉积微相研究 18

一 扇三角洲沉积环境的确定 19

二 扇三角洲微相组成 19

四 储层基本特征及其非均质性分析 27

三沉积演化 27

第三章储层流动单元分析 32

第一节 流动单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32

一研究方法慨述 32

二研究方法的评述 34

第二节储层流动单元理论和方法分析 35

一储层流动单元慨念 35

二流动单元类型的划分 36

三 应用测井资料研究流动单元 38

第三节 流动单元的应用 41

一 流动单元与沉积微相的关系 41

二 利用流动单元计算高含水油田渗透率 42

一实验原理及装置 45

第一节水驱油实验 45

第四章水驱油实验研究 45

二实验过程及数据整理 46

三实验结果 47

第二节实验结果分析 49

第三节小结 52

第五章剩余油测井水淹分析 54

第一节 注水过程中被开采油层的地球物理性质的变化 54

一 电学性质的变化 54

二声学性质的变化 54

三放射性场的变化 55

四 欢26块水淹测井响应特征 55

一 电阻率水淹解释标准 57

第二节 欢26块电性水淹解释标准 57

二流动单元水淹解释标准 58

第三节 欢26块注水过程中的水淹特征分析 60

一剖面水淹特征 60

二平面水淹特征 63

第四节 利用测井新技术提高水淹层解释效果 64

一 核磁测井在水淹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 64

二地层测试器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68

三 双源距碳氧比测井的应用 69

第六章储层地质建模 74

第一节储层建模的类型及方法 74

一储层地质建模分类及储层模型的类型 74

二储层建模的方法 76

三建模步骤 77

第二节高含水油田储层建模的技术路线 78

第三节辽河欢26块储层地质建模 80

一 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数据库的建立 80

二沉积相剖面模型 81

三砂体骨架模型 82

四 孔隙度预测模型 84

五渗透率预测模型 86

六三维模型的建立 89

第七章剩余油分布特征及预测 93

第一节 密闭取心井剩余油饱和度特征 93

一油层水洗状况分析 93

二 密闭取心井剩余油分布特征 105

一剩余油饱和度计算 106

第二节欢26块剩余油分布特征 106

二纵向分布特征 108

三平面分布特征 111

四 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 118

第三节应用效果分析 119

一剩余油平面分布预测 119

二剩余油纵向分布预测 122

第八章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的其他实例 123

第一节孤岛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 123

一地质及开发概况 123

二研究方法 123

三剩余油分布规律 126

二研究方法 129

第二节 濮城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 129

一地质与开发慨况 129

三剩余油分布规律 132

第三节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 134

一地质与开发慨况 134

二研究方法 135

三 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 138

第四节 几点认识 140

一剩余油分布一般规律 140

二地质条件是形成剩余油的先决条件 141

三 开采条件是决定剩余油分布状况的外部因素 141

参考文献 14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