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组织学  插图
组织学  插图

组织学 插图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有琪主编;王有琪,许天禄,张作干,李肇特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61
  • ISBN:14048·2394
  • 页数:210 页
图书介绍:
《组织学 插图》目录

目 录 1

第一章细胞学 1

图1—1 生活的骨髓细胞(原始的白血细胞) 1

图1—2 固定后的原生质 1

图1—3 人体各种的细胞 2

图1—4 鸡子宫粘膜 2

图1—5 浆膜的分子结构简图 2

图1—6 肝细胞结构简图 3

图1—7 组织培养中的结缔组织细胞 3

图1—8 细胞的成型体和包涵体 3

图1—9 小鼠肾近曲小管细胞 4

图1—10 生活细胞的构造 4

图1—11 果蝇唾液腺细胞的巨染色体 4

图1—13 蛙的游走细胞在组织培养下的无丝分裂 5

图1—12 细胞的有丝分裂 5

第二章脊椎动物的发育过程 6

图2—1 精子和卵子的发生 6

图2—2 9毫米人胚的腹侧解剖图 6

图2—3 生殖器官的发育过程 6

图2—4 男女性腺的发育 7

图2—5 人睾丸的曲细精管横切面 7

图2—6 人胚卵巢的早期分化 8

图2—7 从精母细胞到精子的发展与变态过程 8

图2—8 精子模式图 9

图2—9 哺乳类卵巢的模式图 9

图2—10 卵的类型 9

图2—11 人卵自卵巢排出,下降至子宫植入子宫内膜的概况 10

图2—12 蝙蝠卵的受精过程 10

图2—14 文昌鱼卵裂 11

图2—13 活人卵的早期发育 11

图2—15 蛙卵的卵裂,原肠形成,神经管、脊索、中胚层的分化 12

图2—16 鸡胚卵裂的表面观 13

图2—17 鸡胚盘的卵裂切面 13

图2—18 文昌鱼的原肠形成及中胚层的分化 14

图2—19 鸡胚的生发盘表面观 15

图2—20 27体节鸡胚横切片,示50小时鸡胚三个胚层的演化 15

第三章人胚的发育 16

图3—1 猴卵的卵裂 16

图3—2 受精后七天半人胚 17

图3—3 11天人胚 17

图3—4 卵黄囊形成 18

图3—5 约15天人胚切面 18

图3—7 胚盘背侧观 19

图3—6 19天人胚头突的发生 19

图3—8 原条期人胚在不同部位的横切面 20

图3—9 体形的改变过程 21

图3—10 神经沟闭合为神经管 22

图3—11 神经管闭合的最后阶段 22

图3—12 肢芽的发生 22

图3—13 六周人胚 22

图3—14 羊膜的发展与扩大。绒毛膜已切开 23

图3—15 胎膜的发展及脐带的形成 23

图3—16 已发育成熟的绒毛顶部 23

图3—17 绒毛与基蜕膜的联系 24

图3—18 胎、胎盘与子宫的联系 24

图3—19 胎膜与包蜕膜、壁蜕膜的联系 24

图3—22 胎膜及胎盘产后从子宫刺落情况 25

图3—20 胎盘血循环示意图 25

图3—21 人胎盘外形。示绒毛叶 25

第四章上皮组织 26

图4—1 单层扁平上皮 26

图4—2 单层立方上皮 26

图4—3 单层柱状上皮 26

图4—4 复层扁平上皮 27

图4—5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气管) 28

图4—6 移行上皮(膀胱) 28

图4—7 纤毛上皮(河蚌肠上皮) 29

图4—8 肠型上皮(小肠) 29

图4—9 肾型上皮(肾近曲小管) 29

图4—11 腺的发生过程 30

图4—10 细胞间桥与张力原纤维 30

图4—12 上皮内腺 31

图4—13 分枝管状腺(胃幽门腺) 31

图4—14 分枝泡状腺(皮脂腺) 31

图4—15 复管泡腺模式图 32

图4—16 腺上皮的分泌方式 32

第五章 结 缔 组 织 33

图5—1 间充质(合胞体) 33

图5—2 网状结缔组织(淋巴结切片) 33

图5—3 大网膜疏松结缔组织张片 33

图5—4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撕片(台盼蓝活体注射) 34

图5—5 胶原纤维电子显微镜象 34

图5—6 脂肪细胞 34

图5—7 脂肪细胞的形成 34

图5—9 腱的纵切面 35

图5—8 腱的横切面 35

图5—10 牛项韧带 36

图5—11 兔肋骨的透明软骨低倍镜观 37

图5—12 小牛的透明软骨高倍镜观 37

图5—13 透明软骨的发生 38

图5—14 弹性软骨 38

图5—15 肌腱与纤维软骨的移行部 39

图5—16 骨细胞 39

图5—17 哈氏系统的横切面 40

图5—18 股骨纵剖面 40

图5—19 长骨干骨板排列模式图 41

图5—20 长骨磨片横切面 41

图5—21 膜内成骨 42

图5—25 哈氏系统的重建 43

图5—27 嗜酸性白血细胞电子显微镜象 43

图5—26 各种血细胞 43

图5—22 软骨内成骨 43

图5—24指骨的软骨化骨纵切面 43

图5—23 软骨开始化骨(3个月人胚指骨纵切面) 43

图5—28 血岛及原始血细胞的形成 45

图5—29人骨髓细胞成分的演发过程 45

第六章 肌肉组织 46

图6—1 平滑肌的发生 46

图6—2 分离的蛙小肠平滑肌 46

图6—3 狗小肠平滑肌纤维的排列 46

图6—4 人肠平滑肌纵切面 47

图6—5 平滑肌的收缩波 47

图6—7 60毫米猪胚的成肌细胞 48

图6—6 鸡胚经过体节的横切面 48

图6—8 胸锁乳突肌和上直肌 49

图6—9 人体骨骼肌肌膜 50

图6—10 横纹文肌纵切面的简图 50

图6—11 人骨骼肌纵切面的照相 50

图6—12 电子显微镜观察鸟骨骼肌的纵切面 51

图6—13 猫腹直肌纵切面 51

图6—14 人的肩胛舌骨肌的横切面 52

图6—15 骨骼肌横切面的构造(简图) 52

图6—16 用绘图墨水注射血管后的骨骼肌纵切面 53

图6—17 人心肌纵切面 53

图6—18 心肌的横切面 54

图6—19 羊心乳头肌的浦金野氏纤维 54

图7—1 周围神经系与中枢神经的关系图解 55

第七章 神 经 组 织 55

图7—2 神经管壁之分化 56

图7—3 神经组织发生图解 57

图7—4 早期脊髓模型,示神经管与神经嵴的关系 57

图7—5 神经元之几种主要形态 58

图7—6 运动神经元模型图 58

图7—7 周围神经纤维 59

图7—8 十二天鸡胚的脊神经节的切面 59

图7—9 人类几种神经元的尼氏体 60

图7—10 小猫中脑运动神经细胞,示神经原纤维 60

图7—11 周围有髓神经纤维模型 61

图7—12 轴突及其鞘 61

图7—13 猫坐骨神经纵切 61

图7—18 两个神经元互相联系组成传导通路 62

图7—17 猫的无髓交感神经纤维 62

图7—15 分离出来的蛙神经纤维 62

图7—14 神经纤维产生髓鞘的过程 62

图7—16 有髓神经纤维之横切 62

图7—19 简单反射弧的结构 63

图7—20 猫脊髓的运动神经元 63

图7—21 7天鸡胚脑 63

图7—22 脊神经纤维的成份分布 63

图7—23 猴坐骨神经横切 64

图7—24 脊神经后根横切 64

图7—25 桡神经切面 64

图7—26 周围神经血液供应的图解 64

图7—28 脑脊髓神经节细胞的类型 65

图7—29 人交感神经节细胞 65

图7—27 猫脊神经节之纵切面 65

图7—30 游离的皮肤感受器 66

图7—31 有被囊的神经末梢 66

图7—32 大白鼠后腿伸肌的肌梭 66

图7—33 六个月胎儿的肌腱神经末梢 67

图7—34 运动神经末梢 67

图7—35 平滑肌的运动神经末梢 68

图7—36 小鼠胰腺内的神经末梢 68

图7—37 神经胶质 68

图7—38 小神经胶质从毛细血管壁细胞发生的过程 69

图7—39 神经胶质细胞核的类型 69

图7—41 小猫脊髓的室管膜细胞 69

图7—40 四种神经胶质细胞 70

图7—45 神经纤维的再生 71

图7—43 兔子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在切断坐骨神经十五天后的变化 71

图7—42 神经纤维的溃变 71

图7—44 神经纤维的再生 72

第八章神经系统 73

图8—1 神经肌肉机制发展的各阶段 73

图8—2 神经元的分化及其连系 73

图8—3 感觉神经元的进化 73

图8—4 蚯蚓前部的神经索 74

图8—5 蚯蚓神经节的结构图解 74

图8—6 脑的发生 74

图8—7 神经管的发生 75

图8—8 人脑发生各时期 76

图8—9 神经管与神经嵴的发生 77

图8—10 脊髓胸段横切 78

图8—12脊髓上行纤维的起源及终止 79

图8—11 脊髓各段灰质的形态及与白质的比例 79

图8—13 脊髓下行纤维束 80

图8—14 固有束(红色)与节间反射弧 80

图8—15 搔痒反射的脊髓反射弧 80

图8—16 膝反射的脊髓反射弧 81

图8—17 脑的正中矢切面 81

图8—18 延髓、脑桥及中脑的翼板及基板的演化 81

图8—19(1)脊髓细胞群的机能成份 82

图8—19(2)脑神经机能成份的分析 82

图8—20 脑神经核在脑干的位置图 83

图8—21 脑干的一个传入系统 83

图8—29 皮质内一些神经元链锁 84

图8—28 大脑皮质的构造 84

图8—24 袋鼠(Didelphys)(1)和人(2)大脑半球的横切 84

图8—23 示上行网状兴奋系统接受脊髓上行束的侧枝 84

图8—22 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与脑干网状结构的关系 84

图8—25 大脑皮质的组织发生 85

图8—26(1)大脑皮质部分细胞关系 86

图8—26(2)大脑皮质几种颗粒细胞 87

图8—27 人大脑皮质结构 88

图8—30 人脑皮质结构的五大类型 88

图8—31 皮质五大类型的分布 89

图8—32 小脑与大脑皮质、脑干及脊髓的联系 89

图8—33 成人小脑叶片 89

图8—34 小脑叶片的横切 90

图8—35 小脑皮质的篮状细胞 91

图8—36 浦金野氏细胞与爬行纤维 91

图8—39 丘脑下部与大脑皮质的关系及与脑干和脊髓内的交感、副交感神经核的关系 92

图8—40 脑膜和大脑皮质的冠切面 92

图8—37 猫小脑的颗粒细胞和苔藓纤维 92

图8—38 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系的离心纤维 92

图8—41 软膜、蛛网膜、血管与脑的相互关系 93

图8—42 人第四脑室的脉络丛 93

第九章 循 环 系 统 94

图9—1 9体节天竺鼠胚卵黄囊上的血岛形成血管网 94

图9—2 毛细血管网 94

图9—3 肠系膜毛细血管 94

图9—4 毛细血管壁外的罗捷氏细胞 94

图9—5 鼠心肌间的毛细血管的横切面 95

图9—6 血? 95

图9—7 中动脉 95

图9—9 大动脉(显示弹性纤维) 96

图9—10 大动脉中膜 96

图9—8 大动脉 96

图9—11 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和小淋巴管 97

图9—12 中静脉的静脉瓣 97

图9—13 中静脉 98

图9—14 大静脉横切面 98

图9—15 胸导管及其瓣膜 98

图9—16 心脏的发生 99

图9—17 心脏壁 99

图9—20 人类心脏传导系统分布模式图 99

图9—18 心内膜切面 100

图9—19 心外膜切面 100

图10—3 淋巴结模式图 101

图10—2 回肠上的淋巴集结及一些孤独的淋巴小结 101

图10—1 淋巴结的切片 101

第十章 淋 巴 器 官 101

图10—4 淋巴结 102

图10—5 淋巴结皮质高倍镜观 103

图10—6 淋巴结髓质高倍镜观 103

图10—7 人脾小梁的结构 104

图10—8 脾脏 104

图10—9 人脾脏的血管 105

图10—10 鞘动脉的横切 105

图10—11 脾脏血液循环通路图解 106

图10—13 脾窦立体模型 106

图10—12 脾脏的血液循环图 107

图10—14 颚扁桃体 108

图10—15 胸腺切面 108

图10—16 八岁男孩的胸腺髓质 109

图11—1 人皮肤的组织分化 110

图11—2 毛发的发生 110

图11—3 汗腺发生的各个时期 110

第十一章 皮 肤 110

图11—4 足底皮肤垂直切面 111

图11—5 皮肤的解剖和组织 111

图11—6 毛发 112

图11—7 毛的再生 113

图11—8 皮脂腺 114

图11—9 汗腺高倍镜观 114

图11—10 指甲横切面 115

图11—11 指甲纵切面 115

图11—12 成人足底皮肤的血管和淋巴管的相互关系 116

图12—2 食管上皮的组织发生 117

第十二章 消 化 系 统 117

图12—1 原肠和肝憩室 117

图12—3 人胚胃的组织发生 118

图12—4 肠的组织发生 119

图12—5 第2月人胚唾液腺的发生部位及其演化 120

图12—6 胰腺的分化 120

图12—7 肝脏的发生 121

图12—8 口唇切面 122

图12—9 舌尖部菌状及系丝状乳头模式图 123

图12—10 丝状乳头与菌状乳头 123

图12—11 舌根部输廓乳头及舌扁桃体模式图 124

图12—12 输廓乳头 124

图12—13 味蕾 125

图12—14 牙齿的模式构造 125

图12—15 牙齿的各部分结构 126

图12—18 牙齿发生(高倍镜观) 127

图12—16 乳齿与恒齿的关系 127

图12—17 牙齿的发生 128

图12—19 食管横切面 129

图12—20 食管纵切面 129

图12—21 胃底部纵切面 130

图12—22 胃贲门与食管粘膜连接处 131

图12—23 人的胃底腺 131

图12—24 兔的胃底腺,示壁细胞内的分泌小管 132

图12—25 胃幽门部粘膜 132

图12—26 十二指肠横切面 133

图12—28 肠腺纵切面 134

图12—29 肠腺内的嗜银细胞 134

图12—27 绒毛 134

图12—30 小肠纵切面 135

图12—31 结肠纵切面 136

图12—32 蚓突横切面 137

图12—33 小肠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分布模式图 137

图12—34 肠肌丛神经节细胞 138

图12—35 唾液腺的—般结构 138

图12—41 人胰腺切面 139

图12—36 唾液腺结构模式图 139

图12—37 腮腺 139

图12—38 颌下腺 140

图12—39 舌下腺 140

图12—40 人胰脏 141

图12—42 肝脏的低倍镜观 142

图12—44 胆小管 143

图12—43 肝细胞与枯否氏细胞 143

图12—45 肝脏的血管注射切片 144

图12—46 胆囊 144

第十三章 呼 吸 系 统 145

图13—1 嗅窝的发生 145

图13—2 喉气管沟的形成与演化 145

图13—3 肺的发生 146

图13—4 气管壁的分化 147

图13—5 鼻腔呼吸粘膜 147

图13—6 嗅粘膜 148

图13—7 喉纵切面 149

图13—8 气管壁切面 150

图13—9 肺脏切片 151

图13—10 呼吸性细支气管的上皮变化 151

图13—12(2)肺内的弹性纤维 152

图13-12(3)肺泡上皮与毛细血管的关系 152

图13—11 肺的呼吸部分 152

图13—12(1)肺泡壁的网状纤维 152

图13—13电子显微镜下的人肺切面 153

图13—14肺泡结构模式图 154

图13—15 肺泡切面 154

图13—16 肺小叶及其附近肺胸膜的血管和淋巴管的分布 155

第十四章 泌 尿 系 统 156

图14—1 原肾、中肾与后肾的发育过程 156

图14—2 原肾的发生 156

图14—3 5毫米人胚的中肾 156

图14—4 后肾的发生 157

图14—5 肾小管的发生 157

图14—7 肾小管模式图 158

图14—6 肾脏 158

图14—9 肾脏皮质切面 159

图14—8 肾脏皮质纵切面 159

图14—10 肾小体半模式图 160

图14—11 电子显微镜下肾小囊内层与毛细血管的相互关系 160

图14—12 肾小管各段纵切面 161

图14—13 肾脏髓质部的肾小管各段的横切面 161

图14—14 肾小管及血管经路模式图 162

图14—15 肾小体的血管模式图 162

图14—16 输尿管 163

图14—17 膀胱横切面 163

图14—18 女性尿道横切 163

图15—1 人胚泌尿生殖嵴 164

图15—2 人睾丸的组织分化 164

第十五章 生 殖 系 统 164

图15—3 曲细精管及间质细胞 165

图15—4 精子的发生 166

图15—5 曲细精管和直细精管交接处 167

图15—6 睾丸网 167

图15—7 睾丸输出管 168

图15—8 附睾管 168

图15—9 输精管横切面 169

图15—10 精囊腺 169

图15—11 前列腺整体图 170

图15—12 前列腺切面 170

图15—13 阴茎体部横切面 171

图15—14 男性尿道横切面 171

图15—15 男性尿道粘膜局部放大 171

图15—17 卵巢低倍镜观 172

图15—16 人女性生殖器官 172

图15—18 卵巢皮质的初级卵泡 173

图15—19 卵泡的起源和发育、排卵及黄体的发生和退化 173

图15—20(1)早期次级卵泡 174

图15-20(2)次级卵泡 174

图15—21 成熟卵泡 175

图15—22 成熟卵泡的卵丘 175

图15—23(1)黄体低倍镜观 176

图15-23(2)黄体高倍镜观 176

图15—24 早期生长卵泡的萎缩 177

图15—25 晚期生长卵泡的萎缩 177

图15—26 白体低倍镜观 177

图15—27 输卵管横切面 178

图15—28 输卵管上皮的周期变化 178

图15—30 人子宫粘膜 179

图15—29 猴子宫腺及螺旋动脉管腔的重建 179

图15—31 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内的变化 180

图15—32 排卵与月经的关系 180

图15—33 子宫粘膜的血管在中间期及经前期的变化 181

图15—34 阴道纵切面 181

图15—35 小阴唇 182

图15—36 乳房及乳腺 182

图15—37 静止期的乳腺 183

图15—38 妊娠期的乳腺 183

图15—39 哺乳期的乳腺 184

图15—40 人初乳的小体 185

图15—41(1)早期绒毛切面 185

图15—41(2)早期绒毛切面 185

图16—2 垂体矢状切面 186

第十六章 内 分 泌 系 统 186

图16—1 垂体的发生 186

图16—3 人垂体的显微结构 187

图16—4 成年大家鼠的垂体远部 188

图16—5 袋鼠垂体的神经部 188

图16—6 成人的甲状腺 189

图16—7 甲状腺高度增生 189

图16—8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的背侧观 189

图16—9 人的甲状旁腺切面 189

图16—10 成人肾上腺 190

图16—11 猫的肾上腺髓质 190

图16—12 豪猪的肾上腺 191

图16—13 大家鼠肾上腺的血管 191

图16—14 37岁女人的松果体切面 191

图16—17 成人松果体 192

图16—15 婴儿松果体的矢状切面 192

图16—16 成人松果体 192

第十七章 感 觉 器 官 193

图17—1 眼的发生 193

图17—2 人晶状体的分化 193

图17—3 人眼玻璃体的分化 194

图17—4 两个月人胚眼球及眼睑纵切面 194

图17—5 视网膜的分化和虹膜的发生 194

图17—6 眼球切面的立体图 195

图17—7 眼睛血管分布 196

图17—8 人角膜切面 197

图17—9 人角膜边切面 197

图17—10 脉络膜垂直切面 197

图17—12 人眼子午切面 198

图17—11 睫状体及晶状体后面观 198

图17—13 虹膜切面 199

图17—14 虹膜角膜角 199

图17—15 右眼眼底用眼底镜观察所见 200

图17—16 人眼球之水平切面,示视神经离眼球处 200

图17—17 人视网膜切面 201

图17—18 高尔基法显示的视网膜图解 201

图17—19 成年猴子右眼视网膜整体封片 202

图17—20 中央凹的垂直切面 202

图17—21 晶状体的后面及侧面观 203

图17—22 上眼睑垂直切面 203

图17—23 泪腺 203

图17—25 人胚左侧内耳膜迷路发生模型的表面观 204

图17—24 听泡的发生 204

图17—26 内耳的发生 205

图17—27 咽鼓管和它邻近构造的发生 205

图17—28 晚期咽鼓管和它邻近构造的发生 206

图17—29 中耳和外耳道发生的终期图解 206

图17—30 外耳、中耳及内耳相互关系模式图 206

图17—31 人耳蜗轴切片 207

图17—32 半规管横切面 207

图17—33 左膜迷路,示感受器的位置 207

图17—34 壶腹嵴 208

图17—35 听斑构造的模型图 208

图17—36 耳蜗管及螺旋器之立体模型 209

图17—37 人耳蜗第一螺旋放射横切 209

图17—38 螺旋器 21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