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自组织进化论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金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4627798
- 页数:290 页
目录 2
序 2
0 导论——人类对太阳系起源认识的发展史 2
0.1 太阳系起源各种学说的综述 2
0.2 对太阳系起源的基本问题的评述 24
0.3 太阳系主要特征和研究成果的综述 33
0.4 创立太阳系自组织进化论的现代科学理论基础 42
0.5 太阳系自组织进化论科学研究纲领 49
1 论太阳系等级层次天体的起源分类 62
1.1 引言 62
1.2 太阳系等级层次天体的分类方法 63
1.2.2 原生行星与非原生行星天体的划分 65
1.2.1 恒星与非恒星冷天体的划分 65
1.3 太阳系等级层次天体的基本特征 67
1.3.1 太阳 67
1.3.2 原生行星 68
1.3.3 次生天体 73
1.4 结论 78
2 论太阳系等级层次天体进化模式 81
2.1 引言 81
2.2 太阳系等级层次天体的还原模式 82
2.2.1 次生天体层次的还原模式 82
2.2.2 原生行星天体层次的还原模式 87
2.2.3“太阳系天体”的还原模式 92
2.3.1 太阳系球状体星云的形成模式 93
2.3 太阳系等级层次天体的进化模式 93
2.3.2 原生行星的形成模式 94
2.3.3 次生天体的形成模式 97
2.4 结论 98
3 论太阳系等级层次有序结构演化模式 101
3.1 太阳系等级层次系统的分类 101
3.2 天体公转和自转运动有序律 102
3.2.1 公转运动有序律 103
3.2.2 自转运动有序律 103
3.3 太阳系等级层次结构有序性 104
3.3.1 太阳—原生行星母系统结构有序性 104
3.3.2 太阳系一级子系统结构有序性 106
3.3.3 太阳系二级子系统结构有序性 109
3.4 太阳系等级层次结构演化模式 114
3.4.1 太阳(零龄主序星)简单有序结构 114
3.4.2 太阳—原生行星系统高级有序结构 114
3.4.3 太阳系等级层次有序结构 116
4 论太阳系有序结构自组织原理 119
4.1 引言 119
4.2 太阳系有序结构的还原模式 120
4.2.1 第一垂向推动力 121
4.2.2 第一切向推动力 122
4.3 行星运动的第一推动力定律 123
4.3.1 中心天体自转的切向惯性离心力 124
4.3.3 有序结构的自组织模式 125
4.3.2 中心天体的第一垂向推动力 125
4.3.4 太阳系有序结构的轨道能级 127
4.4 太阳系有序结构自组织原理 129
4.4.1 太阳—原生行星系有序结构自组织模式 129
4.4.2 原生行星—卫星系有序结构自组织模式 131
4.4.3 行星系和卫星系的轨道能级动力学模式 132
4.5 结论 135
5 论太阳系角动量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原理 138
5.1 引言 138
5.2 行星公转的动量矩和机械能 140
5.2.1 行星公转的动量矩和机械能的分布 140
5.2.2 行星公转的动量矩和机械能的来源 141
5.3.1 自转角动量和自转动能的分布 144
5.3 太阳和行星的自转角动量与自转动能 144
5.3.2 行星自转运动和自转角动量的起源 145
5.4 次生天体公转与自转运动的起源 148
5.4.1 次生天体公转运动的起源 148
5.4.2 次生天体的自转运动的起源 149
5.5 结论与讨论 150
6 论“太阳裂变”原理与行星系的起源 152
6.1 引言 152
6.2 原恒星阶段的演化特征 153
6.2.1 太阳星云的质量、自转角动量和化学组成 153
6.2.2 维里定理与太阳星云的收缩条件 154
6.2.3 太阳星云的自引力与自转离心力比率 154
6.2.4 太阳星云的快收缩与慢收缩过程 155
6.3 “太阳裂变”与行星系的起源 157
6.3.1 太阳氢热核聚变产能机制的启动 157
6.3.2 太阳远离平衡态与非稳定性的机制 158
6.3.3 “太阳裂变”与行星系的起源 159
6.3.4 原始行星系的演化与“扁星云盘”现象 162
6.4 “恒星裂变”与新星爆发 163
6.4.1 不稳定恒星或物理变星的特征 163
6.4.2 新星爆发与“恒星裂变”和行星系起源 166
6.5 结论与讨论 168
7 论“恒星裂变”原理与双星系的起源 170
7.1 引言 170
7.2.1 双星系的物理性质及其轨道运动特征 171
7.2 双星系的特征与双星系起源诸假说 171
7.2.2 对双星系起源诸假说的评述 172
7.3 快速自转的原恒星演化模型 174
7.3.1 质量、化学组成和自转角动量密度 174
7.3.2 维里定理与自转星云的收缩条件 174
7.3.3 原恒星的自引力与自转离心力比率 175
7.3.4 原恒星的快收缩与慢收缩过程 175
7.4 “恒星裂变”与双星系的起源 176
7.4.1 恒星氢热核聚变产能机制的启动 176
7.4.2 恒星远离平衡态爆发与非稳定性的机制 177
7.4.3 “恒星裂变”与双星系有序结构起源 178
7.4.4 “恒星裂变”与多重双星系的起源 181
7.5 “恒星裂变”与新星爆发 181
7.5.1 快新星的光谱与“恒星裂变” 183
7.5.2 快新星的光变特征与“恒星裂变” 184
7.6 结论 184
8 论原生行星的有序演化模式 186
8.1 引言 186
8.2 原始行星的初始物理参数与化学组成 187
8.2.1 原始行星的剩余质量与质量增广系数 188
8.2.2 原始行星的初始物理参数与化学组成 189
8.3 原始行星的高温物理演化模型 191
8.3.1 维里定理与原始行星的物理状态演化 191
8.3.2 原始行星的质量逃逸和化学组成演化 193
8.3.3 原始行星物理演化终态的物理参数和 196
化学组成 196
8.4 原生行星的有序化学凝聚增生模型 197
8.4.1 原生类地行星有序化学凝聚增生模型 199
8.4.2 原生类木行星有序化学凝聚增生模型 200
8.5 原生行星系统有序结构的演化 202
8.6 结论 203
9 论两个类火星碰撞分裂形成次生天体的模式 205
9.1 引言 205
9.2 由次生天体重组还原为两个原生类地行星 207
模型 207
9.2.1 原生行星有序演化模式的推论 207
9.2.2 次生天体的内部结构和化学组成特征 207
9.2.3 两个失踪原生类火星的重组模型 209
9.3.1 由小行星环带结构特征反演两星碰撞轨道参数 211
9.3 两星碰撞的轨道参数与演化模型 211
9.3.2 椭圆型平面限制性三体演化模型 213
9.4 卫星、小行星及彗星的统一起源模式 215
9.4.1 原生行星—卫星子系统的自组织模式 215
9.4.2 太阳—小行星环带子系统的自组织模式 217
9.4.3 太阳—彗星子系统的自组织模式 217
9.4.4 对“星子集聚”说与“中介天体”说的证伪 217
9.5 夸父星与羿神星碰撞分裂的时标 218
9.6 结论 219
10 论月球的起源与地月系自组织模式 222
10.1 引言 222
10.2.1 月球的内部结构特征的约束 224
10.2 月球成因模式的约束条件 224
10.2.2 月球的化学组成特征的约束 225
10.2.3 月岩测年资料对月球形成年龄的约束 225
10.2.4 月球的公转和自转运动特征的约束 226
10.2.5 地月系的角动量分布特征的约束 226
10.2.6 地球的洛希极限对月地距离的约束 227
10.3 月球的起源与地月系统有序结构的自组织 227
模式 227
10.3.1 原始月球一次生类月行星的起源方式 228
10.3.2 月地碰撞与地月系统有序结构的自组织模式 229
10.3.3 月球演化的基本特征 233
10.3.4 月球起源与地月系统自组织模式的验证 234
10.4.2 经典的俘获说的特点 235
10.4.1 经典的地球自转分裂假说的特点 235
10.4 月球成因诸假说的评论 235
10.4.3 经典的双星吸积说的特点 236
10.4.4 大冲击假说的特点 236
10.5 结论 237
11 地球系统耗散结构和板块构造自组织进化论 239
11.1 引言 239
11.2 地球系统的耗散结构模式 240
11.2.1 板块构造圈子系统 242
11.2.2 地幔刚性圈子系统 244
11.2.3 地核耗散结构子系统 245
11.3 月地碰撞与地球系统耗散结构自组织模式 246
11.3.1 月地碰撞与地球破裂带网络成因 247
11.3.2 月地碰撞与地球壳层熔融和其圈层分异 248
11.3.3 月地碰撞与初始液态外核的形成 250
11.3.4 地球系统耗散结构的自组织 250
11.4 板块构造有序驱动机制模式 251
11.4.1 板块构造驱动机制的传统模式 251
11.4.2 地球系统的耗散结构与板块有序驱动机制 253
11.5 结论与讨论 254
12 论地球磁流体自激发电机系统的自组织模式 257
12.1 引言 257
12.2 地磁场观测特征与成因假说 258
12.2.1 地磁场的基本特征 258
12.2.2 地磁极性反转的时空特征 259
12.2.3 地球磁流体自激发电机系统的要素 260
组织 261
12.3.1 月地碰撞的压磁效应与地核磁偶极子成因 261
12.3 月地碰撞与地球磁流体自激发电机系统自 261
12.3.2 液态外核铁镍磁流体的密度对流运动 263
12.3.3 地球耗散结构与几何学—力学结构特征 264
12.3.4 地核相变的物理机制与地球发电机的能源和 264
驱动力 264
12.4 地球系统磁流体发电机的极性自反转机制 266
12.4.1 地球磁流体发电机的极性反转方式 266
12.4.2 地球耗散结构的非对称性与地磁极性自反转 267
机制 267
12.5 结论与讨论 270
13.1 引言 273
13 论行星磁流体发电机系统自组织模式 273
13.2 原生类地行星磁流体发电机系统自组织模式 275
13.2.1 金星磁流体自激发电机系统自组织模式 275
13.2.2 火星磁流体自激发电机系统自组织模式 278
13.3 次生天体磁场的成因 280
13.3.1 水星磁偶极场的成因 280
13.3.2 月球磁场的成因 281
13.4 原生类木行星磁流体发电机系统自组织模式 282
13.4.1 木星与土星磁流体自激发电机自组织模式 282
13.4.2 天王星与海王星磁流体自激发电机自组织 284
模式 284
13.5 结论与讨论 286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太阳系掠影》《中国儿童太空百科全书》编委会编著 2019
- 《冷原子 热太阳》中科院SELF格致论道讲坛著 2019
- 《宾组卜辞研究 分类卷 上》王建军著 2019
- 《物理学进化》(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波兰)利奥波德·英费尔德 2019
- 《走,去看午夜的太阳》马孜 2019
- 《动物城邦 猿猴的把戏 进化论破解人际潜规则》吴宝沛译;(意)达里奥·马埃斯特里皮埃里 2019
- 《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学 影印版》(美)C·H·Wu 2016
- 《学生组词造句手册》曹杨,朱华主编;许铭副主编 2013
- 《帝位进化论》唐岛渔夫 2019
- 《中国体育产业财税理论与政策研究》杨京钟著 2019
- 《女性外阴整形术 概念、分类及手术技巧》陶俊责任编辑;黄金龙,陈晓东译;(美国)Christine A.Hamoni,Paul E.Banwell,Red Alinsod 2019
- 《性别视角 婚姻与家庭》王金玲,黄金玲主编 2019
- 《磁性棒状中空复合材料研究》黄金田 2019
- 《我的巴东我的三峡》邱令钟著 2018
- 《卫生法学 第2版》杨芳,杨才宽主编;刘燕,黄金满副主编 2013
- 《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王翊,黄金玲著 2001
- 《物业环境管理》张天琪,黄金华主编 2011
- 《大学生创业实用教程》嵇建珍主编;黄金成,魏跃进,苗福涛副主编 2013
- 《近体诗格律与二进制》王钟著 2012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Prometheus技术秘笈》百里燊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