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系统碳收支及碳汇功能 理论基础与综合评估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于贵瑞,何念鹏,王秋凤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30367181
- 页数:309 页
第一篇 区域尺度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3
第一章 中国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及碳收支评估的研究进展与科技问题 3
1.1 引言 4
1.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收支研究的科技需求和社会需求 4
1.3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收支评估研究的历史回顾 6
1.4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收支研究进展与科技问题 8
1.5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收支评估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9
1.6 结论与展望 21
参考文献 22
第二章 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的理论基础与概念框架 28
2.1 引言 29
2.2 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和增汇潜力分析的理论基础 29
2.3 陆地生态系统增汇途径及其增汇潜力的概念框架 41
2.4 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和增汇潜力计量方法的科学基础 47
2.5 结论与展望 51
参考文献 51
第三章 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评估技术与方法概论 53
3.1 引言 54
3.2 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54
3.3 全球尺度碳收支评估方法 56
3.4 典型生态系统碳收支的评估技术和方法 59
3.5 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技术与方法 62
3.6 结论与展望 68
参考文献 68
第四章 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及碳汇的计量与认证方法 75
4.1 引言 76
4.2 基于IPCC规则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计量方法 76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碳收支影响的评价方法 80
4.4 陆地生态系统的CDM项目碳汇认证方法 84
4.5 区域尺度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和强度的计量 85
4.6 陆地生态系统增汇效果和潜力计量的不确定性来源 90
4.7 结论与展望 91
参考文献 92
第五章 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增汇的技术原理及其可行性分析 95
5.1 引言 96
5.2 陆地生态系统碳增汇的生态途径及其技术原理 96
5.3 人为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管理措施和技术 102
5.4 陆地生态系统增汇措施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 107
5.5 结论与展望 111
参考文献 111
第二篇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与碳排放 115
第六章 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土壤和植被碳储量及其空间格局 115
6.1 引言 116
6.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116
6.3 中国区域的土壤碳储量及其空间格局 118
6.4 中国区域的植被碳储量及其空间格局 122
6.5 中国主要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130
6.6 结论与展望 133
参考文献 133
第七章 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呼吸排放与碳汇强度及其空间格局 138
7.1 引言 139
7.2 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总碳吸收的时空格局 139
7.3 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碳吸收的时空格局 142
7.4 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呼吸碳排放的时空格局 147
7.5 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空格局 151
7.6 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强度的时空格局 156
7.7 结论与展望 158
参考文献 158
第八章 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碳排放速率及其时空格局 163
8.1 引言 164
8.2 土壤呼吸碳排放速率的影响因素 164
8.3 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碳排放速率的时间变化 168
8.4 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碳排放速率的空间分布格局 174
8.5 中国区域土壤呼吸在碳平衡中的作用 179
8.6 结论与展望 181
参考文献 182
第九章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碳收支的影响 184
9.1 引言 185
9.2 中国区域LUCC的时空特征 185
9.3 过去300年中国区域LUCC对陆地碳收支的影响 186
9.4 近30年来中国区域LUCC对陆地碳收支的影响 188
9.5 中国区域LUCC对陆地碳收支影响评估的不确定性 190
9.6 结论与展望 191
参考文献 191
第十章 中国区域主要干扰因素对森林碳排放的影响 194
10.1 引言 195
10.2 中国区域森林干扰的主要类型及其发生情况 195
10.3 中国森林干扰直接碳排放的估算方法 198
10.4 中国区域森林干扰直接碳排放的综合评估 199
10.5 干扰对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与碳汇功能的影响 200
10.6 结论与展望 202
参考文献 203
第十一章 中国区域土壤侵蚀和河流的碳输出及其时空格局 205
11.1 引言 206
11.2 土壤碳侵蚀方式 206
11.3 中国区域主要河流碳输出 212
11.4 结论与展望 214
参考文献 215
第三篇 中国陆地和海洋碳收支及其全球意义 219
第十二章 地球系统碳循环及其各圈层间的碳交换速率 219
12.1 引言 220
12.2 全球碳库储量及其循环过程 220
12.3 全球碳循环的主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23
12.4 自然和人文因素驱动下的全球碳储量及其循环通量 233
12.5 结论与展望 237
参考文献 238
第十三章 中国区域陆地和海洋碳储量及其全球意义 243
13.1 引言 244
13.2 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碳储量 244
13.3 中国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碳库的碳储量 251
13.4 中国区域岩石圈碳库储量及其空间格局 256
13.5 中国区域的化石燃料碳库储量及其全球意义 256
13.6 结论与展望 260
参考文献 261
第十四章 中国区域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碳收支速率及其全球意义 265
14.1 引言 266
14.2 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及其全球意义 266
14.3 自然干扰和河流运移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 271
14.4 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 277
14.5 中国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碳收支及其全球意义 280
14.6 结论与展望 286
参考文献 286
第十五章 中国区域陆地和海洋碳储量及其碳汇功能综合评估 291
15.1 引言 292
15.2 中国生态系统碳收支综合研究的科技需求及其能力建设重点 292
15.3 中国区域陆地和海洋碳储量及其不确定性 294
15.4 中国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与大气碳交换通量及其不确定性 297
15.5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碳泄漏损失及其不确定性 299
15.6 中国区域碳收支评估研究缺失和限制及其对策建议 303
15.7 结论与展望 308
参考文献 308
- 《SQL与关系数据库理论》(美)戴特(C.J.Date)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英汉翻译理论的多维阐释及应用剖析》常瑞娟著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
-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教材 理论热点问题党员干部学习辅导》(中国)胡磊 2018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你好,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编 2019
- 《虚拟流域环境理论技术研究与应用》冶运涛蒋云钟梁犁丽曹引等编著 2019
- 《当代翻译美学的理论诠释与应用解读》宁建庚著 2019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道德经》200句》崇贤书院编著 2018
- 《高级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刘秀梅编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看图自学吉他弹唱教程》陈飞编著 2019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 技巧与案例 第3版 2020》文传浩,夏宇编著 2019
- 《流体力学》张扬军,彭杰,诸葛伟林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美国小学分级阅读 二级D 地球科学&物质科学》本书编委会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