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探索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士逵主编
- 出 版 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63302999
- 页数:455 页
一、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破除现代空想论 1
(一)离开现实基础,科学社会主义就会倒退到空想 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空想回到现实 6
二、我国社会主义的空想与现实 10
(一)现代空想论的表现及其根源 10
(二)摒弃空想,面对现实 15
三、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与再认识 18
(一)实践是再认识的基础和根据 18
(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实现 21
(三)再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 24
(一)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的讨论,是历史的必然 26
四、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 26
(二)正确理解生产力标准的科学含义 29
五、生产力是划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根本标准 34
(一)社会形态与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阶段虽然有联系,但却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34
(二)生产力标准对于划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更加具有直接的作用 36
(三)社会的主要矛盾规定了生产力不发达是确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标准 37
(四)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生产力是划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标准的思想 39
六、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43
(一)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43
(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离不开生产力标准 47
七、对国情的再认识 51
(一)认识中国国情的反思 51
(二)对国情认识的新起点 55
(一)苏联东欧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 59
八、从苏联东欧国家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的探索引起的思考 59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几点新思维 62
九、从区别中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 6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的区别 70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区别 71
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77
(一)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社会化的物质基础之上 77
(二)从我国社会的历史基础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79
(三)从我国现实的生产水平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81
(四)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克服盲目性 82
十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决策 85
(一)对1978年前20年战略决策的回顾 85
(二)对1978年前20年战略决策的再认识 88
(三)自觉地为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战略目标而奋斗 91
十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94
(一)对现阶段主要矛盾问题的反思 94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 99
十三、改革是一种历史合力 101
(一)改革与历史合力的整体性运动 101
(二)改革与历史合力的动态系统 103
(三)改革与历史合力的中心机制 105
(四)改革的合力运动与改革的战略决策 107
十四、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改革 109
(一)苏联、中国在社会主义初期实行的经济体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09
(二)社会主义的体制改革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11
(一)社会主义所有制发展的三个阶段 117
十五、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117
(二)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 118
(三)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质和量的规定性 119
十六、我国全民所有制关系的改革 123
(一)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再认识 123
(二)全民所有制改革的根本原则 125
(三)发展和完善两权分离的具体模式 128
十七、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思考 131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内涵 131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再改造的理论依据 134
十八、横向经济联合与股份制 138
(一)横向经济联合与股份制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两种并存的趋势 138
(二)横向经济联合与股份制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相互促进和推动 141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股份制的意义 144
十九、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特征 147
(一)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在要求 147
(二)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的必要成份 151
(三)保护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 154
二十、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的新认识 159
(一)私营经济的两重性 159
(二)私营经济的双重作用 162
(三)发展私营经济的两种对策 164
二十一、对“以农业为基础”的再认识 166
(一)长期以来农业并未真正受到应有的重视 166
(二)重新认识“以农业为基础” 169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农业基础的策略思考 171
(一)价值规律是对商品经济现实运动的理论抽象 174
二十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价值规律实现的再探索 174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价值规律的实现形态 176
(三)对价值规律再探索的现实意义 179
二十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比例规律及其运用 181
(一)按比例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18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比例规律 18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按比例规律的运用 184
二十四、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探索 188
(一)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学说为探索劳动力商品的广义条件奠定了理论基础 188
(二)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劳动力商品的特征 192
二十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务市场 196
(一)建立劳务市场,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 196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劳务市场的理论前提是劳动力的商品属性 199
(三)有组织、有计划地建立和完善劳务市场,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201
二十六、正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通货膨胀问题 20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通货膨胀的诱发因素 204
(二)对我国的通货膨胀不能掉以轻心 208
(三)治理通货膨胀,保证改革顺利发展 211
二十七、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215
(一)对马克思按劳分配设想的再认识 215
(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的特点 216
二十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问题 223
(一)商品经济机制与按劳分配机制的统一 223
(二)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收入分配体系 225
(一)对我国传统公平观的再认识 230
二十九、经济体制改革与公平观念转换 230
(二)商品经济与公平观念 232
(三)在改革中建立以机会平等为核心的新公平观念 235
三十、现阶段的公平原则与效率的权衡 24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原则的基础 24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权衡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 244
三十一、扶贫工作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246
(一)扶贫工作是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246
(二)领导重视,各方配合,措施落实,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关键 249
(三)扶贫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 253
三十二、从经济效果到经济效益转换的思考 256
(一)经济效益范畴的普遍采用的客观必然性 256
(二)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经济效益的性质及其评价的标准 258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效益的特点 260
三十三、初级阶段与物质利益 263
(一)物质利益是初级阶段发展的内在动力 263
(二)初级阶段物质利益的反思 265
(三)初级阶段产生利益矛盾的客观基础 268
(四)改革是利益关系的调整 271
三十四、尊重个人物质利益原则是初级阶段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 275
(一)个人物质利益是社会最基本的利益 275
(二)劳动者关心个人物质利益,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277
(三)尊重个人物质利益原则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 278
(四)尊重个人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的一条重要出路 280
(一)优化环境和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激发 282
三十五、对社会主义人的自觉能动性问题的再认识 282
(二)自我实现和社会进步的互动作用 285
(三)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层次性和多元化发展 288
三十六、充分发挥劳动者在现阶段的主体作用 291
(一)劳动者主体作用认识的历史考察 291
(二)影响劳动者发挥主体作用的因素 293
(三)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劳动者在现阶段的主体作用 296
三十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才竞争机制 299
(一)初级阶段人才竞争机制的客观必然性 299
(二)初级阶段人才竞争机制的作用 301
(三)初级阶段人才竞争机制的特点 303
(四)创造人才竞争机制的良好环境 304
(一)现代化生产高潮的到来,有赖于劳动者的进一步解放 307
三十八、现代化生产中劳动者的素质建设 307
(二)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现代化素质,是实现现代化生产的新起点 310
三十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价值观 31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有正确价值观作指导 31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价值观的特点 317
(三)树立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324
四十、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路子 326
(一)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不同路子 326
(二)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路子的特点 328
(三)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成果 331
四十一、企业集团参与国际竞争 334
(一)企业集团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 334
(二)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加速发展和完善企业集团 338
(一)南、匈政治体制改革的背景和步骤 341
四十二、在比较与借鉴中认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341
(二)南、匈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43
(三)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和借鉴 345
四十三、社会主义的民主特征及其建设 35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特征 351
(二)初级阶段民主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工程 354
四十四、公有制与企业的民主建设 358
(一)多种所有制形式决定了民主的不同要求 358
(二)对过去调整公有制程度进行民主建设的反思 360
(三)公有制确立后,企业行使民主权受到限制的原因和对策 362
四十五、初级阶段民主的层次性 367
(一)从纵向来看民主的层次性 367
(二)从横向来看民主的层次性 371
四十六、社会主义民主与爱国统一战线 374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爱国统一战线的一致性 374
(二)社会主义民主与爱国统一战线的关系 376
(三)统一战线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作用 378
四十七、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 382
(一)改革现行干部人事制度的紧迫性 382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及其建立的意义 384
(三)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国家文官制度的区别 386
(四)把竞争机制引入我国的公务员制度 389
四十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精神文明建设 391
(一)精神文明建设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91
(二)精神文明建设与坚持改革开放 394
(三)精神文明建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98
四十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念变革 40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观念变革的必然性 40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观念变革的复杂性 401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观念变革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405
五十、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道德建设 40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经济给道德建设带来了新课题 40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要求 411
五十一、初级阶段的道德标准 415
(一)道德标准的内在规定性 41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评价的标准 419
五十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教育 423
(一)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的道德活动 423
(二)道德的层次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教育的出发点 424
(三)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准 427
五十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艺特征 430
(一)以马列主义世界观为指导,是初级阶段文艺的本质特征 431
(二)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是初级阶段文艺的创作特征 432
(三)我国传统文艺与国外现代文艺之间的碰撞、冲突、交融和渗透,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艺的表现特征 435
(四)文艺作品的商品价值和思想艺术价值的不断统一是初级阶段文艺的时代特征 435
五十四、发展初级阶段的文艺必须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关系 438
(一)普及和提高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 438
(二)普及和提高的辩证关系 440
(三)正确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繁荣社会主义文艺 442
五十五、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 447
(一)从严治党的光辉榜样 447
(二)对加强我党建设的几点启示 449
- 《SQL与关系数据库理论》(美)戴特(C.J.Date)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英汉翻译理论的多维阐释及应用剖析》常瑞娟著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
-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教材 理论热点问题党员干部学习辅导》(中国)胡磊 2018
- 《虚拟流域环境理论技术研究与应用》冶运涛蒋云钟梁犁丽曹引等编著 2019
- 《当代翻译美学的理论诠释与应用解读》宁建庚著 2019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民族舞初级教程》沈莹主编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