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梁慧社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2821929
  • 页数:114 页
图书介绍:
《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目录

第一章 平衡剖面基本原理与方法 1

第一节 平衡剖面的原理与研究意义 1

一、进行剖面的合理性检验 2

二、构造变形定量分析 3

三、模式化解释 3

第二节 平衡剖面的几何学法则 4

一、面积守恒 4

二、层长一致 5

三、位移一致 6

四、缩短量一致的原则 7

第三节 建立平衡剖面的基本步骤 8

一、剖面的选择 8

二、剖面中资料的利用 8

三、滑脱面深度的确定 8

四、剖面的平衡 9

五、剖面的复原 9

二、剖面几何要素的描述 11

一、剖面结构分析 11

第二章 平衡剖面计算机模拟原理 11

第一节 剖面分析基础 11

三、剖面模拟的运动学分析 13

第二节 平衡剖面关键技术 13

一、滑脱面的确定及其意义 13

二、塑性变形的处理 15

三、剥蚀量恢复 15

第三节 平衡剖面正演模拟 16

第四节 平衡剖面反演模拟 23

第三章 川西龙门山地区构造演化 25

第一节 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系构造样式 26

一、冲断层系的分带 27

二、基底冲断层与挤压断块 27

三、盖层褶皱-冲断层系 30

第二节 川西前陆褶皱-冲断带变形序列与平衡剖面 32

一、冲断作用扩展顺序 32

二、构造叠加作用 34

三、平衡剖面与构造古地理复原 35

第三节 川西前陆盆地演化与龙门山冲断带形成机制 37

一、川西前陆盆地演化 37

二、褶皱-冲断带形成机制 39

第四章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分析 41

第一节 区域构造背景 41

一、天山构造带 41

二、天山构造带及相邻盆地构造演化 42

第二节 构造分带与构造样式 43

一、北天山山前冲断-推覆带(Ⅰ) 43

二、齐古楔冲构造带(Ⅱ) 45

三、霍尔果斯双重构造-断弯褶皱带(Ⅲ) 45

四、安集海冲隆构造-断展褶皱带(Ⅳ) 46

五、前缘斜坡-平缓褶皱带(Ⅴ) 47

一、滑脱面的作用 48

二、对楔冲作用的认识 48

第三节 构造变形作用特点 48

三、构造样式的分布特点及控制因素 50

第四节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演化 50

一、上古生代早期张裂活动与大陆边缘盆地发育 50

二、上古生代晚期俯冲与早期海相前陆盆地发育 51

三、中生代晚期陆相磨拉石盆地发育 52

四、冲断褶皱带发育 52

五、重力滑覆带发育 52

第二节 构造分带与构造层次 53

第五章 库车拗陷构造分析 53

第一节 区域地质格架 53

一、南天山强烈变形推覆带 55

二、黑英山后缘楔冲构造带 55

三、喀桑托开-依奇克里克双重构造带 55

四、秋里塔克反向冲断-三角构造带 55

五、亚肯平缓褶皱带 55

三、褶皱类型 56

二、突隆构造 56

一、双重构造组合 56

第三节 构造样式及其变化 56

六、沙雅前缘隆起带 56

四、走滑断层 57

五、正断层组合 57

六、盐构造 57

第四节 剖面平衡与古地理复原 57

一、克孜勒苏河剖面 58

二、库车河剖面 60

三、克孜勒努尔剖面 62

四、阿依库木齐剖面 63

五、古地理复原 65

第五节 有利油气聚集带分析 65

一、库喀-依奇克里克油气聚集带 65

二、秋里塔克油气聚集带 65

三、亚肯油气聚集带 66

四、亚哈油气聚集带 66

一、吐鲁番拗陷 67

第六章 吐哈盆地构造分析 67

第一节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67

二、了墩隆起 68

三、哈密拗陷 68

第二节 构造带的划分及主要变形样式 68

一、博格达山逆掩推覆带 68

二、山前楔冲构造带 70

三、断弯褶皱及双重构造带 71

四、前缘断展褶皱带 73

五、前缘斜坡带 74

第三节 构造样式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74

一、构造应力场 75

二、滑脱面的确定及控制作用 75

三、构造层次与变形样式 75

四、走滑构造及其在变形中的作用 75

五、构造迁移规律 76

第四节 盆地构造平衡与复原 76

一、褶皱作用的几何模拟 77

三、叠瓦构造的几何模拟 80

四、吐哈盆地构造带演化模型 80

二、双重构造几何模拟 80

五、吐哈盆地构造剖面复原 81

第七章 焉耆盆地构造分析 84

第一节 构造分区及其特征 84

一、博湖拗陷 84

二、焉耆隆起 85

一、构造的平面展布特征 86

二、构造的剖面特征 86

三、和静拗陷 86

第二节 构造样式的划分及主要类型 86

三、构造变形特征 88

第三节 构造分带及其展布规律 92

一、近东西向的挤压构造带 92

二、北西向的变换构造带 92

三、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 95

二、平衡结果讨论 95

第四节 平衡剖面与构造演化 95

一、剖面的选择及平衡步骤 95

第五节 焉耆盆地的叠加与改造 102

一、石炭纪拉张背景下的裂陷盆地 103

二、三叠-侏罗纪山前挤压盆地 103

三、新生代山间盆地形成 104

第八章 松辽盆地平衡剖面应用 105

第一节 张性盆地平衡剖商应用特点 105

第二节 松辽盆地构造变形特征 107

一、松辽盆地构造背景 107

二、松辽盆地主要构造样式 107

第三节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 108

一、区域剖面分析 108

二、徐家围子断陷剖面分析 108

三、松辽盆地构造演化 111

参考文献 11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