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63709436
- 页数:253 页
第一章中国历史小常识 1
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顺序 1
一、《中国历史歌》 1
二、中国历代纪元表 2
第二节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重大成就选介 4
一、思想文化 4
(一)文字 4
(二)文学 4
(三)学术思想 5
(四)史学 5
(五)图书 5
(六)书法绘画 6
(七)音乐 6
(八)对外交往 6
(九)商业 6
二、科学技术 6
(一)农业、畜养、种植 6
(二)天文 7
(三)医学 7
(四)数学 8
(五)建筑工程 8
(六)造纸、印刷术 8
(七)其他发明创造 8
第三节帝王、皇族、皇戚称谓 9
一、后、王、天子 9
二、皇帝 9
三、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嫔妃 10
四、皇太子、皇太孙 10
五、公主、驸马 10
第四节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 10
一、谥号 10
二、庙号 11
三、尊号 11
四、全称 11
五、年号 12
六、陵号 12
第五节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四时节气 12
一、天干、地支 12
二、年、月、日、辰及其记录方法 13
(一)年 13
(二)月 13
(三)日 14
(四)辰 14
三、四时、节(气) 14
(一)四时 14
(二)节(气) 14
第六节阴阳、五行、八卦、生肖 15
一、阴阳 15
二、五行 15
三、八卦 16
四、生肖 16
第七节科举考试、四书五经、三纲五常 16
一、科举考试 16
(一)院试 17
(二)乡试 17
(三)会试 17
(四)殿试 17
二、四书五经、三纲五常 17
(一)四书五经 17
(二)三纲五常 18
第八节姓氏名字号及避讳 18
一、姓、氏、名、字、号 18
(一)姓 18
(二)氏 18
(三)名、字 18
(四)号 19
二、避讳 19
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 21
第一节中国的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21
一、自然景观概述 21
二、人文景观概述 22
第二节山地自然景观 22
一、体育探险登山旅游地型 23
二、风景观赏山岳旅游地型 23
(一)花岗岩名山 23
(二)岩溶山水风景 25
(三)丹霞风光 26
(四)其他自然因素形成的名山 26
(五)历史文化名山 28
第三节水自然景观 28
一、江河景观 28
(一)长江 28
(二)黄河 29
(三)珠江 30
(四)黑龙江 30
(五)富春江 30
(六)京杭大运河 30
二、湖泊景观 30
(一)鄱阳湖 31
(二)洞庭湖 31
(三)杭州西湖 31
(四)太湖 32
(五)滇池、洱海 32
(六)千岛湖 32
(七)日月潭 32
(八)青海湖 32
三、泉与矿泉 33
(一)冷泉 33
(二)矿泉 33
(三)观赏泉 33
四、瀑布景观 34
(一)黄果树瀑布 34
(二)黄河壶口瀑布 34
(三)吊水楼瀑布 34
五、海洋和海滨景观 35
(一)北戴河海滨风景区 35
(二)大连—旅顺口海滨 36
(三)青岛海滨风景区 36
(四)海南三亚海滨风景区 36
(五)厦门海滨 36
第四节气候及天气景观 37
一、气候环境 37
二、天气景观 38
第五节动植物景观 39
一、植物景观 39
二、动物观赏 40
第六节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40
一、自然保护区 40
(一)综合型 41
(二)生物型 41
(三)自然风景型 41
(四)自然历史遗迹型 41
二、风景名胜区 41
(一)自然山川风景型 42
(二)湖泊水域风景型 42
(三)海滨风景型 42
(四)森林风景型 42
(五)石林溶洞瀑布风景型 42
(六)历史古迹名胜型 42
(七)历代宗教名胜型 42
(八)革命历史纪念地型 42
第七节历史文化名城与世界遗产 43
一、历史文化名城 43
二、(世界遗产名录》 43
第三章中国的民族民俗 45
第一节概论 45
一、什么是民族民俗 45
(一)什么是民族 45
(二)什么是民俗 45
二、中国民族概况 46
(一)中国民族的族称和人口 46
(二)中国民族的分布状况 46
(三)中国民族的语言文字 47
第二节汉族 47
一、汉族概况 47
二、汉族的传统节日 48
(一)春节 48
(二)清明节 48
(三)端午节 48
(四)中秋节 49
第三节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和朝鲜族 49
一、满族 49
(一)概况 49
(二)民俗 49
二、蒙古族 50
(一)概况 50
(二)民俗 50
三、维吾尔族 51
(一)概况 51
(二)民俗 52
四、回族 52
(一)概况 52
(二)民俗 53
五、朝鲜族 53
(一)概况 53
(二)民俗 54
第四节壮族土家族苗族和黎族 55
一、壮族 55
(一)概况 55
(二)民俗 55
二、土家族 56
(一)概况 56
(二)民俗 56
三、苗族 57
(一)概况 57
(二)民俗 57
四、黎族 58
(一)概况 58
(二)民俗 59
第五节藏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和傣族 59
一、藏族 59
(一)概况 59
(二)民俗 60
二、彝族 61
(一)概况 61
(二)民俗 62
三、白族 63
(一)概况 63
(二)民俗 63
四、纳西族 64
(一)概况 64
(二)民俗 64
五、傣族 65
(一)概况 65
(二)民俗 66
第四章中国的四大宗教 68
第一节中国各民族宗教信仰概述 68
一、汉族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 68
二、其他55个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状况 68
第二节佛教 69
一、印度佛教的创立与发展简史 69
(一)原始佛教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 69
(二)大乘佛教时期 70
(三)密乘佛教时期 70
二、佛教的传播 70
(一)佛教在世界的传播 70
(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71
三、佛教的教义 73
四、佛教的经典和标记 74
五、佛教供奉的对象 74
(一)佛 74
(二)菩萨 77
(三)罗汉 78
(四)护法天神 78
六、汉地佛教寺院的主要殿堂和佛塔 80
(一)山门(或三门) 80
(二)钟楼 80
(三)鼓楼 80
(四)天王殿 81
(五)大雄宝殿 81
(六)东西配殿 81
(七)法堂 81
(八)罗汉堂 81
(九)方丈室 81
(十)藏经楼 82
(十一)佛塔 82
七、常用的称谓 83
八、常用的礼仪 84
(一)合掌 84
(二)绕佛 84
(三)五体投地 84
九、常见的佛事 85
(一)水陆法会 85
(二)众姓道场 85
(三)增福延寿道场 85
(四)焰口施食 85
(五)忏法 85
第三节道教 85
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 85
(一)原始道教阶段 85
(二)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 86
(三)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 86
二、道教的教义 87
(一)宣扬“道”是“万物之母” 87
(二)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87
三、道教的经典和标记 87
四、供奉的主要对象 87
(一)尊神 87
(二)神仙 88
(三)护法神将 89
五、道观的主要殿堂 90
(一)山门殿 90
(二)灵官殿 90
(三)三清殿 90
(四)玉皇殿 90
(五)三官殿 91
六、道教主要称谓 91
七、斋醮 91
第四节伊斯兰教 91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 91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 91
(二)伊斯兰教在世界的传播 92
(三)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 92
(四)伊斯兰教主要宗派 92
二、伊斯兰教的教义 92
(一)六大信仰 92
(二)五功 93
(三)善行 93
三、伊斯兰教的经典和标记 93
四、信奉的最主要对象 93
五、主要节日和习俗 94
(一)三大节日 94
(二)主要习俗 94
六、伊斯兰教主要称谓 95
七、清真寺建筑 95
第五节基督教 95
一、基督教的创立与发展简史 95
二、基督教传入中国简况 96
(一)基督教一传中国 96
(二)基督教二传中国 96
(三)基督教三传中国 97
(四)基督教四传中国 97
三、基督教的教义 97
(一)上帝创世说 97
(二)原罪救赎说 97
(三)天堂地狱说 97
四、基督教的经典和标志 98
五、基督教信奉的对象 98
六、基督教主要称谓 98
七、基督教主要节日 98
(一)复活节 99
(二)圣诞节 99
第五章中国的古代建筑 100
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100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100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100
(二)现存古代木结构建筑及其特点 101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及基本构件 103
(一)台基 103
(二)木头圆柱 106
(三)开间 106
(四)梁 106
(五)斗拱 106
(六)彩画 107
(七)屋顶 107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09
(一)使用木材作为主要材料 109
(二)采用框架式结构 109
(三)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109
(四)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 110
(五)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 111
(六)创造斗拱结构形式 111
(七)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112
第二节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城防建筑 112
一、城市规划 112
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 114
(一)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设计 114
(二)重视城市的选址 114
(三)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 114
(四)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 115
(五)重视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 115
三、城防建筑 115
(一)现存城市防御建筑 115
(二)古长城建筑 116
第三节宫殿与坛庙 118
一、宫殿 118
(一)宫殿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118
(二)宫殿的布局与陈设 119
二、坛庙 121
(一)祖庙与社稷坛 121
(二)天、地等坛 122
(三)文庙与武庙 122
(四)宗祠 123
第四节陵墓建筑 123
一、封土的沿革 124
(一)秦汉两代的“方上” 124
(二)唐代改为“以山为陵” 124
(三)宋代恢复“方上”的形式,但不是简单重复 124
(四)明清两代的“宝城宝顶”形式 124
二、陵园的建筑布局 124
三、墓室结构 125
(一)土穴墓 125
(二)木椁墓 126
(三)砖石墓 127
四、随葬品 127
第六章中国的古代园林 129
第一节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特色与分类 129
一、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129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130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130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130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130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131
三、中国古代园林分类 131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 131
(二)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131
第二节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 132
一、筑山 132
二、理池 133
三、植物 134
四、动物 134
五、建筑 135
(一)厅堂 135
(二)楼阁 135
(三)书房馆斋 136
(四)榭 137
(五)轩 137
(六)舫 137
(七)亭 137
(八)廊 140
(九)桥 140
(十)园墙 140
六、匾额、楹联与刻石 142
第三节中国古代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 143
一、抑景 143
二、添景 143
三、夹景 144
四、对景 144
五、框景 144
六、漏景 144
七、借景 145
八、移景 145
第七章中国烹饪主要菜系 146
第一节中国菜系的划分 146
第二节地方菜系简介 147
一、山东菜 147
二、四川菜 147
三、江苏菜 148
四、广东菜 148
五、浙江菜 148
六、福建菜 149
七、湖南菜 149
八、安徽菜 149
九、北京菜 149
十、上海菜 150
十一、西北菜 150
十二、东北菜 150
第三节其他菜系选介 150
一、素菜 150
二、仿古风味 151
(一)北京清宫菜 151
(二)孔府菜 151
(三)北京谭家菜 151
(四)西安仿唐菜 151
(五)开封仿宋菜 151
(六)杭州仿宋菜 151
(七)仿红楼菜 151
第八章中国的风物特产 152
第一节陶瓷器、丝织刺绣品和名茶 152
一、陶瓷器 152
二、丝织刺绣品 153
(一)织锦 153
(二)刺绣 153
三、名茶 154
(一)茶叶的分类 154
(二)中国传统名茶 154
第二节名酒、中药 155
一、名酒 155
(一)中国酒的分类 155
(二)白酒 156
(三)黄酒 157
(四)葡萄酒 157
(五)啤酒 158
(六)配制酒 158
二、中药 158
(一)中药材 159
(二)中成药 159
第三节文房四宝 160
一、湖笔 160
二、徽墨 161
三、端砚 161
四、宣纸 161
第四节其他工艺品 162
一、景泰蓝 162
二、漆器 162
三、玉雕 163
四、名石雕刻 163
五、木雕 164
六、工艺画 164
(一)木版水印画 164
(二)木版年画 164
(三)内画壶 165
七、风筝 165
第九章中国台、港、澳地区概况 166
第一节台湾省 166
一、简况 166
二、民俗风情 167
三、著名景点 167
第二节香港特别行政区 168
一、简况 168
二、民俗风情 170
三、著名景点 170
第三节澳门特别行政区 171
一、简况 171
二、民俗风情 171
三、著名景点 171
第十章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概况 173
第一节亚太地区客源国 173
一、日本 173
(一)简况 173
(二)民俗 174
(三)著名景点 175
二、新加坡 176
(一)简况 176
(二)民俗 176
(三)著名景点 176
三、泰国 177
(一)简况 177
(二)民俗 177
(三)著名景点 178
四、马来西亚 179
(一)简况 179
(二)民俗 179
(三)著名景点 179
五、菲律宾 180
(一)简况 180
(二)民俗 180
(三)著名景点 180
六、印度尼西亚 181
(一)简况 181
(二)民俗 181
(三)著名景点 182
七、韩国 183
(一)简况 183
(二)民俗 183
(三)著名景点 184
八、澳大利亚 185
(一)简况 185
(二)民俗 185
(三)著名景点 186
第二节欧洲地区客源国 186
一、德国 186
(一)简况 186
(二)民俗 187
(三)著名景点 188
二、英国 188
(一)简况 188
(二)民俗 189
(三)著名景点 190
三、法国 191
(一)简况 191
(二)民俗 193
(三)著名景点 194
四、俄罗斯 194
(一)简况 194
(二)民俗 195
(三)著名景点 196
第三节北美地区客源国 197
一、美国 197
(一)简况 197
(二)民俗 198
(三)著名景点 198
二、加拿大 199
(一)简况 199
(二)民俗 200
(三)著名景点 200
第十一章对联和古诗词 202
第一节对联 202
一、对联基础知识 202
(一)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202
(二)对联的种类 203
(三)对联的特点 206
(四)对联的格式 208
(五)对联的领词 209
(六)对联的断句 210
二、名胜古迹对联选读 210
第二节古代山水诗词 222
一、古代诗歌基础知识 222
(一)古代诗歌的起源与演变 222
(二)古代诗歌的种类和区别 224
二、古代词基础知识 228
(一)词的形式特点 228
(二)词的发展流变 229
三、古代山水诗词选读 231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零基础学会素描》王金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花时间 我的第一堂花艺课 插花基础技法篇》(日)花时间编辑部编;陈洁责编;冯莹莹译 2020
- 《Photoshop CC 2018基础教程》温培利,付华编著 2019
- 《看视频零基础学英语口语》宋德伟 2019
- 《胃癌基础病理》(日)塚本彻哉编者;宫健,刘石译者 2019
- 《高校转型发展系列教材 素描基础与设计》施猛责任编辑;(中国)魏伏一,徐红 2019
- 《基础乐理》牛丽君 2019
- 《电子测量与仪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 2009
- 《东方杂志 第110册 第25卷 第一至四号 1928年1月-1928年2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编 2012
- 《清明 我们的节日》冯骥才编 2017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甘肃省档案馆指南》甘肃省档案馆编 2018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2版》刘万伦主编;王文秀,甘卫群,刘万伦编写人员 2019
- 《花时间 我的第一堂花艺课 插花基础技法篇》(日)花时间编辑部编;陈洁责编;冯莹莹译 2020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本书编写组 2020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31》王强主编 2014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0》王强主编 2017
-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徐影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