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生物农药检测及其原理
生物农药检测及其原理

生物农药检测及其原理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涛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109024318
  • 页数:42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第一至七章介绍了生物农药兴起、作用机制、检测原理等等
《生物农药检测及其原理》目录

第一部分 总论 1

第一章 生物农药概论 1

一、生物农药与植物保护 1

二、生物农药与生态平衡 2

第二章 生物农药的测定原理 4

一、生物农药的活性成分 4

(一)生物杀虫剂 4

(三)生物除草剂 9

(二)农用抗生素 9

二、生物测定 10

(一)生物测定的含义 10

(二)生物测定的观测指标 11

(三)标准样品 13

(四)田间药效试验 13

三、剂量与效应 14

(一)剂量-死亡率效应 15

(三)半致死剂量 17

(二)时间-死亡率的分析 17

(四)测定条件与方法的标准化 20

第三章 生物农药的作用机理 21

一、生物杀虫剂 21

(一)昆虫病毒 21

(二)昆虫病原细菌 25

(三)虫生真菌 28

(四)杀虫素 34

(五)微孢子虫 34

(六)线虫 35

二、生物杀菌剂 35

(一)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36

(二)多烯类和四环簇类抗生素 36

(三)多肽类抗生素 36

三、生物除草剂的作用机制 36

(一)玻璃仪器 38

第四章 测定仪器的选择与使用 38

一、实验室常用仪器及其操作 38

(二)普通仪器及其使用 40

二、分析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49

(一)计量仪器 49

(二)分析测试仪器及其使用 51

第五章 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 72

一、几个基本概念 72

(一)样本和总体 72

(二)抽样及其误差 72

(三)概率 72

(四)自由度 73

(五)回归分析 73

(六)显著性检验 74

二、度量的表示法 74

(一)数和平均数 75

(二)率 77

(三)中剂量 79

(四)比值 79

三、中剂量的演算及其分析 79

(一)目测图解法 80

(二)加权回归法 82

第六章 目标生物对生物农药可能产生的抗性 85

一、目标生物的抗药性 85

二、目标生物对生物农药的免疫能力和防御反应 86

(一)目标昆虫的防御体系 87

(二)植物病原菌赖以生存的特性 92

(三)杂草的防卫能力 95

三、目标生物抗药性的检测 96

(一)昆虫抗药性的检测 97

(二)植物病原菌抗药性的检测 102

(三)杂草对病原菌的抗性 105

一、安全性试验的基本原理 106

第七章 生物农药的安全性 106

(一)毒物与损害作用 107

(二)病原体与致病性 109

(三)过敏反应 111

(四)对环境生物圈的影响 113

二、安全性实验内容与类型 114

(一)基本内容与实验程序 114

(二)普通毒理实验 115

(三)遗传毒理研究 134

(四)组织培养细胞的染毒试验 139

三、实验动物的染毒方法 143

(一)实验动物的编号与捕捉方法 143

(二)吸入染毒法 144

(三)消化道染毒 145

(四)皮肤染毒 146

(五)注射染毒 147

(一)鞭毛染色 149

一、细菌染色及鉴别 149

第二部分 各论 149

第八章 细菌杀虫剂 149

(二)革兰氏染色法 150

(三)芽孢和伴孢晶体染色及镜检 151

二、昆虫病原细菌的分类鉴定 153

(一)采样分离 153

(二)毒力测定 154

(三)分类鉴定 154

三、营养体和芽孢的计数 163

四、生物测定 163

(一)样品准备 163

(二)昆虫饲养 166

(三)预测 166

(四)生物测定法 166

(二)发酵中的显微镜观察 168

五、生产中的检测 168

(一)菌种 168

(三)发酵液的酸碱度(pH值) 169

(四)发酵中的营养分析 169

(五)噬菌体的检测 169

(六)制剂质量检测 171

六、田间使用及其结果分析 171

(一)小区对比试验 171

(二)示范试验 175

第九章 真菌杀虫剂 176

一、昆虫病原真菌的种类和鉴定 176

(一)藻菌纲 176

(二)子囊菌纲 181

(三)担子菌纲 182

(四)半知菌类 182

(一)固体发酵生产 190

二、真菌杀虫剂的生产及其检测 190

(二)液体发酵生产 193

(三)白僵菌含高孢子量粉剂的制备 193

(四)其它真菌杀虫剂的生产 193

(五)产品质量检测 194

三、生物测定 195

(一)试虫 196

(二)白僵菌制剂(ABG-6112) 196

(三)生物检测程序 196

(四)结果 197

四、田间防治效果的评价 197

(一)使用方法 197

(二)防治效果的评价 198

第十章 病毒杀虫剂 200

一、昆虫病毒的分类与鉴定 200

(一)昆虫病毒分类 200

(二)昆虫病毒的染色与鉴别 205

二、昆虫病毒杀虫剂的质量技术指标 206

三、包涵体病毒的计数 207

四、产品的生物测定 208

(一)标准样品 208

(二)生物测定方法 209

五、昆虫病毒的空斑测定 210

(一)单层细胞的空斑测定 210

(二)琼脂细胞悬浮液的空斑测定 211

六、血清学检测 212

(一)免疫扩散 212

(二)酶联免疫检测 213

七、产品质量监测 216

(一)生产杆状病毒毒种的质量 217

(二)微生物学试验的方法 217

(三)酶切图谱分析 224

(五)产品活性测定 227

(四)产品光稳定性测定 227

八、田间药效试验 228

(一)小区药效试验 229

(二)多点药效试验 229

第十一章 农用抗生素 230

一、概述 230

(一)抗生素的一般概念 230

(二)抗生素的种类 231

二、农用抗生素的筛选及鉴定 233

(一)筛选模型的建立 233

(二)新抗生素及其产生菌的鉴定 236

三、检测原理 241

(一)显色反应 241

(二)层析法 242

(三)光谱分析 242

(一)效价的含义 243

四、效价测定 243

(四)生物活性测定 243

(二)效价测定的方法 244

五、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60

(一)原材料的选择及检测 260

(二)生产发酵过程中的检验 269

(三)成品检验 270

第十二章 原生动物杀虫剂 271

一、微孢子虫纲的鉴定 271

(一)光学显微镜法 271

(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 273

(三)生物化学分析法 274

(四)微孢子虫纲的分类 276

二、微孢子虫的孢子提纯 278

(一)分步离心法 278

(二)密度梯度离心法 278

(三)沉淀法 279

三、制剂的生产和贮藏 280

四、制剂的质量检查 281

五、田间应用技术 282

(一)寄主范围 282

(二)田间应用 282

(三)影响防治效果的因素 283

第十三章 线虫杀虫剂 284

一、昆虫线虫的采集分离与鉴别 284

(一)采集 284

(二)分离 285

(三)鉴别 287

二、昆虫线虫的大量培养 293

(一)共生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别 294

(二)用人工培养基的大量培养 296

(三)用狗食料的大量培养 297

(四)用匀浆-海绵培养基大量培养 297

(五)用昆虫寄主大量培养 298

(六)线虫制剂的计数保存及毒力测定 300

三、昆虫线虫的应用 301

(一)寄主范围 301

(二)使用方法 302

(三)对昆虫线虫的评价 303

第十四章 微生物防治杂草 305

一、杂草病原微生物的种类 306

二、致病性和致病力 309

(一)粉苞苣柄锈菌致病性的测定 309

(二)粉苞苣柄锈菌致病专化性 311

三、粉苞苣柄锈菌的生物学特性 311

四、病原体与寄主的关系 314

(一)感染潜伏期 314

(二)锈菌的单种培养 314

五、生产和剂型 315

(三)检查病原体——寄主相互关系的叶片染色法 315

六、生物除草剂的应用 316

第十五章 杀虫毒素 318

一、细菌杀虫素 318

(一)伴孢晶体及其毒素 318

(二)苏云金素 336

(三)球形芽孢杆菌的杀蚊毒素 341

(一)白僵菌的毒素 346

二、真菌杀虫毒素 346

(二)绿僵菌素 348

(三)棕曲霉的杀虫毒素 349

(四)黄曲霉素 351

三、放线菌杀虫素 351

(一)采样分离 351

(二)毒力测定及性能初测 351

(三)杀虫素的提取和理化性质 352

(一)质粒 355

一、质粒与毒素基因 355

第十六章 基因工程在生物农药中的应用 355

(二)质粒检测和提纯 357

(三)毒素基因 361

二、基因文库的建立与克隆 369

(一)基因文库的建立 370

(二)双功能菌的建立 373

三、毒素基因向高等植物转移 377

(一)T-DNA 377

(二)Ti质粒的改造 379

(三)毒素基因向高等植物转移的方法 379

(四)从烟草植株获得原生质体 382

(五)向高等植物转移 384

第十七章 安全性检测 387

一、昆虫病毒 387

(一)检测项目与规则 387

(二)毒理学试验 389

(三)遗传毒理试验 391

(四)残留量分析 392

(五)流行病学调查 394

二、苏云金杆菌的安全性检测 395

(一)对脊椎动物的安全性检测 395

(二)对益虫的安全性 398

(三)苏云金素的安全性 398

三、莫瑞塔芽孢杆菌(Racillus morital)安全性试验 399

四、线虫的安全性测试 400

附录 402

一、t值 402

二、F值 404

三、x2表 412

四、百分比与机率值对照表 414

五、常用昆虫饲养 417

主要参考文献 424

编后记 4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