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生理学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季钟朴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7702715
- 页数:439 页
第一篇总论 1
第一章生理学概说 1
第一节现代生理学概说 1
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1
二、研究生理学的目的与任务 1
一、觉醒状态*36 1
目录 1
三、生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第二节中医生理学概说 2
第三节中医生理学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3
一、阴平阳秘——对立统一观 4
一、针刺经穴对机体的作用性质*40 4
二、五行生克乘侮——联系整体观 5
三、天人相应——机体与环境的统一观 7
四、司外揣内——宏观生理学的方法论 8
第六节皮肤感觉*31 9
二、温度觉*31 9
第四节现代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9
一、急性实验法 9
二、慢性实验法 10
一、细胞与原生质 11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11
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与物质基础 11
三、适应性 11
二、应激性 11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11
一、新陈代谢 11
二、细胞与原生质的化学成分 12
三、生物的有机化合物 13
三、肌组织 14
二、支持及结缔组织 14
一、上皮组织 14
第三节组织、器官与系统 14
四、神经组织 15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5
一、刺激与反应 16
第一节细胞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 16
二、细胞生物电现象及其机制 17
第二节细胞膜的运输功能 20
一、溶解扩散 21
二、易化扩散 21
四、主动转运 22
三、经膜通道与闸门转运 22
第三节细胞膜的感受功能 23
五、协同转运 23
六、入胞出胞 23
第四章机体机能的调节 24
第一节神经调节 24
第三节反馈自控调节 26
第二节体液调节 26
第四节内环境稳态 27
第二篇中医“气血”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第五章“气血”的基本理论 30
第一节“气”的基本理论 30
一、气的概念 30
二、气的生成 30
四、气的生理功能 31
三、气的分类及分布 31
五、气的运动形式 32
第二节“血”的基本理论 32
一、血的概念 32
二、血的生成 32
第四节静脉血压及血流的特征*1 33
一、气对血的作用 33
第三节“气”与“血”的关系 33
四、血的循行 33
三、血的功能 33
二、血对气的作用 34
第六章血液生理 35
第一节内环境与血液 35
一、体液 35
二、内环境 35
三、血液的组成 36
四、血液的特性 36
第二节血浆 37
一、血浆蛋白质 37
五、血液的基本功能 37
二、血浆电解质 38
四、血浆酸碱度 39
三、血浆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和其他物质 39
五、血浆渗透压 40
二、生理特征 41
第三节红细胞 41
一、数量、形态与功能 41
三、代谢特点 42
四、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2
第四节白细胞 45
三、白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5
二、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45
一、白细胞的数量与分类 45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46
第五节血小板 46
一、血小板的形态与数量 46
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47
四、血小板的生成与破坏 48
第六节血凝—抗凝与纤溶—抗纤溶系统 48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3 49
一、凝血系统 49
二、抗凝系统 50
三、纤溶系统 51
二、血型 52
一、血量 52
第七节血量与血型 52
四、抗纤溶系统 52
第一节体液免疫功能 55
一、免疫球蛋白 55
第七章卫气与免疫生理 55
二、补体 56
第二节细胞免疫功能 56
一、非特异性免疫 56
二、嗜碱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 58
三、特异性免疫与淋巴细胞 59
四、脾脏的免疫功能 61
第八章呼吸生理 62
第一节肺通气 63
一、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63
二、呼吸运动 64
三、呼吸时胸腔内压的变化 65
四、呼吸气量 67
二、正常舌苔*1 68
五、人工呼吸 70
第二节气体的交换和运输 70
一、气体的交换 70
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72
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77
一、呼吸中枢 77
二、机械性反射调节 78
三、化学因素的调节 80
二、“调息”的生理效应 81
第四节肺的非呼吸功能 81
三、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释放、处理——代谢功能 82
二、水液调节 82
一、固卫御邪 82
一、概述 83
第五节呼吸与气功 83
五、其他 83
四、滤血与贮血 83
一、外气的物质性 87
第一节“气”实质的研究 87
第九章“气血”的现代研究 87
二、内气的研究 88
三、气的生物能学研究 88
第二节“气”的功能性研究 89
一、脏腑功能之气的研究 89
二、气血功能关系的研究 90
三、气的其他研究 91
一、气虚动物模型 92
第三节“气血”动物模型的研究 92
二、血虚动物模型 93
三、血瘀动物模型 93
一、“心”的概念 96
二、“心”的特性 96
第三篇中医“心脉”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第十章“心脉”的基本理论 96
第一节“心”的基本理论 96
三、“心”的生理功能 97
四、“心”与“小肠”相表里 98
第二节血液循行的基本理论 98
二、“气”与血液循行 98
一、“心脉”与血液循行 98
三、“肝”“脾”与血液循行 99
第一节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00
一、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 100
第十一章心脏生理 100
二、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101
一、心肌的自动节律性和心脏起搏点 102
第二节心肌的生理特性 102
二、心肌的传导性和传导速度 104
三、心肌的兴奋性和不应期 105
四、心肌的收缩性及其收缩特征 107
五、理化因素对心肌特性的影响 107
第三节心脏射血和心输出量 108
一、心搏频率 108
二、心动周期 108
三、心脏的射血 109
四、心输出量 112
一、心音 114
第四节心音和心电图 114
二、心电图 116
第五节心脏内分泌 118
一、心钠素 118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120
三、心脏的其他活性肽 120
第六节“心”的现代研究 120
二、“心”理论研究的进展 121
一、“心”理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21
二、血流动力学的基本规律 123
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和机能特点 123
第十二章血管生理 123
第一节血流动力学的基本规律 123
一、动脉血压 125
第二节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125
二、动脉脉搏 129
一、微循环 130
二、组织液的生成 131
一、中心静脉压 133
二、影响静脉血液回流的因素 134
第十三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和器官 135
循环 135
第一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 135
调节 135
一、支配心脏和血管的传出神经 135
二、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中枢 137
三、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138
第二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41
一、体液调节 141
二、心血管的自身调节 143
第三节器官循环 144
一、冠脉循环 144
二、脑循环 145
第一节中医脉学的基本理论 147
一、脉象形成的基础 147
第十四章脉象的生理学基础 147
二、取脉方法 148
三、正常脉象 148
四、脉诊的临床意义 149
第二节动脉脉搏波 151
一、脉搏产生的基本原理 151
二、动脉脉搏图 151
第三节诸种常见脉象的生理学基础 154
一、正常脉象 154
二、数脉和迟脉 154
三、结脉和代脉 155
四、浮脉和沉脉 156
五、洪脉和细脉 157
六、滑脉和涩脉 158
七、弦脉和紧脉 159
第四节脉诊研究的进展 160
第三节微循环和组织液生成 160
一、脉诊客观化的研究 160
二、脉象形成机理的研究 161
三、正常脉象影响因素的研究 163
四、脉诊的临床研究 164
第十五章舌象的生理学基础 165
第一节中医舌诊的基本理论 165
一、舌诊的方法 165
二、舌象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166
一、舌的大体解剖 166
第二节舌的形态结构基础 166
二、舌的微细结构 167
第三节正常舌象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168
一、正常舌质 168
三、年龄因素对舌象的影响 168
理学基础 169
一、淡白舌、红绛舌、青紫舌 169
第四节几种病理舌象的病理生 169
一、高血压病的舌象 170
二、异常舌苔 170
第五节几种疾病的舌象研究 170
二、心肌梗塞的舌象 171
三、肺源性心脏病的舌象 171
四、消化系统疾病的舌象 171
五、肝病的舌象 171
一、舌诊客观化的研究 172
六、肿瘤的舌象 172
第六节舌诊的实验研究 172
二、舌微循环的研究 173
三、舌象的生化研究 173
第一节“脾胃”的生理特性 176
第四篇中医“脾胃”、“肝胆”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第十六章中医“脾胃”“肝胆”生理的基本内容 176
一、纳与化 176
第二节“脾胃”的生理功能 177
二、升与降 177
三、燥与湿 177
一、运化功能 178
二、气血生化功能 178
三、统血功能 179
四、合肌肉主四肢 179
五、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179
六、在志为思 180
第三节“肝胆”的生理功能 180
一、“肝”的生理功能 180
二、“胆”的生理功能 181
二、消化腺分泌的机制 182
第一节消化生理概述 182
第十七章消化生理 182
一、消化方式 182
四、胃肠道的神经支配 183
三、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183
五、胃肠激素 185
六、消化道的免疫功能 187
一、唾液分泌 188
第二节口腔内消化 188
三、吞咽 189
二、咀嚼 189
第三节胃内消化 190
一、胃的分泌 190
四、食管的功能 190
二、胃的运动 195
第四节小肠内消化 197
一、胰液的分泌 198
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200
三、小肠液的分泌 201
四、小肠的运动 202
第五节大肠内消化 203
三、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204
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204
一、大肠液的分泌 204
第六节吸收 204
一、吸收的部位 205
三、各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206
二、吸收的机理 206
第七节肝脏生理 208
二、肝脏的主要功能 209
一、肝脏的血液循环特点 209
三、肝脏的贮备功能及肝脏的再生 210
第十八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211
第一节能量代谢 211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 211
二、机体能量的转化与利用 212
三、能量代谢的测定 212
四、衡量能量代谢的标准 214
六、基础代谢 215
五、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215
第二节体温 216
一、正常体温及其变动 217
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217
三、体温调节 219
第十九章“脾主肌肉”与肌肉生理 222
第一节“脾主肌肉”的基本理论 222
第二节肌肉生理 222
一、骨骼肌的微细结构 223
二、骨骼肌收缩原理 224
三、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226
第三节骨骼肌的收缩特点 227
一、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 227
二、肌肉初长度对肌收缩的影响 228
三、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228
第二十章“脾胃”、“肝胆”生理现代研究概况 230
第一节“脾胃”生理的现代研究 230
一、与消化系统的关系 230
二、与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的关系 231
三、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231
第二节“肝胆”生理的现代研究 232
一、与消化系统的关系 232
二、与血液循环系统的关系 232
三、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关系 233
四、与解毒功能的关系 233
第二十一章“肾”的基本理论 237
第一节“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237
一、“肾”藏精,主人休的发育和生殖 237
二、“肾”主水液 237
第五篇中医“肾”的生理学基础 237
三、“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 238
四、“肾”主纳气 238
第二节“肾”有阴阳,为水火之脏 238
第三节“肾”与其他器官的关系 239
三、“肾”合膀胱 239
二、“肾”开窍于二阴 239
一、“肾”开窍于耳 239
一、尿的理化特性、成分和尿量 241
二、肾的结构特点 241
第二节尿的生成 241
第一节概述 241
第二十二章肾的泌尿排泄功能 241
三、尿生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243
第三节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251
一、抗利尿激素 251
二、醛固酮 252
三、心钠素 253
四、尿液浓缩与稀释的机制 253
第四节膀胱的功能与排尿 256
第二十三章内分泌生理 257
二、激素的作用及其作用特点 257
一、内分泌与激素的基本概念 257
第一节概述 257
三、体内各种激素的化学性质 258
四、激素作用的原理 260
第二节垂体 261
一、下丘脑与垂体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261
二、腺垂体激素 263
三、神经垂体激素 265
第三节甲状腺 266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谢 267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268
三、甲状腺机能的调节 269
第四节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 271
及维生素D3 271
一、甲状旁腺激素 271
二、降钙素 271
三、维生素D3 272
第五节胰岛 273
一、胰岛素 273
二、胰高血糖素 274
第六节肾上腺 275
三、胰岛的其他激素及其相互关系 275
一、肾上腺皮质 276
二、肾上腺髓质 279
第七节其他内分泌 279
一、前列腺素 279
一、激素作用的阴阳对立统一关系 280
二、松果体 280
三、胸腺 280
第八节内分泌功能的相互关系 280
二、内分泌功能相互调节的相生相克关系 280
三、人体主要功能的内分泌综合调节 281
第二十四章生殖生理 282
第一节男性生殖生理 282
一、睾丸的功能 282
二、男性附性器官的功能 283
第二节女性生殖生理 284
一、卵巢的功能 284
二、月经周期 287
三、受精、妊娠、分娩与授乳 288
第二十五章“肾”的现代研究 291
第一节概述 291
第二节肾阴、肾阳的生理学基出 291
一、肾阴、肾阳的涵义 291
二、肾阴、肾阳与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轴的功能 292
的功能 293
四、肾阴、肾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293
三、肾阴、肾阳与植物性神经系统 293
二、“肾”主生殖现代研究的理论假说 294
第三节“肾”主生殖的生理基础 294
一、“肾”主生殖的意义 294
三、“肾”主生殖研究的方法与客观指标 295
四、“肾”主生殖的研究成果及意义 295
第四节“肾”主骨生髓的研究 296
第五节“肾”与耳的关系之研究 297
第六节“肾”主黑的研究 297
第六篇中医整体论的生理学基础 298
第一节概述 300
一、中医关干感觉器官的论述 300
第二十六章感觉器官 300
二、感觉器官的一般概念与分类 301
三、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301
第二节视觉器官 302
一、眼球及其附属器结构概述 302
二、眼的折光功能 303
三、视网膜的感光功能 306
四、视野与双眼视觉 309
一、耳的结构概述 310
第三节听觉器官 310
二、外耳与中耳的功能 311
三、内耳的感音功能 312
四、人听觉功能的基本特征 314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 316
第四节前庭器官 316
三、眼震颤 317
二、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 317
第五节嗅觉和味觉 318
一、嗅觉 318
二、味觉 318
一、触觉 319
第一节概述 320
一、中医有关神经系统的论述 320
第二十七章神经系统 320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321
一、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 322
第二节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322
二、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 325
三、神经肌肉接头传递 328
四、神经递质 330
五、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333
第三节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333
一、反射与反射弧 333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334
三、中枢抑制 335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 337
第四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337
二、丘脑及其投射系统 339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339
四、痛觉与针刺镇痛 341
第五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348
二、高级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 351
三、大脑皮质的运动功能 352
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354
五、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356
第六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357
一、交感及副交感神经 358
二、脊髓及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360
三、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360
四、大脑皮质的植物性功能 362
第七节觉醒、睡眠和脑电活动 364
二、睡眠 365
三、脑电图 367
四、皮质诱发电位 368
第八节大脑皮质的高级功能 369
一、大脑皮质联络区的功能 370
二、大脑皮质的语言中枢和一侧优势 370
三、条件反射 371
四、两种信号系统 372
五、学习与记忆功能 373
第二十八章经络与腧穴 377
第一节概述 377
一、经络的概念 377
二、经络系统 377
四、经络的作用 378
三、十二正经的循行规律和交接流注 378
二、手阳明大肠经 380
五、经络学说的学术地位 380
第二节十四经脉 380
一、手太阴肺经 380
三、足阳明胃经 381
四、足太阴脾经 381
五、手少阴心经 382
六、手太阳小肠经 382
七、足太阳膀胱经 383
八、足少阴肾经 383
九、手厥阴心包经 384
十、手少阳三焦经 384
十一、足少阳胆经 385
十二、足厥阴肝经 385
十三、任脉 386
第三节腧穴的性能 387
十四、督脉 387
一、腧穴的分类 388
二、腧穴的基本功能 389
三、腧穴的主治功能 389
第四节经穴与经络的形态学基础 390
一、腧穴的形态学研究 390
二、经络的形态学研究 391
第二十九章脏腑相关与经穴—脏腑相关 395
第一节脏腑相关 395
一、五脏六腑 395
二、脏与脏相关 396
三、脏与腑相关 398
四、腑与腑相关 399
五、脏腑相关的现代研究 399
第二节内脏疾患在经穴上的反应 402
一、经穴反应的形式 402
二、内脏疾患在耳穴上的反应 403
三、经穴反应的相对特异性 403
第三节针刺经穴对脏腑功能的影响 404
二、针刺经穴的相对特异性 405
第四节经穴脏腑相关的联系途径 406
一、穴位与针感 406
二、经穴—脏腑的神经体液联系 407
三、经穴—脏腑的神经节段性联系 408
四、脏腑—耳穴的神经联系 408
五、体表—脏腑的经络联系 411
第五节经穴与各种体表点的关系 411
一、经穴与运动点的关系 411
二、经穴与触发点的关系 411
三、经穴与皮电点的关系 412
四、经穴与差电点的关系 412
五、经穴与皮肤活动点的关系 412
一、内脏感觉生理 413
第六节海氏带与牵涉痛 413
二、海氏带与体表—脏腑相关 415
三、牵涉痛与体表—脏腑相关 417
第三十章经络现象与实质 420
第一节经络现象 420
一、循经感传现象 420
二、体表可察觉的经络现象 427
三、体表循经的感觉变化 428
第二节经络与腧穴的生物物理特征 429
一、经络与腧穴的电学特征 429
二、经络与腧穴的皮温特征 431
三、经络络腧穴的其他生物物理特性 432
第三节经络实质的探讨 433
一、全面认识经络实质 433
二、循经感传本质的探讨 435
三、关于经络实质的主要假说 437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零基础学会素描》王金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花时间 我的第一堂花艺课 插花基础技法篇》(日)花时间编辑部编;陈洁责编;冯莹莹译 2020
- 《Photoshop CC 2018基础教程》温培利,付华编著 2019
- 《看视频零基础学英语口语》宋德伟 2019
- 《胃癌基础病理》(日)塚本彻哉编者;宫健,刘石译者 2019
- 《高校转型发展系列教材 素描基础与设计》施猛责任编辑;(中国)魏伏一,徐红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北京模式》吴建繁,王德海,朱岩编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八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