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政治学基础的理论观念  价值与知识的论辩
政治学基础的理论观念  价值与知识的论辩

政治学基础的理论观念 价值与知识的论辩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严强,孔繁斌著
  • 出 版 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306019236
  • 页数:298 页
图书介绍:政治学从古代到近代的三个轴心发展时期,都坚持以深刻的哲理分析、执着的价值追求、缜密的规范论证为其基础理论支撑。然而在现代政治科学研究中,这一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削弱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缺陷。基于这一知识状况,本书以政治科学的基础理论为核心论域,在感悟人类的政治实践和释读政治学经典的基础上,以当代思想和思维水平为支持,批判性地系统阐述了基础理论研究在政治知识求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涉及政治科学的学科论、范式论、方法论和范畴论四个论题,指出回归基础理论的研究是当今政治科学繁荣的根本途径。本书论题的公共性和论辩的开放性,不仅为社会科学专业人士,也为于此有兴致的公共管理精英和公民群体介入研讨提供了一个理性交流的知识平台。本书亦适合高校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等专业作教材作用。
《政治学基础的理论观念 价值与知识的论辩》目录

导论 政治科学的基础理论观念 3

第一章 政治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传统与结果 3

一 政治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传统 3

古希腊的形式理性 3

轴心时期基础理论的展开 10

传统的当代争论 14

二 政治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两个价值命题 17

价值命题A:轻视基础理论研究导致政治科学合法性衰减 17

矫枉过正的行为主义 17

从知识乌托邦到实用主义的前科学化操作 22

知识社会学的批判 24

价值命题B:只有进行基础理论研究才能提升政治科学的合法性 27

释读经典的原则 27

观念实践的个案 29

评价的理性标准 32

第一编 政治科学的学科论 41

第二章 政治学从一门学科上升为科学的合法性 41

一 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条件 41

科学的客观规定性 41

学科成为科学的条件 45

二 反对政治学是科学的论据 49

政治行为的主观性 49

政治行为的价值性 50

政治行为的规范性 52

三 政治学能够成为科学的理由 53

思维水准与学科差异 53

科学性与主观性 57

科学性与价值性 60

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 63

科学性与统一性 65

第三章 政治科学知识的制度化 69

一 政治学知识整体化的实践基础 69

政治生活的一体化 69

政治思维的规范化 74

二 政治学知识走向制度化的过程 76

政治学知识制度化的条件 76

政治学知识制度化的过程 82

第二编 政治科学的范式论 89

第四章 政治科学元理论分析 89

一 学科元理论的实质 89

元理论是理论的理论 89

元理论、理论要素与理论范式 91

二 政治科学的元理论 92

个案分析 93

第五章 政治理论构成要素分析 96

一 政治理论中包含的基本要素 96

二 政治理论史与政治理论要素 101

第六章 政治理论范式分析 106

一 政治理论范式的实质 106

库恩与理论范式 106

理解政治理论范式 111

二 政治理论范式的类型 115

规范性政治理论范式 115

实证性政治理论范式 117

理性政治理论范式 119

三 政治理论范式的转换——实例分析 121

实证性范式在广义的行为主义政治理论学派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发展 121

以行为主义为代表的实证性理论范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开始转向理性的理论范式。这种新的理论范式又称为“后行为主义” 129

西方政治理论在理性的范式取得发展以后,它又再一次向规范的范式转换。当然这种转换不可能是重复原来的规范理论,而是产生出更为新颖的规范理论,这就是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论 132

小结:政治理论范式与政治科学体系 137

第三编 政治科学的方法论 143

第七章 政治科学研究的方法基础 143

一 政治科学中理论与方法的统一 143

政治科学研究中理论与方法的关联 143

政治科学研究中认识方法与逻辑方法的关联 146

政治科学研究中方法与技术的关联 150

二 政治科学研究中历史——辩证的方法论 152

政治生活是人类的自然历史过程 152

政治生活是在曲折中演进的过程 153

第八章 政治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155

一 政治科学研究的传统方法 155

政治科学研究中的历史方法 155

政治科学研究中的制度方法 160

政治科学研究中的比较方法 170

二 政治科学研究的现代方法 185

政治科学研究中的结构功能方法 185

政治科学研究中的系统方法 190

政治科学研究中的模拟方法 195

第九章 政治科学研究的技术手段 204

一 研究课题形成与设计的技术 204

二 调查研究的技术 205

三 实验研究的技术 206

四 对策研究的技术 207

五 规范的技术与实证的技术 208

六 定量分析技术和定性分析技术 212

第四编 政治科学的范畴论 221

第十章 政治科学范畴的功能、体系与类型 221

一 政治科学范畴的性质 221

经验性与先验性 221

本体性与认识性 222

二 政治科学范畴的功能 225

有效地观察政治现象 225

合理地解释与理解政治现象 226

科学地预测政治现象 227

三 政治科学范畴的特性 229

明晰性 229

类别性 230

类比性 231

可靠性 233

四 政治科学范畴的体系 233

范畴体系的构成原则 233

政治科学的初始范畴 236

五 政治科学范畴的类型 242

标准的争议 242

范畴的谱系 243

六 政治科学范畴的发展 246

政治科学范畴发展的条件 246

政治科学范畴发展的方式 247

第十一章 政治科学主要范畴选析 249

一 政治关系 249

政治关系的起源 249

政治关系的更新 251

二 政治权力 253

概念的分析 253

公共权力的维度 260

三 政治系统 272

政治系统的性质 272

政治系统的发展 275

四 政治制度 281

权力资源的组织化 281

现代政治制度分析 283

五 政治体制 284

政治组织交往的格局 284

意识、规范与动态性 285

六 政治文化 287

习得的观念 287

知识增长的诸方面 290

后记 29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