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古陶瓷科学技术  1  1989年国际讨论会文集
古陶瓷科学技术  1  1989年国际讨论会文集

古陶瓷科学技术 1 1989年国际讨论会文集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家治,陈显求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805139407
  • 页数:470 页
图书介绍:
《古陶瓷科学技术 1 1989年国际讨论会文集》目录

目 录 1

A.科学技术类 1

A-1 Fe2O3含量在陶瓷组成变化规律中的作用 李家治、罗宏杰 1

A-2西亚地区和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陶器的成型方法 P.Vandiver 6

A-3古陶瓷静电复印X射线照相术——一种无损检验和研究工具的新进展 12

R.H.Johnston 12

A-4古陶器X射线衍射定量物相分析方法初探 18

王昌燧、程庭柱、范崇政、林碧霞、张敬国 18

A-5中国历代分相釉——其化学组成,不混溶结构与艺术外观 25

陈显求、黄瑞福、陈士萍、周学林 25

A-6古陶瓷器造型与装饰艺术风格的计算机图像分析 刘振群、胡小芳 38

A-7古陶瓷名釉分析的研究 张忠铭 44

A-8邛崃窑的研究 张福康 50

A-9古代钧瓷的科学分析 郭演仪、李国桢 54

A-10供御油滴和龟背兔毫——建?中的两个特异的品种 陈显求、黄瑞福、陈士萍 61

A-11皇室专用的建? 陈显求、陈士萍、黄瑞福 69

A-12热释光叠加剂量断代法中的半解析超线性校正 庄联升、吴文辉 83

A-13香港东湾考古物的热释光(TL)断代 吴文辉、李松基、庄联升、邓聪 89

A-14陶器热释光断代中a热释光剂量测定方法的修正 王维达、夏君定、周智新 93

A-15釉熔点预测的研究 闵庚卓 98

A-16几种著名古陶瓷窑遗址粘土的穆斯堡尔研究 陈松华、高正耀、潘贤家 104

游恩溥、高力明、罗宏杰 109

A-17对应分析在景德镇历代瓷胎配方演变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109

A-18中国古陶瓷器型的计算机统计分析研究方法初探 高力明 116

A-19多类判别分析技术在鉴别景德镇古瓷烧制时期中的应用 122

罗宏杰高力明游恩溥 122

A-20中国古代陶瓷的X射线荧光非破坏分析 陶光仪 127

A-21高丽青瓷的再现 李庆熙 131

A-22 10—16世纪高丽青瓷釉的工艺 P.Vandiver 137

A-23中国法华釉的研究 N.Wood等 142

A-24泰缅边界发现的乳浊白釉瓷的科学研究 山崎一雄 151

A-25茶叶末釉的显微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154

赵达峰、柯美云、王养民、王文英、胡晓洪 154

A-26玉溪、建水窑青花瓷器研究 陈尧成、郭演仪、赵光林 162

A-27鹤壁集窑黑、红彩陶瓷的显微结构特征 陈尧成、郭演仪、赵青云 171

A-28茶叶末结晶釉主晶相的研究 顾幸勇、方豪、宋仪杰 178

A-29郊坛官窑粗瓷和黑釉瓷 陈显求、陈士萍、张翔 183

A-30邢窑隋唐细白瓷研究 陈尧成、张福康、张志忠、毕南海 191

A-31南宋官窑与哥窑古瓷的釉层分析 李中和、叶宏明、周福根 202

A-32广东省潮州笔架山宋代古瓷的研究 张典奎、李中和 207

A-33江西省吉州窑天目釉的釉层结构 李中和、戴粹新 211

A-34汝窑天青釉的恢复和试制 朱文立、高凌翔、李国桢 214

A-35处州窑的乳光釉瓷和青瓷 黄瑞福、陈显求、陈士萍、刘菱芬、石正雄 221

A-36景德镇明代青花瓷的仿制研究 许作龙 230

A-37明清祭红釉的化学组成 张福康、张浦生 236

A-38桃花片铜红釉的研究 孙荆、陈显求、阮美玲、赵达峰 240

A-39明代永乐青花瓷器 张志刚、郭演仪、张浦生 249

A-40历代耀州青瓷工艺探讨 李国桢、王俭、李文超、秦建武、庄又青、孟树锋 255

A-41汝窑天青釉的呈色热力学分析 李国桢、王俭、李文超、彭?强、秦建武、孟玉松 266

A-42钧釉呈色的物理化学分析 李文超、王俭、彭?强、庄又青、李国桢、晋佩章 272

A-43长沙窑乳浊釉——又一种唐代的分相釉 陈显求、张志刚、黄瑞福 279

A-44北京辽代琉璃器中的硼釉 陈尧成、郭演仪、赵光林 290

A-45石湾窑葱白釉双耳梅花瓶的陶瓷学研究 陈显求、孙荆、阮美玲、霍焕基 297

A-46古代”金砖”的研究 杨物华、徐乃平、缪松兰、徐霞 305

A-47明清景德镇青瓷的组成和结构 李国桢、高凌翔、王养民、芦瑞清 312

A-48景德镇永乐白瓷的研究 李家治、陈士萍 319

A-49吉州窑天目制品呈色规律的研究 胡晓洪、敖镜秋 325

A-50唐耀州青瓷和黑釉瓷 陈显求、李家治、黄瑞福、陈士萍、禚振西、杜葆仁 329

A-51上林湖历代越瓷胎、釉及其工艺的研究 336

李家治、陈显求、陈士萍、朱伯谦、马成达 336

A-52广钧初探 杨兆雄、秦武军、杨兆禧 345

A-53依据最新的考古学证据对一组汝瓷器的研究 苏玫瑰 348

A-54南宋瓷的显微结构 周福根、李中和、叶宏明 359

A-55辽代白瓷的研究 丛文玉、关宝琮、赵永超 364

A-56热释光异常衰减的理论估计与实验结果之比较 庄联升、吴文辉 371

A-57对收集于广州及菲律宾出自同一窑址的宋代陶瓷作热释光特性的比较 376

李松基、吴文辉、庄联升 376

B-1越窑 朱伯谦 380

B.考古类 380

B-2汝窑新论 赵青云 384

B-3略论杭州乌龟山南宋官窑的烧造年代及其来龙去脉 姚桂芳 389

B-4浙江加彩瓷器的试探——兼谈釉下彩起源及相关问题 阮平尔、蔡乃武 394

B-5包头燕家梁出土之青花瓷 刘幻真 402

B-6近年来对宜兴古陶瓷研究的新进展 蒋赞初 403

C.工艺美术类 411

C-1宜兴紫砂器是怎样成为中国名陶的 李壮大 411

C-2鹰潭角山陶器符号及其与制陶的关系 廖根深 415

C-3中国古代陶瓷科学美追踪目标——浑然天成 熊寥 422

C-4元代青花瓷器的装饰艺术风格 熊寥 426

C-5岳州窑新探 周世荣 431

C-6宋瓷上的婴孩纹饰 黎淑仪 435

D.窑炉类 440

D-1农村民窑:研究现代以了解过去 柯希兰 440

D-2邢窑历代窑具和装烧方法 毕南海、张志忠 444

D-3煤烧馒头窑的烧成特点 水既生 449

D-4四川唐宋时代陶瓷窑炉与装烧工艺特点 陈丽琼 453

E.古陶瓷贸易类 462

E-1从澎湖出土之瓷器残片探讨其年代及起源诸问题:第一部份——青瓷与白瓷 462

刘良佑 462

E-2从澎湖出土之瓷器残片探讨其年代及起源诸问题:第二部份 466

——青花器问题的探讨 刘良佑 466

E-3泰国北部发现的白瓷和绿瓷 Natthapatra Chandavij 46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