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国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奖项目汇编
中国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奖项目汇编

中国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奖项目汇编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振吉主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1740246
  • 页数:610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病理学下一篇:实用口腔解剖学图谱
《中国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奖项目汇编》目录

基础研究 1

中医活血化瘀治则原理的研究 1

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阴阳学说的初步结果 2

“脾主运化”的实质研究和健脾益气法则的作用探讨 2

胃泌素的研究 3

舌象的研究 3

心肌细胞培养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4

肾阳虚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的对比研究 4

心气虚的实质及生脉散对左心室功能作用的研究 5

舌苔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5

慢性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标本诊断分型 6

青紫舌的综合研究 6

性激素在男性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中的变化和中医虚证(肾虚)的联系以及应用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的效果 7

下法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 8

“气血注射液”对溶血性贫血大白鼠脾脏的组织化学研究 8

风温肺热病辨治方案及证候疗效评分法 9

补肾法对老年男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9

“劳倦饥饱伤脾”的动物模型研制 10

肝阳上亢证的研究 10

十七种脉象的实验研究 11

瘀血与衰老的关系——衡法Ⅱ号抗衰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11

中医“肾主耳”理论的实验性研究 12

70例肝内胆汁瘀积症中医辨证与病理关系的研究 13

中医清热解毒法实质的部分研究——热毒清抗内毒素和保护溶酶体、线粒体的实验研究 13

心气虚证的临床辨证规律及党参、黄芪治疗作用的研究 14

痹证的实验模型与现代病理基础 15

重症黄疸肝炎TXB2、PGF1α变化和中医辨证关系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15

高原低氧环境与气虚、血瘀证关系的研究及高原中药防治气虚、血瘀证疗效分析 16

中医阴虚火旺证的研究 16

五行模型的研究 17

肾虚证和肾上腺素受体、M胆硷受体环核苷酸系统的关系及某些滋阴助阳药的调整作用 17

补肾益精法延缓衰老作用的机理研究 18

中医寒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19

血瘀证证型研究 19

肝郁气滞血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20

中医理论“肾主生长”与温肾益精中药作用的形态学研究 21

补肾益气延缓衰老的研究 21

P物质抗体的制备及其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组化中的应用 22

“急病伤肾”的病理研究——“恐伤肾”及“外伤伤肾”的实验研究 23

活血化瘀中药对免疫活性细胞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23

胃寒证、胃热证与胃液中前列腺素的关系及其机理探讨 24

大鼠血瘀模型研制 24

慢性重度黄疸肝炎血浆环核苷酸变化与中医证型、病理关系的研究 25

脾气虚证发生机理研究 26

微观辨证学之研究 26

五参保乾(坤)方防治老年前期虚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7

鼠伯氏疟原虫抗青蒿脂钠机理的研究 28

健脾理气化瘀方药对“脾虚”动物胃肠机能作用效应的实验研究 28

凉营透热法治疗温病营分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29

中医脾虚证的研究——脾虚证与肌肉之间的关系 29

慢性胃炎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30

常见舌苔细胞化学变化规律的定性定量研究 30

不同证型胃脘痛胃粘膜病变与幽门螺旋杆菌的关系及江苏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病理流行病学调查 31

脾不统血证候动物模型研究 32

肾主生殖与女子生殖生命周期调节机理的研究 32

外伤血瘀与化瘀的流变学实验研究 33

益气养阴方对温热病气阴两伤的实验研究 34

世界首报t(6;12)伴原发不育患者及其家系分析 34

运用中医学中指中节同身寸确立食管心房调博导管深度的最佳位置 35

补肾益精方药对老年动物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HPAT)轴作用的实验研究 36

遗传性聋调研及其与染色体形态的关系 36

中医五行学说科学内涵的研究 37

中医药临床科研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37

肺表面活性物质及中西医结合预防实验性肺水肿出血研究 38

中风病证候学与诊断标准及推广应用的研究 38

中医组方原理研究——益气养阴活血治法及其组方的实验研究 39

血瘀证临床研究 40

中风病证候学诊断标准研究 40

卫气的病理生理研究 41

热性病“热毒血瘀证”系列动物模型及其治法机理的研究 41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病理诊断、中医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的研究 42

从中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机理探讨肾生髓的分子基础 43

脾虚证的实验研究——胰腺外分泌及肌肉功能的研究 43

剪切应力诱导血小板聚集及中药对其抑制作用的研究 44

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在中药临床试验研究的应用 45

中医外湿致病机理的研究 45

细胞衰老与人参皂甙活性的研究 46

中药固真方对细胞跨膜信息传递及增殖有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6

?痹发生机理的实验研究 47

从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探讨痰瘀相关理论及痰瘀同治机理的研究 48

中医常用时值系统修定及相关理论研究 49

实验性脾虚证胃肠动力学方法及机理的研究 49

肝血虚证本质研究 50

肝火证、肝胆湿热证本质研究 50

中药消痔灵致大鼠慢性肾衰模型的建立 51

脾虚证辨证论治的基础研究 52

中医肝的三类证候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 53

冠心病心气虚证与左室舒张功能和血瘀证相关性的研究 54

理气扶正类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机理研究 55

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 56

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57

医史文献研究 58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58

《刘奉五妇科经验》 59

《枯痔疗法》 59

《新编中医学概要》 59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60

《〈医林改错〉评注》 60

《中医方药学》 61

《林如高正骨经验》 61

《五十二病方》的研究 62

《武威汉代医简》的研究 62

继承整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岳美中医话集》 63

校点《医方类聚》 63

《长白山植物药志》 64

《中国医学简史》 64

《中医护理学》 65

《中国骨科技术史》 65

《伤寒论汇要分析》 66

《伤科内伤诊治法》 67

《医方发挥》 67

《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研究》 68

老中医张琪研究员学术经验的整理研究 68

《灵枢经校释》 69

《针灸大成校释》 69

《针灸甲乙经校释》 70

《脉经校释》 70

《黄帝内经素问校释》 71

《诸病源候论校释》 71

《中国药学史纲》 72

《金匮要略浅述》 72

李时珍研究 73

《中藏经》整理研究 73

《新校注陈修园医书》(16种) 74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整理研究 74

《敦煌古医籍考释》 75

《中医文献学》 75

《诸病源候论校注》 76

《内经词典》 76

著名中医陆南山诊治经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77

《伤寒论校注》 77

《金匮要略校注》 78

《难经校注》、《难经语译》 78

《中医病证分类编码》研究 79

《丹溪医集》 80

宋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 80

《外台秘要方校注与研究》 81

《素问》整理研究 81

《实用中医基础学》 82

《俞慎初论医集》 82

台湾中医药现代文献信息调查研究 83

中医心理学研究 83

《中医急诊医学》 84

中医脑病防治规律及中医脑髓理论研究——《实用中医脑病学》 85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 85

《中医内科学》 85

《针灸甲乙经校注》 86

《中医大辞典》 86

邓铁涛中医诊疗经验及学术思想整理研究 87

《中药工程学》编撰 88

《近代中医珍本集》 88

《中医方剂大辞典》 89

《神农本草经》的整理研究 89

《中国本草图录》 91

《实用中医风湿病学》 91

《医源性疾病学》 92

《马王堆古医书考释》 92

《黄帝内经研究大成》 93

《临床中医内科学》 94

《中国天麻栽培学》 95

《中医外科病诊治彩色图谱》 95

《中医肿瘤学》 96

《中医胃肠病学》 97

《当代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 97

《现代中药药理学》 98

《中国长白山药用植物彩色图志》 99

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应用研究 99

《医事困学录——王士相学术经验集》 100

欧阳琦研究员病证结合学术经验研究 100

软科学研究 102

脉象模拟装置及信号计算机处理系统 102

胃肠电信息检测处理系统 102

阴阳计量辨证模型与辨识软件系统 103

中医运气学说电脑应用系统 104

舌诊仪的研制与应用 104

人体经穴、头穴、耳穴微机化模型(经络腧穴系列智能模型) 105

电子脉象教学仪 105

应用电子计算机整理中医古籍的研究 105

医用文字信息处理及其应用研究 106

中医舌诊客观化定量化的研究——光谱光度法中医舌象仪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107

中英文版针灸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 108

舌诊生物工程研究 108

著名中医诊疗经验研究——智能化中医专家系统研究 109

电脑检索全国中草药名鉴数据库 110

《伤寒论》教学、诊疗、咨询系统 110

肛肠科信息资料计算机检索系统 111

中医脉象客观化的研究及分析 112

国家“七五”攻关重点课题情报分析与预测研究 112

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 113

中医脉诊的现代实验研究 114

中医腹诊检测方法的研究及腹诊仪研制临床验证 114

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 115

综合性中医院“双线六制”管理模式的研究 115

烟台市农村中医现状调查和分析 116

针灸推拿研究 117

针灸基础研究 117

中枢神经介质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117

面部穴位抑制内脏牵拉反应及内脏痛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118

中枢神经介质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118

针刺镇痛规律及原理研究(内啡肽与尾核头部递质) 119

针刺过程中猕猴操作式条件反射和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电活动的观察 120

以经穴冷光为指标对中医诊断客观化及经络学说的研究 120

针刺抑制实验性高血压与心律失常的机制分析 121

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 121

隐性循经感传线皮肤导电性的研究 122

狗针麻胃大部切除手术实验模型及其应用 122

十四经感传线路的研究 123

一些与镇痛有关核团之间联系的形态学研究 123

猫中缝大核向间脑、脑干和脊髓的纤维投射——ARG法和Fink-Heimer法研究 124

大脑皮层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124

乙酰胆碱(Ach)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125

针刺治疗细菌性痢疾免疫机制等研究 125

边缘系统经过缰核的下行性活动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及作用方式 126

中缝核与蓝斑核在针刺镇痛作用中的相互关系 127

机体对自身释放的单胺类递质发生耐受是引起针刺镇痛耐受的一个重要机理 127

子午流注的几种按时取穴快速推算法 128

截肢前后经络循行线低阻抗特性的研究 128

针灸取穴法 129

中枢5-羟色胺能系统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及其某些神经介质受体的调节 129

大脑皮层体感Ⅱ区对丘脑髓板内核群神经元伤害性反应及针刺镇痛效应的下行性调节 130

循经感传肌电现象的研究 131

尾核内阿片肽及某些经典递质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131

α-脱氧葡萄糖方法研究针刺镇痛的中枢神经效应 132

脑干下行抑制在针刺镇痛中作用机制的分析及其高位脑结构的调控 132

电针足三里抑制胃气上逆的神经机理 133

针刺镇痛对中枢组化成分的影响Ⅱ——对下丘脑一些重要结构组化成分的影响 134

针刺镇痛的脊髓机制和同神经电针镇痛的临床应用 135

延髓结构在痛觉传递和针刺镇痛效应中的作用 135

针刺对失血性和创伤性休克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136

循经传导声信息的研究 136

内阿片肽在电针抑制实验性癫痫发作中的作用 137

不同频率的电针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引起不同种类阿片肽的释放 137

阳虚、阴虚对针刺镇痛的影响及本质探讨 138

针刺对免疫反应的影响及其对中枢神经的调控作用 138

针刺治疗癫痫的机制研究 139

循经感传和可见经络现象的研究 139

针麻在颞顶枕区及后颅窝手术中应用的规范化研究 140

循经感传规律性的研究 140

P物质在脊髓痛觉调制与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141

医学热像技术在面瘫针刺治疗及疗效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142

放射自显影研究中枢性5-羟色胺、r-氨基丁酸和蛋氨酸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142

经穴部位标准化的研究 143

针刺镇痛时视前区的阿片肽对去甲肾上腺素活动的调制 143

针刺镇痛中大脑皮层对丘脑特异和非特异核团的下行性调节 144

心包经内关——心脏相关及联系Ⅱ心肌电稳定性及NTS、PHA调控作用 144

大脑皮层及某些核团对中缝大核下行痛抑制机制的调控及其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 145

交感神经和肾上腺在内脏-耳穴反应中的作用 146

电针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影响及杏仁核的调控作用 146

传入C纤维和中缝大核痛负反馈调节机制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147

针刺对痛觉异常的调整作用机制的研究 148

艾灸对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 148

大鼠延髓背侧网状亚核在伤害感受和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149

针刺对IL2-IFN-NKC免疫调节网的影响 150

古今针灸处方用穴基本规律研究分析 150

针刺治疗癫痫的作用与海马内阿肽及氨基酸系统的关系 151

粗纤维传入及运动皮层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及递质机制 151

从穴位药效特点探索经络性能的基础性研究 152

针刺促排卵的机理研究 153

针药结合时中枢阿片肽系统与多巴胺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 153

针刺抗休克肾和针刺抗休克作用神经体液调节机理研究 154

电针调整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卵巢)轴异常功能机制的研究 155

足阳明经与胃相关规律的研究 155

中枢神经降压素在针刺(电针)镇痛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156

针刺对创伤及吗啡所致免疫抑制的调整效应 156

针刺调节免疫反应的途径分析 157

针灸应用研究 158

针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5例小结 158

针麻全喉截除术 158

针麻剖腹产的临床研究 159

针麻上颌窦手术临床研究 159

771例电针刺引产分析 160

针刺腋平穴麻醉上肢手术72例临床报告 160

针刺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左心功能的影响 160

针麻肺切除临床规律的研究 161

针灸治疗急性菌痢临床和机制的实验研究 162

针刺治疗冠心病及其对实验性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实验研究 162

针麻在前路颈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163

活塞式红外线真空罐及临床应用 163

针麻甲状腺手术 164

白内障针拨套出术的研究 164

头针透刺治疗偏瘫 165

耳穴染色进行疾病诊断 166

冷针冷灸法及治疗仪 166

针灸治疗面痛 167

针刺手法量学 167

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的临床规律及作用原理的探讨 168

针麻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规律研究 168

针麻腹式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研究 169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临床及机制研究 169

针灸防治菌痢的疗效及机理 170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针刺疗法与机制研究 170

针麻肺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 171

针刺麻醉在前颅窝手术中的研究与应用 171

半刺法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及机理研究 172

4250例口腔颌面部针麻手术临床及实验研究 172

艾灸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免疫学机制研究 173

彭静山老中医针刺眼周部位的临床治疗经验 173

用尿流动力学方法研究针灸对膀胱尿道的调节作用 174

挑刺治疗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研究 175

药物加强针刺镇痛效应的研究 175

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176

GZH型热针仪的研制及临床运用 176

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177

杵针疗法经验整理研究 178

针麻开颅手术的临床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内分泌反应 178

针刺治疗“喑痱”、“类噎膈”325例临床分析及实验研究 179

针刺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及X线微机图象系统对其骨痂生长的定量研究 179

计算机针刺手法模拟操作系统 180

应用针麻中药提高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研究 180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临床及实验研究 181

眼与十二经脉关系及针刺影响视觉功能电生理研究 182

针灸治疗胃动力障碍症临床疗效研究 182

针灸治疗Ⅰ型变态反应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183

针刺治疗关节炎的研究 184

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胃大部切除术操作规范化研究 184

针灸补肾温阳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185

针麻肾移植手术临床应用研究 185

针药结合提高镇痛作用的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 186

针麻新喉再造术 187

隔药饼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和机理研究 187

“推按运经仪”治疗胆囊结石410例 188

电针国际标准头针穴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 188

推拿研究 188

推拿镇痛和调整作用的研究 189

推拿手法测定仪数据采集处理 189

穴位指压推拿治疗腰痛的镇痛机制研究 190

大脑产伤后遗症点穴为主治疗之临床与机理研究 190

TDL-Ⅱ型推拿手法力学信息检测仪 191

手法按摩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192

临床研究 193

内科学 193

感染性疾病 193

“参附青”对邪毒内陷所致厥脱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193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感染合并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194

应用寒温统一热病理论治疗急症(高热、厥脱)的临床研究 194

热必宁治疗急症外感高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195

行气活血、开闭固脱法治疗休克(厥脱)的机理研究 195

中医药治疗病毒感染性高热的研究 196

急性感染并发MODS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的研究 197

出血性疾病 198

清热解毒4号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研究 198

中医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198

犀角地黄口服液制备及其对肌肤出血为主血证的治疗研究 199

中风与脑血管疾病 199

冠心Ⅱ号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199

通腑化痰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辨治规律 200

气功预防高血压性脑卒中240例20年随访对照观察 200

通脉舒络液合汤剂辨证治疗脑血栓形成 201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01

中风病急症中医护理规范及临床研究 202

逐瘀化痰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203

蝮龙抗栓丸治疗血管血栓病的临床研究 203

秦归活络口服液治疗中风病(脑梗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04

脑血康口服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04

破血化瘀、泄热醒神、化痰开窍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05

涤痰化瘀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206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研究 206

呼吸系统疾病 207

中西医结合诊断分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207

紫花杜鹃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208

杜鹃类药物治疗慢性气管炎的研究 208

祖国医学扶正固本法研究固本丸(片)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研究 209

清金糖浆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 209

温阳片防治支气管哮喘及其内分泌和免疫方面的研究 210

青白汤治疗咯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10

平哮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211

中药复方银黄平喘气雾剂治疗哮喘的研究 211

中药“回生灵”系列药品治疗难治性结核病 212

肺心病防治研究 212

心血管系统疾病 2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降低死亡率研究 2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梗塞的研究 214

冠心二号方治疗心脑血管病及其作用原理的研究 214

宽胸气雾剂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215

中西医结合益气活血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及实验研究 215

中医气血理论指导冠心病治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216

心痛气雾剂的临床运用与实验研究 216

气血相关理论及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 217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应用 218

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药物及其机理研究 218

复方161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4例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219

心痛口服液临床和实验研究 219

中药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 220

路志正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经验的继承整理研究 220

参仙升脉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研究 221

稳心冲剂治疗气虚血瘀型快速性心律失常 222

苦参总碱治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及其抗病毒的研究 222

消化系统疾病 223

“6912”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质血症 223

凉血活血重用赤芍治疗长期高黄疸肝炎——临床观察、实验研究、机制探讨 223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甲型肝炎2888例临床研究 224

王玉润教授治疗肝硬化经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24

中医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22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226

乙肝宁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实验与临床研究 226

乙肝6号治疗肝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227

中医中药对重度黄疸肝炎系列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227

“软肝煎”治疗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抗肝纤维化的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 228

丹参酸乙抗肝损伤、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228

清化瘀毒、调养肝脾法辨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 229

丙肝灵口服液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229

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研究 230

复方319胶囊抗慢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30

中医中药逆转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的研究 231

消溶肝胆结石片治疗肝胆结石病研究 231

清胆利湿汤(丸)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32

先天性巨结肠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组织化学诊断 233

李东垣温胃汤化裁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研究 233

脾虚型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234

名老中医何宏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施治的临床观察研究 234

老中医治疗胃炎经验总结 235

单味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236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36

炎宁灌肠液治疗非特异性结直肠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37

中药对慢性胃炎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 237

清肠栓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23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菌痢肠粘膜病变的研究 238

单味大黄醇提片、血宁冲剂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综合研究 239

紫地合剂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炎所致上消化道出血 240

复方五倍子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241

中医药对腹部厌氧菌感染的治疗——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 241

造血系统疾病 242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242

大菟丝子饮为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42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电子计算机程序 243

血障平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 243

生血宁治疗复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和免疫调控机理研究 244

健脾补肾活血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244

中药结肠灌注液Ⅰ号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研究 245

中药化瘀尿石汤治疗上尿路结石症的研究 245

泌尿系统疾病 245

温肾利水法治疗输尿管结石嵌顿性肾积水症及疗愈原理研究 246

“肾衰系列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247

著名老中医方药中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诊治经验研究 247

中药肾康注射液及栓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248

肾炎液治疗慢性肾炎(前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49

著名老中医张琪治疗劳淋经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249

慢性前列腺炎血瘀证型的机理研究——前列腺汤(通淋胶囊)的治疗作用原理 250

中药消癃通闭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机理研究 250

尿路通片治疗尿路结石的研究 251

内分泌系统疾病 251

夏少农老中医治疗甲亢的研究 251

消瘿冲剂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临床及实验研究 252

“降糖通脉宁”治疗糖尿病血管合并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253

降糖甲片治疗成年人消渴 253

加味桃核承气汤对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动物模型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254

新药“愈三消胶囊”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55

中医药治疗Ⅱ型糖尿病必须研究胰岛素抵抗 255

痹苦乃停和痹隆清安治疗顽痹 256

益肾蠲痹丸治疗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57

中医治疗?痹(类风湿)的临床机制和实验研究 257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及实验研究 258

重症肌无力脾虚证型的辨证论治、疗效和治疗机制临床实验研究 259

脾虚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259

通塞脉片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研究 260

益髓冲剂治疗脊髓空洞症 261

加味四逆散治疗慢性布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61

“氟骨症Ⅰ号”治疗重度氟骨症的临床研究 262

骨苓通痹丸及其治疗地氟病的研究 262

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 263

福建蛇药治疗毒蛇咬伤314例临床报告 263

外科学 263

消痔灵注射治疗三期内痔临床和实验研究 264

通脉灵治疗硬皮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64

6%明矾注射液疗法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65

治疗颈腋淋巴结结核脓肿型和破溃型的经验 266

蛇伤的蛇种快速诊断方法 266

中西医结合清解片、化瘀片、巴黄片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267

“清脉791”恢复缺血肢体血液循环的实验和临床观察 268

中麻治疗重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68

老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晕瘘管经验 269

消积排通汤治疗蟹足肿 269

去腐生肌治疗慢性窦道 270

泉州蛇药的临床应用 270

甘遂黄硝散治疗外科急腹症 271

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复合伤 27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 272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273

生肌膏等外用中药“偎脓长肉”作用机制研究 273

解毒活血法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及免疫性血管炎的临床研究 274

软坚清脉方抗肢体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75

中药广痛消泡沫型气雾剂对肛门直肠止痛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75

活血生肌珠香散对伤口愈合障碍影响的实验研究 276

骨伤科学 277

中西医结合手法复位治疗外伤性陈旧性关节脱位 277

治疗骨折局部外固定器材的改进和对普及工作的促进 277

下肢骨折复位固定器的研制与应用 278

中药复方“骨痨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279

祖国医学治疗骨折的理论研究 279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开放性骨折 280

局部加压垫法治疗腕舟骨骨折 280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281

关节骨折经皮治疗法 281

小腿外侧肌间隙血管皮瓣——腓骨(腓骨皮瓣)移植 282

淫羊藿注射液对试管内鸡胚股骨生长的促进作用 283

平衡牵引固定架治疗股骨干骨折 283

重症椎间盘源性腰腿痛分型辨证论治临床研究 284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踝部骨折 284

治疗肱骨外髁翻转骨折经验总结 285

骨盆弹力夹板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286

益气化瘀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286

外展支具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287

平乐内服接骨丹 287

综合治疗跟骨骨折的跟骨固定靴和弹性踏轮 288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孟氏骨折 288

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的生物力学 289

肩锁关节固定带外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290

中医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291

模拟中医正骨手法机械的研究和制造 291

颈性视力障碍及手法治疗的研究 292

医用骨伤科射钉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293

内翻背伸固定夹治疗外翻外旋型踝部骨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293

钩拉复位固定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294

四种固定方法对兔胫骨骨折愈合生物适应性的实验研究 294

魏氏伤科手法治疗“肘后血肿”的疗效与机理研究 295

中西医结合“自身调节体外复位固定支具”治疗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 295

充气式弹性脊柱固定牵引器治疗屈曲型胸腰脊柱骨折 296

旋转复位手法与治疗颈椎性血压异常疗效研究 297

应用调节固定器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研究 298

尺骨鹰嘴骨折复位固定器(体外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298

压应力与骨折愈合适应性在离体培养骨组织和成骨细胞水平的研究 299

手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生物力学测定 300

实用筋伤手法的整理研究 300

经跟距反弹固定器治疗跟骨骨折 301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02

钳持端提回旋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应用研究 302

中药水蛭汤防治微血管术后血管危象的应用研究 303

双8字固定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 304

闭合性矫治骨折畸形愈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304

DX-1型X射线骨矿密度分析系统 305

气囊夹板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技术 305

益肾通督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306

现代中医骨伤科30家流派专长的研究 306

推拿时腰椎及其后部结构的运动学研究 307

伤络宁对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 307

青少年腰椎软骨板破裂向椎管内突入的临床研究 308

可调式固定器治疗先天性髋脱位研究 309

急症吻合血管组合组织移植的临床研究 309

《石筱山、石幼山治伤经验及验方选》 310

中医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研究 310

筋骨愈合灵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311

仿手法式踝关节骨折复位固定器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312

手部大范围多元组织毁损急诊修复与功能重建的研究 3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 313

经皮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全脱位的研究 314

单钉——沟槽柱翼钢板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315

经皮钳外固定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研究 316

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 316

分期论治膝骨关节炎的对比研究 317

骨科床端多功能牵引架的研制与临床应用的研究 3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 318

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趾外翻及相关畸形的临床研究 319

康复灵治疗外阴溃疡、外阴炎、阴道炎 321

妇产科学 321

用活血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与理论探讨 321

芫花根及其石油醚提取物中期引产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322

月经周期的调节及其与月相的关系 322

消炎栓治疗外阴阴道炎症的临床实验和制剂研究 323

中成药妇炎净胶囊治疗女性内生殖器官炎症的研究 323

“引产Ⅰ号”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 324

男女不孕症诊断和中医治疗研究 324

益肾填精通络法治疗女性不孕的研究 325

补肾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生殖内分泌——免疫功能调节 326

潮安治疗痛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326

导管扩张术和活血祛瘀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327

参茜固经冲剂治疗月经过多病的临床和机理研究 328

“妇炎洁”中药复方泡腾片治疗阴道炎(带下病湿热型)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328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与实验研究 329

腹腔镜与中西药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 329

调摄冲任、疏肝活血法纠正乳腺增生病激素失调的研究 330

月经不调血瘀证型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330

治糜灵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331

免疫性自然流产与免疫性不孕的中医治疗 332

中药更年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332

功能失调性继发闭经、稀发月经肾虚证型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 333

腹腔镜与中药结合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囊肿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 334

儿科学 335

健儿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 335

明目逍遥汤治疗儿童血虚肝郁型视神经萎缩 335

健脾益气法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研究 336

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及血瘀证实质探讨 336

止泻退热微丸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 337

东茛菪碱穴位注射治疗小儿瘫痪 338

中药清肺口服液、清热化湿口服液辨证治疗小儿肺系高热临床研究 338

新生儿中药应用剂量的研究 339

强壮灵治疗小儿脾气虚厌食症的研究 340

新药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340

小儿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 341

新药小儿泻速停冲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342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342

清宫冲剂治疗小儿高热实验研究 343

董廷瑶老中医诊治婴儿吐乳(火丁按压法)专长的临床研究及其机制探讨 344

秋泻灵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研究 344

温肠宁口服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临床与实验研究 345

助长口服液治疗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345

肺炎合剂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346

智三针为主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 346

温胃冲剂治疗小儿浅表性胃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347

小儿痰热壅肺证临床与实验研究 348

肿瘤科学 349

蟾酥膏治疗恶性肿瘤疼痛的临床应用及其研制 349

中药光敏剂——叶绿素衍生物诊治恶性肿瘤的研究 349

健脾补肾中药对肿瘤成因多阶段起始和启动影响 350

鹤蟾片治疗肺癌的研究 350

克癌7851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351

滋阴生津、益气温阳法治疗晚期原发性肺腺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352

薏苡仁酯乳剂药学研究和治疗肺癌的研究 352

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剂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353

扶肺煎抗原发性肺癌转移的试验与临床研究 353

六味地黄汤(丸)预防食管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354

抑瘤丸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355

扶正冲剂合化疗治疗术后晚期胃癌 356

中医中药在胃癌癌变过程中的影响 356

养胃抗瘤冲剂合并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带瘤)临床及实验研究 357

中医中药对胃癌(实验动物)的预防作用的研究 357

健脾理气药物对肝癌细胞动力学、雌激素受体、肝癌癌前期病变阻断的实验研究 358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研究 358

肝复方治疗Ⅱ、Ⅲ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359

槐耳冲剂治疗肝癌 360

固本、活血、解毒法治疗肝癌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360

参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361

掌叶半夏抗子宫颈癌有效成分研究——β-谷固醇的提取分离及临床抗子宫颈癌疗效观察 362

三品一条枪锥切治疗早期宫颈癌 362

宫颈癌阻断研究——宫颈Ⅰ号栓治疗宫颈“间变”与重度糜烂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363

中医治疗脑部胶质瘤(术后)的临床观察 364

癌灵Ⅰ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长期存活19例临床与实验研究 364

月华丸加减方诱导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365

薏苡仁酯制剂及其抗癌作用机理和临床研究 366

克银方治疗银屑病的研究 367

皮肤科学 367

松毛虫病研究 367

五妙水仙膏 368

鱼鳞汤治疗鱼鳞病的临床观察 369

青蒿油制剂治疗神经性皮炎皮肤真菌病的研究 369

银屑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研究 370

中药“石蓝草煎剂”治疗急性皮炎、湿疹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370

紫铜消白方治疗白癜风的临床应用观察 371

苦参及其生物碱对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苦参素注射液) 371

中药疣毒净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372

皮炎消净饮Ⅱ号治疗异位性皮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373

耳鼻咽喉科学 374

葛根合剂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与药理作用研究 374

补肾聪耳片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374

鼻康复治疗鼻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375

鼻敏宁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375

润喉开音片治疗慢性喉炎、声带小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376

“金喉雾化剂”治疗慢性喉炎的疗效评价及计算机声图谱分析 377

眼科学 378

“活血化瘀”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研究 378

764-1滴眼液治疗角膜瘢痕研究 378

障眼明片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疗效观察 379

病毒Ⅰ号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研究 379

活血化瘀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380

中药“清通泪道液”治疗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的疗效观察 381

“871”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 381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382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血瘀机制的研究 382

眼内出血模型的研究——眼内离经瘀血的实验研究 383

老年性黄斑变性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治疗的研究 383

《全国中草药汇编》 385

中药学 385

中药材 385

《中药材品种论述》 386

湖南省山区药物资源调查研究 386

中药品种理论研究 387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388

《全国中草药名鉴》 388

中药品种保护的系统研究 389

蜜环菌与天麻的研究 390

天麻野生变家栽的研究 391

中药半夏炮制的研究——清半夏、法半夏炮制工艺的改进 391

天麻有性繁殖——树叶菌床法 392

新药金荞麦 392

草乌、乳香炮制方法的研究 393

凉山虫草的研究 393

林麝饲养和活体取香 394

栽培黄连的玉米和造林遮荫技术 394

中药材气调养护技术研究与推广 395

五加正品的考证 396

中药材减压冷浸软化工艺研究 396

粤北地区中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397

番红花球茎复壮、增产技术及推广 397

中药材同名异物品种的系统研究——开展贝母类、银花类、大黄类、石斛类品种的研究 398

羊角类新药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399

提高山茱萸产量研究及入丘栽培试验 399

西洋参大面积农田栽培技术的研究 400

熟大黄炮制新工艺及临床应用的开发 401

三七高产技术的研究 401

山东金银花质量和产地加工工艺的研究 402

秦皮药材学的研究 402

常用矿物类中药材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403

黄芪害虫防治研究 403

郁金、姜黄和莪术的生药和资源利用研究 404

阿胶真伪鉴别与内在质量研究 404

中药材磷化铅熏蒸的增效、用量、时间和残留的研究 405

中药材仓虫调查研究 405

斑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406

海风藤的原植物研究 406

中药鉴别紫外谱线组法研究 407

库存中药材霉变菌的分离及防霉研究 407

“树皮年轮”的研究及其在中药方面的应用 408

进口药材质量标准制订与检验方法研究 408

澄清中药材砂仁、贯众、防己、厚朴、白头翁、藁本、钩藤、湖北贝母八个混乱品种的研究 409

中药五味子类木脂素资源利用的研究 410

人参和滇紫草细胞大量培养小试 410

林麝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 411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片)——党参、麦冬、黄芪等12类专题研究 412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片)——防风等12个品种 412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片)——苦杏仁、紫草等19类专题研究 413

300种药用植物种子生理的研究 414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片)——紫花地丁等25个品种 415

龙胆草野生变家种的研究 415

中药续断原植物及续断属修订研究 416

银柴胡栽培技术及其质量的研究 417

家养麝活体取香质量评价研究 418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片)——旋覆花等19个品种 418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片)——苦参、木通、旋覆花、合欢皮等19类中药材的品种和质量研究 419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片)——黄连、川芎等18类专题研究 419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片)——党参、防风等68个专题 420

冬虫夏草人工培殖的研究 421

棕榈的炮制研究 422

中国车前科植物的生药学研究 422

新法炮制斑蟊的研究 423

中药青蒿新品系“京厦Ⅰ号“的选育研究 423

安徽药菊(滁菊、贡菊、亳菊)病毒病的研究 423

蕲蛇人工养殖的研究 423

补骨脂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424

山楂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 425

白附子炮制工艺改进研究 425

槟榔炭疽病防治研究 426

培植牛黄药用价值的评价研究 427

半夏人工栽培驯化技术研究 427

800种药用植物种子生理及形态学鉴别的系统研究 428

甘草人工栽培技术的系统研究 428

中药淫羊藿的资源、品种鉴定质量及免疫作用的研究 429

黄连生物学特性研究 429

巴戟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430

三北地区柴胡的品种判别及质量研究 430

中药女贞子酒制工艺实验研究 431

中药商陆炮制工艺改进研究 432

中药饮片工业生产浸润、干燥的工艺基础数据的研究 432

黄芪栽培新技术研究 433

常用中药半夏的品种整理与质量研究——半夏、水半夏和山珠半夏的比较研究 433

中药柴胡质量标准和质量动态研究 434

引进羚羊驯化研究 434

江西主特产药材江香薷、江枳壳(实)质量鉴定的研究 435

川产道地药材的形成及其资料合理利用与保护研究 436

中药电泳鉴别法及其在动物、植物类中药应用的研究 436

川芎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437

中药马钱子炮制机制的研究 437

湖北贝母、鄂北贝母、紫花鄂北贝母品质评价的系统研究 438

斑蟊养殖技术研究 439

新疆药用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 439

中药传统煅制工艺的数据化研究 440

微量元素在砂仁、白豆蔻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441

黑节草集约化栽培 441

肉从蓉、桑白皮、透骨草、鹿茸等15类中药材的品种和质量研究 442

草豆蔻、柴胡等17类中药材品种鉴定和质量研究 443

栝楼属(Trichosauthes L.)植物的分类学研究 443

麻黄人工栽培技术大田试验研究 444

甘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放大试验 444

浮萍、阿胶、蒲黄、白茅根等24类中药材的品种和质量研究 445

白蔹、紫金牛、朱砂根等27类中药材品种鉴定和质量研究 445

九种川产道地药材的系统研究 446

60Co辐照中药灭菌剂量标准的应用研究 447

草豆蔻、肉苁蓉等83类中药材的品种鉴定和质量研究 447

常用中药饮片研究——肉豆蔻 448

关白附、朱砂等常用中药饮片研究(关白附、朱砂、藤黄、决明子、川乌、草乌、乳香、天南星、苍耳子、半夏、甘遂、香附) 449

芫花、肉豆蔻等常用中药饮片研究(芫花、肉豆蔻、补骨脂、栀子、肉从蓉、水蛭、槟榔) 449

中药道地药材的研究 450

半夏生长习性观察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451

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的种内分化与应用研究 451

紫外谱线组法鉴定中药正品和鉴别伪品及其质量控制研究 452

鸡西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实录 452

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评价黄芩质量的研究 453

乌头类中药的构造与发育研究 453

小叶黑柴胡的药用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454

66种中药材质量标准及其对照品的研究 455

天麻种子与真菌共生荫发生长机理和纯菌种伴播技术研究 456

工艺研究 457

人参叶茎总皂甙生产新工艺 457

胆红素提取新工艺 457

蛇胆及其制剂质控方法技术 458

40余种中成药质量的控制方法 458

中药汤剂改进的研究——单味及复方系列袋泡剂的研究 459

人参茎叶皂甙提取新工艺 459

口腔用中成药剂型改革的研究——冰硼贴片的研究 460

人参蜂王浆制剂中人参皂甙的稳定性及剂型考察研究 460

中药膏药质量的研究 461

青蒿素透皮吸收的研究 461

13种出口中成药中微量重金属检测方法与限量标准研究 462

水蛭活性物质制剂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控制的研究 463

药用植物洋地黄细胞培养与强心甙的生物转化研究 464

中药复方有效部分提取新工艺 464

人工麝香研究 465

复方丹参滴丸现代药学系列研究 465

牛黄体外制备技术 466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新药——牡荆、荆条、黄荆叶挥发油的研究 468

中药麻醉 468

中药药理学 468

苦参素升白作用研究 469

烧伤收敛结痂中草药的毒性研究 469

香葵油抗肿瘤研究 470

苦木总生物碱药物的研究 470

中药甘遂中期引产作用的研究 471

人参果皂甙的研究 471

蒲黄对高脂血症降脂作用的研究 472

长效抗霉灵及其用于档案防霉的实验研究 473

补益中药对延年益寿和治疗机理的实验 473

生地、龟板和附子、肉桂对β受体——cAMP系统的调整作用 474

中药艾叶平喘新功效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 474

清宫寿桃丸药理和制剂研究 475

五味子的肝脏生化及中枢神经系统药理的研究 475

蒲黄抗动脉粥样硬化有效成分的提取及药理研究 476

蓍草抗炎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 476

汉防己甲素的抗过敏作用与作用机理 477

补肾中药促进性腺轴周期变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478

动脉粥样硬化中药实验治疗的研究和发病机制的探讨 478

阴风轮(断血流)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 479

中药驱铅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 480

黄芪苷的基础药理研究 480

当归、川芎药对(佛手散)配伍机理的研究 481

泽泻的活血化瘀实验研究 481

中草药抗单纯疱疹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482

中药温里药“温里”的药理研究 482

复方锁阳冲剂类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483

二仙汤及其拆方对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483

江南卷柏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 484

人参糖肽治疗糖尿病的药理及临床研究 484

乌金石口服液的活血化瘀及细胞作用研究 485

两种金银花总皂甙保肝药理作用研究 485

河车大造胶囊对肿瘤化学药物增效作用的研究 486

血府逐瘀浓缩丸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 486

羧甲基茯苓多糖在IL-2生物技术实验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487

冰片穿透血脑屏障的定量及其在组方中作为“使药”作用的研究 487

中药有效成分在IFN-α、IL-2促诱生技术中的基础及其应用性研究 488

和胃止痛冲剂的药效学研究 489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 489

中药复方制剂对致病性浅部真菌的抑菌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490

喜树碱抑制滤过泡瘢痕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491

钩藤碱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研究 491

龙牙?木总甙药理作用的研究 492

APIO134防治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后再闭塞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493

双参益脑颗粒防治血管性痴呆的药理作用研究 494

氧化苦参碱、丹参和五仁醇延长同种异体移植心脏存活的作用及机理 494

方剂与证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495

中药化学 497

防治气管炎有效中草药研究——全叶青兰 497

葛根的研究 497

驱绦虫新药——鹤草酚(鹤草芽有效成分)及鹤草芽制剂 498

中药白何首乌的研究 499

中药细辛属系统研究 499

龟上、下甲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 500

中药蚕蛹的综合利用——复合氨基酸的提取和应用研究 500

补益药党参的系统研究 501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X衍射晶体结构研究 502

平贝母地上部分的研究及其作用 502

中草药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图谱库系统 503

出口石斛夜光丸重金属达到限量标准的研究 503

银杏叶提取物——总黄酮和银杏总内酯 504

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存在状态与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 504

中药丹参的新水溶性活性成分——丹酚酸类化合物 505

柴胡多糖的研究 506

平贝母、伊贝母和浙贝母茎叶的有效成分及其药效的研究 506

江苏地产中药材明党参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 507

人参根及茎叶多糖的化学结构及构效关系研究 507

进口非《药典》天然药物制剂检验方法研究 508

抗癌植物华北白前化学成分的分离、结构确定、衍生物制备及药理活性研究 508

竹黄化学成分的研究 509

HPLC法测定中药成方制剂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509

八角茴香类和地枫皮类中草药的系统研究 510

生脉散复方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与药效关系的研究 511

银耳多糖的研究 511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的建立与实施 512

中药品 513

男用口服避孕药甲酸棉酚(男用节育药棉酚) 513

心血管药物——川芎一号碱(川芎嗪) 513

抗疟新药——青蒿素 514

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究 515

治疗慢性迁延性、慢性活动性肝炎新药——联苯双酯 515

三七冠心宁的研究 516

去甲乌药碱(附子一号)的研究 516

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药物靛玉红研究 517

治疗原发性肝癌新药——甲基斑蝥胺的研究 517

灵猫香药用系统研究——灵猫香散剂、灵猫香六神丸研究 518

滋肾育胎丸 519

正柴胡饮冲剂的研制 519

523研制及其止血消肿功效的临床验证 520

治疗高血压病新药——莱菔子降压片的研究 521

更年女宝 521

骨科名医系列接骨中药——三七活血丸、接骨丹、壮筋续骨丸 522

前列康的研制开发 522

参附注射液的研究 523

薄芝注射液和薄芝片的研究 523

溃疡宁胶囊 524

治疗偏头痛新药当归素的研究 525

青蒿素栓、青蒿琥酯、蒿甲醚临床研究 525

金水宝的研究 526

香菇多糖注射液的研制 526

新药健脾理肠片研究 527

治疗矽肺药“抗矽片”的研究 527

抗偏头痛、眩晕新药——晕痛定片研究 528

洁尔阴洗液 529

康龙参系列产品的研制 529

抗病毒口服液的研制 530

地奥心血康 530

抗疟新药——双氢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片剂研究 531

藿香正气软胶囊 532

骨质增生丸 532

胆宁片 533

快胃片的研究 533

治疗糖尿病新药金芪降糖片的研究 534

注射用双黄连粉针的研制 534

苦黄注射液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535

复方丹参滴丸 535

致新丹的研究 536

痹痛定涂膜剂的研制 536

降脂药物脂可清的研究 537

石解夜光丸质量标准的实验研究 538

镇心痛口服液的研究 538

ω-3-系列脂肪酸的资源紫苏油的研究 539

心通口服液的研制与应用 540

醋柳黄酮及其片剂 540

葛根素注射液的研究 541

华蟾素注射液 541

葛根素及葛根素注射液的研究与开发 542

中药新药“正心泰片”的研制 542

双清口服液的开发研究 543

桂林西瓜霜与西瓜霜润喉片的研制 543

咽速康气雾剂的研究 544

双黄连气雾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545

W/O/W型甘草酸单铵盐口服复乳的研制 545

泌石通胶囊 546

暑令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病毒病原及香石双解袋泡剂抗病机制与临床研究 546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 547

人参败毒胶囊的研究 547

抗心肌损伤新药心荣口服液的研究 548

七味清咽气雾剂的研究 548

麝珠明目滴眼液 549

戒毒新药——福康片 550

纯中药胃动力药胃逆康胶囊的研制 550

清气凉营注射液的研制和临床研究 551

方剂学 553

桂枝汤功能的实验研究 553

解表方药研究 554

解表四方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554

六味地黄汤(丸)的实验研究 555

桂枝汤对体温双向调节作用的机理探讨 556

补中益气汤对消化道功能活动的调整作用研究 556

复方的化学研究——积术丸的研究 557

桂枝汤对体温双向调节作用的拆方研究 558

少数民族医药学 559

藏医《四部医典》 559

那如注射液研制 560

萨病的治疗 560

中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医四象学说的整理 561

古蒙文《四部医典》整理研究 561

蒙药荜茇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561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整理和疗效验证研究 562

彝族医药文献发掘研究 563

《傣医四塔五蕴的理论研究》 564

名老傣医康朗仑临床经验总结及学术思想探讨 564

维吾尔民间生发生眉药作用机制研究及奥斯曼生眉笔系列开发 565

《帝玛·丹增彭措医著选集》(藏文版)整理研究 566

维吾尔药阿娜尔妇洁液的研制 566

《湖南瑶族医药研究》 567

《苗族医药学》 567

《中国藏医学》 568

藏医放血部位的厘定和层次解剖 568

土家医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 569

西帕依固龈液的研制 570

哮喘的维吾尔医异常体液分型及其与氧化一抗氧化系统关系的研究 571

《藏蒙医学词典》 572

传统外用藏药创新产品奇正消痛贴膏的开发与产业化生产 572

其它 574

超声波法制作植物蜡叶标本 574

中药显微电脑识别专家系统 575

TF-700型粉碎机组 575

WQY24o-2型往复切药机 576

中药微机程控炒药机的研制 576

YGIOA型易拉瓶灌封机 577

多功能自控电热中药煎煮装置的研制 577

中药水提取生产线成套装置 578

附录 579

获奖年度索引 57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