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德新主编;王彩霞,王淑娟,王威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1560787
  • 页数:388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的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三章脏象和第四章精、气、血、津液由李德新编写,第五章经络由王淑娟、王威、李德新编写,第六章体质由金红姝、李德新编写,第七章病因由易杰编写,第八章病机由王彩霞编写,第九章养生与防治由修宗昌编写,附篇五运六气由李德新编写。全书最后由李德新修改统稿定稿,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新华主审,北京中医药大学刘燕池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庆其参审。
上一篇:食管外科手术技巧下一篇:心电图学
《中医基础理论》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1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

(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1

(一)中国历代医家的贡献 3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3

(四)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确立 3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3

(二)中医学理论的现代化 4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 5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5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5

(二)中医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结构 8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9

(一)整体观念 9

(二)恒动观念 14

(三)辩证观念 15

(四)辨证论治 16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9

第一节 气一元论 19

一、气的基本概念 20

(一)气的哲学含义 20

(二)气的医学含义 21

二、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21

(一)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21

(二)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 22

(三)气是万物之间的中介 23

三、气一元论在中医学中的 24

应用 24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 24

(二)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25

(三)用于指导诊断和治疗 25

(四)用于判断疾病的预后 25

第二节 阴阳学说 26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26

(一)阴阳的含义 26

(二)阴阳的普遍性、相对性和关联性 27

(四)气与阴阳 28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8

(一)阴阳对立 28

(三)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 28

(二)阴阳互根 29

(三)阴阳消长 30

(四)阴阳转化 31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 32

应用 32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32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2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33

(四)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 34

(五)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 35

第三节 五行学说 37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8

(二)五行与气、阴阳的关系 38

(一)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38

(一)五行的含义 38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38

(二)五行的调节机制 41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 44

应用 44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44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 45

(三)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 46

(四)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 47

(一)气与阴阳 49

一、气、阴阳、五行的关系 49

第四节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49

(二)气与五行 50

(三)阴阳与五行 50

二、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50

(一)气一元论 51

(二)阴阳学说 51

(三)五行学说 51

第三章 脏象 53

(二)心的生理功能 55

(一)心的解剖形态 55

一、心(附:心包络) 55

第一节 五脏 55

(三)心的生理特性 57

附:心包络 58

(一)形态部位 58

(二)生理功能 58

二、肺 58

(一)肺的解剖形态 58

(二)肺的生理功能 58

(三)肺的生理特性 61

三、脾 62

(一)脾的解剖形态 62

(二)脾的生理功能 62

(三)脾的生理特性 64

四、肝 65

(一)肝的解剖形态 65

(二)肝的生理功能 65

(三)肝的生理特性 69

(二)肾的生理功能 70

(一)肾的解剖形态 70

五、肾(附:命门) 70

(三)肾的生理特性 75

附:命门 76

(一)命门的位置 76

(二)命门的功能 76

第二节 六腑 77

一、胆 77

(一)胆的解剖形态 77

(三)胆的生理特性 78

(二)胆的生理功能 78

二、胃 79

(一)胃的解剖形态 79

(二)胃的生理功能 79

(三)胃的生理特性 80

三、小肠 81

(一)小肠的解剖形态 81

(二)小肠的生理功能 81

(二)大肠的生理功能 82

(一)大肠的解剖形态 82

四、大肠 82

(三)小肠的生理特性 82

(三)大肠的生理特性 83

五、膀胱 83

(一)膀胱的解剖形态 83

(二)膀胱的生理功能 83

(三)膀胱的生理特性 83

(二)三焦的生理功能 84

(一)三焦的解剖形态 84

六、三焦 84

(三)三焦的生理特性 85

第三节 奇恒之府 85

一、脑 85

(一)脑的解剖形态 85

(二)脑的生理功能 86

(三)脑与五脏的关系 87

三、女子胞(附:精室) 88

(二)髓的生理功能 88

(三)髓与五脏的关系 88

(一)髓的解剖形态 88

二、髓 88

(一)女子胞的解剖形态 89

(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89

(三)女子胞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89

附:精室 90

第四节 形体官窍 90

一、形体 91

(一)脉 91

(二)皮 92

(三)肉 93

(四)筋 94

(五)骨 94

二、官窍 95

(一)舌 96

(二)鼻 97

(三)口 98

附:咽喉 98

(四)目 100

(五)耳 102

附:八廓学说 102

(六)前阴 104

(七)后阴 105

三、五脏外华 105

(一)心其华在面 106

(二)肺其华在毛 106

(三)脾其华在唇 106

(四)肝其华在爪 106

(五)肾其华在发 106

(一)心与肺的关系 107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07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107

(二)心与脾的关系 108

(三)心与肝的关系 108

(四)心与肾的关系 109

(五)肺与脾的关系 110

(六)肺与肝的关系 110

(七)肺与肾的关系 110

(八)肝与脾的关系 111

(十)脾与肾的关系 112

(九)肝与肾的关系 112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113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114

(一)心与小肠的关系 114

(二)肺与大肠的关系 114

(三)脾与胃的关系 115

(四)肝与胆的关系 115

(五)肾与膀胱的关系 116

(一)神志的内容 117

(二)神志活动与五脏调节 117

一、神志活动 117

第六节 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 117

二、血液循行与五脏调节 119

(一)血液循行的过程 119

(二)血液循行与五脏调节 120

三、呼吸运动与五脏调节 120

(一)呼吸的过程 120

(二)消化吸收与五脏调节 121

(一)消化吸收的过程 121

(二)呼吸运动与五脏调节 121

五、水液代谢与五脏调节 122

(一)水液代谢的过程 122

(二)水液代谢与五脏调节 122

四、消化吸收与五脏调节 122

六、生长生殖与五脏调节 123

(一)生长生殖的过程 123

(二)生长生殖与五脏调节 123

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 125

(二)精的医学含义 126

二、精的生成 126

第一节 精 126

(一)精的哲学含义 126

一、精的基本概念 126

(一)先天之精 127

(二)后天之精 127

三、精的功能 127

(一)繁衍生殖 127

(二)生长发育 127

(一)气的哲学含义 128

一、气的基本概念 128

(三)生髓化血 128

(四)濡润脏腑 128

第二节 气 128

(二)气的医学含义 129

二、气的生成 131

(一)气的来源 132

(二)生成过程 132

三、气的功能 134

(一)推动作用 134

(三)防御作用 135

(二)温煦作用 135

(四)固摄作用 136

(五)营养作用 136

(六)气化作用 137

四、气的运动 137

(一)气机的概念 137

(二)气机的形式 138

五、气的分类 139

(一)元气 140

(二)宗气 142

(三)营气 143

(四)卫气 144

第三节 血 146

一、血的基本概念 146

(二)血液生成与脏腑的关 147

系 147

(一)血液化生的物质基础 147

二、血的生成 147

三、血的循行 148

四、血的生理功能 149

(一)营养滋润全身 149

(二)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150

第四节 津液 150

一、津液的概念 150

二、津液的代谢 150

(一)津液的生成 150

(三)津液的排泄 151

(二)津液的输布 151

三、津液的功能 152

(一)滋润濡养 152

(二)化生血液 152

(三)调节阴阳 152

(四)排泄废物 152

四、五脏化液 153

(一)五脏化液的概念 153

(二)五脏与五液的关系 153

(一)气对血的作用 154

第五节 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154

一、气与血的关系 154

(二)血对气的作用 155

二、气与精的关系 155

(一)气对精的作用 155

(二)精对气的作用 155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155

(一)气对津液的作用 155

(二)精对血的作用 156

(一)血对精的作用 156

(二)津液对气的作用 156

四、血与精的关系 156

五、血与津液的关系 157

(一)血对津液的作用 157

(二)津液对血的作用 157

一、经络的概念 159

(一)经脉系统 159

二、经络系统 159

系统 159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 159

第五章 经络 159

(二)络脉系统 160

第二节 十二经脉 161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161

(一)命名原则 161

(二)具体名称 161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 161

规律 161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161

(一)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62

关系 162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162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和表里 162

(二)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163

四、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164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 164

(一)手太阴肺经 164

(二)手阳明大肠经 164

(三)足阳明胃经 165

(四)足太阴脾经 166

(五)手少阴心经 167

(六)手太阳小肠经 168

(七)足太阳膀胱经 169

(八)足少阴肾经 170

(九)手厥阴心包经 171

(十)手少阳三焦经 172

(十一)足少阳胆经 173

(十二)足厥阴肝经 174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175

特点 175

第三节 奇经八脉 175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和生理 175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特点 176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及其生理 176

功能 176

(一)督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76

(二)任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76

(三)冲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78

(六)阳蹻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79

(四)带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79

(五)阴蹻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79

(七)阴维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80

(八)阳维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80

附:十二经循行歌 181

第四节 经别、络脉、经筋、皮部 183

一、经别 183

(一)经别的含义 183

(二)经别的循行 183

(三)经别的生理功能 185

(一)络脉的含义 186

(二)络脉的循行 186

二、络脉 186

(三)络脉的生理功能 188

三、经筋 188

(一)经筋的含义 188

(二)经筋的循行 188

(二)皮部的循行 190

(三)皮部的生理功能 190

四、皮部 190

(一)皮部的含义 190

(三)经筋的生理功能 190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191

一、联系作用 191

二、感应作用 191

三、濡养作用 191

四、调节作用 191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192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192

一、阐释病理变化 192

第六节 经络学说的应用 192

第六章 体质 194

第一节 体质的基本概念 194

一、体质的概念 194

(一)体质的含义 194

(二)体质与素质、气质、性格 195

(二)健康的具体标志 196

(一)体质的标志 196

二、体质的标志 196

(三)体质与形态、体格、体型 196

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 197

一、先天因素 197

(一)先天因素的含义 197

(二)先天因素在体质形成中的作用 197

二、后天因素 198

(一)后天因素的含义 198

(二)后天因素在体质形成中的作用 198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200

(三)偏阴质 201

(二)偏阳质 201

一、体质分类的方法 201

二、正常体质 201

(一)阴阳平和质 201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202

一、体质与病因 202

二、体质与发病 202

三、体质与病机 202

五、体质与治疗 203

(一)因人论治 203

四、体质与辨证 203

(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204

(三)用药宜忌 204

(四)善后调理 204

第七章 病因 205

第一节 外感病因 206

一、六淫 206

(一)六淫的基本概念 206

(二)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 207

特点 208

(三)六淫的性质及其致病 208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213

(二)疠气的性质及其致病 213

特点 213

二、疠气 213

第二节 内伤病因 215

一、七情 215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215

(二)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215

(三)七情的致病特点 215

二、饮食失宜 217

(一)饮食不节 217

(二)饮食偏嗜 218

(三)饮食不洁 218

第三节 病理性因素 219

一、痰饮 219

(一)痰饮的基本概念 219

(一)过劳 219

三、劳逸 219

(二)过逸 219

(二)痰饮的形成 220

(三)痰饮的致病特点 220

(四)常见的痰饮病证 221

二、瘀血 221

(一)瘀血的基本概念 221

(二)瘀血的形成 222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 222

(二)结石的形成 223

(三)结石的致病特点 223

(四)常见瘀血病证 223

(一)结石的概念 223

三、结石 223

第四节 其他病因 224

一、外伤 224

(一)外伤的概念 224

(二)外伤的致病特点 224

(二)胎传的致病特点 225

(一)胎传的基本概念 225

三、胎传 225

(二)寄生虫的致病特点 225

二、寄生虫 225

(一)寄生虫的基本概念 225

第八章 病机 227

第一节 发病机理 228

一、健康与疾病 228

二、发病机理 228

(一)邪正斗争与发病 228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230

(一)卒发 233

三、发病类型 233

(二)伏发 234

(三)徐发 234

(四)继发 234

(五)合病与并病 234

(六)复发 234

第二节 基本病机 236

一、邪正盛衰 236

(三)虚实转化 237

(二)虚实错杂 237

(一)虚实的基本原理 237

(四)虚实真假 238

二、阴阳失调 238

(一)阴阳盛衰 239

(二)阴阳互损 240

(三)阴阳格拒 241

(四)阴阳转化 241

三、气血失调 242

(五)阴阳亡失 242

(一)气失调 243

(二)血失调 244

(三)气血关系失调 245

四、津液失常 246

(一)津液不足 246

(二)水湿停聚 247

(三)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 247

调 247

(一)内风的含义 248

(二)内风的病理变化 248

第三节 内生五气病机 248

一、风气内动 248

(三)外风与内风的关系 249

二、寒从中生 249

(一)内寒的含义 249

(二)内寒的病理变化 249

(三)外寒与内寒的关系 250

三、湿浊内生 250

(一)内湿的含义 250

四、津伤化燥 251

(一)内燥的含义 251

(二)内湿的病理变化 251

(三)外湿与内湿的关系 251

(二)内燥的病理变化 252

(三)外燥与内燥的关系 252

五、火热内生 252

(一)内火的含义 252

(二)内火的病理变化 252

(三)外火与内火的关系 253

(一)心的病机 254

第四节 脏腑病机 254

一、五脏病机 254

(二)肺的病机 259

(三)脾的病机 262

(四)肝的病机 265

(五)肾的病机 269

二、六腑病机 270

(一)胆的病机 270

(三)小肠的病机 271

(四)大肠的病机 271

(二)胃的病机 271

(五)膀胱的病机 272

(六)三焦的病机 272

三、奇恒之府病机 272

(一)脑的病机 272

(二)髓和骨的病机 273

(三)脉的病机 273

(四)女子胞的病机 273

(二)经气郁滞病机 274

(一)经气虚实病机 274

一、十二经脉病机 274

第五节 经络病机 274

(三)经气逆乱病机 275

(四)经气衰竭病机 275

二、奇经八脉病机 275

(一)督脉病机 275

(二)冲任病机 275

(三)带脉病机 275

一、疾病传变的概念 276

(二)疾病传变的形式 276

(一)疾病传变的含义 276

(五)蹻脉病机 276

第六节 疾病的传变 276

(四)维脉病机 276

二、病位传变 277

(一)表里出入 277

(二)外感疾病的传变 277

(三)内伤杂病的传变 279

(一)病性的概念 280

(二)病性转化的形式 280

三、病性转化 280

四、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281

(一)体质因素 281

(二)病邪性质 282

(三)地域气候 282

(四)生活状况 282

第七节 疾病的转归 282

一、转归的概念 282

(二)死亡 283

(一)痊愈 283

二、转归的形式 283

(三)缠绵 284

(四)后遗 284

(五)复发 284

第九章 养生与防治 286

第一节 养生 286

一、天年与衰老 286

(一)天年 286

(二)衰老 286

(三)保精护肾 288

(二)形神共养 288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288

(一)顺应自然 288

(四)调养脾胃 289

第二节 预防 289

一、未病先防 289

(一)未病先防的概念 289

(二)未病先防的方法 289

二、既病防变 290

(一)既病防变的概念 290

(二)既病防变的方法 290

(一)治则的含义 291

(二)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291

第三节 治则 291

一、治则的概念 291

(三)治疗原则 292

二、基本治则 292

(一)扶正祛邪 292

(二)标本先后 293

(三)正治与反治 294

(四)调整阴阳 295

(五)调和气血 296

(六)调整脏腑 299

(七)因时、因地、因人制 301

宜 301

附篇 五运六气 303

第一节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303

一、运气的概念 303

二、干支甲子 303

(一)天干地支 304

(一)大运 306

三、五运 306

(二)甲子 306

(二)主运 308

(三)客运 311

四、六气 311

(一)十二支化气 312

(二)主气 313

(三)客气 314

(四)客主加临 317

(一)运气相临的盛衰 318

五、运气相合 318

(二)天符岁会 319

(三)太过不及与平气 320

第二节 标本中气 322

一、标本中气的概念 322

二、标本中气的分配规律 322

(二)标本异气,从本从标 323

(三)阳明厥阴,从乎中气 323

四、标本中气与生理 323

(一)标本同气,皆从本化 323

三、标本中气的从化规律 323

五、标本中气与病理 324

六、标本中气与治疗 325

(一)生于本者,求之于本 325

(二)生于标者,求之于标 325

(三)生于中气者,求之于 325

中气 325

(四)生于标本,标本兼施 325

二、运气与发病 326

一、运气与生理 326

应用 326

第三节 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 326

(一)五运与发病 327

(二)六气与发病 329

三、运气与防病 333

四、运气与治疗 334

(一)主气客气致病的治疗 334

(二)六气相胜的治疗 335

(三)六气之复的治疗 335

(四)司天在泉淫胜的治疗 336

五、运气与预后 338

后记 340

附:中医基础理论自学考试大纲《自学考试大纲》出版前言 343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344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345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383

附录 题型举例 387

《自学考试大纲》后记 3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