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病毒的基本特性与传染免疫 1
一、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2
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3
三、病毒的寄生性与繁殖过程 4
四、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5
五、病毒的传染与免疫 5
六、病毒的抵抗力 10
七、病毒的分类 12
第二章 病毒学实验诊断常用技术 17
一、概述 17
二、实验室注意事项 17
三、常用洗涤、消毒和处理方法 18
四、光学显微镜技术 20
五、滤器及其使用 22
六、标本收集、运送和保存 26
七、病毒分离 30
八、病毒鉴定 31
九、病毒的滴定及其应用 36
十、血清学诊断 42
十一、病毒快速诊断 47
第三章 电子显微镜技术 50
一、电子显微镜 50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在病毒学中的应用 55
(一)标本支持膜与超薄切片 55
(二)负染色技术 62
(三)投影技术(真空喷镀) 63
(四)复型法 64
(五)背散射扫描 65
(六)免疫电显技术 65
(七)酶标记免疫电镜 72
(八)放射自显影技术 74
(九)冰冻蚀刻技术 75
(十)核酸分子的观察 75
第四章 组织培养技术 77
一、病毒学诊断中使用细胞培养的种类 78
二、在细胞培养中测定病毒的繁殖 80
三、体外细胞培养物的制备 83
(一)培养液 83
(二)新鲜组织的处理与贮存 90
(三)细胞分散技术 91
(四)细胞计数 97
(五)各种细胞培养物的制备 97
1.人源细胞 97
2.猴源细胞 117
3.啮齿类源细胞 120
4.鸡胚细胞 122
四、用细胞培养物分离病毒 124
(一)接种标本之处理 124
(二)病毒培养物的孵育 125
(三)在组织培养中病毒作用的识别 132
五、在单层细胞上滴定病毒的TCD50终点 133
六、病毒蚀斑技术 134
七、组织培养系统中的中和试验 141
八、组织培养制备血清学抗原 153
九、细胞培养物的保存、贮藏及运输 160
十、细胞培养物中的支原体污染 163
(一)细胞培养物中支原体的检查 164
1.培养基 164
2.分离培养 165
3.检查支原体集落 166
(三)从细胞培养物中清除支原体 167
(二)防止支原体污染细胞培养物 167
4.支原体的移种 167
十一、组织培养设备和试剂 169
(一)玻璃器皿 169
(二)塑料培养瓶 171
(三)橡皮类 171
(四)杂项 171
十二、附录 173
(一)培养液和试剂 173
1.抗菌素和抗霉素溶液 173
2.平衡盐溶液及缓冲盐溶液 174
(1)Earle平衡盐溶液 174
(2)Hanks平衡盐溶液 174
(3)磷酸盐缓冲液 175
(4)PH7.5磷酸盐缓冲液 175
3.缓冲溶液—碳酸氧钠 176
(6)Puck盐水 176
(5)无钙、镁离子的磷酸盐缓冲液 176
4.细胞分散剂 177
5.50%鸡胚浸液 177
6.指示剂及染色液 177
7.营养培养液 178
(1)Eagles最低必要成分培养液(MEM) 178
(2)水解乳白蛋白—酵母浸液培养液 182
(3)Leibvitz-15号培养液(L-15) 182
(4)199培养液 184
(5)RPMI1640培养液 191
8.营养液 194
(1)20%葡萄糖 194
(2)5%水解乳白蛋白生理盐水 194
9.血清 194
(二)培养液的除菌过滤 194
一、病毒提纯一般原则 196
第五章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196
第一节 病毒的提纯 196
二、物理提纯法 197
三、化学提纯法 201
四、血清学提纯法 204
五、电泳提纯法 204
六、液体两相分配系统法 204
第二节 病毒的大小及其分子量的测定 205
一、超速离心沉淀法 205
二、微孔薄膜过滤法 208
第三节 细胞成分的分离提纯 211
一、收集细胞 211
四、离心分离法 212
五、细胞成分提取法 212
三、细胞成分分离 212
二、细胞粉碎方法 212
六、线粒体、溶酶体、微粒体的精制 214
七、无菌染色体的分离 217
八、细胞核和染色质的制备 217
九、病毒感染所致染色体畸变与体外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 219
第四节 病毒核酸亚单位的分离与测定 224
一、病毒DNA的分离和测定 224
二、病毒RNA的分离和测定 227
第五节 病毒蛋白质亚单位的分离和测定 232
一、病毒蛋白质亚单位的分离 232
二、病毒蛋白质的测定 233
第六节 核酸分子杂交 234
一、概述 234
二、意义 235
三、核酸的分离提取 237
四、核酸分子杂交方法 241
第七节 RNA-DNA分子杂交法对病毒诊断的应用 243
一、基本原理 244
二、材料 245
三、原位杂交方法 246
四、结果 247
第八节 病毒的遗传变异 248
一、变异剂与诱异变异 248
二、温度敏感性变异株的分离和鉴定 251
第六章 病毒免疫化学技术 256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分离和提纯 256
一、概述 256
二、IgG的提取 256
三、分泌IgA的提取 260
四、IgM的提取 261
五、IgE的提取 262
六、连续提取免疫球蛋白法 264
一、凝胶过滤 265
第二节 凝胶过滤与离子交换层析法 265
二、离子交换层析法 269
第三节 亲和层析纯化法 272
第四节 盘状电泳 276
第五节 醋酸纤维膜电泳 284
第六节 免疫球蛋白的鉴定 287
第七章 细胞免疫实验 291
第一节 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测定 291
第二节 淋巴细胞有关的实验方法 293
第三节 淋巴素实验法 299
第八章 免疫荧光技术 305
一、荧光显微镜 305
二、免疫荧光技术程序 307
三、免疫荧光试剂制备 308
3.荧光素标记抗体方法 310
2.免疫球蛋白的提取 310
1.荧光素 310
4.去除非特异性荧光染色的方法 312
四、荧光抗体染色法 314
五、荧光显微镜检查 337
六、荧光分带技术 337
第九章 酶标记免疫技术 342
一、概述 342
二、原理与分类 343
(一)不均—酶标记免疫试验 344
(二)均—酶标记免疫试验 348
三、器材与试剂 349
(一)固相载体 349
(二)抗原 351
(三)抗体 351
(六)洗涤液 352
(五)血清(样品) 352
(四)抗原结合片段(Fab)的制备 352
(七)酶 353
(八)酶结合物制备 354
(九)底物 362
(十)间接法测定抗体所需的器材与试剂 364
四、酶标记免疫试验方法 366
(一)均—酶标记免疫试验 366
(二)不均—酶标记免疫试验 366
(三)预备试验 368
1.酶结合物最适浓度测定 368
2.抗原最适浓度测定 368
3.底物最适时间测定 369
(四)正式试验 370
1.间接法检测抗体 370
2.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 371
4.竞争性酶标记免疫试验检测抗原 373
3.酶标记抗原竞争法检测抗原 373
5.特定抗原基质球(DASS)法 374
6.酶标记免疫组织抗原定位法 379
7.无标记抗体酶(NLAbE)法 381
8.可溶性酶—抗酶复合物(PAP)法 381
9.四步抗体法 383
10.组织固定法 383
11.免疫球蛋白桥免疫显色法 387
12.可溶性酶—抗酶显色法 388
五、在病毒学中的应用 389
第十章 鸡胚培养法 390
一、具材 390
二、鸡卵的选择与孵育 390
三、接种与收获 391
(二)尿囊腔接种法 393
(一)绒毛尿囊膜接种法 393
(三)卵黄囊接种法 394
(四)羊膜腔接种法 395
第十一章 动物实验法 396
一、动物接种法 396
(一)皮内接种 396
(二)皮下接种 396
(三)腹腔接种 396
(四)脑内接种 397
(五)静脉接种 397
(六)鼻腔接种 398
二、动物采血法 398
(一)心脏采血 398
(二)羊颈外静脉采血 399
(三)颈动脉放血 399
三、动物解剖法 399
腺病毒属 400
第十二章 腺病毒 403
一、概述 403
二、诊断程序 404
三、标本采取与处理 404
四、免疫荧光快速诊断 404
五、病毒分离 405
六、病毒鉴定 405
七、血清学诊断 411
八、诊断要点 411
疤疹病毒属 411
第十三章 单纯疱疹病毒 413
一、概述 413
二、诊断程序 413
三、标本采取与处理 414
四、免疫荧光快速诊断 414
五、酶标记免疫试验 415
六、病毒分离 416
七、病毒鉴定 417
八、血清学诊断 419
九、诊断要点 420
第十四章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421
一、概述 421
二、诊断方法 421
(一)标本采取与处理 421
(二)显微镜检查 422
(三)免疫荧光快速诊断 423
(四)酶标记免疫试验 423
(五)病毒分离 424
(六)病毒鉴定 424
(七)血清学诊断 424
三、诊断要点 425
一、概述 427
第十五章 巨细胞病毒 427
二、诊断方法 428
(一)标本采取与处理 428
(二)临床标本直接观察 428
(三)病毒分离 429
(四)病毒鉴定 430
(五)酶标记免疫试验 433
三、血清学诊断 434
四、诊断要点 436
第十六章 EB病毒 438
一、概述 438
二、诊断方法 438
(一)病毒分离 438
(二)EBV感染引起的细胞转化 438
(三)EBV持续感染细胞株的建立 440
(四)EBV基因组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 441
(五)EBV的定量法 442
(六)免疫荧光试验 443
(七)酶标记免疫试验 444
(八)嗜异性凝集试验 445
(九)血清学诊断 446
三、诊断要点 447
痘病毒属 448
第十七章 天花病毒与痘苗病毒 450
一、概述 450
二、诊断程序 450
三、标本采取与运送 451
四、显微镜检查 452
五、病毒分离与鉴定 453
(一)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 453
(二)血凝抑制试验 454
(一)补体结合试验 454
(三)动物接种分离法 454
六、血清学诊断 454
(二)组织培养分离法 454
(三)絮状沉淀试验 456
(四)酶标记免疫试验 457
七、诊断要点 458
肠道病毒属 458
第十八章 脊髓灰质炎病毒 462
一、概述 462
二、标本采取与处理 462
三、免疫荧光快速诊断 463
四、酶标记免疫试验 464
五、病毒分离 465
六、病毒鉴定 466
七、诊断要点 473
二、病毒分离 474
一、概述 474
第十九章 柯赛基病毒 474
三、病毒鉴定 476
四、血清学诊断 476
五、诊断要点 477
第二十章 艾可病毒 479
一、概述 479
二、病毒分离 479
三、病毒鉴定 479
四、诊断要点 481
鼻病毒属 482
第二十一章 鼻病毒 482
一、概述 482
二、标本采取与处理 482
三、病毒分离 482
(一)中和试验 484
四、病毒鉴定 484
(二)补体结合试验 485
(三)生物学特性测定 486
(四)酶标记免疫试验 488
五、诊断要点 488
第二十二章 口蹄疫病毒 490
一、概述 490
二、病毒分离与鉴定 490
三、血清学诊断 491
虫媒病毒属 492
第二十三章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495
一、概述 495
二、诊断程序 496
三、标本采取与处理 496
四、免疫荧光快速诊断 498
六、病毒分离 499
五、酶标记免疫试验 499
七、病毒鉴定 501
八、血清学诊断 501
九、诊断要点 515
第二十四章 森林脑炎病毒 516
一、概述 516
二、病毒分离与鉴定 516
三、血清学诊断 517
四、诊断要点 517
第二十五章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518
一、概述 518
二、病毒分离与鉴定 519
三、血清学诊断 520
正粘病毒属 521
二、流感病毒的结构、抗原成分与功能 522
一、概述 522
第二十六章 流行性感冒病毒 522
三、流感病毒的命名 524
四、诊断程序 526
五、标本采取与处理 526
六、免疫荧光快速诊断 527
七、酶标记免疫试验 529
八、病毒分离 531
(一)鸡胎培养分离法 531
(二)组织培养分离法 532
九、病毒鉴定 533
(一)血凝抑制试验 533
(二)补体结合试验 533
十、血清学诊断 534
(一)血凝试验 534
(四)毒种的保存 534
(三)酶标记免疫试验 534
(二)血凝抑制试验 538
(三)血凝抑制试验加敏法 540
(四)微量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540
(五)神经胺酸酶和神经胺酸酶抑制试验 543
(六)酶标记免疫试验 547
(七)补体结合试验 547
(八)单扩溶血试验 554
十一、诊断要点 562
副粘病毒属 564
第二十七章 麻疹病毒 565
一、概述 565
二、病毒分离 565
三、病毒鉴定 566
四、血清学诊断 566
(一)血凝抑制试验 566
(二)微量血凝抑制试验 569
(四)酶标记免疫试验 576
(三)补体结合试验 576
五、诊断要点 577
第二十八章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578
一、概述 578
二、诊断程序 578
三、标本采取与处理 578
四、病毒分离 579
(一)组织培养分离法 579
(二)鸡胚培养分离法 579
五、病毒鉴定 580
(二)血凝抑制试验 581
(四)酶标记免疫试验 581
(三)单扩溶血试验 581
(一)补体结合试验 581
六、血清学诊断 581
七、诊断要点 582
第二十九章 副流感病毒 583
一、概述 583
二、病毒分离 583
三、病毒鉴定 585
四、血清学诊断 586
(一)血凝试验 587
(二)血凝抑制试验 588
(三)中和试验 588
(四)补体结合试验 589
(五)酶标记免疫试验 589
五、诊断要点 592
三、标本采取与处理 593
二、诊断程序 593
第三十章 呼吸道合胞病毒 593
一、概述 593
四、病毒分离 594
五、病毒鉴定 595
六、血清学诊断 596
七、诊断要点 597
第三十一章 新城疫病毒 598
一、概述 598
二、病毒的致病力和病毒株分类 598
三、新城疫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599
四、病毒分离与鉴定 601
五、血清学诊断 602
一、概述 605
二、日冕形病毒的特性 605
日冕形病毒属 605
第三十二章 日冕形病毒 605
三、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类型 607
四、诊断程序 609
五、病毒分离 611
六、呼吸道感染病毒的鉴定 615
七、血清学诊断 615
二、诊断方法 618
(一)标本采取与处理 618
第三十三章 呼肠孤病毒 618
一、概述 618
呼肠孤病毒属 618
(二)病毒分离 619
(三)病毒鉴定 620
三、血清学诊断 622
四、诊断要点 623
弹状病毒属 624
一、概述 625
二、病毒分离与鉴定 625
第三十四章 水疤性口膜炎病毒 625
三、血清学诊断 626
第三十五章 狂犬病毒 627
一、概述 627
二、诊断程序 627
三、标本采取与运送 627
四、显微镜检查 628
六、病毒鉴定 629
五、病毒分离 629
七、血清学诊断 630
(一)中和试验 630
(二)补体结合试验 630
(三)微量血凝抑制试验 630
(四)免疫荧光快速诊断 630
(五)酶标记免疫试验 631
八、诊断要点 632
二、病毒分离 634
一、概述 634
嵌沙样病毒属 634
第三十六章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634
三、病毒鉴定 636
四、免疫荧光快速诊断 637
五、酶标记免疫试验 637
六、诊断要点 638
其它病毒属 639
第三十七章 风疹病毒 639
一、概述 639
二、诊断程序 639
三、病毒分离 640
四、病毒鉴定 642
五、血清学诊断 644
六、诊断要点 651
一、抗原提取法 653
第三十八章 肝炎病毒 653
第一节 甲型肝炎抗原 653
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 654
三、免疫电镜检测 656
第二节 乙型肝炎抗原 656
一、琼脂双相扩散试验 657
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 658
三、放射免疫电泳 660
四、间接血凝试验 662
五、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664
六、免疫粘附血凝试验 664
七、酶标记免疫试验 665
八、诊断要点 666
第三十九章 肿瘤病毒 667
一、概述 667
二、肿瘤病毒的类型和特性 667
(一)病毒类型 668
(二)肿瘤病毒的特性 669
三、人肿瘤病毒病因与研究方案 671
(一)研究人肿瘤病毒的方案 672
(二)几类可疑的人肿瘤病毒 672
四、研究人肿瘤病毒的有关技术 681
(一)流行病学 681
(二)电镜检查 682
(三)细胞培养 682
(四)免疫学方法 684
(五)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684
(六)病毒的诱导或活化 684
(七)病毒鉴定 684
(八)病毒的致癌性 685
(九)疫苗预防 685
编译后记 686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药剂学实验操作技术》刘芳,高森主编 2019
- 《“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药鉴定学实验 供中药学 药学及相关专业使用 第2版》吴啟南 2018
- 《国际经典影像诊断学丛书 消化影像诊断学 原著第3版》王振常,蒋涛,李宏军,杨正汉译;(美)迈克尔·P.费德勒 2019
- 《有机化学实验》雷文 2015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急诊影像诊断学》程晓红责任编辑;(中国)许乙凯 2019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实验 第2版》韩丽,史亚军 2018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指导》郭跃萍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