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德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117041048
  • 页数:321 页
图书介绍:
《中医基础理论》目录

导论 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1

(一)中医学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 1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 1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1

(二)中医学的文化特征 2

(三)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 3

(四)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与中医学 3

(五)中国古代社会科学与中医学 3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4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4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4

四、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5

(一)魏晋隋唐时期 5

(二)宋金元时期 6

(三)明清(中期)时期 6

(四)近现代时期 7

五、中医学现代化 7

六、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8

(一)气论、阴阳、五行 8

(二)脏象经络 8

(三)病因病机 9

(四)诊法辨证 9

(五)预防、治则 10

(六)康复 10

七、中医学的医学模式 11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 11

(二)中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 11

八、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2

(一)整体观念 12

(二)恒动观念 16

(三)辩证观念 17

(四)辨证论治 18

第一章 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 21

第一节 气一元论 22

一、气的基本概念 22

(一)气的含义 22

(二)气的医学含义 23

二、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24

(一)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24

(二)运动是气的存在形式及固有属性 26

(三)气是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 27

三、气一元论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27

(一)确立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观 27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28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29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29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30

第二节 阴阳学说 30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31

(一)阴阳的含义 31

(二)阴阳的医学含义 32

(三)阴阳的普遍性、相对性和关联性 33

(四)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 34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4

(一)阴阳对立 34

(二)阴阳互根 35

(三)阴阳消长 36

(四)阴阳转化 37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38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38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9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39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41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42

第三节 五行学说 43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44

(一)五行的含义 44

(二)五行的医学含义 44

二、五行的特性 45

(一)五行属性的概念 45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45

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6

(一)五行的生克制化 46

(二)五行的乘侮胜复 48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50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50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 51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53

(四)指导疾病的防治 53

第四节 中医学的科学思维 56

一、意象思维 56

(一)意象思维的含义 56

(二)中医意象思维的主要形式 57

二、抽象思维 58

(一)抽象思维的含义 58

(二)中医抽象思维的主要形式 59

三、中医学的概念系统 61

第二章 脏象 65

第一节 五脏 66

一、心(附:心包络) 66

(一)解剖形态 66

(二)生理功能 67

(三)生理特性 68

【附】心包络 69

(一)形态部位 69

(二)生理功能 69

二、肺 69

(一)解剖形态 69

(二)生理功能 69

(三)生理特性 72

三、脾 73

(一)解剖形态 73

(二)生理功能 73

(三)生理特性 75

四、肝 75

(一)解剖形态 75

(二)生理功能 76

(三)生理特性 78

五、肾(附:命门) 79

(一)解剖形态 79

(二)生理功能 79

(三)生理特性 81

【附】命门 82

(一)位置 82

(二)功能 83

第二节 六腑 83

一、胆 84

(一)解剖形态 84

(二)生理功能 84

(三)生理特性 84

二、胃 85

(一)解剖形态 85

(二)生理功能 85

(三)生理特性 86

三、小肠 86

(一)解剖形态 86

(二)生理功能 86

(三)生理特性 87

四、大肠 87

(一)解剖形态 87

(二)生理功能 87

(三)生理特性 87

五、膀胱 88

(一)解剖形态 88

(二)生理功能 88

(三)生理特性 88

六、三焦 88

(一)解剖形态 88

(二)生理功能 88

(三)生理特性 89

第三节 奇恒之腑 89

一、脑 89

(一)解剖形态 89

(二)生理功能 89

(三)脑与五脏的关系 90

(四)脑与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90

二、髓 91

(一)解剖形态 91

(二)生理功能 91

(三)髓与五脏的关系 91

三、女子胞(附:精室) 91

(一)解剖形态 92

(二)生理功能 92

(三)女子胞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92

【附】精室 93

第四节 形体官窍 93

一、形体 93

(一)脉 93

(二)皮 94

(三)肉 95

(四)筋 96

(五)骨 97

【附】齿 98

二、官窍 98

(一)舌 98

(二)鼻 99

(三)口 100

【附】咽喉 101

(四)目 102

【附】八廓学说 103

(五)耳 103

(六)前阴 105

(七)后阴 106

三、五脏外华 106

(一)心,其华在面 107

(二)肺,其华在毛 107

(三)脾,其华在唇 107

(四)肝,其华在爪 107

(五)肾,其华在发 107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107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08

(一)心与肺 108

(二)心与脾 108

(三)心与肝 108

(四)心与肾 109

(五)肺与脾 109

(六)肺与肝 110

(七)肺与肾 110

(八)肝与脾 110

(九)肝与肾 111

(十)脾与肾 111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112

三、脏与腑的关系 113

(一)心与小肠 113

(二)肺与大肠 113

(三)脾与胃 113

(四)肝与胆 114

(五)肾与膀胱 114

第三章 气、血、精、津液 127

第一节 气 127

一、气的含义 127

二、气的生成 128

(一)气的来源 128

(二)生成过程 129

三、气的功能 129

(一)推动作用 129

(二)温煦作用 130

(三)防御作用 130

(四)固摄作用 130

(五)气化作用 131

四、气的运动 131

(一)气机的概念 131

(二)气的运动形式 131

五、气的分类 132

(一)元气 132

(二)宗气 133

(三)营气 134

(四)卫气 134

第二节 血 135

一、血的基本概念 135

二、血的生成 136

(一)血液化生的物质基础 136

(二)血液生成与脏腑的关系 136

三、血的循行 137

四、血的生理功能 137

(一)营养滋润全身 137

(二)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138

第三节 精 138

一、精的基本概念 138

二、精的生成 138

(一)先天之精 138

(二)后天之精 138

三、精的功能 139

(一)繁衍生殖 139

(二)生长发育 139

(三)生髓化血 139

(四)濡润脏腑 139

第四节 津液 139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139

二、津液的代谢 140

(一)津液的生成 140

(二)津液的输布 140

(三)津液的排泄 140

三、津液的功能 141

(一)滋润濡养 141

(二)化生血液 141

(三)调节阴阳 141

(四)排泄废物 141

四、五脏化液 142

(一)五脏化液的概念 142

(二)五脏与五液的关系 142

第五节 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142

一、气与血的关系 143

(一)气对血的作用 143

(二)血对气的作用 143

二、气与精的关系 143

(一)气对精的作用 143

(二)精对气的作用 144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144

(一)气对津液的作用 144

(二)津液对气的作用 144

四、血与精的关系 144

(一)血对精的作用 144

(二)精对血的作用 145

五、血与津液的关系 145

(一)血对津液的作用 145

(二)津液对血的作用 145

第四章 经络 149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149

一、经络的概念 149

二、经络系统 149

(一)经脉 149

(二)络脉 150

第二节 十二经脉 151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151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152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152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152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和表里关系 152

(一)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52

(二)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153

四、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154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 154

(一)手太阴肺经 154

(二)手阳明大肠经 154

(三)足阳明胃经 154

(四)足太阴脾经 156

(五)手少阴心经 156

(六)手太阳小肠经 157

(七)足太阳膀胱经 157

(八)足少阴肾经 159

(九)手厥阴心包经 159

(十)手少阳三焦经 160

(十一)足少阳胆经 160

(十二)足厥阴肝经 162

第三节 奇经八脉 163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和生理特点 163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163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特点 163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64

(一)督脉 164

(二)任脉 164

(三)冲脉 166

(四)带脉 167

(五)阴跷脉、阳跷脉 167

(六)阴维脉、阳维脉 168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169

一、经别 169

(一)含义 169

(二)循行 170

(三)生理功能 170

二、别络 171

(一)含义 171

(二)循行 171

(三)生理功能 172

三、经筋 172

(一)含义 172

(二)循行 172

(三)生理功能 174

四、皮部 174

(一)含义 174

(二)分布 174

(三)生理功能 174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174

一、联系作用 175

(一)脏腑与肢节的联系 175

(二)脏腑与官窍的联系 175

(三)脏腑之间的联系 175

(四)经脉之间的联系 175

二、感传作用 176

三、濡养作用 176

四、调节作用 176

第六节 经络学说的应用 176

一、阐释病理变化 177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177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177

第五章 体质 183

第一节 体质的基本概念 183

一、体质的概念 183

(一)体质的含义 183

(二)体质与素质、气质、性格 184

(三)体质与形态、体格、体型 185

二、体质的标志 185

(一)体质的标志 185

(二)健康的具体标志 186

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 186

一、先天因素 186

(一)先天因素的含义 186

(二)先天因素在体质形成中的作用 187

二、后天因素 187

(一)后天因素的含义 187

(二)后天因素在体质形成中的作用 187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190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190

二、正常体质 190

(一)阴阳平和质 190

(二)偏阳质 191

(三)偏阴质 191

三、体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191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192

一、体质与病因 192

二、体质与发病 192

三、体质与病机 193

(一)体质与病机的从化 193

(二)体质与病机的传变 193

四、体质与辨证 193

五、体质与治疗 194

(一)因人论治 194

(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194

(三)用药宜忌 195

(四)善后调理 195

第六章 病因 198

第一节 外感病因 199

一、六淫 199

(一)六淫的基本概念 199

(二)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 200

(三)六淫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201

二、疠气 206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206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207

(三)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 207

第二节 内伤病因 208

一、七情内伤 208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208

(二)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208

(三)七情与心神的关系 209

(四)七情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209

(五)七情致病的特点 210

二、饮食失宜 211

(一)饮食不节 211

(二)饮食偏嗜 212

(三)饮食不洁 212

三、劳逸失度 212

(一)过劳 213

(二)过逸 213

第三节 病理产物 213

一、痰饮 214

(一)基本概念 214

(二)形成 214

(三)致病特点 215

(四)常见的痰饮病证 215

二、瘀血 216

(一)基本概念 216

(二)形成 216

(三)致病特点 217

(四)常见的瘀血病证 218

三、结石 219

(一)概念 219

(二)形成 219

(三)致病特点 220

(四)常见的结石病证 220

第四节 其他病因 221

一、外伤 221

(一)概念 221

(二)致病特点 221

二、寄生虫 223

(一)基本概念 223

(二)致病特点 223

三、胎传与遗传 224

(一)基本概念 224

(二)致病特点 224

四、毒 225

(一)概念 225

(二)形成 225

(三)分类 225

(四)性质和致病特点 225

(五)临床常见的病证 226

第七章 病机 235

第一节 发病机理 235

一、健康与疾病 236

二、发病的基本原理 236

(一)邪正斗争与发病 236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238

三、发病类型 240

(一)卒发 240

(二)伏发 241

(三)徐发 241

(四)继发 241

(五)合病与并病 241

(六)复发 242

第二节 基本病机 243

一、邪正盛衰 244

(一)虚实的基本原理 244

(二)虚实错杂 244

(三)虚实转化 245

(四)虚实真假 245

二、阴阳失调 246

(一)阴阳盛衰 246

(二)阴阳互损 248

(三)阴阳格拒 248

(四)阴阳转化 249

(五)阴阳亡失 249

三、气血失调 250

(一)气失调 250

(二)血失调 252

(三)气血关系失调 253

四、津液失常 254

(一)津液不足 254

(二)水湿停聚 254

(三)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 255

第三节 内生五邪病机 256

一、风气内动 256

(一)含义 256

(二)病理变化 256

(三)外风与内风的关系 257

二、寒从中生 258

(一)含义 258

(二)病理变化 258

(三)外寒与内寒的关系 258

三、湿浊内生 259

(一)含义 259

(二)病理变化 259

(三)外湿与内湿的关系 259

四、津伤化燥 260

(一)含义 260

(二)病理变化 260

(三)外燥与内燥的关系 260

五、火热内生 260

(一)含义 260

(二)病理变化 261

(三)外火与内火的关系 261

第四节 脏腑病机 262

一、五脏病机 262

(一)心的病机 262

(二)肺的病机 264

(三)脾的病机 266

(四)肝的病机 268

(五)肾的病机 270

二、六腑病机 272

(一)胆的病机 272

(二)胃的病机 272

(三)小肠的病机 273

(四)大肠的病机 273

(五)膀胱的病机 274

(六)三焦的病机 274

三、奇恒之腑病机 274

(一)脑的病机 274

(二)髓和骨的病机 275

(三)脉的病机 275

(四)女子胞的病机 275

第五节 疾病的传变 275

一、疾病传变的概念 276

(一)传变的含义 276

(二)传变的形式 276

二、病位传变 276

(一)表里出入 276

(二)外感疾病的传变 277

(三)内伤杂病的传变 278

三、病性转化 280

(一)病性的概念 280

(二)病性转化的形式 280

四、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281

(一)体质因素 281

(二)病邪性质 281

(三)地域气候 281

(四)生活状况 282

第六节 疾病的转归 282

一、转归的概念 282

二、转归的形式 283

(一)痊愈 283

(二)死亡 283

(三)缠绵 284

(四)后遗 284

(五)复发 284

第八章 养生与防治 296

第一节 养生 296

一、天年与衰老 297

(一)天年 297

(二)衰老 297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298

(一)顺应自然 298

(二)形神兼养 299

(三)保精护肾 299

(四)调养脾胃 299

第二节 预防 300

一、未病先防 300

(一)概念 300

(二)方法 300

二、既病防变 301

(一)概念 301

(二)方法 301

第三节 治则 302

一、治则的概念 302

(一)含义 302

(二)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302

二、治病求本 302

(一)正治与反治 303

(二)治标与治本 304

(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305

三、基本治则 306

(一)扶正祛邪 307

(二)调整阴阳 308

(三)调和气血 308

(四)调整脏腑 310

(五)调摄精神 312

附 3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