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手册
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手册

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2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斌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00386651
  • 页数:1073 页
图书介绍:按照工作原理、技术参数、使用方法逐一介绍传感器及测量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传动系统、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及显示元器件、单片微处理机以及工业微机。
《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手册》目录

目录 1

第一篇 传感器及测量系统 1

第一章 传感器及测量系统概述 1

1.1.1 模拟量传感器及测量电路结构 1

1.1.2 模拟量传感器性能指标 2

1.1.2.1 精确度 2

1.1.2.2 稳定性 2

1.1.2.3 输入/输出特性 2

1.1.3 数字量传感器及测量电路结构 7

1.1.4 数字量传感器性能指标 8

1.1.5 数字检测方法 9

1.1.5.1 M法数字检测 9

1.1.5.2 T法数字检测 9

1.1.5.3 M/T法数字检测 10

1.1.6 电子细分 11

第二章 光电传感器 18

1.2.1 光电器件 18

1.2.1.1 光电发射器件 18

1.2.1.2 光电探测器件 20

1.2.2.1 光束传感器工作原理和电气结构 33

1.2.2.2 光束传感器的接受器特性 33

1.2.2 光束传感器 33

1.2.2.3 efector 200系列光束传感器外形及技术参数 35

1.2.2.4 光电传感器用电子放大器 37

1.2.3 返回-反射传感器(反射传感器) 39

1.2.3.1 反射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电气结构 39

1.2.3.2 efector 200系列反射传感器技术参数 40

1.2.3.3 efector 200系列反射传感器的接受器特性 40

1.2.4 散射传感器 47

1.2.4.1 散射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电气结构 47

1.2.4.2 efector 200系列散射传感器的接受器特性 47

1.2.4.3 efector 200系列散射传感器技术参数 47

1.2.5.1 efector 200红外传感器工作原理 53

1.2.5 efector 200红外传感器 53

1.2.5.2 红外传感器开关温度及窗口角 54

1.2.5.3 efector200红外传感器外形及技术参数 55

1.2.6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 58

第三章 光纤传感器 59

1.3.1 光纤传感器概述 59

1.3.2 光纤传感器工作原理 60

1.3.2.1 强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60

1.3.2.2 相位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64

1.3.2.3 偏振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66

1.3.3.2 光导纤维种类 69

1.3.3 光导纤维 69

1.3.3.1 光导纤维特性 69

1.3.3.3 光纤连接 72

1.3.3.4 光纤耦合 75

1.3.4 efector 200光纤传感器 77

1.3.4.1 光纤传感器工作原理 77

1.3.4.2 efector光纤传感器外形及技术参数 78

第四章 线位移传感器 84

1.4.1 线位移传感器概述 84

1.4.2 半导体激光位移传感器 85

1.4.2.1 半导体激光位移传感器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85

1.4.2.2 LB系列半导体激光位移传感器 86

1.4.2.3 LC系列半导体激光位移传感器 89

1.4.2.4 LD系列半导体激光位移传感器 95

1.4.3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99

1.4.3.1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 99

1.4.3.2 CWY-DO系列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技术参数 100

1.4.3.3 CWY-DO系列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输出特性 101

1.4.3.4 CWY-DO系列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外形 103

1.4.3.5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应用 103

1.5.1.2 莫尔条纹效应 105

1.5.1.1 光栅传感器结构 105

1.5.1 光栅传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105

第五章 光栅传感器 105

1.5.1.3 长光栅莫尔条纹 106

1.5.2 光栅传感器的光学系统 108

1.5.3 光栅传感器的细分电路 109

1.5.4 光栅尺 109

1.5.4.1 SGC系列长光栅尺 109

1.5.4.2 JI系列长光栅尺 114

1.5.4.3 LIP/LID/LIDA/LS/LB/ULS系列长光栅尺 116

1.6.1 感应同步器结构 119

第六章 感应同步器 119

1.6.2 感应同步器工作原理 121

1.6.3 感应同步器工作方式 123

1.6.4 直线式感应同步器接长方法 125

第七章 接近传感器 126

1.7.1 接近传感器(接近开关)主要技术指标 126

1.7.2 接近传感器(接近开关)种类 127

1.7.3 感应式接近传感器 129

1.7.3.1 感应式接近传感器工作原理 129

1.7.3.2 efector 100感应式接近传感器技术参数 131

1.7.3.3 EM微型感应式接近传感器 139

1.7.3.4 ES系列远距离感应式接近传感器 142

1.7.3.5 EG系列高精密度感应式接近传感器 147

1.7.3.6 AS系列感应式位移传感器 151

1.7.3.7 TA系列贯通型感应式接近传感器 155

1.7.4 电容式接近传感器 158

1.7.4.1 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58

1.7.4.2 efector 100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技术参数 159

1.7.5 电磁式接近传感器 163

1.7.5.1 电磁式接近传感器工作原理 163

1.7.5.2 电磁式接近传感器技术参数 163

1.8.1.1 电子流量传感器工作原理 164

1.8.1 电子流量传感器 164

第八章 流量传感器 164

1.8.1.2 电子流量传感器基本结构 165

1.8.1.3 电子流量传感器安装 165

1.8.1.4 电子流量传感器应用 166

1.8.1.5 efector 300系列电子流量传感器外形及技术参数 167

1.8.2 efector 300系列电子流量传感器的监控器 170

1.8.2.1 VS 0100监控器 170

1.8.2.2 袖珍流量监控器 172

1.8.2.3 电子流量传感器附件 174

1.8.3.2 LD、SLD系列电磁流量计应用、主要技术参数及外形 175

1.8.3 电磁流量计 175

1.8.3.1 电磁流量计原理 175

第九章 温度及热敏传感器 179

1.9.1 热敏电阻 179

1.9.1.1 热敏电阻工作特性 179

1.9.1.2 热敏电阻主要技术参数定义 180

1.9.1.3 热敏电阻型号命名法 181

1.9.1.4 热敏电阻性能指标 181

1.9.1.5 热敏电阻使用及设计 182

1.9.2.1 热电偶工作原理 184

1.9.2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184

1.9.2.2 热电偶结构 185

1.9.2.3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 186

1.9.2.4 热电偶校验 188

1.9.3 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190

1.9.3.1 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基本特性 190

1.9.3.2 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结构 192

第十章 电压及电流传感器 193

1.10.1 电压及电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193

1.10.2.2 霍耳器件电压及电流传感器性能指标 194

1.10.2.3 霍耳器件电压及电流传感器型号命名法 194

1.10.2 霍耳器件电压及电流传感器性能指标 194

1.10.2.1 霍耳器件电压及电流传感器主要特点 194

1.10.2.4 霍耳器件电压及电流传感器使用与设计 195

1.10.2.5 霍耳器件电压及电流传感器外形尺寸 196

第十一章 转速及角位移传感器 198

1.11.1 绝对式旋转编码器 198

1.11.2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 199

1.11.3 增量式角度编码器 202

1.11.4 调制式旋转编码器 203

1.12.1 图像传感器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05

1.12.1.1 CCD图像传感器 205

第十二章 图像传感器 205

1.12.1.2 红外图像传感器 206

1.12.2 VH系列图像显微检测仪 207

1.12.2.1 VH-5900图像显微检测仪 207

1.12.2.2 VH-5910图像显微检测仪 207

1.12.2.3 VH-6100便携式图像显微检测仪 207

1.12.2.4 VH系列图像显微检测仪应用实例 209

1.12.3 TVS-2000系列热图像检测系统 210

1.12.3.1 TVS系列热图像检测系统特点及功能 210

1.12.3.2 TVS系列热图像检测系统配置及技术参数 210

1.12.3.3 热图像系统的应用 210

1.13.1.1 D/A转换器工作原理 212

第十三章 A/D及D/A转换器 212

1.13.1 D/A转换器 212

1.13.1.2 D/A转换器IC的特点及主要性能指标 213

1.13.1.3 DAC 0832 8位D/A转换器 214

1.13.1.4 DAC 0800 8位D/A转换器 217

1.13.1.5 DAC 0808 8位D/A转换器 218

1.13.1.6 AD-558 8位D/A转换器 219

1.13.1.7 AD 7520 10位D/A转换器 220

1.13.1.8 AD 7522 10位D/A转换器 222

1.13.1.9 ADC 1020 10位D/A转换器 223

1.13.1.10 AD 7543 12位D/A转换器 224

1.13.1.11 DAC 1208 8位D/A转换器 226

1.13.2 A/D转换器 228

1.13.2.1 A/D转换器主要性能指标 228

1.13.2.2 A/D转换器工作原理 229

1.13.2.3 A/D转换器IC特点 231

1.13.2.4 ADC 0809 8位A/D转换器 232

1.13.2.5 ADC 0801 8位A/D转换器 234

1.13.2.6 AD 570 8位A/D转换器 236

1.13.2.7 ADC 1210 12位A/D转换器 237

1.13.2.8 AD 578高速12位A/D转换器 238

1.13.2.9 AD 574高速12位A/D转换器 239

1.13.2.10 ADC 0816 8位A/D转换器 241

1.13.2.11 AD 650 V/F型A/D转换器 243

第二篇 电力电子技术 246

第一章 电力电子技术概述 246

第二章 电力电子器件 248

2.2.1 功率二极管 248

2.2.1.1 功率二极管 248

2.2.1.2 功率二极管模块系列 250

2.2.2 晶闸管 254

2.2.2.1 普通晶闸管 255

2.2.2.2 快速晶闸管 257

2.2.2.3 双向晶闸管 259

2.2.2.4 逆导晶闸管 260

2.2.2.5 光控晶闸管 261

2.2.3 可关断晶闸管 262

2.2.3.1 可关断晶闸管概述 262

2.2.3.2 可关断晶闸管特性及主要参数 263

2.2.3.3 可关断晶闸管门极控制电路 264

2.2.4 双极型功率晶体管 267

2.2.4.1 双极型功率晶体管概述 267

2.2.4.2 双极型功率晶体管特性及主要参数 268

2.2.4.3 双极型功率晶体管模块基极驱动电路实例 270

2.2.4.4 双极型功率晶体管模块系列 272

2.2.5.1 功率场控晶体管概述 278

2.2.5 功率场控晶体管 278

2.2.5.2 功率场控晶体管特性及参数 279

2.2.5.3 功率场控晶体管栅极驱动电路实例 282

2.2.6 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 284

2.2.6.1 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概述 284

2.2.6.2 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特性及主要参数 284

2.2.6.3 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模块系列 284

2.2.6.4 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驱动保护用混合式集成芯片实例 290

2.2.7 其它新型电力电子器件 291

2.2.7.1 静电感应晶体管 291

2.2.7.2 静电感应晶闸管 292

2.2.8.1 高压集成电路 293

2.2.7.3 MOS栅控晶闸管 293

2.2.8 功率集成电路 293

2.2.8.2 智能功率集成电路 294

2.2.8.3 逆变器用功率集成电路模块 296

第三章 电力电子变换电路 298

2.3.1 可控整流器与触发器 298

2.3.1.1 可控整流器简述 298

2.3.1.2 普通晶闸管集成化移相触发器 299

2.3.1.3 单片微处理机全数字触发器 305

2.3.2.1 交流移相调压器 309

2.3.2 交流调压器 309

2.3.2.2 交流通断控制调压器 315

2.3.3 直流斩波器 318

2.3.3.1 直流斩波器概述 318

2.3.3.2 逆阻型斩波器 318

2.3.3.3 逆导型斩波器 319

2.3.3.4 可关断晶闸管斩波器 320

2.3.3.5 其它全控器件斩波器 321

2.3.4 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逆变器 322

2.3.4.1 SPWM逆变器工作原理 322

2.3.4.2 单片机生成SPWM调制波 324

2.3.2.3 三相SPWM集成控制器芯片生成SPWM调制波 326

2.3.5 变频器 332

2.3.5.1 变频调速原理与控制方式 332

2.3.5.2 变频电源分类 333

2.3.5.3 交-直-交变频器 334

2.3.5.4 交-交变频器 339

第三篇 电力电子传动系统 344

第一章 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344

3.1.1 电力传动系统及工作机械 344

3.1.2 电力传动系统及运行环境 348

3.1.2.1 电力传动系统对电网的要求 348

3.1.2.2 电力传动系统对扰动量的反应 349

3.1.3.1 功率部分方案选择 350

3.1.3 电力传动系统的方案选择 350

3.1.3.2 控制系统方案选择 354

3.1.3.3 保护系统方案选择 357

第二章 感应电动机变频驱动控制 359

3.2.1 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 359

3.2.2 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方式 360

3.2.2.1 V/F控制变频调速方式 360

3.2.2.2 转差频率调速方式 362

3.2.2.3 矢量控制变频调速方式 363

3.2.3.1 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366

3.2.3 感应电动机-变频控制系统设计 366

3.2.3.2 位置控制系统设计 373

3.2.3.3 张力控制系统设计 376

3.2.3.4 流量控制系统设计 378

3.2.3.5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382

3.2.3.6 压力控制系统设计 384

3.2.3.7 快速响应控制系统设计 388

3.2.3.8 高精度的控制系统设计 391

3.2.3.9 再生电能回馈控制系统设计 392

3.2.3.10 冲击负载控制系统设计 397

3.2.3.11 防止高次谐波的设计 399

3.3.1 FVR5000 G7/P7系列变频调速器 403

3.3.1.1 FVR5000 G7/P7系列变频调速器的主要功能 403

第三章 FVR G7/P7/G7S系列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器 403

3.3.1.2 FVR5000 G7/P7系列变频器技术参数 405

3.3.1.3 FVR5000 G7/P7系列变频调速器外形尺寸 406

3.3.1.4 FVR5000 G7/P7变频调速器电路及结构 407

3.3.1.5 FVR5000 G7/P7系列变频调速器面板操作 409

3.3.1.6 FVR5000 G7/P7系列变频调速器功能设置 412

3.3.1.7 FVR5000 G7/P7系列变频调速器连接方法 417

3.3.2.2 FVR-G7S系列变频调速器技术参数 420

3.3.2 FVR-G7S系列变频调速器 420

3.3.2.1 FVR-G7S系列变频调速器主要功能 420

3.3.2.3 FVR-G7S系列变频调速器外形尺寸及重量 423

3.3.2.4 FVR-G7S系列变频器电路及结构 424

3.3.2.5 FVR-G7S系列变频调速器面板操作 426

3.3.2.6 FVR-G7S系列变频调速器连接方法 429

3.3.2.7 FVR-G7S系列变频调速器主要选择件及附件 431

第四章 VEF系列变频调速再生电能回馈制动器 437

3.4.1 VEF系列再生电能回馈制动器功能 437

3.4.2 VEF系列再生电能回馈制动器技术规格 437

3.4.4 VEF系列再生电能回馈制动器结构及接线 438

3.4.3 VEF系列再生电能回馈制动器容量选取 438

第五章 SAMCO-VS/VF/MF系列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器 439

3.5.1 SAMCO-VS/VF系列变频调速器 439

3.5.1.1 SAMCO-VF/SVS系列变频器主要功能 439

3.5.1.2 SAMCO-VF/SVS系列变频器技术参数 440

3.5.1.3 SVS/SVF系列变频器外形尺寸 442

3.5.1.4 SVS/SVF系列变频调速器控制信号端功能 442

3.5.2 SAMCO-MF系列变频调速器 443

3.5.2.1 SAMCO-MF系列变频器主要功能 443

3.5.2.2 变频调速器使用注意事项 443

3.5.2.3 SAMCO-MF系列变频器技术参数 444

3.5.2.4 SAMCO-MF系列变频器外形尺寸 445

3.5.2.5 SAMCO-MF系列变频调速器控制信号端功能 447

3.5.2.6 SAMCO-MF系列变频调速器面板操作 448

第六章 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 451

3.6.1 步进电机结构 451

3.6.2 步进电机特性 453

3.6.2.1 工作方式对频率特性的影响 453

3.6.2.2 线路时间常数对频率特性的影响 453

3.6.2.3 开关回路电压对频率的影响 454

3.6.3 步进电动机工作方式 456

3.6.4 步进电机产品要览 457

3.6.5.2 PMM8713/PMM8723/PMM8714芯片特性 460

3.6.5 PMM8713/PMM8723/PMM8714步进电机专用控制芯片 460

3.6.5.1 PMM8713/PMM8723/PMM8714概述 460

3.6.5.3 PMM8713/PMM8723/PMM8714管脚功能 461

3.6.5.4 PMM8713/PMM8723/PMM8714专用芯片功能表 462

3.6.5.5 PMM8713/PMM8723/PMM8714控制工作方式 464

3.6.5.6 PMM8723/PMM8713/PMM8714芯片最大额定值 466

3.6.5.7 PMM8713的励磁监视及输入脉冲监视功能 467

3.6.5.8 PMM8713/PMM8723/PMM8714芯片技术参数 467

3.6.5.9 应用举例 469

3.6.6 PMM8713/PMM8714/PMM8723芯片及微机控制系统 472

3.6.6.1 PMM8714及微机控制系统 472

3.6.6.2 步进电动机的变速控制 475

3.6.6.3 励磁方式及旋转方向控制 480

3.6.7 步进电动机闭环控制 481

3.6.7.1 超前角 481

3.6.7.2 高速运行时超前角影响 483

3.6.7.3 减速运行时超前角影响 483

3.6.7.4 2相励磁时的超前角 483

3.6.7.5 具备自寻最优功能的闭环系统 484

3.6.7.6 自寻最优控制 486

3.6.7.7 自寻最优控制硬件系统 487

3.6.7.8 自寻最优控制系统软件 489

3.6.8.1 单电压功率放大电路 491

3.6.8 步进电动机功放电路 491

3.6.8.2 双电压功率放大电路 493

3.6.8.3 斩波型动率放大电路 495

3.6.8.4 调频调压放大电路 498

第七章 直流伺服电动机及其控制 501

3.7.1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分类与结构 501

3.7.1.1 分类与型号命名 501

3.7.1.2 结构型式及特点 502

3.7.2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特性 504

3.7.2.1 运行特性 504

3.7.2.2 动态特性 505

3.7.2.3 工作特性 507

3.7.3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应用 508

3.7.3.1 常用计算公式 508

3.7.3.2 动态计算举例 508

3.7.3.3 使用注意事项 509

3.7.4 直流伺服电动机主要技术数据 509

3.7.4.1 SZ系列电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 509

3.7.4.2 S系列电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 513

3.7.4.3 SY系列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 514

3.7.4.4 SYK系列空心杯电枢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 517

3.7.4.6 SYT系列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 518

3.7.4.5 SZ/SZD/SZK系列直流宽调速伺服电动机 518

3.7.4.7 SXP系列绕线盘式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 519

3.7.4.8 SZJ系列电磁式直流伺服齿轮减速电动机 519

3.7.4.9 SW系列无刷直流伺服电动机 520

3.7.5 单片机控制直流伺服电机 522

3.7.5.1 单片机与PWM功率放大器的接口 522

3.7.5.2 直流伺服系统中的反馈电路及接口 523

3.7.5.3 单片机控制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实例 525

3.7.6 直流伺服电动机转速控制 525

3.7.6.1 电子稳速控制 525

3.7.6.2 用测速发电机反馈的转速控制 528

3.7.6.3 用脉冲发生器的速度控制 529

第八章 SIMODRIVE系列交流主轴驱动系统 530

3.8.1 SIMODRIVE交流主轴系统概述 530

3.8.2 1PH6系列交流主轴电机 533

3.8.2.1 1PH6系列交流主轴电机的机械特性 534

3.8.2.2 1PH6系列交流主轴电机外形尺寸 535

3.8.3 SIMODRIVE 6500晶体管PWM变频器 537

3.8.3.1 SIMODRIVE 6500晶体管PWM变频器的技术参数 537

3.8.3.2 SIMODRIVE 6500晶体管PWM变频器外形尺寸 538

3.9.1 S系列交流主轴驱动系统概述 540

3.9.2 S系列交流主轴电机 540

第九章 FANUC S系列交流主轴驱动系统 540

3.9.2.1 S系列交流主轴电机技术参数 541

3.9.2.2 S系列交流主轴电机机械特性曲线 544

3.9.2.3 S系列交流主轴电机外形尺寸 545

3.9.3 FANUC交流主轴驱动控制装置 548

第十章 PSM系列调速永磁电机 551

3.10.1 PSM系列调速永磁电机概述 551

3.10.2 PSM系列调速永磁电机技术参数 551

第四篇 可编程控制器 553

第一章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553

4.1.1 PLC的主要功能 553

4.1.3.1 PLC构成 554

4.1.2 PLC的主要特点 554

4.1.3 PLC工作原理 554

4.1.3.2 PLC的工作过程 555

第二章 PLC梯形图及编程方法 558

4.2.1 概述 558

4.2.2 梯形图的逻辑设计法 558

4.2.2.1 按控制要求绘制逻辑关系图 558

4.2.2.2 继电器的逻辑式 559

4.2.2.3 执行元件的逻辑式 566

4.2.2.4 继电器工作区间的布置 570

4.2.3.2 单对角形布置继电器梯形图设计 576

4.2.3 梯形图的直接设计法 576

4.2.3.1 概述 576

4.2.3.3 台阶形布置继电器梯形图设计 578

4.2.4 电控线路转化为梯形图时的特殊问题 580

4.2.4.1 概述 580

4.2.4.2 电控线路转化为梯形图可行性举例 581

4.2.5 编程技巧及合理使用PLC输入/输出点的方法 585

4.2.5.1 概述 585

4.2.5.2 节省PLC存贮空间的编程技巧 585

4.2.5.3 PLC输入/输出点的合理使用 591

4.3.1 OMRONS YSMAC C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596

第三章 OMRONC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596

4.3.2 OMRON C200H可编程控制器 597

4.3.2.1 系统组成 597

4.3.2.2 系统特点 598

4.3.2.3 基本I/O卡 599

4.3.2.4 存储器组织 602

4.3.2.5 OMRON C200H可编程控制器指令系统 607

4.3.2.6 编程器 618

4.3.3 C200H PLC特殊功能接口卡 619

4.3.3.1 模拟量输入卡C200H-AD001 620

4.3.3.2 模拟量输出卡C200H-DA001 622

4.3.3.4 位置控制卡C2OOH-NC111 624

4.3.3.3 温度传感器卡C200H-TS001/TS101 624

4.3.3.5 高速计数卡C200H-CT001 625

第四章 SIMATIC S5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626

4.4.1 SIMATIC S5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626

4.4.1.1 SIMATIC S5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626

4.4.1.2 SIMATIC系列编程器和软件 626

4.4.1.3 操作员-过程通讯和显示系统 627

4.4.1.4 智能输入输出模板 627

4.4.1.5 局部网络或点对点通讯 627

4.4.2.2 S5-115U的中央处理单元(CPU)模板 630

4.4.2.1 S5-115U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630

4.4.2 S5-115U可编程控制器 630

4.4.2.3 数字输入/输出模板 633

4.4.2.4 模拟量输入/输出模板 633

4.4.2.5 智能输入/输出模板 633

4.4.2.6 通讯、网络与监控系统模板 645

4.4.2.7 电源模板 652

4.4.2.8 操作指令集 653

第五章 F/FX/A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661

4.5.1 F/FX/A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661

4.5.2.1 FX2 PLC的构成 664

4.5.2 三菱FX2PLC 664

4.5.2.2 FX2 PLC硬件性能 668

4.5.2.3 FX2 PLC输出电路电气特性 671

4.5.2.4 FX2 PLC性能指标 674

4.5.2.5 FX2 PLC软元件 675

4.5.2.6 高速计数器模块 678

4.5.2.7 模拟量控制模块 679

4.5.2.8 PLC并行适配器 679

4.5.2.9 PLC与操作面板间数据取存单元 679

4.5.2.12 脉冲输出形式的位置控制单元 680

4.5.2.13 FX2 PLC的特殊功能 680

4.5.2.11 网络接口模块 680

4.5.2.10 智能终端监控接口单元 680

4.5.2.14 FX2编程器及编程软件包 685

4.5.2.15 FX2 PLC指令表 688

第六章 FA/MICRO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690

4.6.1 IDEC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690

4.6.2 FA-2J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694

4.6.2.1 性能 694

4.6.2.2 系统配置 695

4.6.2.3 指令字 696

4.6.2.4 输入特性 700

4.6.2.5 输出特性 705

4.6.3 FA系列编程器 708

4.6.3.1 FA系列编程器规格型号 708

4.6.3.2 操作面板说明及显示 709

第七章 KB/MPC/SP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711

4.7.1 KB/MPC/SP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711

4.7.2 MPC-001型PLC的M-1000系列输入/输出模板 713

4.7.3 继电器号及内部数据存贮器分配 713

4.7.4.1 编程器功能概述 715

4.7.4.2 编程器简介 715

4.7.4 KB/MPC-001系列PLC编程器 715

4.7.4.3 编程器使用方法 716

4.7.5 MPC-20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构成 718

4.7.5.1 MPC-20主机 719

4.7.5.2 接口模板 719

4.7.6 MPC-20软件编辑程序 722

4.7.6.1 编辑屏幕格式 722

4.7.6.2 编辑程序控制命令 722

4.7.6.3 阶梯图形的编辑 723

4.7.6.4 诊断及监测 723

4.7.6.5 目标系统状态及控制 726

4.8.1 IP 1612 PLC的特点 727

第八章 IP 1612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727

4.8.2 IP 1612系列PLC的技术规格 728

4.8.3 IP 1612 PLC构成 729

4.8.4 EPS PLC编程仿真软件 732

4.8.4.1 IP-EPS软件包安装 733

4.8.4.2 IP-EPS软件包编程 734

4 8.4.3 RLL程序下装 735

4.8.4.4 IP 1612离线仿真 735

4.8.5 IP 1612 PLC指令集 737

4.8.6 IP 1612 PLC的算术运算 740

4.8.7.2 IP 1612 PLC的数据读出协议 741

4.8.7 IP 1612 PLC与计算机实时通讯 741

4.8.7.1 IP 1612 PLC的变量代码 741

4.8.7.3 IP 1612 PLC的数据写入协议 742

4.8.7.4 IP 1612 PLC的数据格式 742

第五篇 控制及显示元器件 743

第一章 开关及按钮 743

5.1.1 概述 743

5.1.2 直键开关 744

5.1.2.1 直键开关概述 744

5.1.2.2 直键开关的型号命名方法 745

5 1.2.3 直键开关的性能规格 746

5.1.2.4 直键开关的锁紧形式及复位形式 747

5.1.2.6 直键开关结构特点及安装规格尺寸 748

5.1.3 键开关 748

5.1.3.1 键开关概述 748

5.1.2.5 直键开关的帽形 748

5.1.3.2 键开关的型号命名方法 749

5.1.3.3 键开关的主要技术性能 749

5.1.3.4 键开关结构及尺寸 751

5.1.3.5 键帽 751

5.1.4.1 按钮概述 752

5.1.4.2  A系列微型按钮 752

5.1.4 按钮 752

第二章 指示及显示器 762

5.2.1 指示及显示器概述 762

5.2.2 发光二极管指示灯及数码显示器 762

5.2.2.1 发光二极管指示灯技术参数 763

5.2.2.2 发光二极管符号管及数码管 765

5.2.2.3 发光二极管数字时钟显示板 769

5.2.3 液晶显示器驱动器 771

5.2.3.1 液晶显示器驱动方式 771

5.2.3.2 液晶显示器与单片机接口 772

5.2.4 点阵式液晶显示模块 774

5.2.4.1 点阵式液晶显示模块技术特性 774

5.2.4.2 点阵式显示模块结构 775

5.2.4.3 点阵式液晶显示模块功能 777

5.2.4.4 显示地址编码 777

5.2.4.5 字符编码及显示形式 779

第六篇 单片微处理机 781

第一章 单片微处理机概述 781

6.1.1 单片微处理机结构 781

6.1.2 单片微处理机产品要览 782

6.1.2.1 Intel公司单片机产品概要 782

6.1.2.2 Motorola公司单片机产品概要 783

6.1.2.3 Zilog公司单片机产品概要 784

6.1.2.4 NEC公司单片机产品概要 786

6.1.2.5 Rockwell公司和三菱公司单片机产品概要 787

6.1.2.6 GI公司单片机产品概要 787

6.1.2.7 TI公司单片机产品概要 788

6.1.2.8 NS公司单片机产品概要 788

6.1.2.9 仙童公司和Mostek公司单片机产品概要 790

第二章 MCS-48系列单片微处理机 791

6.2.1 MCS-48系列单片机型号及外部信号 791

6.2.2 MCS-48系列单片机结构 794

6.2.2.1 数据处理器 794

6.2.2.3 数据存储器 796

6.2.2.2 程序存储器 796

6.2.2.4 I/O接口 797

6.2.2.5 PC,PSW和条件分支逻辑 799

6.2.3 MCS-48系列单片机工作方式及定时 801

6.2.3.1 RESET复位 801

6.2.3.2 程序的执行及定时 802

6.2.3.3 SS单步执行及定时 803

6.2.3.4 低功耗工作方式 805

6.2.4 MCS-48系列单片机指令系统 806

6.2.4.1 指令系统概况 806

6.2.4.2 MCS-48单片机指令系统 807

6.2.5 MCS-48系列单片机系统扩展及应用 813

6.2.5.1 MCS-48单片机ROM扩展 813

6.2.5.2 MCS-48单片机RAM扩展 815

6.2.5.3 MCS-48单片机I/O接口扩展 816

6.2.5.4 MCS-48单片机系统扩展总结 820

第三章 MCS-51系列单片微处理机 821

6.3.1 MCS-51系列单片机型号及外部信号 821

6.3.2 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 822

6.3.2.1 存储器组织 825

6.3.2.2 时序系统 831

6.3.2.3 并行输入输出端口 832

6.3.2.4 定时器/计数器 834

6.3.2.5 串行端口 840

6.3.2.6 中断 844

6.3.3 MCS-51系列单片机工作方式及CPU定时 847

6.3.3.1 复位方式 847

6.3.3.2 连续工作方式 848

6.3.3.3 单步工作方式 851

6.3.3.4 EPROM编程/校验方式 851

6.3.3.5 低功耗工作方式 853

6.3.4 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系统 855

6.3.4.1 MCS-51指令系统概述 855

6.3.4.3 MCS-51指令系统 856

6.3.4.2 寻址方式 856

6.3.5 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扩展 862

6.3.5.1 程序存储器的扩展 862

6.3.5.2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867

6.3.5.3 并行I/O口的扩展 869

第四章 MCS-96系列单片微处理机 873

6.4.1 MCS-96系列单片机型号及外部信号 873

6.4.2 8098单片机结构 876

6.4.2.1 中央处理器CPU 876

6.4.2.2 寄存器及其扩展电路 883

6.4.2.4 串行I/O接口电路 890

6.4.2.3 并行I/O接口电路 890

6.4.2.5 定时器及监视跟踪定时器电路 896

6.4.2.6 A/D及D/A转换器 897

6.4.2.7 高速输入通道 901

6.4.3 8098单片机中断系统 902

6.4.3.1 8098单片机中断系统 902

6.4.3.2 8098单片机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905

6.4.3.3 8098单片机中断扩展系统 905

6.4.4 8098单片机指令系统 915

6.4.4.1 8098单片机的PSW寄存器 915

6.4.4.3 8098单片机的寻址方式 916

6.4.4.2 8098单片机的操作数类型 916

6.4.4.4 8098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918

第五章 单片微处理机仿真器 940

6.5.1 SICE-Ⅳ单片微处理机仿真器概述 940

6.5.2 SICE-Ⅳ单片微处理机仿真器的结构及功能 941

6.5.2.1 SICE-Ⅳ主模块板 942

6.5.2.2 SICE-Ⅳ外部设备及接口 943

6.5.3 EM-96BH单片微处理机仿真扩展卡 945

6.5.3.1 SICE-96BH系统构成 945

6.5.3.2 EM-96BH结构 946

6.5.3.3 EM-96BH硬件使用方法 947

6.5.3.4 SICE-96BH使用方法 949

6.5.4 SICE-Ⅳ单片微处理机仿真器操作命令 950

6.5.4.1 SICE-Ⅳ单片微处理机仿真器连接及使用方法 950

6.5.4.2 SICE-Ⅳ单片微处理机仿真器操作命令表 951

6.5.5 符号化调试命令 953

6.5.5.1 符号化调试命令格式 953

6.5.5.2 符号化运行控制命令 953

6.5.5.3 符号化反汇编命令 955

6.5.5.4 变量读出修改命令 955

6.5.6 FD-EDIT行编辑 955

6.5.6.1 一般使用方法 955

6.5.6.2 编辑控制命令 956

6.5.7 FD-ASM51扩展汇编 957

6.5.7.1 符号及数据表示方法 958

6.5.7.2 伪指令 960

6.5.7.3 汇编指令格式 961

6.5.7.4 汇编出错信息 962

6.5.7.5 浮点数运算子程序 962

6.5.7.6 三字节浮点数运算子程序库 963

6.5.7.7 四字节浮点数运算子程序库 967

6.5.7.8 浮点运算子程序使用举例 969

6.5.8 MBASIC-51 971

6.5.9.1 FD-ASM96数据格式 973

6.5.9 FD-ASM96扩展汇编(EM-96BH) 973

6.5.9.2 伪指令 974

6.5.9.3 汇编指令格式 975

6.5.9.4 汇编出错信息 976

6.5.9.5 扩展宏调用指令 976

6.5.9.6 三字节浮点运算子程序使用方法 977

第七篇 工业微机 984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基础 984

7.1.1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984

7.1.1.1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分类 984

7.1.1.3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理论基础 986

7.1.1.2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 986

7.1.2 微机控制系统主要参数及符号 989

7.1.3 数字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990

7.1.3.1 离散时间系统与连续时间系统 990

7.1.3.2 权序列与卷积和 990

7.1.3.3 离散时间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992

7.1.3.4 连续时间系统的离散时间状态空间描述 994

7.1.3.5 转移矩阵计算方法 995

7.1.3.6 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 997

7.1.3.7 离散时间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举例 998

7.1.4.1 Z变换 1000

7.1.4 微机控制系统的Z域分析法 1000

7.1.4.2 Z变换性质 1001

7.1.4.3 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传递函数 1002

7.1.4.4 Z反变换 1004

7.1.4.5 特征方程式及输出响应 1006

7.1.4.6 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判据 1009

7.1.4.7 传递函数矩阵 1010

7.1.5 线性离散时间系统数学模型的相互关系 1011

7.1.5.1 差分方程式描述变换成脉冲传递函数形式 1011

7.1.5.2 脉冲传递函数模型变换为状态方程式 1012

7.1.6 数字PID控制器设计 1018

7.1.7 数字最小拍无波纹控制器设计 1023

7.1.7.1 最小拍无波纹计算机控制系统Ф(z)的确定方法 1024

7.1.7.2 引入阻尼因子的数字控制器设计 1030

第二章 PC总线型工业计算机 1033

7.2.1 总线型工业计算机概述 1033

7.2.2 PC总线型工业计算机 1034

7.2.2.1 PC总线型工业计算机特点 1034

7.2.2.2 PC总线标准 1037

7.2.2.3 EISA总线标准 1041

7.2.3 输入输出(I/O)功能模板 1041

7.2.3.1 PC总线数字量输入/输出功能模板 1041

7.2.3.2 PC总线A/D转换功能模板 1042

7.2.3.3 PC总线D/A功能模板 1043

7.2.4 工业微机控制系统软件 1047

7.2.4.1 工业微机控制系统软件概述 1047

7.2.4.2 SS CONTROL组态软件 1049

第三章 模糊控制 1051

7.3.1 模糊控制基本原理 1051

7.3.1.1 模糊控制系统及其组成 1051

7.3.1.2 模糊控制器 1052

7.3.1.3 模糊集合运算及模糊推理算法 1054

7.3.1.4 模糊控制技术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 1055

7.3.2.1 系统原理 1056

7.3.2 用微型计算机构造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原理 1056

7.3.2.2 模糊控制器硬件结构 1058

7.3.2.3 模糊控制器软件 1059

7.3.3 模糊逻辑芯片 1060

7.3.4 MSM91U112模糊处理器 1060

7.3.4.1 MSM91U112模糊处理器概述 1060

7.3.4.2 微机控制MSM91U112模糊处理器 1064

7.3.5 模糊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范例 1067

7.3.5.1 水泥回转窑生产过程中的模糊控制 1067

7.3.5.2 甜菜制糖生产过程的模糊控制 1069

参考文献 10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