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简明中国历史党员干部读本
简明中国历史党员干部读本

简明中国历史党员干部读本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学诚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研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801687210
  • 页数:3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依据学术界公认的翔实史料,吸收了当代学者研究中国历史的最新成果,简单明了、深入浅出地叙述了中国从远古时期到辛亥革命的历史。本书内容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分为十章,对每一个时代的历史大事进行概略的叙述。本书对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简明中国历史党员干部读本》目录

导论 1

第一章 远古时代 11

第一节 远古时代的发展 13

一、旧石器时代 13

二、新石器时代 15

三、铜石并用时代 17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主要文化 19

一、仰韶文化 19

二、龙山文化 21

三、其他原始文化 22

第二章 夏商西周时期 25

第一节 夏朝的兴亡 27

一、夏朝的建立 27

二、夏朝的灭亡 28

第二节 商朝的兴亡 30

一、商朝的建立与兴盛 30

二、商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31

三、商朝的灭亡 32

第三节 西周的兴亡 34

一、西周的建立和巩固 34

二、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36

三、西周的衰亡 37

第四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概况 39

一、夏商时期的社会经济 39

二、西周的社会经济发展 41

三、奴隶制度的状况与发展 43

第五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与科技 45

一、宗教与哲学思想 45

二、文字的产生 47

三、艺术的发展 48

四、天文历法 50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 51

第一节 春秋时期各国的兴亡 53

一、春秋五霸的迭兴 53

二、弭兵会议与卿大夫夺权 55

三、南方诸侯的混战 57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兼并战争 59

一、战国七雄的形成 59

二、各国的变法与政治改革 60

三、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64

四、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 65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概况 68

一、农业经济的发展 68

二、工商业的发展 70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73

一、百家争鸣 73

二、道家 74

三、儒家 75

四、墨家 78

五、法家 79

六、文学和史学 80

第五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交流 83

一、华夏地区与戎狄的交流 83

二、华夏地区与蛮夷的交流 85

第四章 秦汉时期 87

第一节 秦朝的兴亡 89

一、秦朝的建立 89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91

三、秦朝的暴政 94

四、秦朝的灭亡 96

五、楚汉战争 96

第二节 两汉的兴亡 98

一、西汉的建立与汉初统治 98

二、西汉盛世与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100

三、西汉的衰落与农民起义 103

四、东汉的建立与前期统治 104

五、东汉农民起义与东汉的灭亡 106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概况 108

一、土地和赋役制度 108

二、农业的发展 110

三、手工业的发展 111

四、商品经济的发展 112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文化与科技 114

一、儒学 114

二、史学 115

三、文学艺术 117

四、科学技术 119

第五节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21

一、汉与匈奴的关系 121

二、汉与西域各国的关系 122

三、汉与乌桓、鲜卑等东北地区民族的关系 124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25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兴亡 127

一、三国鼎立 127

二、西晋的短期统一 130

三、东晋的南迁与灭亡 131

四、十六国的兴亡 133

五、南朝的更替 135

六、北朝的兴亡 136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概况 138

一、门阀世族的形成与衰落 138

二、土地制度演变与北方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 139

三、移民浪潮与江南经济开发 141

四、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 142

五、黄河流域各族大融合 144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与科技 147

一、玄学和儒学 147

二、佛教、道教和无神论思想 149

三、文学艺术 152

四、史学 153

五、科学技术 155

第四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交流 157

一、我国与各国之间的进一步交流 157

二、从外国输入中国的技术和各种物产 158

第六章 隋唐时期 161

第一节 隋朝的兴亡 163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63

二、隋炀帝的暴政 164

三、隋末农民大起义与隋的灭亡 166

第二节 唐朝的兴衰 168

一、唐朝前期的昌盛 168

二、唐朝中期的变乱与没落 170

三、唐朝后期的衰亡与农民大起义 171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74

一、均田制的继续推行及其崩坏 174

二、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175

三、政治军事制度 176

四、隋唐时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78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180

一、思想与宗教 180

二、经学 182

三、史学 183

四、文学艺术 184

五、科学技术 187

第五节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189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89

二、唐朝与朝鲜、日本的交流 191

三、唐朝与南亚各国的交流 192

四、唐朝与中亚、西亚和北非各国的交流 193

第七章 五代十国与辽、宋、西夏、金时期 195

第一节 五代十国与契丹的崛起 197

一、五代的更替 197

二、十国的兴亡 199

三、契丹的崛起 200

第二节 北宋的建立与局部统一 202

一、北宋的建立 202

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03

三、北宋的局部统一 204

第三节 北宋与辽、西夏、大理、金 207

一、北宋与辽的关系 207

二、西夏的兴起和宋夏关系 209

三、北宋和大理的关系 210

四、金朝的建立和宋金联合灭辽 211

五、北宋的灭亡 214

第四节 南宋与金对峙 216

一、南宋政权的建立和宋金战争 216

二、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217

三、“绍兴和议”和“隆兴和议” 219

第五节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的社会经济 222

一、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经济 222

二、两宋时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23

三、辽、夏、金的经济发展 226

第六节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的文化与科技 229

一、宋学 229

二、宗教 231

三、史学 233

四、文学艺术 235

五、科学技术 240

第七节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的对外关系 243

一、海外贸易的发展 243

二、中国与日本 244

三、中国与阿拉伯 245

四、中国与非洲诸国 245

第八章 元朝时期 247

第一节 蒙古的兴起与强盛 249

一、蒙古部落的起源和发展 249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250

三、蒙古西征与四大汗国的建立 252

第二节 元朝的兴衰 255

一、元朝的建立与统治 255

二、元朝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 256

三、元末农民大起义与元朝的衰亡 258

第三节 元朝时期的社会经济概况 260

一、农业生产和土地占有关系 260

二、手工业发展 262

三、商业发展 263

第四节 元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265

一、思想与宗教 265

二、史学与文学艺术 266

三、科学技术 268

第五节 元朝的对外关系 270

一、元朝与东亚各国 270

二、元朝与爪哇及南海诸国 272

三、元朝与欧洲各国 273

四、元朝与非洲、阿拉伯半岛国家 275

第九章 明朝时期 277

第一节 明朝的兴亡 279

一、朱元璋建立明朝 279

二、“靖难之役”与永乐年间的统治 281

三、明中期的统治 284

四、明后期的危机 286

五、明末农民大起义与明朝的灭亡 289

第二节 明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291

一、张居正改革与“一条鞭”法制度的实施 291

二、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市民阶层的崛起 292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293

第三节 明朝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295

一、宗教 295

二、理学 296

三、文学 298

四、艺术 300

五、科学技术 302

第四节 明朝时期的中外关系 304

一、郑和下西洋 304

二、明朝与日本、朝鲜的关系 306

三、明朝与南洋诸国的关系 308

四、明朝与欧洲的关系 309

第十章 清朝前期 311

第一节 清朝的建立与兴盛 313

一、清朝的建立 313

二、清朝的政治制度 315

三、清朝巩固边疆的措施 317

第二节 清朝前期的经济发展 320

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320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22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324

第三节 清朝前期的文化与科技 327

一、清初三大思想家 327

二、文学艺术 329

三、科学技术 331

第四节 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 334

一、清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334

二、清政府对入华传教士及天主教的政策 337

三、清朝前期与西欧殖民主义者的关系 338

第十一章 清朝后期 341

第一节 清朝的衰落与列强的入侵 343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社会 343

二、两次鸦片战争 345

三、中法战争 348

四、中日甲午战争 349

五、八国联军入侵 350

第二节 人民的反抗斗争与救亡运动 352

一、太平天国运动 352

二、捻军起义 354

三、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 355

四、义和团运动 357

五、其他救亡图存的主张 358

第三节 清朝后期经济、政治的变迁 361

一、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361

二、清朝后期政治制度的变迁 362

三、洋务运动 363

第四节 清朝的灭亡 366

一、同盟会的成立 366

二、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368

三、辛亥革命爆发和清朝的灭亡 37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