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信息国防论
信息国防论

信息国防论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荣庭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军事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1375858
  • 页数:356 页
图书介绍:
《信息国防论》目录

第一篇 信息国防概述 2

第一章 信息国防是现代国防的核心 2

一、国防的含义和类型 2

(一)主权国家 2

(二)国防是国家的产物 5

(三)现代国防的内容 6

(四)现代国防的特征 8

(五)国防的基本类型 9

二、信息国防是传统国防的发展 11

(一)信息疆界 12

(二)信息主权 12

(三)信息国防 14

三、信息国防是现代国防的基础和核心 16

(一)非接触战争是未来战争主要样式 16

(二)新世纪各国军事力量的发展趋势 22

(三)未来国防的重心是信息国防 25

(四)信息国防的关键是获取信息优势 27

四、信息国防的基本架构 29

(一)树立信息国防意识,理顺信息国防体制 29

(二)营造信息国防环境,完善信息国防动员体系 30

(三)迎接挑战,发展信息国防关键技术 31

(四)强化管理,健全信息国防法律体系 34

(五)适应需求,建设强大的信息国防力量 34

第二章 信息国防的特征 37

一、超越时空多维化,战场向虚拟空间延伸 37

(一)多维化趋势基于战争一体化程度日渐提升 37

(二)多维化趋势表现为作战时空间的不断拓展 38

二、信息处理时效化,指挥控制向实时方向发展 41

(一)未来战争的时效特性决定了必须实时控制处理 41

(二)信息化战场要求实时控制处理信息 42

(三)信息指挥控制的特点要求控制处理实时化 44

三、攻防技术专业化,参战主体向专业技术人才转变 46

(一)信息攻防要以专业技术为依托 46

(二)信息攻防要靠专门的手段来实施 48

(三)信息攻防要有专业人才作保证 49

四、国防信息网络化,制网权成为未来战争的制高点 50

(一)信息网络化是信息国防的重要依托 51

(二)C4ISR系统是战场信息网络化的具体形态 54

五、军民界限模糊化,平战状态呈瞬息转换的特点 56

(一)从新的战争观念看平战转换 56

(二)从信息技术的两用性看平战转换 59

第三章 信息国防战略 61

一、信息国防战略的基本概念 61

(一)信息国防战略的内涵 62

(二)信息国防战略的要素 63

(三)信息国防战略的核心 66

二、信息国防战略环境 68

(一)全球战略信息环境 68

(二)国家信息环境 70

(三)军事信息环境 72

三、信息国防战略保障体系 74

(一)信息国防教育保障体系 75

(二)信息国防组织保障体系 76

(三)信息国防技术保障体系 77

(四)国家与军队信息基础设施 78

(五)信息国防经费保障体系 79

四、我国信息国防战略目标 80

(一)信息国防战略目标的地位和作用 80

(二)信息技术发达国家所采取的相关做法 81

(三)确立我国的信息国防战略目标 83

第二篇 信息国防技术 90

第四章 争夺信息国防资源的信息获取技术 90

一、感知技术 91

(一)雷达感知技术 91

(二)电子侦察感知技术 93

(三)可见光感知技术 93

(四)红外和多光谱感知技术 94

(五)声波感知技术 94

二、定位技术 95

(一)雷达定位技术 95

(二)电子侦察定位技术 96

(三)全球卫星定位技术 97

(四)声纳定位技术 98

三、网络侦察技术 99

(一)窃密技术 99

(二)欺骗技术 103

(三)网络扫描技术 104

(四)网络嗅探技术 105

四、“数字地球”技术 106

(一)“数字地球”的影响和作用 106

(二)“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 108

(三)迎接挑战,实施“数字地球”战略 110

五、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 112

第五章 沟通信息国防神经的信息传输技术 114

一、信息传输系统 114

(一)信息媒体 114

(二)信息传输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15

(三)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 119

(四)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 124

二、信息传输技术 128

(一)信源编码 128

(二)差错控制 131

(三)调制解调 132

(四)复用技术 134

(五)多址技术 137

三、信息传输安全 139

(一)信息传输安全要求 139

(二)信息传输安全隐患 140

(三)信息传输安全技术 140

第六章 提升信息国防智能的信息处理技术 143

一、信息存储技术 143

(一)主存储器技术 144

(二)磁盘存储技术 145

(三)光盘存储技术 146

(四)超导存储技术 148

二、信息显示技术 149

(一)图形显示技术 149

(二)图像显示技术 151

(三)三维显示技术 152

(四)可视化技术 154

三、语音信息处理技术 156

(一)语音信号编码 156

(二)语音识别技术 157

(三)语音增强技术 160

四、人工智能技术 162

(一)专家系统 163

(二)人工神经网络 167

(三)模式识别 169

第七章 磨砺信息国防利剑的信息攻击技术 172

一、信息干扰技术 172

(一)电磁干扰技术 173

(二)电磁脉冲干扰技术 179

(三)微波干扰技术 181

(四)粒子束干扰技术 182

(五)信息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 183

二、计算机病毒技术 184

(一)计算机病毒的起源 185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87

(三)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89

(四)计算机病毒攻击战法 193

三、黑客攻击技术 196

(一)黑客的类型 196

(二)黑客攻击战法 201

第八章 铸造信息国防盾牌的信息防御技术 205

一、窃听与侦听的防范 205

(一)防窃听技术 205

(二)防侦听技术 208

二、窃照与复印的防范 210

(一)防窃照技术 210

(二)防复印技术 212

三、病毒与黑客的防范 214

(一)防病毒技术 214

(二)防黑客技术 216

四、电磁辐射与介质泄露的防范 219

(一)防电磁辐射 219

(二)防介质泄露 221

五、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的防护 224

(一)操作系统安全标准 224

(二)数据库安全保护技术 230

六、其他信息防御技术 236

(一)信息加密技术 236

(二)防火墙技术 239

(三)检测技术 242

(四)审计跟踪 244

(五)备份与恢复技术 246

(六)指纹识别和面像识别技术 248

第三篇 信息国防建设 254

第九章 人才队伍建设是信息国防建设的核心 254

一、适应要求,确定信息国防人才培养战略 255

(一)转变观念,增强培养高素质信息国防人才的紧迫感 255

(二)深化改革,以战略眼光规划信息国防人才的格局 257

(三)解放思想,大胆启用杰出的中青年信息人才 259

二、明确目标,培养高素质信息国防人才 261

(一)准确把握各类信息人才的素质标准 261

(二)确实把教育训练放到战略地位 264

(三)加强合成建设,培养高素质合成人才 269

三、创造条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70

(一)采取积极措施,吸引人才,保留人才 271

(二)采取激励机制,实行动态管理,用活各类人才 274

(三)用系统工程原理强化信息国防人才队伍建设 276

第十章 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是信息国防建设的基础 280

一、武器装备信息化是信息国防实力的标志 280

(一)实现常规武器装备向信息化武器装备的转变 281

(二)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类型 282

(三)紧紧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加快发展我国的信息化武器装备 286

二、有重点地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形成我军的“杀手锏” 289

(一)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的方向 289

(二)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的发展目标 291

(三)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的发展重点 292

三、采用适合国情军情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的技术路线 294

(一)学习借鉴外军先进经验,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295

(二)自主研制与积极引进相结合 296

(三)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跨越式”发展 297

四、正确把握和处理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298

(一)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298

(二)正确把握和处理“信息化”与“机械化”的关系 300

(三)正确把握和处理“软”与“硬”的关系 301

(四)正确把握和处理“自主创新”与“积极引进”的关系 303

(五)正确把握和处理“国家信息化”与“军队信息化”的关系 304

第十一章 法规制度是信息国防建设的保障 306

一、信息安全与信息国防法规 306

(一)信息安全需要法规保障 306

(二)信息国防法规特点 308

(三)信息国防法规作用 310

二、信息安全技术标准与措施 312

(一)信息安全技术标准 313

(二)信息安全技术措施 318

三、信息安全检查制度 321

(一)安全检查制度的分类 321

(二)贯彻信息安全检查制度 323

四、加强信息国防法规的教育与实施 325

(一)营造信息国防教育的氛围,创造依法管理信息安全的环境 325

(二)开展信息国防法规教育,打击危害信息国防的犯罪活动 326

(三)信息国防法规的实施 328

第十二章 军民一体,平战结合,建设强大的信息国防 330

一、深化改革,构建高效的信息国防部队 330

(一)改革与整合传统编制体制势在必行 330

(二)建立信息化部队的基本要素 335

(三)信息国防部队建设的基本策略 340

(四)信息国防部队组建的基本要求 345

二、军民携手,平战结合,捍卫我国的信息疆域 348

(一)全民构筑信息国防长城 348

(二)组织信息国防战时动员 350

(三)依靠人民群众,建设强大的信息国防 353

后记 35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