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DB2基础教程
DB2基础教程

DB2基础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志伟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302074305
  • 页数:45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IBM关系型数据库C即DB2通用数据库版本8.1的完整指南。本书对DB2使用过程中将遇到的疑难以及可能使用到的技巧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同时还附上了丰富的例子。
《DB2基础教程》目录

第1章DB2UDB概述 1

1.1DB2UDB产品系列概述 1

1.1.1DB2UDB的产品家族 1

1.1.2UDB产品组件及其功能 4

1.1.3DB2Connect的作用 5

1.1.4DB2应用程序开发 6

1.1.5DB2和电子商务 7

1.2DB2V8.1的新特点 9

1.2.1易管理性的改进 9

1.2.2性能改进 11

1.2.3可用性增强 12

1.2.4使用性增强 13

1.2.5复制增强 14

1.2.6应用开发的增强 15

1.2.7库管理的增强 15

1.2.8联合系统 16

1.3本章小结 17

1.4认证模拟试题 17

第2章DB2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9

2.1DB2数据库对象 19

2.1.1数据库对象概述 19

2.1.2实例 19

2.1.3数据库 20

2.1.4存储器对象概述 20

2.1.5模式 22

2.1.6表和关系对象 23

2.1.7恢复对象概述 26

2.1.8系统对象概述 26

2.2数据库的恢复 27

2.2.1恢复概述 27

2.2.2影响恢复的因素 28

2.2.3灾难恢复的考虑事项 29

2.2.4降低媒体故障的影响 29

2.3DB2安全性概述 30

2.3.1认证 30

2.3.2授权 30

2.3.3组 32

2.3.4模式 33

2.3.5权限标识和权限名 33

2.4并行性规则概述 33

2.4.1并行性 33

2.4.2锁定 35

2.5本章小结 37

2.6认证模拟试题 38

第3章SQL语言简介 39

3.1SQL语言概述 39

3.1.1SQL语言的分类 39

3.1.2SQL的“词类(PartsofSpeech)” 40

3.1.3数据类型 41

3.1.4专用寄存器 44

3.1.5系统目录 44

3.2数据控制语言(DCL) 45

3.2.1使用GRANT语句 45

3.2.2使用REVOKE语句 45

3.3数据定义语言(DDL) 46

3.3.1使用CREATE语句创建新的数据库对象 46

3.3.2使用DECLARE语句生成新的数据库对象 47

3.3.3使用ALTER语句来改变数据库对象 47

3.3.4使用DROP语句来去掉数据库对象 48

3.4数据操作语言(DML) 48

3.4.1使用SELECT语句从数据库表中检索数据 48

3.4.2使用INSERT语句向表或视图中添加新行 49

3.4.3使用UPDATE语句来改变表或视图中的数据 49

3.4.4使用DELETE语句来删除数据 50

3.5SQL工具 50

3.5.1使用WHERE子句和谓词来限制查询返回的数据个数 50

3.5.2使用ORDERBY子句对结果进行排序 51

3.5.3使用连接从一个以上的表中检索数据 51

3.5.4使用集合运算符把两个以上的查询合并成一个查询3.5.5使用GROUPBY子句来汇总结果 53

3.5.6连接与子查询的比较 54

3.5.7HAVING和WHERE的区别 55

3.5.8关系除法 56

3.5.9CASE表达式 56

3.6SQL函数 58

3.6.1列函数 58

3.6.2标量函数 61

3.7制定约束 62

3.7.1约束的一些基本概念 62

3.7.2惟一约束 63

3.7.3参考完整性 64

3.7.4表检查约束 66

3.7.5触发器 66

3.8本章小结 66

3.9认证模拟试题 67

第4章DB2UDB的图形用户界面 72

4.1使用【第一步】创建样本数据库 72

4.2配置助手 73

4.3控制中心 74

4.3.1一般操作 74

4.3.2工具设置 75

4.3.3向导 76

4.4命令工具 76

4.4.1命令中心 76

4.4.2命令窗口 77

4.4.3命令行处理器 77

4.5信息中心 78

4.6开发中心 79

4.7健康中心 80

4.8其他管理工具 81

4.8.1任务中心 81

4.8.2复制中心 82

4.8.3日志 84

4.9本章小结 85

第5章安全性控制 86

5.1认证 86

5.1.1为安装选择用户ID和组 86

5.1.2为服务器选择认证方法 87

5.1.3认证设置 90

5.2权限和特权 91

5.2.1权限 91

5.2.2特权 95

5.2.3任务和必需的授权 100

5.3控制对数据库对象的存取 101

5.3.1授予特权 101

5.3.2撤销特权 102

5.3.3通过创建和卸下对象来管理隐式授权 103

5.3.4建立计划或程序包的所有权 103

5.3.5允许通过程序包授予间接特权 104

5.3.6允许通过包含别名的程序包授予间接特权 104

5.3.7使用视图控制对数据的存取 105

5.3.8使用审查设施监控对数据的存取 107

5.4使用系统目录 107

5.4.1检索具有授予的特权的授权名 107

5.4.2检索具有DBADM权限的全部名称 108

5.4.3检索授予用户的全部特权 109

5.4.4保密系统目录视图 109

5.5本章小结 110

5.6认证模拟试题 111

第6章实例管理 113

6.1DB2管理服务器(DAS) 113

6.1.1创建DAS 114

6.1.2启动和停止DAS 115

6.1.3列出DAS 116

6.1.4配置DAS 116

6.1.5DAS的安全性考虑事项 117

6.1.6更新DAS 117

6.1.7卸下DAS 117

6.2实例管理 118

6.2.1系统上有多个实例 119

6.2.2使用数据库管理程序的多个实例 120

6.2.3添加实例 120

6.2.4列出实例 123

6.2.5设置当前实例 123

6.2.6自动启动实例 123

6.2.7同时运行多个实例 124

6.3建立环境变量和简要表注册表 124

6.3.1简要注册表 124

6.3.2使用db2set命令 125

6.4目录信息 127

6.4.1TERMINATE命令 127

6.4.2节点目录 128

6.4.3实例目录 129

6.4.4数据库目录 129

6.4.5DCS目录 130

6.5本章小结 130

6.6认证模拟试题 131

第7章数据存储管理 132

7.1节点组设计 132

7.1.1节点组概述 132

7.1.2节点组设计需考虑的事项 133

7.1.3创建节点组 136

7.1.4修改节点组 137

7.2表空间设计 137

7.2.1表空间、容器、区段、页之间的关系 138

7.2.2表空间的类型 139

7.2.3SMS表空间 139

7.2.4DMS表空间 140

7.2.5系统默认的表空间 140

7.2.6设计表空间的建议 142

7.2.7设计表空间需要考虑的其他事项 144

7.3处理表空间 145

7.3.1建立表空间 146

7.3.2修改表空间 148

7.3.3重命名表空间 150

7.3.4删除表空间 150

7.3.5获取表空间的状态 151

7.4本章小结 152

7.5认证模拟试题 152

第8章数据库管理 154

8.1建立数据库 154

8.1.1建立数据库将完成的任务 154

8.1.2建立数据库将赋予的特权和权限 155

8.1.3用于CREATEDATABASE命令的子句 155

8.1.4例子 157

8.2定义数据库环境 157

8.2.1列出数据库目录 158

8.2.2查看数据库配置文件 158

8.2.3重置数据库配置参数 158

8.2.4改变数据库配置参数 158

8.3数据库编目 159

8.3.1对数据库进行编目 159

8.3.2取消数据库编目 160

8.4操作数据库 160

8.4.1重新启动数据库 160

8.4.2激活数据库 161

8.4.3停止数据库 161

8.4.4删除数据库 162

8.5本章小结 162

8.6认证模拟试题 163

第9章表的管理 164

9.1模式管理 164

9.1.1模式概述 164

9.1.2创建模式 165

9.1.3设置模式 167

9.1.4删除模式 167

9.2表的管理 167

9.2.1理解表的基本概念 167

9.2.2创建表 169

9.2.3处理表中的数据 175

9.2.4改变表 175

9.2.5重命名表 180

9.2.6删除表 181

9.3查看表数据 182

9.3.1摘要表 183

9.3.2全局临时表 185

9.3.3视图 186

9.3.4别名 190

9.4索引 191

9.4.1索引概述 191

9.4.2创建索引 192

9.4.3删除索引、索引扩充或索引规范 198

9.5在数据库中强制执行商务规则 199

9.5.1定义约束 199

9.5.2添加约束 203

9.5.3删除约束 206

9.6触发器 207

9.6.1触发器概述 208

9.6.2创建触发器 209

9.6.3触发器从属性 210

9.6.4删除触发器 211

9.7本章小结 211

9.8认证模拟试题 212

第10章数据库并行性 215

10.1并行性概述 215

10.1.1理解数据一致性 215

10.1.2事务和事务边界 216

10.1.3COMMIT和ROLLBACK操作的结果 216

10.1.4不成功的事务的结果 217

10.2并行性和隔离级别 217

10.2.1在多个用户访问数据库时会发生的现象 217

10.2.2隔离级别 218

10.2.3选择隔离级别 220

10.2.4指定隔离级别 221

10.3锁定 222

10.3.1锁定的属性 222

10.3.2锁定与应用程序性能 224

10.3.3影响锁定的因素 228

10.3.4LOCKTABLE语句 231

10.3.5CLOSECURSORWITHRELEASE 232

10.3.6锁定考虑事项摘要 232

10.4本章小结 233

10.5认证模拟试题 233

第11章移动数据 235

11.1DB2实用工具支持的文件格式 235

11.1.1定界的ASCII文本(DEL) 235

11.1.2非定界的ASCII文本(ASC) 236

11.1.3PC集成交换格式(PC/IXF) 237

11.1.4工作表单格式(WSF) 237

11.1.5DB2使用工具所支持的文件格式 238

11.2使用导入生成表 238

11.2.1IMPORT语法和基本使用 238

11.2.2高级导入选项 240

11.3将表内容导出到文件 243

11.3.1EXPORT语法和基本使用 243

11.3.2高级导出选项 244

11.4使用高速块装载程序(LOAD) 246

11.4.1LOAD概述 246

11.4.2LOAD语法和基本使用 247

11.4.3装入过程的各个阶段 247

11.4.4高级装入选项 248

11.4.5装入分区表 250

11.4.6与向前滚动恢复的关系 251

11.4.7监控装入的进程和基本故障排除 252

11.4.8比较装入和导入 254

11.5其他工具 254

11.5.1db2move工具程序 254

11.5.2db21ook工具程序 256

11.6本章小结 257

11.7认证模拟试题 257

第12章复制数据 259

12.1数据复制概念 259

12.1.1数据复制源 259

12.1.2注册 259

12.1.3预订集及其成员 260

12.1.4CD表和CCD表 260

12.1.5聚集目标表 260

12.1.6Capture程序 261

12.1.7Apply程序 261

12.1.8应用限定符 261

12.1.9控制表 261

12.1.10逻辑服务器 262

12.1.11前映像数据和后映像数据 262

12.1.12复制警告监视器 263

12.2Capture程序 263

12.2.1Capture程序的进程 263

12.2.2捕获等待时间 264

12.2.3Capture触发器 265

12.2.4更改捕获复制 265

12.3Apply程序 266

12.3.1Apply程序周期 266

12.3.2Apply限定符 267

12.3.3Apply程序的“推”和“拉”配置 267

12.4规划复制 267

12.4.1复制配置 268

12.4.2控制服务器 268

12.4.3目标表类型 268

12.4.4限制级别 269

12.4.5连接的使用 269

12.5数据复制示例 269

12.5.1创建复制控制表 269

12.5.2创建预订集和预订集成员 270

12.5.3使用捕获程序复制数据 271

12.5.4使用应用程序完成复制 271

12.6本章小结 271

第13章数据恢复 273

13.1恢复概述 273

13.1.1工作单元 273

13.1.2事务 274

13.2恢复的类型 274

13.2.1应急恢复 274

13.2.2版本恢复 275

13.2.3前滚恢复 276

13.3日志文件 277

13.3.1DB2的恢复原则 277

13.3.2日志的类型&. 278

13.3.3使用日志进行恢复和备份 281

13.3.4日志配置参数 281

13.4影响恢复的因素 283

13.4.1可恢复的和不可恢复的数据库 284

13.4.2恢复点 284

13.4.3备份的频率和必需的时间 285

13.4.4必需的恢复时间 285

13.4.5存储器考虑事项 286

13.4.6将相关的数据保存在一起 286

13.4.7使用不同操作系统的限制 287

13.4.8损坏的表空间的恢复 287

13.5应急恢复 288

13.5.1使数据库达到一致状态 288

13.5.2分区数据库环境中的事务故障恢复 289

13.5.3标识失效数据库分区服务器 289

13.6版本恢复 290

13.6.1备份数据库 290

13.6.2复原数据库 293

13.6.3恢复历史文件 298

13.7前滚恢复 299

13.7.1备份考虑事项 300

13.7.2复原考虑事项 301

13.7.3前滚数据库中的更改 303

13.8本章小结 308

13.9认证模拟试题 309

第14章数据库监控 311

14.1监控概述 311

14.1.1系统监控中的数据组织 311

14.1.2内存需求 312

14.1.3监视数据库的方法 312

14.2数据库系统监控器 313

14.2.1数据库系统监控器监控的对象 313

14.2.2数据库系统监控器的CLP命令 314

14.2.3预定义的性能监控程序 315

14.3快照监控 315

14.3.1准备使用快照监控器 315

14.3.2CLP访问快照监控器信息 317

14.3.3使用性能监控器 320

14.4事件监控 320

14.4.1准备使用事件监控器 320

14.4.2建立和激活事件监控器 321

14.4.3事件监控器的输出 325

1444文件输出 325

1445管道输出 327

1446读取事件监控器输出 329

145本章小结 330

146认证模拟试题 331

第15章性能配置和优化 332

15.1性能要素 332

15.1.1优化原则 332

15.1.2性能改进过程 334

15.1.3可对系统进行多大程度的优化 334

15.1.4一种不太正式的方法 334

15.2调整配置参数 335

15.2.1数据库管理参数 335

15.2.2数据库参数 337

15.3缓冲池对性能的重要性 338

15.3.1CREATEBUFFERPOOL语句 340

15.3.2ALTERBUFFERPOOL语句 340

15.3.3DROPBUFFERPOOL语句 341

15.4组织数据库中的数据 341

15.4.1数据维护过程 341

15.4.2分析数据的物理结构——REORGCHK 342

15.4.3表重组——REoRG 346

15.4.4生成统计信息——RUNSTATS 348

15.4.5REBIND工具程序 351

155SQL编译程序和解释设施 352

15.5.1SQL编译程序概述 352

15.5.2选择解释工具 355

15.5.3使用SQL解释设施 356

15.5.4解释的基本概念 357

15.5.5解释表 358

15.5.6获取解释数据 359

15.5.7VisualExplain 361

15.6本章小结 362

15.7认证模拟试题 363

第16章问题确定 365

16.1问题识别 365

16.1.1问题在何处出现 365

16.1.2问题症状如何 366

16.1.3问题在何时出现 368

16.1.4问题在什么条件下出现 369

16.1.5什么事件导致问题出现 369

16.1.6问题是否可再次发生 369

16.2问题确定和问题源识别 369

16.2.1DB2内部结构解释 370

16.2.2初始故障数据获取 370

16.2.3数据收集和检查 376

16.3PD/PSI工具 380

16.3.1生成栈回跟踪文件 380

16.3.2独立工具 381

16.4本章小结 384

16.5认证模拟试题 385

第17章DB2开发基础 386

17.1开发的必要条件 386

17.2相关概念 387

17.2.1嵌入式SQL编程 387

17.2.2预编译 387

17.2.3程序包 388

17.2.4联编 388

17.2.5工作单元 389

17.2.6应用程序、联编文件与程序包之间的关系 389

17.2.7定界符 390

17.3DB2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元素 391

17.3.1高级编程语言 391

17.3.2SQL语句 392

17.3.3CLI函数调用 393

17.3.4API函数调用 394

17.4DB2数据库应用程序的结构 394

17.4.1声明和初始化变量 395

17.4.2连接到数据库 396

17.4.3执行事务 396

17.4.4结束程序 397

17.4.5自动结束事务 397

17.5应用程序开发的考虑事项 398

17.5.1权限考虑 398

17.5.2建立DB2数据库应用程序测试环境 399

17.5.3管理事务 399

17.5.4创建并准备源代码文件 400

17.6本章小结 400

第18章静态SQL编程 402

18.1静态SQL语言概述 402

18.1.1静态SQL语言的概念 402

18.1.2静态SQL程序的特点 402

18.1.3在C程序中使用静态SQL 403

18.2宿主变量和指示符变量 404

18.2.1宿主变量 404

18.2.2宿主变量的使用 405

18.2.3宿主变量的SQL声明 406

18.2.4指示符变量 408

18.2.5指示符变量的使用 409

18.3使用游标 410

18.3.1游标声明 410

18.3.2OPEN语句 412

18.3.3FETCH语句 412

18.3.4CLOSE语句 414

18.3.5定位UPDATE和DELETE语句 414

18.3.6游标的分类 415

18.3.7在交互式SQL中使用游标 416

18.4单行SELECT和VALUES语句 416

18.4.1单行SELECT语句 417

18.4.2单行VALUES语句 417

18.5复合SQL 417

18.5.1复合SQL语句概述 417

18.5.2复合SQL语句的使用 418

18.5.3使用复合SQL语句的限制 418

18.6诊断处理 419

186.1SQLCA结构 419

18.6.2WHENEVER语句 421

18.6.3查询错误 422

18.7本章小结 423

18.8认证模拟试题 424

第19章动态SQL编程 425

19.1动态SQL概述 425

19.1.1为什么要使用动态SQL 425

19.1.2动态SQL与静态SQL的比较 426

19.1.3动态SQL与CLI的比较 427

19.1.4动态SQL的类型 427

19.1.5动态SQL语句的限制 428

19.2处理嵌入式动态SQL的语句 428

19.2.1PREPARE语句 428

19.2.2DESCRIBE语句 429

19.2.3EXECUTE语句 429

19.2.4EXECUTEIMMEDIATE语句 430

19.3嵌入式动态SQL应用程序的基本结构 430

19.3.1不包含SELECT语句的动态SQL的结构 430

19.3.2包含SELECT语句但结果列固定的动态SQL程序的结构 431

19.3.3包含SELECT语句且结果列不固定的动态SQL程序的结构 432

19.4动态游标的使用 433

19.4.1动态游标与静态游标的比较 433

19.4.2声明动态游标 433

19.4.3动态OPEN语句 433

19.4.4动态FETCH语句 434

19.5SQLDA的使用 434

19.5.1SQLDA的结构与声明 434

19.5.2SQLDA的描述和准备 438

19.5.3SQLDA的使用 440

19.6本章小结 440

19.7认证模拟试题 441

附录ADB2认证考试大纲 442

附录B认证模拟试题答案和解析 44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