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实验场区地震预报新技术新方法
实验场区地震预报新技术新方法

实验场区地震预报新技术新方法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2820426
  • 页数:259 页
图书介绍:
《实验场区地震预报新技术新方法》目录

目录 1

第1章地震学方法 1

1.1 环境应力值的测定及其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1

1.1.1 引言 1

1.1.2 数字化地震记录资料处理软件和方法 2

1.1.3 数字化地震记录资料处理结果 5

1.1.4 环境应力值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8

1.1.5 小结 8

1.2华北地区地震震源机制的分区跟踪监测 9

1.2.1 计算方法 9

1.2.2 资料 10

1.2.3 结果 10

1.3.1 尾波Q值研究的概况 15

1.3 华北地区尾波Q值的连续监测及其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15

1.2.4 小结 15

1.3.2原理与方法 16

1.3.3华北地区1993~1998年跟踪监测结果和讨论 17

1.3.4怀来地区尾波Q值的实时观测 18

1.4首都圈地区波速比的跟踪监测 20

1.4.1 资料处理和异常的检测方法 20

1.4.2 异常区的检测 21

1.4.3观测结果和讨论 21

1.5 张家口-渤海地震带的短周期面波频散与中上地壳速度结构 23

1.5.1 资料 24

1.5.2 Rayleigh波相速度频散的测定 25

1.5.3结果与讨论 25

1.6.1 武定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与频率特征 27

1.6 小孔径台网数字化测震资料的应用研究 27

1.6.2 用数字化地震记录研究近震源区的衰减特征 30

1.6.3 地震矩张量反演地震应力场 37

1.6.4 中小地震地震谱周期特征及其应用 40

1.6.5 小结 41

1.7地震活动性短临前兆及其应用 41

1.7.1 地震活动序列图像短临前兆特征 42

1.7.2 震群群体特征和未来强震的预测 45

1.7.3地方平太阴时计算与强震前显著地震的识别 51

1.7.4地震震源能量辐射系数参数分析计算 56

第2章前兆理论及方法 60

2.1流体地球化学 60

2.1.1 地震监测的主要气体组分的来源 61

2.1.2 气体的运移 64

2.1.3 地球深部流体在地震活动中的作用 71

2.1.4 气体地球化学异常形成机理 73

2.1.5地震气体地球化学短临前兆的判识 74

2.1.6强震的气体地球化学前兆特征 77

2.2地震的电磁学短临前兆特征 87

2.2.1 地电阻率 88

2.2.2 大地电场 92

2.2.3 电磁辐射 97

2.2.4 大气电场 102

2.2.5 小结 105

2.3体应变 106

2.3.1 体应变异常特征 106

2.3.2 体应变的干扰因素 108

2.3.3排除干扰方法的选择 110

2.3.4 首都圈应变场的变化特征 111

2.3.5应用与预报实践检验 113

2.4前兆群体非均匀性异常及其在地震短临预报中的应用 114

2.4.1 前兆异常识别的χ2统计检验法 115

2.4.2 地震短期预测的Bayes判别法 118

2.4.3前兆群体非均匀度ID法 123

2.4.4前兆异常信度P.C时空综合法 132

2.4.5 小结 137

第3章非线性科学方法及物理统计 139

3.1记忆合金表层晶体破裂分形动力学过程与孕震机理相似性的实验研究 139

3.1.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139

3.1.2天然破裂过程的非线性特征 140

3.1.3 天然破裂和孕震机理分析 141

3.2地震活动的逾渗模型及临界状态的研究 142

3.2.1 地震活动的逾渗模型 142

3.2.2利用重正化群方法研究地震活动的逾渗相变 144

3.2.3 地震活动逾渗模型的应用探索 145

3.2.4 临界现象作为孕震机理的研究与应用 147

3.3地震活动的多重分形谱 159

3.3.1 多标度分形 160

3.3.2地震多重分形谱的变化 160

3.3.3 Dq动态变化异常及应用分析 161

3.4 中等地震序列的非线性及其他参数 162

3.4.1 资料和分析方法 163

3.4.2前兆性序列参数的分布 164

3.5.1 地震活动离散度Bootstrap统计方法在短临预报中的应用 165

3.4.3 小结 165

3.5预报研究中可应用的新的统计概率模型的研究 165

3.5.2 中强地震预测的物元分析理论方法 167

3.5.3 模糊神经网络在地震短临预报中的应用 169

3.5.4 云南孕育过程的空区与前震序列新的统计特征 170

第4章损伤力学理论及动态场应用 188

4.1 动态损伤度在区域孕震状态监测中的物理意义和应用 188

4.1.1 损伤描述 188

4.1.2 动态损伤 189

4.1.3 积累损伤和速率 191

4.1.4 损伤度D(t)的算法和应用研究 192

4.2细观损伤力学与损伤演化诱致突变理论及其应用 197

4.2.1 细观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原理 197

4.2.2 损伤演化诱致突变理论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198

4.2.3 演化诱致突变理论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 203

4.2.4 图型动力学预报方法及应用研究 206

4.2.5 小结 221

4.3前兆场短临预报动力动态图像方法的研究 221

4.3.1 综合地震前兆场动态图像方法的研究 221

4.3.2 多维前兆场动态图像的研究 225

4.3.3 地壳垂直形变场运动速率动态图像的研究 230

4.3.4 张北地震部分测项前兆动态场分析 232

4.4地理信息系统在地震分析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236

4.4.1地理信患系统 236

4.4.2 GIS在地震分析预报中的应用开发 238

4.4.3 GIS在地震分析预报中的应用举例 242

参考文献 24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