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浩海:马文瑞与改革开放
浩海:马文瑞与改革开放

浩海:马文瑞与改革开放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忽培元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07341768
  • 页数:62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作为描写对象和纪实文学的叙写目标,其中塑造了群山般的群众、英烈和前辈,描述了新中国和平建设长河般的曲折,展现了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浩海一般激荡壮阔的时代风云。作为传主的马文瑞,同时作为这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亲历者,无疑起到了贯穿始终的主线作用。
上一篇:清史讲义 下下一篇:古镇葛沽
《浩海:马文瑞与改革开放》目录

第一卷 1

序曲:一只临波翱翔的海燕,在狂风暴雨之中坚守拼搏,不断演绎和谱写着波澜壮阔的生命乐章 1

第1章:命运却在自己66岁的时候,给了他这个意想不到的报效家乡陕西三千万父老乡亲的机会 7

第2章:邓小平说:“你回陕西工作,是我提议的。你们这些人影响力大、威信高,关键时刻说话有人听” 11

第3章:第一次在8号院散步,马文瑞对于明涛说:“唉呀,看来真是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呀” 16

第4章:看来这“揭批查”就是全省工作的“牛鼻子”,牵住了“牛鼻子”,其他各项工作就都好办了 23

第5章:当他看到这些年逾古稀的老红军、老八路、老党员个个身体都还硬朗,心里特别高兴 29

第6章:看了不少的农户,心里又高兴又犯愁,不少地方群众生活有困难,应该引起各级干部高度重视 37

第7章:元宵节这天,马文瑞约见著名画家石鲁、修军、刘文西,作家王汶石、杜鹏程、李若冰、魏钢焰 41

第8章:马文瑞说:“无论在什么运动中、哪一个领导人定的,只要是错案就得平反,是冤案就要昭雪” 45

第9章:主张对所谓“彭高习集团”的提法一概推倒;一切批判“彭高习反党集团”的文件宣告失效 52

第10章:踏遍三秦大地,他眉心皱得更紧,“就说关中地区吧,群众家里虽然有点粮,兜里没钱也不行呀” 59

第11章:“文革”中彭真就在商洛山中度过,每天都上街和普通老百姓在一起,还交了不少好朋友 66

第12章:躬身向下、问政于民,如同当年打江山离不开人民,振兴全省农业的办法只能从群众智慧中来 70

第13章:每天夜里躺下,他都有好长一段时间睡不着觉。睡不着他就想着,如何下好这一盘棋 77

第14章:“‘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是真理,要充分发挥工业优势,把‘骨头多肉少’变成‘骨肉丰满’” 82

第15章:马文瑞要求国防工业要为发展地方工业、支援农业多做贡献,大中型国防企业要分别同地、县挂钩 88

第16章:“心系革命老区,必须见诸行动,再不能光嘴溜了。建国几十年,老区人民还是穷,我们于心何忍” 93

第17章:“群众守山、护山、爱山,祖祖辈辈不离开大山。我们当干部的也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 100

第18章:天公作难,陕南关中部分县暴雨成灾,大灾之时习仲勋说“有文瑞同志在陕主政,我们就放心了” 107

第19章:吕正操高兴地说:“马书记,没想到你这位老领导这么好说话。我可要代表铁道部全体职工感谢你啦” 114

第20章:天灾不可怕,最可怕的还是“人祸”,是执政党内部滋生不良倾向导致的坏习气、坏毛病、坏作风 120

第21章:这是解决党内现实风气问题,许多人就在台上,又往往是内外勾连,上下沆瀣,好人与坏人交织 126

第22章:树欲静而风不止,猫欲歇而鼠不依。离开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生活的溪流也就终断 131

第23章:他说,这项工作在我省刚开始,就已暴露出一批大案要案,情况比1952年“三反”时严重得多 136

第24章:在人民群众眼睛里,党员领导干部也就是“官员”,宦海荡舟,不进则退,不浮则沉呀 142

第25章:“元方同志,你看到了吗?党中央书记处对北京市提出了具体要求,首要一条就是大力整顿社会治安” 150

第26章:“如何学习小岗村的经验,很值得研究”,“总之,我们要积极,但更要稳妥、审慎地推进农村改革” 156

第27章:马文瑞不可能接受把集体经济搞垮。当他听说有些地方完全忽略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感到十分不解 162

第28章:多年以后的小岗村说明,单纯依靠改变生产关系,把集体变成单干,并不能使农民致富农村发展 168

第29章:“正确处理‘统’和‘包’的关系。宜统则统,宜包则包,强调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三兼顾” 175

第30章:面对媒体批评,深入柳青《创业史》中蛤蟆滩的原型胜利大队解剖麻雀,促成落后典型转变 183

第31章:王家斌说:“马书记,从今往后,咱胜利村要搞二次创业,要是谁想当柳青的学生,我们欢迎” 190

第32章:那些没完没了的困难和问题、机遇和危机还有喜怒哀乐,显然都还没有过去,还在等待着他 197

第33章:貌似随心所欲的孙铭,在生活中就像她的绘画作品,常常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神来之笔 201

第34章:马文瑞抱病主持会议,正讲着话,就晕倒在桌前。人们急忙叫来救护车把他送到了医院 207

第35章:他对牛玉琴说,“好,你这个想法不错,县委、县政府应当支持你,省里和榆林地委、专署也会支持你” 213

第36章:“要使大家认识到农村工业与多种经营是农村经济起飞的两翼,工农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18

第37章:“我们不能做不肖子孙呀!假若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统统拆光了,西安还算是什么古城” 225

第38章:“历经千辛万苦搬迁机场、修城墙、建火车站、引黑河水进西安,马老手里尽干些为子孙后代造福的事” 232

第39章:眼看已到4月,夜风怎么还这么冷。显然又是一个“倒寒春”,他由此联想到了“自由化”的问题 239

第40章:“贾平凹同志”,第一次听到一个老人这样称呼自己,贾平凹感到有些异样,不由抬头看了马文瑞一眼 243

第41章:这样的话,只有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才能想得出来,也才能写得出来。哭天喊地、枪炮硝烟 250

第42章:记者刘宾雁求见,有人说此人不见为好。马文瑞说:见一下又如何?于是就有了一场唇枪舌战 256

第43章:刘宾雁脸色煞白,半晌无言以对。这一次,马文瑞算是亲手摸了“老虎屁股”,还扯了“老虎的尾巴” 261

第44章:不少地方形成了一种惯性:抓经济工作是真地在抓,而搞精神文明建设则是光讲不动真的 268

第45章:李若冰兴奋地说:“咱陕西这几年文化工作有了很大进步,各地在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 274

第46章:“铁民同志,不要再推辞了,回铜川交代一下工作,准备走马上任。要说年龄大,你可是我的小老弟” 280

第47章:那些日子,只要有一点空余时间,马文瑞就会赶到劳动现场,身体力行地动手打扫卫生或参与街头服务 285

第48章:“忽视思想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还要可怕。”他为此夜不成眠 292

第49章:“全省这么多烈士,我们连一个革命英烈馆都没有,年轻人不知道他们的事迹,我们对不住先烈呀” 297

第50章:把“臭老九”当成香饽饽,渭河滩上养牛的阳早、寒春夫妇和科技专家成了8号院的座上宾 302

第51章:“总以为你们学理工的都是满脑子数字、公式,不料想你陈学俊还是个大诗人。周惠久,你说呢” 307

第52章:“这种轻视知识、污蔑迫害知识分子的现象,远过于对老干部的迫害,是最最不能容忍的野蛮行径” 311

第53章:“盲目性,再加上世俗功利目标的存在和选择,使我们干了不少令后人无法理解的糊涂事” 316

第54章:“全省的地县委书记,有多少是大学毕业生,有多少是五十岁以下的,又有多少熟悉工业和城市工作 321

第55章:“不要一提整党就马上宣称‘不整人’,什么叫整人?对好人是不整,但整坏人总没错吧” 329

第56章:“众人是圣人。领导干部,无论地位多高,当你的主张同大伙不一致时,就要深入反思,不能固执己见” 336

第57章:“玲生同志,你说为什么我这次少了票?是我哪件事办得不好,还是工作中有什么大失误” 344

第58章:告别会上,要谈谈陕西工作,他得准备个发言稿,惜别故乡和失去儿子的痛苦使他难以平静 348

第二卷 353

第59章:习仲勋、马文瑞的发言,像是点着了一捆干柴。张秀山、刘锦范、张邦英、赵苍碧等相继发言 353

第60章:在毛泽东和朱德的旧居前,马文瑞久久不愿离去。朱毛是他十分敬仰的领袖和革命导师 357

第61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着眼现实需要认真回顾、总结陕甘宁边区时期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363

第62章:王巨才听着,感到了一位革命家的胸襟与睿智。他对于历史的回顾,是归纳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 368

第63章:看到胡耀邦瘦了、眼泡也有些浮肿,显然是休息不好,马文瑞心里难过,却不能流露出来 372

第64章:“政协法制委员会主任,有人说是‘虚职’,我可不这样认为,总觉得权力很大,有干不完的实事” 377

第65章:“我国至今还没有《劳动法》;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却还没有立法;47万个公司没有《公司法》” 385

第66章:“农田破坏、水土流失加大,这都是环境问题呀,最终都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而且是更大范围的” 388

第67章:“体制不顺,资金不足,技术薄弱,”这三大问题,在马文瑞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95

第68章:彭真来电话说:“文瑞同志,我反复考虑,还是同意担任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 403

第69章:林默涵:“马老,你还记不记得,抗战期间我和丁玲几位来到陇东采集民歌,你还请我们吃了炸油糕” 411

第70章:马文瑞认为:“新时期,倡导弘扬延安精神最重要的是联系实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417

第71章:掌声落下,彭真同志突然提高嗓门说:“同志们,我们不要相信什么‘共产主义大崩溃’的叫嚣” 421

第72章:毛主席在佳县,战争那么紧张,他应邀给佳县县委的提词是:“站在人民群众一边” 426

第73章:“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么” 434

第74章:“看来,要有好的党风和政风,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不然好风气就难以持久” 440

第75章:竹子最可钦佩的品格是正直而刚正不阿。没有一棵竹子是铺地而生,或攀附别的植物、墙壁 446

第76章:“老老苍苍竹一杆,长年风雨不知寒,好叫直节青云去,任尔时人仰面看。”孙铭觉得很像是说文瑞 451

第77章:金日成见到马文瑞,格外热情,握住他的手,用流利的中国话说:“马文瑞同志,我们是老朋友重逢呀” 455

第78章:“齐奥塞斯库的悲剧结局,令人痛心。这位原先在人民中很有威信的人,当过鞋匠、铁路工人……” 459

第79章:“共产党国家,既不能搞成‘世袭制’,也不能搞成‘让贤制’。这两种都是封建的东西” 463

第80章:戈尔巴乔夫毫无限制地鼓吹“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取消苏共领导,将改革引上了歧途 467

第81章:江泽民:“我很同意马老这个意见,首先我自己今后下去更要以身作则、注意轻车简行” 471

第82章:“你这样做,意义可不仅仅是搬掉治理了一座大渣山,而是在关键时期为工人阶级长了志气” 477

第83章:“立国之本在于铸魂。延安时期,党中央毛主席干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创立了延安精神” 484

第84章:回到庆阳也就回到了当年,马文瑞兴致勃勃走进自己住过的窑洞,访问老部下、老熟人、老邻居 490

第85章:“马老,你讲得很好,我完全赞同呀。”诗人臧克家打电话说:“你讲出了我们老早就想讲的话” 495

第86章:马文瑞笑着说:“他王恩茂比我还能写呀,他的《战争日记》我看了,里面也有一尊大佛……” 502

第87章:“大海的景象,最能开阔人的胸襟了。站在海边望着潮起潮落,就想到了自己一生经历的风雨” 509

第88章:马老“在中小学发扬延安精神”的建议使李岚清十分感动、大力支持,批示国家教委尽快办理 517

第89章:习仲勋比马文瑞小一岁。一个庄重沉稳,一个幽默热情,老战友见了面,总好开个玩笑 522

第90章:孙铭看出马文瑞的心思说:“文瑞,要不要叫谁回老家看一看大哥,他自从来京住了一段就再没见” 527

第91章:每天早晨迎着太阳散步一小时,波涛汹涌的蓝色大海,似乎给了他迎接新挑战的力量和勇气 532

第92章:袁家村是一个集体致富的老典型。当初也准备搞包产到户,但是开了一夜大会,村民们就是不同意分 537

第93章:夫人孙铭病逝,马文瑞沉浸在悲痛之中。一连好些日子,他总是一个人在书房默默踱步 542

第94章:习仲勋难过地说:“文瑞呀,你要照顾好自己呀!现在孙铭不在了,可不像从前了,有个人在身边知寒知暖的” 547

第95章:同样一句话,一个观点,只要权威人物讲的,哪怕不恰当,甚至错了,也很少有人说“不” 551

第96章: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凡是出问题的时期,都是党内民主生活出现问题的时期 557

第97章:江泽民总书记说:“马老,你最近关于延安精神的几次讲话很好,我都看了,很受启发呀” 563

第98章:“昨天还是瞄准打你的人,被俘虏了就掉转枪口。延安时期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创造过这样的奇迹” 571

第99章:他从不搞亲亲疏疏、拉帮结派。这一点,曾使对他报有某种厚望的人们很是失望,甚至大为光火 577

第100章:“‘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色,丢掉了这种本色,就是丢掉了灵魂” 581

第101章:大家惊异地看到,原本疾病缠身的老人家,突然精神大振,又恢复了往日的底气十足、声若洪钟 588

第102章:马文瑞看着南街村,心里就不由得惦记着另外一个村子。那就是安徽凤阳小岗村 595

第103章:他总觉得火车走得太慢。他迫不及待地想像着柳林村、七里铺和延河、宝塔,清凉山、凤凰山 600

第104章:重病中的习老说: “看见文瑞,我能不高兴吗?西北的老熟人,还有谁嘛。文瑞,快,再说说延安” 606

第105章:“我这些日子考虑再三,还是由李铁映同志担任会长合适。他根红苗正,思想基础好,政治上可靠” 611

第106章:“我想延安”,这是马文瑞最后的遗言和全部的心思,除此再没有留下任何的只言片语 616

后记 622

返回顶部